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雪上一枝蒿繁殖技术初步研究
《中药材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雪上一枝蒿AconitumbrachypodumDiels种子及块根两种繁殖方法试验都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尤以块根切段繁殖成苗率高 ,见效快 ,且可结合分株繁殖提高繁殖系数。


藿香籽油脂肪酸组成研究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藿香籽油物理化学性质参数和脂肪酸组成进行了测定。测定结果藿香籽油碘价为201.7(10-2Ig/g),脂肪酸组成中α-亚麻酸的含量为60.61%,亚油酸含量22.89%,油酸10.59%,棕榈酸3.05%,硬脂酸1.79%。藿香籽油含不饱和脂肪酸94.5%,是含不饱和脂肪酸极高的植物油之一。不饱和脂肪酸中2种人体必需脂肪酸即亚油酸、亚麻酸含量之和为83.5%,高于文献报道的其他植物油中的含量。


野生稻和非洲栽培稻抗稗草种质资源筛选和评价
《作物学报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盆栽试验对 2 0份野生稻和 5份非洲栽培稻材料的稗草出苗率、距离稻株不同范围播种的稗草株高和干重的抑制效果进行评价 ,并通过聚类分析和方差分析 ,将其划分为 6类。再以稻叶水提液培养稗草 ,依其发芽抑制率、芽长抑制率、根长抑制率和发芽指数 ,再次聚类并划分为 5类。盆栽和浸提液试验中效果均好的 3份野生稻S3 7、S6 8、S72和 1份非洲栽培稻Y1 1 0 0 2确定为具有化感作用潜力的资源 ;盆栽试验效果好 ,但浸提液生物活性差的 2份 (S1 1 3、Y1 1 0 0 4 )确定为竞争作用强的资源 ;盆栽和水提液试验均表现较差的 5份野生稻材料 (S4 3、S4 7、S4 0、S73、S1 1 1 )和 2份非洲栽培稻(Y1 1 0 0 5、Y1 1 0 0 1 )为非抗性材料。
农杆菌介导的水稻转Bt基因研究
《云南植物研究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农杆菌介导法 ,将Bt毒蛋白基因的一种—cryIAb基因导入 2个云南水稻栽培品种(滇系 4号 ,合系 39号 )的愈伤组织中 ,经过潮霉素筛选后 ,获得了一批抗性苗 ,部分苗经PCR检测为阳性 ,GUS组织化学染色分析发现Bt基因已整合到水稻基因组 ,并由此建立了一套有效的水稻遗传转化体系。实验中发现培养器皿的透气性对水稻愈伤组织的形成、生长具有较大的影响 ,提高培养基的渗透势能够提高愈伤组织的分化率。选择合适的洗菌液渗透势能够大大降低洗菌对愈伤组织所造成的损伤 ,从而提高转化率。
关键词: Bt基因 水稻愈伤组织 根癌农杆菌 基因转化 PCR分析


两种栽培模式下水稻品系(组合)间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的比较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明新高产栽培模式的增产效果和对农艺性状的影响,对9个水稻材料在两种栽培模式下的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新栽培模式增产效果显著,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极显著增加,结实率显著下降,分蘖初期、分蘖盛期提前,生育期有缩短的趋势,但不同水稻材料的以上变化情况各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