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赵永昌(精确检索)
76条记录
杨柳田头菇B交配型基因信息素受体片段的克隆与分析

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简并PCR及DNA步移法,从杨柳田头菇Agrocybe salicacola YAASM0711菌株中扩增得到了一个4231bp的核酸片段。经过比对及序列预测,所获得序列中含有杨柳田头菇交配型编码基因中的信息素受体部分,其序列长度为1194bp,包含4个内含子,5个外显子的长度分别为217bp,113bp,67bp,138bp,449bp。拼接后的ORF全长984bp,编码327个氨基酸残基。该序列与灰盖鬼伞Coprinus cinerea、双色蜡蘑Laccaria bicolor信息素受体氨基酸序列较为相似,含有7个跨膜区。信息素受体遗传进化分析显示,其与多个物种信息素受体聚集在一起,可能与真菌信息素受体的多种起源有关。

关键词: 杨柳田头菇 信息素受体 交配型 简并PCR 氨基酸序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金耳代料栽培技术研究

食用菌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优良的金耳(Tremella aurantialba)菌株,对以稻草、棉籽壳、硬杂木屑、中药渣、阔叶树木屑为主的培养料及配比进行了栽培实验。实验结果显示,除稻草栽培未能出菇,其它材料均可用于金耳代料栽培,其中89.8%中药渣,8%玉米粉,1%蔗糖,1%石膏粉,0.2%磷酸二氢钾配方的基质栽培生物学效率达55%。

关键词: 金耳 代替栽培 中药渣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商品牛肝菌中易混淆毒牛肝系统学研究

中国食用菌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基于ITS序列的分子系统学与形态分类学方法,对云南商品牛肝菌进行分子系统学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易混淆毒牛肝菌不是一个自然类群,它们镶嵌在牛肝菌目的各分支中;牛肝菌属不是单系群;绿盖裘氏牛肝菌Chiua virens(W.F.Chiu)Y.C.Li&Z.L.Yang、圆花孢牛肝菌Heimioporus retisporus(Pat.&C.F.Baker)E.Horak、黄粉末牛肝菌Pulver-oboletus ravenelii(Berk.&M.A.Curtis)Murrill、紫盖牛肝菌Tylopilus eximius(Peck)Singer和小孢粉孢牛肝菌Tylopilusmicrosporus S.Z.Fu,Q.B.Wang&Y.J.Yao是云南商品牛肝菌中易混淆的5种毒牛肝菌。

关键词: 云南 毒牛肝 商品牛肝菌 分子系统发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尖顶羊肚菌单孢菌株群体培养特性研究

生物技术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羊肚菌不同分离物在培养过程中形态学变化较大且极不稳定,通过同一子实体不同单孢菌株在不同培养基上的培养特性研究特别是产菌核能力的变化回答这些变化是否是由于多核菌株的不稳定性引起。方法:以不同来源尖顶羊肚菌单孢菌株为材料,并以粗柄羊肚菌为对照,研究了菌株在不同培养基上的培养特性,并对同一子实体及不同子实体产菌核和不产菌核单孢进行配对培养。结果:尖顶羊肚菌单孢菌株按培养特征可分为9类,同等条件下每一菌株的培养特性保持稳定;在综合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CPDA)、葡萄糖硝酸钠琼脂培养基(GN)、酵母膏胨葡萄糖琼脂培养基(YPD)进行转接培养时,可成功地将产菌核菌株转化为不产菌核菌株;尖顶羊肚菌同一子实体及不同子实体各产菌核单孢菌株产核数量及分布变化很大,交配后单孢之间性状会发生较大变化,包括菌核形态、菌丝形态、生长势,特别是产菌核能力会消失和发生转移。

关键词: 羊肚菌 单孢分离物 交配 菌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线粒体序列特征的茶树菇及杨柳田头菇分离物快速鉴定

中国农学通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寻特异的DNA序列,快速鉴定茶树菇(Agrocybe aegerita)及其形态上易混淆种,给种质资源收集及利用提供有效工具。以云南采集到的18个菌株为材料,其中5株为A.aegerita,13个为A.salicacola,并对线粒体小亚基V9区进行序列分析。结果发现A.aegerita比A.salicacola多1个约50碱基的插入片段,而其他序列组成一致。根据此特点,在插入区筛选到1个特异DraⅠ酶切位点。通过对18个菌株V9区PCR产物进行酶切,发现A.aegeritaV9片段能完全被切开,而A.salicacolaV9片段则为完整。根据此酶切方法,可以高效鉴定A.aegerita及A.salicacola2个近似种,为食用菌遗传及育种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关键词: 田头菇属 线粒体小亚基 酶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羊肚菌属真菌菌丝及菌核多态性研究进展

