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粳稻02428突变体RIL孕穗期耐冷性状与糙米功能成分的遗传分析
《种业导刊 》 2018
摘要:为选育出冷害条件下高生物活性成分水稻,为水稻耐冷选育提供理论依据,以粳稻02428突变体RIL孕穗期336个F6家系为试验材料,对孕穗期糙米主要耐冷性状的变异与糙米中抗性淀粉(RS)、γ-氨基丁酸(GABA)和总黄酮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表明,F6家系糙米功能成分平均含量为RS(6 462 mg/kg)>总黄酮(697.4 mg/kg)>GABA(232.6 mg/kg);GABA、总黄酮在F5和F6代中与耐冷密切相关的主要性状指标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而RS无论是F5还是F6代都无明显相关性;与耐冷相关的总黄酮、GABA含量有较大的变异,变异系数为总黄酮(54.73%)>GABA(20.61%);糙米GABA的含量主要受结实率的影响,而总黄酮含量则主要受剑叶宽和实粒数的影响。


云瑞系列甘蔗品种(系)主要品质性状相关和通径分析
《亚热带农业研究 》 2018
摘要:利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因子分析等方法,对20份云瑞系列甘蔗新品种(系)的9个品质性状指标进行分析,研究甘蔗蔗糖分与其影响因子的密切程度。相关分析表明,甘蔗蔗糖分与蔗汁蔗糖分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蔗汁锤度呈显著正相关,与其他品质指标相关性不显著;简纯度与重力纯度呈极显著正相关;还原糖与甘蔗产糖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蔗汁锤度与简纯度、重力纯度、蔗汁蔗糖分和甘蔗蔗糖分呈显著正相关,与还原糖、甘蔗产糖量呈极显著正相关。通径分析表明,出汁率、简纯度、蔗汁蔗糖分、还原糖对甘蔗蔗糖分具有正效应,蔗汁锤度、重力纯度、甘蔗产糖量、甘蔗纤维分对甘蔗蔗糖分具有负效应。因子分析表明,9个甘蔗品质性状指标可用蔗汁糖分、甘蔗成熟度和甘蔗压榨因子3个主因子代表,其特征累计贡献率达82.775 6%。


云南高产生境下影响油菜DH株系收获指数的相关性状筛选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高、低收获指数材料纯合自交系G25和H008杂交,然后小孢子培养获得200份DH株系材料,在丽江和临沧两个云南早熟油菜高产生境下种植,应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从各生育阶段时间长度、初花期和成熟期干物质重量、不同部位角果数和角粒数、单株产量、千粒重、小区实收产量和籽粒含油量等17个性状中筛选与籽粒产量收获指数(YHI)关系密切的性状,为高收获指数油菜品种选育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临沧育苗移栽高产生境下,营养体健壮,生物产量高、花期长,特别是一次分枝和二次分枝的角果数多,是单株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高的主要因素。丽江直播栽培高产生境下,油菜苗期长而花期短,营养体不足,主花序角果多而分枝角果少,一次分枝角果数和角粒数、二次分枝角粒数、单株角果数、单株产量和含油量与收获指数均达到极显著正相关,培育壮苗提高单株经济性状水平,可进一步提高单株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进而提高收获指数。云南高产生境下,单株产量对收获指数有密切相关的正向效应,初花期干物质产量有密切的负向效应,一次分枝和二次分枝的角果数变幅大,通过品种和栽培技术调控,控制初花期干物质产量、保持合理的一次分枝角果数、二次分枝角果数和千粒重,获得较高的单株籽粒产量,是提高云南高产生境下油菜收获指数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DH群体 高产生境 收获指数 生育期 经济性状 相关分析


