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86份甘蔗种质资源工艺性状的评价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大田试验,在成熟期选择甘蔗锤度、甘蔗糖分、蔗汁糖分、简纯度和纤维分等5个重要工艺性状,运用主成分和聚类分析法对86份甘蔗种质资源进行评价及筛选.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种质主要工艺性状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变异系数为3.60%~11.60%,变异广泛.对86份种质5个工艺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5个工艺性状可简化为2个主成分,第一、二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93.700%,特征值分别为3.700和0.990,显著高于其他因子.结合聚类分析,86份种质资源可以分为5个类群,第Ⅰ、Ⅱ、Ⅲ、Ⅳ、Ⅴ类分别包含20、12、11、33、10份.甘蔗锤度、甘蔗糖分、蔗汁糖分和蔗汁简纯度以第V类群的最高,第Ⅱ类群的最低,其他3个类群的居中;纤维分以第Ⅲ类群的最低,第Ⅳ类群的最高.聚类结果的逐步判别分析显示,平均判对概率为91.86%,较好地体现了种质资源工艺性状的实际表现,筛选出10份工艺性状优良的种质(CP70-330、CP81-1405、CP94-1100、CP94-2059、KQ01-1261、Q155、Q188、Q190、Q207、Q96),全部为早熟品种,其中,CP81-1405、Q155、Q96的平均甘蔗糖分超过16%,可作为高糖亲本加以利用.
关键词: 甘蔗 种质资源 工艺性状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判别分析
云南地方小米辣资源评价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加强小米辣资源的研究利用.[方法]对调查收集的云南86份小米辣资源27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评价及聚类分析.[结果]云南小米辣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丰富,17个质量性状,叶色多样性指数最高为4.439,茎茸毛多样性指数最低为4.325;10个数量性状,单株果数变异系数最大为45.12%,果肉厚最小为13.80%;基于各种质之间的遗传差异,把86份小米辣种质聚类划分为6大类群:第Ⅰ类群32份材料,占37.21%;第Ⅱ类群16份材料,占18.60%;第Ⅲ类群28份材料,占32.56%;第Ⅳ类群6份材料,占6.98%;第Ⅴ类群2份材料,占2.33%;第Ⅵ类群2份材料,占2.33%.前6个主成分贡献率累计达88.76%,第一、二、三、四主成分分别反映产量构成因子、株型、果实性状、熟性.[结论]云南小米辣地方种质资源间变异较大,遗传多样性丰富.
大茎野生种57NG208在云瑞系列亲本创制中的利用
《中国糖料 》 2019
摘要:在2008年至2018年的10年时间中,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瑞丽育种站以大茎野生种57NG208为核心创新种质,先后与含割手密、斑茅、热带种等野生种质血缘的甘蔗亲本进行远缘杂交,创制了一批云瑞系列甘蔗亲本.本文通过对45份参试材料的亲本血缘、产量和糖分数据的整理,采用聚类分析对大茎野生种57NG208在瑞丽站甘蔗育种中的利用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茎野生种57NG208是瑞丽甘蔗育种站甘蔗杂交育种中的高频应用亲本,也是为数不多既可作为父本也可做母本使用的杂交亲本之一,其作为母本杂交应用较多,后代性状表现非常突出.采用大茎野生种57NG208与瑞丽割手密、斑茅、热带种杂交,选育了大批优良杂种后代,虽然迄今尚未育成生产品种,但近年来含大茎野生种57NG208血缘BC1、BC2杂种的育成却标志着其杂交利用取得了重大的突破.本研究参试的45份大茎野生种57NG208远缘杂交材料,有8份材料的11月份糖分超过双对照,3份材料介于双对照之间;有21份材料的蔗茎产量超过双对照,6份材料介于双对照之间;有2份材料糖分和蔗茎产量均超过双对照.
