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斑鸠菊精油对红火蚁的熏蒸活性研究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讨斑鸠菊精油化学成分及防治红火蚁的效果,采用水蒸馏法提取斑鸠菊的精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精油的化学成分,运用熏蒸法测定该精油对红火蚁的熏蒸活性及亚致死活性.结果表明:黄色透明的斑鸠菊精油具有浓郁香气,提取率为 1.23%;该精油中鉴定出了 15 种化学成分,其中β-香树脂醇和α-香树脂醇为其主要化学成分,相对质量分数分别为36.98%和 23.00%;该精油对红火蚁的灭杀活性随着处理时间和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当处理浓度为 200 μL/L和 100 μL/L时,分别在处理 4h和 6h后致死率达到最高(100%);当处理浓度为200 μL/L时,分别在LT5 和LT10 处理时间后挑取活蚁正常培养,活蚁分别在 6h和 5h内全部死亡.由此可见,斑鸠菊精油对红火蚁具有极高的熏蒸活性,且造成的伤害是不可逆的.
元江普通野生稻中抗白叶枯病基因鉴定与分析
《华北农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元江普通野生稻(YP)是一份被称为植物活化石的种质材料,同时其也拥有大量的抗性(R)基因。为了鉴定元江普通野生稻中含有目前已知白叶枯病抗性基因的情况。以元江普通野生稻(YP)、渗入系后代(L214和G252)及其渗入系的感病亲本栽培稻合系35(HX35)作为供试材料,通过接菌鉴定、功能标记检测、同源克隆和实时荧光定量(qRT-PCR)技术来评价这些材料对白叶枯病的抗性。接菌鉴定结果显示,YP、L214、G252对供试的白叶枯病菌C1、C2、C3、C4、C5、C6、C7、C9和PXO99A均表现出抗性且病斑长度均小于2 cm;而HX35对供试的9个菌株均表现出感病且病斑长度远超6 cm。白叶枯病抗性基因检测结果显示,YP中含有Xa10的同源基因,HX35、L214、G252中含有xa23的感病同源基因。序列比对结果显示,抗病基因Xa10与YP中的Xa10启动子的效应因子结合元件(EBEAvrXa10)区域序列差异较大。同样地,隐性感病基因xa23与HX35、L214和G252中的xa23启动子的效应因子结合元件(EBEAvrXa23)区域序列一致。qRT-PCR结果显示,在接了PXO99A菌株24 h后,YP、HX35、L214和G252中的免疫反应被激活,而YP中的Xa10和HX35、L214、G252中的xa23在所有处理时间段内均未被诱导表达。由此推测,YP、L214和G252中可能含有新的抗白叶枯病基因。
地方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运行管理的探索
《农业科技管理 》 2023
摘要:重点实验室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省级重点实验室既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又要瞄准学科发展前沿。云南省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在特色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科技创新支撑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效,但仍然存在较多短板和不足。文章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了云南省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如学科方向较为分散、人才队伍建设缓慢、运行管理经费不足、考核评价机制不完善等,从凝练学科方向、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健全经费筹集机制、加强制度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加强实验室运行管理的对策建议,以期为省级重点实验室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影响家蚕对人工饲料摄食性的因子及提高摄食性的途径
《中国蚕业 》 2023
摘要:结合国内外学者有关家蚕摄食性的研究成果,围绕家蚕摄食性机制及其分子机理,系统综述了影响家蚕对人工饲料摄食性的因子,包括胚胎期人工蚕卵处理、滞育性、交配方式、性别、饥饿程度、发育阶段及人工饲料的理化性质、饲育环境和饲育技术等.提出了通过调整优化选育手段,推进人工饲料配方技术与生产工艺的深入研究,重视并落实开展家蚕人工饲料育过程中涉及到的每个环节的各项技术,加速推进家蚕人工饲料育相关领域的攻关,提高家蚕对人工饲料的摄食性.同步进行人工饲料适应性品种、人工饲料配方、配套饲养技术及饲育环境等的研究,并系统推进,相互促进,积极推进家蚕人工饲料育的发展与普及.
