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666条记录
温度对不同叶龄长雄野生稻及其后代化感作用的影响

中国水稻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掌握温度对长雄野生稻(Oryza longistaminata)及其后代化感作用的影响,对开发利用野生种质资源的化感抗草基因具有重要意义。采用直接树脂吸收法收集不同叶龄长雄野生稻及其后代在各温度条件下的根系分泌物,并以稗草作为受体,测定其化感作用。结果表明:1)温度、叶龄和温度×叶龄对水稻化感作用的影响与其自身化感潜力正相关,且对强化感和中化感潜力水稻(OL、F1、RL159和RL169)的化感作用影响极显著,而对弱化感水稻(RD23和RL219)的化感作用影响不显著。2)供试条件下长雄野生稻及其后代根系分泌物对稗草的化感作用均为抑制作用,其中,低温不利于水稻化感潜力的发挥。15℃时,强和中化感潜力水稻在不同叶龄对稗草的苗高、根长和生物量的抑制作用最弱,化感综合效应指数也显著大于同等叶龄的高温处理。3)高温有利于水稻化感潜力的发挥,但并非总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在6叶期和8叶期,水稻材料OL、F1、RL159和RL169随温度的升高化感作用逐渐增强,但在2叶期和4叶期则表现为先增强后减弱,在25℃时对稗草化感作用最强。4)在15℃时,强和中等化感潜力水稻在2叶期化感作用最弱,而在其他温度条件下,其化感作用随叶龄的增加表现为先减弱后增强,在2叶期化感作用最强。研究结果显示,温度对不同叶龄的水稻化感作用具有调控作用,幼苗阶段高温有利于强和中化感潜力水稻化感作用的发挥。

关键词: 长雄野生稻 根系 分泌物 温度 叶龄 化感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省马铃薯育种研究概况与建议

中国马铃薯 2016

摘要:叙述了云南省马铃薯育种体系的建立和运行情况,并介绍了云南省马铃薯新品种的选育及应用情况。根据云南省马铃薯产业发展的优势,针对当前生产对马铃薯品种多样化的需求和马铃薯育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云南省马铃薯育种工作的建议,积极引进马铃薯种质资源,并进行马铃薯种质资源创新;针对不同育种目标选配杂交组合;加强马铃薯育种体系和推广体系建设。

关键词: 云南 马铃薯 育种 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绿色性状聚合育种

科技创新导报 2016

摘要:该文紧紧围绕绿色超级稻的目标,开展了绿色超级稻新材料的创建和新品种选育,同时开展大面积示范推广。育成抗2-3主要病虫害绿色超级稻品种10个,育成节水抗旱新品种2个,示范推广面积465万亩。创建具有绿色超级稻性状的新材料131份,其中导入Xa23基因、高抗白叶枯病的株系材料10份,导入Pi-2、Pi-9基因、广谱抗稻瘟病的株系材料8份,导入Bph14、Bph15基因、抗褐飞虱的株系材料36份,聚合Bph14、Bph15、Cry1Ab/Ac基因、同时抗褐飞虱和螟虫的株系材料16份,通过苗期水培法,对创制的OZ057和皖恢821导入系进行低氮、磷营养胁迫,利用苗期根、茎相对性状指数,筛选出32份耐低氮、低磷导入系株系,筛选出高产抗旱耐盐聚合新品系29份。

关键词: 绿色超级稻 绿色性状 新材料 新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幼龄果园坡耕地保护性耕作的水土保持效果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6 CSCD

摘要: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滇西南地区新植果园不断增多,水土流失及土壤退化成为该区域内普遍存在的重要生态环境问题。为提供切实可行的耕作技术指导,保护生态环境安全,本研究以滇西南边境地区坡耕地幼龄果园为对象,通过测定3种不同耕作措施(传统耕作、秸秆覆盖和生物覆盖)下的土壤养分状况、地表径流量和土壤流失量,研究不同保护性耕作模式的水土保持效果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秸秆覆盖和生物覆盖均能改善土壤养分状况,减少水土流失。相比于传统耕作,其他2种保护性耕作模式的土壤有机质、全氮和全钾质量分数增加了14%以上,径流量减少20%左右,土壤流失量减少10%~30%,总养分流失减少20%~30%。其中,生物覆盖模式水土保持效果更为显著,而且,随着试验时间推进,秸秆覆盖和生物覆盖模式的水土保持效果有明显增加的趋势。

关键词: 幼龄果园 坡耕地 保护性耕作 水土保持 传统耕作 秸秆覆盖 生物覆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培养和提高干部信息素质的思考