49份睡莲资源表型多样性分析及综合评价
《西南农业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以国内外引种的49份睡莲资源为研究对象,以期为睡莲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引种的49份睡莲资源的30个表型性状进行了相关性和多样性分析,并对各来源的睡莲资源进行了聚类分析,在表型性状主成分分析基础上,对其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引种的49份睡莲资源表型性状存在丰富的变异,其中16个数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为1.1859~1.9943,其中花横径(1.9943)、萼片宽度(1.9715)和花梗长度(1.9714)遗传多样性指数较高,花瓣数(1.1859)遗传多样性指数最低;14个质量性状中,花色(1.9750)、花香(1.0907)和叶斑点数(1.0324)遗传多样性指数较高,叶型(0.4101)遗传多样性指数最低。16个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范围为15.67%~89.52%。相关性分析表明,花径(DF)与花瓣长度(LP),花径(DF)与萼片长度(LS),花瓣长度(LP)与萼片长度(LS),叶长(LL)与叶宽(WL),叶长(LL)与叶裂深度(DD),叶宽(WL)与叶裂深度(DD)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936、0.976、0.959、0.974、0.959和0.944。聚类分析表明,供试的49份睡莲资源可被分成6个组群:第一组为热带中大型花睡莲品种群;第二组为热带全重瓣花睡莲品种群,其雄蕊全部瓣化;第三组为耐寒中大型花睡莲品种群;第四组为热带中小型花睡莲品种群;第五组为热带大型花睡莲品种群;,第六组为热带巨型花睡莲(热带澳洲系睡莲)品种群。主成分分析表明,前7个主成分的特征值均大于1,累计贡献率为81.86%。【结论】49份供试材料中,蓝紫色九品香睡莲的综合得分最高,其次是黄金国,延药睡莲的综合得分最低。
关键词: 睡莲资源 表型多样性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综合评价
重庆地区豌豆(Pisum sativum L.)种质资源收集与多样性分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重庆项目组于2015-2017年历时3年,从重庆19个区县收集豌豆地方种质资源56份.豌豆种质资源在重庆地区分布呈现出范围广、海拔跨度大的特点.本研究对上述豌豆资源的14个性状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该批资源多样性丰富,其中多样性指数最高的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分别是荚型和百粒重;变异系数最大的是分枝数.聚类分析将该批豌豆资源划分为5大类群,第Ⅰ类群为大籽粒和食荚型材料;第Ⅱ类群为高产、中粒型材料;第Ⅲ类群为直立型、早熟型材料;第Ⅳ类群为叶用型兼食荚型材料;第Ⅴ类群为籽粒食用型材料.这些豌豆资源经重庆不同地区和民族农民长年选择后,在抗逆性、食荚性、食叶性、籽粒特性等方面发展出了独特性状,利用好这些资源将为今后的豌豆产业发展注入新的多样性.
云南割手密创新种质F2的主成分聚类分析及其评价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云南割手密是甘蔗育种中比较宝贵的野生种质资源.对68份云南割手密F2创新种质材料的9个主要工农艺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并以前3个主成分为基础,分别作聚类分析和二维排序图.结果表明:68份云南割手密F2创新种质的变异系数为10.57%~35.30%,11月份理论含糖量和单产的变异系数超过30%,说明11月份理论含糖量和单产性状的变异潜力较高.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单茎重产量因子、锤度糖分因子和丛有效茎含糖量这3个主因子提供了原始性状80.8292%的信息;在欧氏距离为10.00处将68份材料分为4类,各个类群具有不同的特点,在甘蔗杂交育种上可以根据不同类群的特点加以利用;二维排序表明云割F211-50、云割F211-56、云割F211-40、云割F211-66、云割F211-77、云割F211-10、云割F211-19、云割F211-85、云割F211-45、云割F211-37、云割F211-25、云割F211-23、云割F211-18等13份材料的3个主成分构成因子协调性最好,可在育种中加以利用.