关键词: 家蚕 人工饲料 摄食性 机制 分子机理 途径 基因 蛋白
氮磷钾减量配施钾长石土壤调理剂对烤烟产质量及养分利用率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明氮磷钾减量配施钾长石土壤调理剂对烤烟产质量及肥料利用率的调控效应。【方法】以烤烟品种K326为材料,采用大田试验,研究烟农常规施肥T1(CK1)、土壤调理剂+烟农常规施肥(T2)、土壤调理剂+减施氮磷钾20%(T3)、土壤调理剂+减施氮磷钾40%(T4)、土壤调理剂+不施肥(T5)、不施肥(T6,CK2)6种施肥方式对云南曲靖黄壤土壤养分含量及烤烟产质量、氮磷钾利用率的影响。【结果】与T1(CK1)相比,T2、T3显著提高土壤pH、有机质、水解性氮、有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钙和交换性镁含量3.07%~42.28%;T2、T3促进烟株生长明显,叶面积和叶面积系数显著增加4.37%、5.65%、3.62%、5.26%;T2、T3增产率分别为11.82%、17.13%,其产值分别显著提高32.91%、28.99%;T2、T3和T4中部烟叶总糖、还原糖和氧化钾升高,总氮、烟碱含量下降,烟叶化学成分更加协调;T2、T3和T4显著提高氮素表观利用率33.43%~36.21%,增加氮素生理利用率31.49%~33.18%;T2、T3和T4磷素表观利用率显著增加14.09%、6.62%和4.07%,而磷素生理利用率分别显著增加20.14%、13.58%和5.62%;T2、T3和T4钾素表观利用率分别显著提高10.53%、4.39%和3.97%,而显著增加钾素生理利用率分别为9.94%、4.72%和2.79%。【结论】施钾长石土壤调理剂有利于改良土壤pH及土壤肥力提升,且在当前氮磷钾施用量(N 82.5 kg/hm~2、P2O5 123.75 kg/hm~2、K2O 247.5 kg/hm~2)的基础上,等量或减施氮磷钾20%并配施钾长石土壤调理剂可促进烟株生长,提高烟叶产量和品质,促进烟株对氮、磷、钾肥的吸收和利用。
关键词: 烤烟 氮磷钾减量 钾长石土壤调理剂 品质 肥料利用率
云南八倍体割手密84-268血缘F2群体表型多样性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以100份云南八倍体割手密84-268血缘F2群体创新种质为材料,对其株高、茎径、锤度、有效茎数、单茎重、蔗茎产量和糖产量等7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频率分布直方图分析、遗传多样性分析、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该群体的7个农艺性状数据表现出较好的正态分布、变异较丰富,变异系数在9.91%~50.76%之间,其中糖产量的变异系数最大达到50.76%;相关和逐步回归分析表明,蔗茎产量与株高、茎径和有效茎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决定系数为0.9282;糖产量主要由株高、茎径、锤度、单茎重和有效茎数5个因素决定,决定系数为0.9160;主成分分析将7个农艺性状综合为3个主要成分,其累积贡献率达86.985%,其中第一主成分即蔗茎产量糖分因子是最重要的因子,其贡献率达47.615%;在欧氏距离为6.00处将100份创新材料分为3类,结果与主成分得分结果一致,其中第Ⅰ类群的7个性状指标均优异,共筛选出15个优质材料,其主成分综合得分较高,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云割F218-226-7、云割F218-226-14、云割F218-226-89、云割F218-226-48、云割F218-226-96、云割F218-226-21、云割F218-226-43和云割F218-226-5等8份材料,可以进一步筛选作为亲本材料或后备核心种质。
法国甘蔗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中国糖料 》 2023
摘要:甘蔗种质的遗传多样性研究,能为种质的杂交和创新利用提供参考.本研究对43份法国甘蔗种质开展遗传多样性分析,用10对AFLP引物总计扩增出1222条带,多态性条带为891条,多态性条带比率为72.91%.43份法国甘蔗种质间的相似性系数平均为0.809,最小是0.721,最大是0.880.每个位点的多态信息量是0.182,有效等位基因数是1.304,多样性指数是0.283.聚类结果显示在相似性系数0.78处切割时,可划分为2个类群,第I类群包括'FR97-047'、'FR93-1066'、'FR96-245'、'FR97-053'、'FR93-910'、'FR93-316'、'FR97-164'和'FR93-697';第Ⅱ类群有35份种质.43份法国甘蔗种质亲缘关系较近,遗传多样性并不丰富.
茶谷蛾成虫触角感器超微结构观察
《生物安全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明确茶谷蛾成虫触角上感器的种类、数量、分布及形态结构。【方法】利用扫描电镜分别对茶谷蛾雌、雄成虫触角上各类感器的超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茶谷蛾触角上共分布8种感器,类型分别为B?hm氏鬃毛(2种亚型)、鳞形感器、刺形感器(2种亚型)、腔锥形感器、栓锥形感器、锥形感器、毛形感器(4种亚型)、舌形感器。【结论】茶谷蛾雌、雄成虫触角感器存在性二型性,雌雄蛾感器种类相同,但在感器亚型和数量上,雄蛾多于雌蛾。研究结果将为茶谷蛾通讯及行为机制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植物微生物组生态功能与群落构建过程研究进展
《生物多样性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植物各个器官表面及内部定殖着高度多样化的微生物群落,这些微生物与植物长期共进化,作为宿主植物的“共生功能体”(holobiont)在植物生长发育、养分吸收、病害抵御和环境胁迫适应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得益于近10年来多组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有关植物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组成和功能特征、群落构建的驱动因素和植物–微生物互作机制等方面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然而,与土壤微生物组相比,目前对植物微生物组的认识及其应用尚且不足。本文系统总结了植物微生物组的组成特征,植物微生物在调节植物生长发育、促进养分吸收、提高病害抵御能力及环境胁迫适应性等方面的功能及作用机制,从宿主选择、环境因子以及生物互作3个方面总结了驱动植物微生物群落构建的因素,并着重阐述了植物–微生物互作如何塑造植物微生物群落以及如何调节对植物的有益功能。此外,我们对未来植物微生物组研究和应用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展望,如核心微生物组挖掘和合成群落构建,植物–微生物互作的分子调控机制,植物微生物群落水平上的互作机制等。深入理解植物微生物群落特征、生态功能以及构建过程对于精准调控植物微生物组以提高植物适应性和生产力以及维持生态系统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表生微生物 内生微生物 宿主选择 促生 抗病 植物–微生物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