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羊肚菌内生细菌DGGE鉴定
《上海农业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试验采用DGGE电泳技术避开传统的纯培养不能全面反映内生菌种群的弊端,首先从子实体中含有的细菌着手,通过对其种类的鉴定,寻找与羊肚菌生长关系密切的细菌种群。结果显示:测序共得到7种细菌,PCR-DGGE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微生物群落结构。
云南羊肚菌rDNA的ITS序列与亲缘关系分析
《食用菌学报 》 2007
摘要:采用ITS(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s)序列比对技术分析了根据形态挑选的14个羊肚菌子实体(其中11个来自云南,3个来自浙江)。结果表明,云南的11个羊肚菌子实体(M1~M11)可分为4个种:高羊肚菌(Morchella elata),尖顶羊肚菌(Morchella conica),粗柄羊肚菌(Morchella crassipes)和大孔(宽肋)羊肚菌(Morchella costata)。浙江的3个羊肚菌子实体(M12~M14)经鉴定为未知羊肚菌种。14个羊肚菌子实体样品和GenBank中黑脉(小顶)羊肚菌[Morchella angusticeps(AJ698476)]、美味羊肚菌[Morchella esculenta(AJ698475)]以及羊肚菌科常见属钟菌属Verpa conica(AJ544206)的ITS序列聚类,以钟菌(AJ544206)作为外类群,可分为三大聚类群:高羊肚菌、大孔(宽肋)羊肚菌和黑脉(小顶)羊肚菌为第1类群(Group1);美味羊肚菌和尖顶羊肚菌为第2类群(Group2);粗柄羊肚菌和浙江的3个羊肚菌为第3类群(Group3)。
关键词: 羊肚菌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s序列 相似性
云南省德钦县野生羊肚菌资源初探
《西南农业学报 》 2006 CSCD
摘要:通过对云南德钦县羊肚菌资源的调查研究,发现该地区内有羊肚菌8种,其中2种国内外未见报道,同时对其相应分布生态类型作了介绍。
云南美味牛肝菌ITS区域结构特点
《云南植物研究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ITS的通用引物(ITS5-ITS4)对云南的美味牛肝菌(Boletusedulis)子实体的DNA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回收后直接测序。序列的聚类分析表明,在ITS1-5.8SrDNA-ITS2区域,云南的美味牛肝菌与欧洲的夏牛肝菌(B.aestivalis)和铜色牛肝菌(B.aereus)同源性较高,但在ITS2区域夏牛肝菌和铜色牛肝菌分别有一段美味牛肝菌没有的大小分别为73bp和26bp的特征序列。
层杯菌属一新记录种(英文)
《西南农业学报 》 2006 CSCD
摘要:报道了来自中国的层杯属一新纪录种———黄层杯菌,该菌一般分布在滇中地区,生长在高湿度的阔叶林或混交林下腐木上,丛生。其特征如下:菌盖宽2~8 mm,浅杯状到圆盘状,上表面黄色,下表面白色;菌柄长3~10 mm,从端部向基部逐渐变细,白色;子囊5.5~6.5μm×154.4~173.3μm,球棍形,含8个孢子,单行排列;子囊孢子3.5~5.0μm×14.5~19.3μm,有隔,不含油滴;侧丝0.8~1.5μm×160~178.2μm,丝状。新记录种附有英文描述和结构图。标本保存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高等真菌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