科研产出
草甘膦异丙胺盐杀灭香蕉病毒病植株的研究
《植物保护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比较了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喷雾、假茎注射和叶鞘点滴3种施用方法对香蕉病毒病病株的灭除效果。结果表明:(1)香蕉假茎注射3、5和10mL草甘膦异丙胺盐,随着注射剂量的增加,香蕉株高抑制率、叶片死亡率、植株枯死率增加,注射10mL,药后30d的植株死亡率为90.0%,显著高于其他2个处理。(2)草甘膦异丙胺盐稀释成200倍液喷雾处理香蕉,药后30d,植株枯死率达93.3%,显著高于300、400倍液处理。(3)3种使用方法比较,药后15d,喷雾法处理的叶片、植株枯死率显著高于假茎注射和叶鞘点滴法,而对株高抑制率差异不显著,药后30d,3种使用方法的灭除效果等于或高于90.0%,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考虑操作的方便,叶鞘点滴法和假茎注射法可作为防除感染病毒病香蕉植株的高效使用方法,注射和点滴剂量为10mL。
关键词: 草甘膦异丙胺盐 喷雾 假茎注射 叶鞘点滴 枯死率 抑制率


云南野生甘蔗血缘杂交组合的同异分析
《中国糖料 》 2015
摘要:利用同异分析法对含有云南野生甘蔗亲本的32个杂交组合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同异分析评价为优秀的是德蔗93-88×云瑞03-393、云蔗99-155×CP74-383、云瑞99-546×德蔗93-94、德蔗93-88×云瑞99-151、闽糖90-1022×云瑞04-186、云蔗99-155×L75-20、德蔗93-94×云瑞03-393和粤糖93-159×云瑞03-417;较优的组合是德蔗93-88×云瑞01-87、德蔗93-88×云蔗99-155、云蔗99-155×德蔗93-94、德蔗93-94×云瑞03-80、云蔗99-155×粤糖93-159、德蔗93-88×云瑞99-546、CP65-357×云瑞03-917、德蔗93-88×云瑞01-109、德蔗93-88×云瑞03-117、闽糖90-1022×云瑞03-392和闽糖90-1022×云瑞99-546,在今后的杂交育种中可以重点利用。


不同杀菌剂及组合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控效果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试验采用不同杀菌剂、组合及不同喷施间隔天数对3个马铃薯品种的晚疫病防控效果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大生(代森锰锌)、瑞凡(嘧菌环胺)及组合(山德生+金雷+达科宁+富帅得)对晚疫病防控效果较好,和对照相比达显著水平(P<0.05),但它们之间差异不显著;施用瑞凡杀菌剂的单产均值达到33 766.5 kg/hm2,其次是银法利(氟吡菌胺+霜霉威盐酸盐),Agrifos600(亚磷酸)的防控效果较差;杀菌剂组合的防治效果产量达到30 177 kg/hm2,增产8%~41%;杀菌剂组合间隔14 d喷药的防控效果优于间隔7 d喷药。从参试的品种防治效果看,在云南省大春季节的种植时,合作88采用瑞凡进行防治效果较好,陇薯6号采用银法利进行晚疫病防治效果较好,而费乌瑞它较感晚疫病,各种药剂的防控效果均不理想。


云南干热区花椰菜菌核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江西农业学报 》 2015
摘要:菌核病为云南干热区花椰菜制繁种生产上主要病害之一,研究了病害的科学防治对采自该区的花椰菜菌核病菌菌株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病原菌能不同程度地利用多种碳、氮源,其中以葡萄糖和蛋白胨分别为最佳碳源和氮源。病原菌丝在12~36℃、pH 3~11条件下均能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28℃,最适生长pH为5.5;24 h光照有利于病原菌营养体生长;菌丝、菌核分别在55℃和70℃的水浴温度中10 min后死亡。


AGPase基因植物过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对甘蓝型油菜的转化
《西南农业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A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ase)是淀粉合成途径的关键酶。本研究克隆了大肠杆菌AGPase基因glg C,并通过双定点突变降低其对无机磷酸盐敏感性所致抑制作用以提高其酶活。而后将甘蓝型油菜AGPase导肽编码序列与glgc融合,构建成植物表达载体p MB-TG,并导入根癌农杆菌LB4404。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甘蓝型油菜,获得转基因植株。PCR及半定量RT-PCR检测结果显示,该融合基因已导入油菜再生植株基因组并获得表达。增加淀粉积累为油脂合成提供更多碳源,被认为是一条潜在的提高油菜种子含油量的有效途径。本研究为利用遗传改良技术实现上述途径在油菜育种中的应用奠定前期基础。


紫竹无性系种群叶绿素含量研究
《竹子研究汇刊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SPAD-502叶绿素测定仪测定不同的年龄结构、海拔、冠层高度、坡向和坡位的紫竹叶片叶绿素含量,结果表明:紫竹分株叶绿素含量在不同年龄结构表现为3年生>4年生>2年生>5年生>6年生>1年生,呈现随着年龄增大出现"低—高—低"趋势;在不同海拔表现出反"U"形现象,叶绿素含量高的集中在海拔1 750~1 850 m区间,且呈现平稳增长;在不同冠层高度表现为"中层>下层>上层";在不同坡向表现为"半阴>半阳>阴坡>阳坡";在不同坡位表现为"中坡>下坡>上坡"。


南瓜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及聚类分析
《长江蔬菜 》 2015
摘要:对37份南瓜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南瓜种质27个农艺性状变异系数幅度为5.50%~69.44%,平均变异系数为26.86%,Shannon多样性信息指数平均值为1.667,老瓜纵径Shannon多样性信息指数最高,为2.273;瓜面特征最低,为0.785。综合来看,数量性状多样性信息指数要高于质量性状;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第1、第2、第3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分别为20.89%、13.64%和10.28%,累积贡献率44.81%;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可以将37份南瓜种质分为三大类,其中第1类1份材料,第2类也为1份材料,其余为第3类,共35份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