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5848条记录
几丁质酶―葡聚糖酶双介基因导入滇型杂交稻恢复系提高稻瘟病抗性的研究

遗传学报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将含有菜豆(Phaseolus limensis)几丁质酶基因和烟草(Nicotiana tabacum)β-1,3-葡聚糖酶基因的pBLGC(16.5kb)质粒用基因枪法导入滇型杂交稻(Oryza sativa L.ssp.japonica)恢复系"南29"中,总计获得93个转化再生植株,以β-1,3-葡聚糖酶基因制备探讨对T1代株系进行Southern杂交分析,17个株系为杂交阳性,证实外源基因完整结构已整合到水稻基因组中;连续多代的PCR追踪检测证实外源基因已遗传至T4代;对所获得的6个PCR检测阳性T4代品系进行了稻瘟病菌(Magnaporthe grisea)生理小种接种鉴定和稻瘟病大田诱发鉴定,结果表明,转基因品系对稻瘟病的抗性较受体对照大幅度提高,获得了稻瘟病新抗源,但不同品系稻瘟病抗性并不相同.

关键词: 几丁质酶基因 葡聚糖酶基因 遗传转化 杂交稻 稻瘟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民间食花野菜

北方园艺 2003 北大核心

摘要:云南是一个低纬度,高海拔的山地高原省份。气候干湿分明,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光照充足,雨量充沛,适宜生长的野菜种类繁多,各类野菜广泛分布于山坡、草地、箐沟、林丛等地。民间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具有食用野生蔬果的传统习俗和丰富的经验。近两年园艺作物所对省内大部分地区的野生蔬菜种类,分布范围,生态环境,蕴藏量,采食部位和食用方法等进行了调查。所调查到的野菜资源根据其采食器官分为食根类、食茎类、食叶类、食花类、食果类等种类。本文重点介绍几种民间常见的食花类野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温度和赤霉素对滇重楼种子二次发育的影响

种子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研究了温度和赤霉素对滇重楼种子二次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 :温度是滇重楼种子二次发育的一个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最适温度为 18~ 2 0℃ ;温度处理可提前完成种子二次发育过程 ,大大缩短出苗时间。而赤霉素对滇重楼种子二次发育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种子 二次发育 温度 赤霉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晚熟、耐贮红梨新品种云红梨1号

中国果树 2003 北大核心

摘要:云红梨1号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作物品种资源站于1984年从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发现的,经多年观察试验,选育出优良红色梨品种,2003年1月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果皮红色艳丽,果形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乙酰丁香酮对棉花下胚轴遗传转化效率的影响

棉花学报 2003 北大核心 CSC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SSR标记对29个热带和温带玉米自交系进行杂种优势群的划分

作物学报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代表中国温带玉米 4个主要杂种优势群瑞得、兰卡斯特、旅大红骨和四平头的标准测验种 (B73、Mo17、丹 340和黄早四 )和来自 5个主要热带玉米群体Suwan1、POP2 1、POP32、POP2 8和Antigua种族的 2 5个典型自交系为材料 ,利用SSR标记进行杂种优势群划分。从 70对SSR引物中筛选出 39对扩增带清晰且具有多态性的引物 ,在供试材料中共检测到 12 7个等位基因变异 ,平均多态性信息量为 0 .4 9。依据 2 9个自交系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作聚类分析 ,供试自交系被分为 4个大类群。第一大类群是热带种质 ,包括除M9以外的 2 4个热带自交系 ,其中又分为A和B两个杂种优势群。其中A群属于马齿型的Tuxpeno种质 ,包括群体POP2 1的 5个自交系和来自POP32 (ETO)的自交系M17。B群基本是硬粒型种质 ,包括来自Suwan1、Antigua、POP32 (ETO)和POP2 8的 18个自交系。第二大类群为自交系丹 340和黄早四 ,第三大类群是Mo17和属于Antigua地理族的M9,第四大类群是B73。

关键词: SSR 玉米自交系 遗传相似系数 杂种优势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产优质抗病粳稻新品种滇系4号的选育及特性

种子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优质的中间材料越光 /合系 2 4号为母本 ,耐寒抗病高产的品种合系 34号为父本进行杂交 ,从 F3代系统开始 ,同时对高产、品质、耐寒性、稻瘟病抗性进行同步鉴定 ,作为选拔的科学依据 ,经 5年 8代的选育 ,育成了优质、高产、耐寒、抗病的粳稻新品种滇系 4号。 2 0 0 1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编号为滇粳 6 0号

关键词: 粳稻 同步鉴定选育 滇系4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茶树病害诊断与防治专家系统研制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将中国各大茶区主要发生的 32种病害和 5种寄生性植物 ,利用数值诊断的原理和方法 ,分为 18个病组 ,对每个病组的病害症状或特征数值化 ,以数值的大小判断发生病害的种类 ,用病害可信度表示诊断的准确性 ,用VB6 0等编制计算机程序 ,将数值诊断的结果及防治技术进行综合集成 ,实现模糊推理功能 ,运用多媒体技术增加系统可视性 ,界面友好 ,针对性强 ,操作简便。图 5 ,表2 ,参 8。

关键词: 茶树 病害 数值诊断 防治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耐冷性研究Ⅲ.特定颖花结实率作为耐冷性指标的分子依据

作物学报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云南稻种耐冷性资源昆明小白谷及弱耐冷性的日本品种十和田配制的杂交F2 代为材料 ,采用 15 9个RFLP及SSR分子标记构建的连锁图和STATISTIC等分析软件 ,以单株结实率作为耐冷性评价指标。分析结果显示单株结实率与单株特定颖花结实率之间的相关系数 (r)为 0 .836 4 ;与耐冷性 (以单株结实率为指标 )相关的分子标记有 4 3个 ,分布在8条染色体的 11个区域。与单株特定颖花结实率相关分子标记有 34个 ,分布在 7条染色体的 9个区域 ,这 7条染色体属于与耐冷性相关的 8条染色体之中 ;与单株特定结实率相关的这 9个区域均属于与耐冷性相关 11个区域之中。表明用特定颖花结实率可以很好地反映植株受冷害情况 ,单株特定颖花结实率可以作为耐冷性鉴定指标。最后就特定颖花结实率来替代整穗结实率问题展开了讨论

关键词: 水稻 耐冷性指标 特定颖花结实率 分子标记 云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丽江山慈菇栽培技术

中药材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总结了丽江山慈菇两种种植材料的效果 ,以及栽培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方法。

关键词: 丽江山慈菇 种植材料 栽培管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