中国食用菌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羊肚菌菌丝和菌核的形成及形态变化多样,了解掌握在不同营养栽培条件下的多态性规律是羊肚菌研究中的难题,对菌丝、菌核微观和宏观形态变化进行综述,并对菌丝、菌核优劣培养条件进行比较分析,为攻克菌核、菌丝多态性在羊肚菌研究中产生的难题及实现羊肚菌人工商业化生产,提供数据及借鉴。

关键词: 羊肚菌属 菌丝 菌核 多态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田头菇属不同分离菌株杂交研究

生物技术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验证杨柳田头菇菌株YAASM0711的性遗传模式,探索田头菇属不同分离菌株间的杂交结果。方法:对菌株YAASM0962、YAASM0969以及茶树菇CS45做了交配型与种间杂交研究。结果:菌株YAASM0962其性遗传模式为四极异宗结合,4种交配型比例A3B3∶A4B3∶A3B4∶A4B4为6∶10∶14∶7;菌株YAASM0969和茶树菇CS45出现偏分离现象,只有两种极性出现,2种交配型比例分别为(YAASM0969,A5B5∶A6B6)38∶35和(CS45,A7B7∶A8B8)51∶55。菌株YAASM0711与YAASM0962、YAASM0969、YAASM0967、CS45之间杂交能形成具锁状联合的双核菌丝,且除茶树菇外均能产生子实体。结论:除茶树菇CS45外其余的菌株为杨柳田头菇,它们的有性繁殖方式应该均为四极异宗结合,伴随人工的栽培,其交配因子基因之间不断的重组、插入或删除引发偏分离现象,导致极性菌株比例失调,甚至使一些极性丢失。

关键词: 田头菇属 分离菌株 交配型 单孢杂交 出菇验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剑川县野生菌资源及可持续发展潜力研究

中国食用菌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剑川县有丰富的野生菌资源。调查发现该县常见的野生菌有166种,79属,65.7%是菌根菌,其中美味牛肝菌(Boletu edulis)、铜色牛肝菌(B.aereus)、茶色牛肝菌(B.brunneissimus)、灰褐牛肝菌(B.griseus)、松苞菇(Catathe-lasma ventricosum)、松茸(Tricholoma matsutake)、变绿红菇(Russula virescens)、松乳菇(Lactarius deliciosus)、红汁乳菇(L.hatsudake)、鸡油菌(Cantharellus cibarius)、黄鸡油菌(C.aurora)、羊肚菌(Morchella sp.)是主要的贸易真菌。同时在调查中注意到剑川野生菌资源存在过度利用、不科学采集及违规贸易等问题,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方法及可持续发展建议。

关键词: 剑川 贸易蘑菇 保护与利用 外生菌根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牛肝菌中的尼古丁成因研究报告

浙江食用菌 2010

摘要:在2009年野生食用菌的生产季节,通过对尼古丁外源性污染的排查和内源性成因的验证等,得出牛肝菌等食用菌所含尼古丁是内源性次生代谢产物这个结论,并对影响牛肝菌尼古丁含量水平的自然因素和牛肝菌中含尼古丁的风险评估依据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欧盟方应当将牛肝菌中的尼古丁作为豁免物质,取消对其含量限值的设置。

关键词: 牛肝菌 尼古丁 内源性 次生代谢产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金耳有效菌种的制备技术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培养基配方筛选和接种方法研究,得出金耳有效菌种制备的最佳母种和原种(栽培种)配方,及最佳的制种接种方法——组织块接种法,并总结出金耳有效菌种制备的技术规范。最佳母种配方:马铃薯(去皮)200 g,磷酸二氢钾3 g,蔗糖30 g,硫酸镁1.5 g,琼脂20 g,水1000 mL,pH自然;制备金耳有效优质原种(栽培种)最佳配方:中药渣90%,玉米粉6%,蔗糖2%,磷酸二氢钾1%,石膏1%。采用不同的接种方法,筛选出最好的接种方法为组织块接种法。

关键词: 金耳 菌种制作 技术 规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