优良单株家系辣木花的表型多样性研究
《江西农业学报 》 2019
摘要:通过对30个辣木优良单株家系的花表型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优良单株家系辣木花之间除了花冠形状之间无差异外,花序密集程度、花冠颜色、花序柄颜色、小花序数、花序长、花序宽、花序柄长均存在不程度的差异;花性状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花序密集程度与花序长、花序宽、花序柄长、小花序数呈显著负相关,与花冠颜色、花冠形状无相关性;主成分分析表明,花序长、花序宽、花序柄长、花序柄颜色、花序密集程度是区分辣木不同家系间最主要的花性状指标;在聚类分析中,基于花的表型性状,将30个辣木优良单株家系分为三大类,花表型性状存在显著差异的家系,在聚类中遗传距离较远。
关键词: 辣木 优良单株家系 花 表型多样性 相关性分析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基于农艺性状分级对317份甘蔗种质资源的评价
《中国农业科学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采用重要农艺性状快速分级的方法对甘蔗种质资源进行评价,为种质资源的进一步精准评价和杂交利用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大田试验,在成熟期选择株高、茎径、有效茎、叶部病害程度(花叶病、锈病、褐条病等叶部病害田间自然发病的综合反映)和总体生势等5个重要农艺性状,对317份国内外甘蔗种质资源(2重复)进行分级评价。每个性状分为5级,其中株高以1级为最高,依次递减,5级最矮;同理,茎径以1级最粗,5级最细;有效茎以1级最多,5级最少;总体生势以1级最好,5级最差;叶部病害以1级为无或轻,5级最严重。各性状分级由分级小组成员共同完成。基于农艺性状分级数据,采用方差、广义遗传力、主成分、聚类和判别分析等统计方法,对317份种质资源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筛选农艺性状表现优良的种质资源。并在此基础上,采用一次旋光法,对筛选出的优良种质资源甘蔗糖分进行评价。【结果】方差和广义遗传力分析结果表明,317份甘蔗种质各个农艺性状指标分级数据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广义遗传力在0.61—0.72,其中广义遗传力最高为茎径(0.72),最低为株高(0.61)。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5个农艺性状可简化为1个主成分因子,即5个农艺性状的综合叠加,且此主成分所提供的信息占全部信息量的63.57%,特征根显著高于其他主成分的特征根之和。基于主成分结果,对317份种质进行聚类分析,将其划分为5类,第Ⅰ类包含20份种质,第Ⅱ类包含97份,第Ⅲ类包含82份,第Ⅳ类包含80份,第Ⅴ类包含38份;农艺性状表现以第Ⅰ类和第Ⅱ类的117份种质资源最优(占全部种质数的36.91%)。聚类结果的逐步判别分析显示,平均判对概率为95.85%。聚类结果充分体现了种质资源在田间试验中的实际表现。基于农艺性状聚类分析结果,对第Ⅰ类和第Ⅱ类共计117份种质的甘蔗糖分进行评价。结果显示,117份种质11月至翌年3月平均蔗糖分在5.0%—17.10%,最高为云蔗09-1601(17.1%),最低为CP79-318(5.0%)。平均蔗糖分15.0%以上的种质有43份,其中有11份超过16.0%。【结论】株高、茎径、有效茎、叶部病害程度和总体生势等是反映甘蔗种质资源田间表现的重要农艺性状指标。基于重要农艺性状快速分级的方法可以作为大量甘蔗种质资源评价的另一途径。
关键词: 甘蔗 种质资源 分级数据 广义遗传力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基于投影寻踪分类法评价43份澳大利亚甘蔗种质资源
《亚热带农业研究 》 2019
摘要:为合理评价国外甘蔗种质资源,利用投影寻踪分类法对43份澳大利亚甘蔗种质进行综合评价.方差分析表明,各种质主要工农艺性状存在显著差异(P<0.01),变异系数在5.31%~35.21%之间,变异广泛.对总体长势、茎径、有效茎、叶部病害、株高、蔗糖分、蔗汁糖分、锤度、简纯度和纤维分等10个主要工农艺性状指标进行投影方向和投影值大小分析表明,投影方向以叶部病害最高,其次为总体长势、茎径、有效茎、株高和蔗糖分等,简纯度和纤维分等其他品质性状最低;43份种质投影值大小各异.根据投影值大小,结合聚类分析将43份种质划分为5个类群,各类群投影均值在0.32~1.83之间,并从中筛选了13份(Ⅰ类群和Ⅱ类群)综合性状优良的种质资源.综合来看,投影寻踪分类法对43份澳大利亚甘蔗种质的评价与实践相符.
关键词: 澳大利亚 甘蔗 种质资源 投影寻踪分类法 聚类分析 评价
云南省主要柠檬产区杂草组成及群落特征
《江苏农业科学 》 2019
摘要:为明确云南省主要柠檬产区杂草的种类组成和群落特征,对云南省保山市、普洱市及德宏州柠檬产区的杂草群落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云南省柠檬园杂草种类有93种,隶属于21目25科,其中以禾本科和菊科为主;优势杂草有5种,分别为饭包草、藿香蓟、两耳草、马唐及铁线草;常见杂草有21种;一般杂草有67种。从杂草区域分布来看,普洱市柠檬园杂草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最高,有57种;保山市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指数最高,分别为2.662、0.664;德宏州的Simpson指数最高,为0.107。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省主要柠檬产区杂草群落可被划分为2组,第1组为保山市和德宏州的杂草群落,第2组为普洱市的杂草群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