兰台世界 2016

摘要:档案信息的发展,对档案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给档案工作提出了信息化建设的新任务,对档案干部提出了培养信息的新要求,同时,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在档案工作领域的广泛应用。档案干部必须努力培养新信息素质,提高自己学会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档案工作。档案工作才能跟上信息社会前进的步伐。提高档案干部信息素质主变表现为能使用信息工具保管档案和开发利用档案信息等方面的技术与能力。具体来说。主要从五个方面培养档案干部的信息素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林生物质原料热值比较及烟杆-玉米杆生物质燃料优化配方研究

湖南农业科学 2016

摘要:以干质量热值测定为基础,对云南省农林常见废弃物进行了生物质原料筛选,对烟杆-玉米杆生物质成型燃料不同配比进行了热值测定,并对不同配比的烟杆-玉米杆生物质颗粒燃料成品的燃烧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木质类样品的干质量热值普遍较高,其次是草本类;秸秆类样品中以烟杆、玉米杆、麦秸的干质量热值较高。综合筛选结果,认为烟杆、玉米杆、麦秸可作为生物质成型燃料加工制作的理想原料。将烟杆与玉米杆按照不同含量进行配比,其中烟杆∶玉米杆=7∶3处理样品热值最高,同时该含量配比的烟杆-玉米杆生物质颗粒燃料成品的综合燃烧性能最好,可作为烟杆-玉米杆生物质成型燃料加工制作的较优配比组合。

关键词: 干质量热值 生物质 筛选 烟杆 玉米杆 配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瑞14系列甘蔗杂交组合的同异分析法评价

中国糖料 2016

摘要:为了科学、高效地筛选出符合育种目标的甘蔗优良杂交组合,提高育种效率。采用同异分析法,对2014—2015年度云瑞14系列的42个杂交组合,进行了以株高、茎径、锤度、有效径、单茎重、产量6个目标育种指标的评价。评价结果表明:云瑞03-321×云蔗10-45、云瑞10-1055×德蔗07-36、云蔗05-51×云瑞05-770三杂交组合的综合联系度数值分别是0.8105、0.8097、0.8008(均>0.8000),同异分析评语为优秀,其中云瑞03-321×云蔗10-45这个杂交组合的综合联系度是42个材料中最大的。云瑞05-679×德蔗93-94、德蔗07-36×云瑞05-704两杂交组合的综合联系度依次是0.7030、0.7008,综合联系度数值介于0.700~0.800之间,同异分析评语为良好。其余杂交组合表现一般。

关键词: 甘蔗 杂交组合 同异分析 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粳型香软米品种产量和品质特性分析(英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6

摘要:针对云南高原粳稻区优质米育种面临海拔高、夏季雨水多、气温低,特别是灌浆期气温不足等难点,开展了特色粳型软米(香软米)育种。文章对云南近年选育的粳型软米(香软米)品种进行了产量和品质特性分析。软米和粳米在碾磨品质指标上没有差异,差异主要表现在理化指标上,软米的直链淀粉含量极显著低于粳米,蛋白质含量和胶稠度极显著高于粳米,碱消值差异不显著。软米味度值显著高于粳米。软米的RVA淀粉谱特性优于粳米,表现出最高黏度较高,最低黏度较低,崩解值较高,最终黏度较低,消减值较低,到达最高黏度时间较短,两者存在显著和极显著差异。产量及其构成因子分析表明,产量与高产对照品种比还有一定差距,影响产量提高的因子是分蘖弱、穗总粒数少和千粒重偏低。针对试验结果,对改良云南粳型软米品质和产量途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粳型软米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ISSR分子标记分析云南蚕区44份家蚕品种资源的亲缘关系

蚕业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云南蚕区保存的44份家蚕品种资源的亲缘关系,为家蚕种质资源的合理保存、利用及育种亲本选择提供依据。以筛选的13条ISSR引物从44个家蚕品种的蛹基因组DNA中扩增得到116个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98条,多态性比率为84.5%,表明44个家蚕品种间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44个家蚕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517 2~0.905 2,平均遗传相似系数为0.711 2。基于品种间ISSR分子标记的遗传相似系数,采用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供试品种首先按中系和日系形成2大类群,在遗传相似系数0.69处,2大类群又各自再分成2个组群。4个组群中,均是育种材料亲缘关系较近的品种聚在同一组群内。ISSR分子标记结果较好地揭示了云南蚕区44份家蚕品种资源之间的遗传差异和亲缘关系。

关键词: 家蚕品种资源 ISSR分子标记 遗传多样性 亲缘关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理洱海流域凤羽河小流域农业面源污染调查与分析

云南农业科技 2016

摘要:通过对洱海流域凤羽河小流域典型村庄农业面源污染调查,分析农村生活污染、养殖业污染和种植业污染的权重,探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 洱海流域 面源污染 调查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