烤烟品种"NC102"种植海拔与致香成分的相关性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摸索NC102种植海拔与致香成分的关系.[方法]在昆明NC102烤烟种植区1600 ~2200 m海拔范围内采集了170个初烤烟叶样品,对其致香成分应用蒸馏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进行了检测,并采用DPS统计软件对种植海拔与烟叶致香成分含量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种植海拔与NC102上部烟叶中的正戊醛、香叶醇含量呈极显著的负相关,种植海拔与3-羟基-2-丁酮、糠醛、2-乙酰基呋喃、芳樟醇、香叶基丙酮和3-羟基-β-大马酮含量呈显著的负相关;种植海拔与NC102中部烟叶的3-甲基-2-(5H)-呋喃酮含量呈极显著的负相关,种植海拔与正戊醛、苯甲醛、2-戊基呋喃和芳樟醇含量呈显著的负相关;种植海拔与NC102上部烟叶的醛类呈极显著负相关,一元线性回归方程为y=94.7319-0.0353x;种植海拔与中部烟叶的酯类呈极显著正相关,一元线性回归方程为y=-75.8251 +0.0587x.[结论]昆明烟区海拔1600~2200m范围内种植的NC102品种中、上部叶中正戊醛和芳樟醇在的含量均与种植海拔间呈显著的负相关.高海拔区域种植的NC102品种中、上部烟叶较低海拔地区美拉德反应的产物含量有所下降.在NC102品种的种植规划中应重视海拔对烟叶品质的影响.


烤烟品种“NC102”种植海拔与致香成分的相关性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摸索NC102种植海拔与致香成分的关系。【方法】在昆明NC102烤烟种植区1600~2200 m海拔范围内采集了170个初烤烟叶样品,对其致香成分应用蒸馏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进行了检测,并采用DPS统计软件对种植海拔与烟叶致香成分含量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种植海拔与NC102上部烟叶中的正戊醛、香叶醇含量呈极显著的负相关,种植海拔与3-羟基-2-丁酮、糠醛、2-乙酰基呋喃、芳樟醇、香叶基丙酮和3-羟基-β-大马酮含量呈显著的负相关;种植海拔与NC102中部烟叶的3-甲基-2-(5H)-呋喃酮含量呈极显著的负相关,种植海拔与正戊醛、苯甲醛、2-戊基呋喃和芳樟醇含量呈显著的负相关;种植海拔与NC102上部烟叶的醛类呈极显著负相关,一元线性回归方程为y=94.7319-0.0353x;种植海拔与中部烟叶的酯类呈极显著正相关,一元线性回归方程为y=-75.8251+0.0587x。【结论】昆明烟区海拔1600~2200 m范围内种植的NC102品种中、上部叶中正戊醛和芳樟醇在的含量均与种植海拔间呈显著的负相关。高海拔区域种植的NC102品种中、上部烟叶较低海拔地区美拉德反应的产物含量有所下降。在NC102品种的种植规划中应重视海拔对烟叶品质的影响。


N,Mn元素添加及其二者交互作用对金沙江干热河谷典型植物凋落物土壤酶活性影响
《水土保持研究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野外模拟试验,研究N,Mn元素添加及二者交互作用对干热河谷典型植物(小花扁担木Grewia biloba、攀枝花Bombax malabaricum、橡皮树Ficus elastica、车桑子Dodonaea viscosa、象草Ennisetum purpureum)五种植物叶片凋落物土壤酶活性的试验。结果发现:象草在四种处理方式下植物凋落物土壤磷酸酶、土壤过氧化物酶、土壤脲酶活性整体均高于其他植物。小花扁担木在N处理下高于其他植物同处理下凋落物土壤葡萄糖苷酶活性,其酶活性为124.89mmol/g,是CK的5.17倍。车桑子在N,Mn同时添加下凋落物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高于其他处理,且攀枝花、象草的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变化较为一致,均表现为NM>N>Mn。同时,N,Mn元素添加及其二者同时添加对植物凋落物酶活性产生很大的影响,尤其是氮添加影响较大;物种与过氧化物酶之间呈极显著性差异(p<0.001),元素添加只对土壤葡萄糖苷酶影响很大。土壤酸性磷酸酶与土壤葡萄糖苷酶、多酚氧化酶之间存在极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达到了0.75,0.39;土壤葡萄萄糖苷酶与土壤多酚氧化酶之间存在极显著相关性。本研究结果可为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的开展小流域治理水土流失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


潞江坝干热河谷区3个咖啡品种果实性状调查
《热带农业科学 》 2018
摘要:为研究不同品种咖啡豆质量的好坏,测量保山市潞江坝热经所引进的3个咖啡新品种的鲜果果实性状,对3个引进咖啡品种鲜果和种子物理性状的纵径、横径、重量以及果皮重和果皮厚进行邓肯检测和相关性检测分析。结果表明:3个品种在咖啡豆质量方面没有显著差异,有些品种在单果重、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果实厚度、果皮重、种子纵径、种子横径有差异。从3个品种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总结出,咖啡单果重与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果实厚度、果皮重、种子重、种子纵径、种子横径呈正相关;种子重与种子横径、种子纵径呈正相关;果皮重,每个品种的相关性不同,品种1与种子纵径、种子横径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种子重呈显著正相关;品种2与种子纵径、种子横径、种子厚度呈负相关;品种3与果皮厚度呈显著正相关。3个引进品种的咖啡果实没有表现出优异性,建议种植在高海拔地区。


不同颜色余甘子果实发育过程中5种生理指标的变化及其相关性
《热带农业科学 》 2018
摘要:以颜色差异明显的4份余甘子果实为材料,研究果实生长期和成熟期的叶绿素、花色苷、p H值、总糖、总酸的变化规律,探讨这些指标与果实着色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叶绿素和花色苷呈显著负相关,果实中期,4份种质外果皮颜色从粉红到翠绿,叶绿素含量从低到高,花色苷含量从高到低;总糖与总酸之间存在极显著负相关,余甘子185随着成熟度的增加,总糖含量增加,总酸降低,但余甘子28、37、167表现为随着成熟度的增加总糖、总酸呈下降趋势。因此生产上可以通过铺反光膜、摘除遮荫叶片等方法促使花色苷合成,使叶绿素提前降解,达到改良果皮颜色的目的。


云南冰糖橙叶片矿质元素含量与果实品质关联性分析
《江西农业学报 》 2018
摘要:为了探讨云南冰糖橙产区冰糖橙叶片矿质营养生理及其与果实品质形成的关联性,选择云南4个冰糖橙种植较集中乡镇的15个有代表性园区,测定了园区冰糖橙叶片的矿质营养元素含量和果实品质指标。结果表明:大部分园区冰糖橙叶片N、P、K、Fe、Mn元素含量处于超量,Ca、Mg和Zn元素含量低于适宜范围,Cu元素含量5个超量,5个处于适宜范围,5个低于适宜范围。相关性分析表明,叶片矿质营养元素间相互影响;果实可溶性固形物与N(相关系数为-0.596*)和K(-0.605*)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果实可滴定酸与N(0.588*)和K(0.623*)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Mg含量呈显著负相关(-0.558*,P<0.05);果实TSS/TA与N(-0.569*)和K(-0.624*)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Mg(0.549*)和Zn(0.535*)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综上所述,冰糖橙果实的外观和内部品质的形成是由各种元素协同调控的。


3个地理种源滇黄精光合日变化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广东农业科学 》 2018
摘要:为了解不同种源滇黄精(Polygonatum kingianum)光合生理特性与环境因子的关系,采用LI-6400XT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在自然环境条件下测定3个不同地理种源滇黄精植株的光合日变化,为良种选育以及科学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3个种源滇黄精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存在明显差异,其中云南永德种源滇黄精Pn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四川会理、云南金平种源滇黄精Pn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金平种源具有典型的"午休"现象。3个种源滇黄精的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胞间CO2浓度(Ci)和水分利用率(WUE)日变化均不规则。3个种源之间光合特性存在差异,Pn日均值依次为:云南永德种源>四川会理种源>云南金平种源;除云南永德种源的Tr未出现下降外,其余各光合参数在午后均有较大幅度下降。相关分析表明,云南永德种源的Pn与Gs呈显著正相关;云南金平种源的Pn与Gs、Tr均呈显著正相关;四川会理种源的Pn与Gs、Tr和空气相对湿度(RH)均呈显著正相关,与大气温度(Ta)呈显著负相关。此外,3个种源滇黄精的Gs与RH均呈显著正相关,且各种源的Pn与Gs均呈显著正相关,因此RH对3个种源滇黄精的Pn影响也较大。3个种源滇黄精的光合日进程存在明显差异,说明不同种源对同一环境的适应能力存在较大差别,这种差别在引种栽培时应加以考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