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2956条记录
缅甸甘蔗(蔗糖)产业发展现状及与中国合作展望

中国糖料 2024

摘要:[目的]为全方位了解缅甸甘蔗(蔗糖)产业发展现状,[方法]运用缅甸统计年鉴、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库、世界毒品报告的甘蔗种植规模数据和东盟数据库、UN商品贸易数据库的贸易数据,基于生产集中度、区域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竞争优势指数对缅甸甘蔗生产、贸易状况进行分析.[结果]生产方面,缅甸蔗区集中至缅甸北部,实皆省、掸邦、勃固省和曼德勒省是缅甸甘蔗生产前四的省份;缅甸甘蔗单产与中国平均、全球平均和全球最高单产均存在很大程度上的差距;掸邦、实皆省、内比都的甘蔗综合生产优势指数均为强绝对优势指数.贸易方面,蔗糖是缅甸甘蔗及其产品贸易的主要类型,且以进口贸易为主;缅甸甘蔗和蔗糖出口的第一目的地国家一直是中国,蔗糖的进口来源国家主要是泰国和印度;缅甸甘蔗和蔗糖对中国均具极强竞争优势.[结论]进一步加强中-缅甘蔗科技的合作研究和推广,在中-缅跨境地区进行产业化开发示范,加强扶持发展甘蔗替代种植项目.

关键词: 缅甸 甘蔗(蔗糖) 产业 合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3种杀菌剂对茶饼病的田间防治效果

农药科学与管理 2024

摘要:茶饼病是一种茶树上重要的芽叶病害。为了筛选出防治茶饼病的安全有效药剂,选用3种杀菌剂对茶饼病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第2次施药后7 d, 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40、60 g/667 m~2和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30、40 mL/667 m~2的防效分别为93.48%、93.62%、85.17%、90.18%,而1.5%多抗霉素水剂对茶饼病的总体防效相对较差,所有供试药剂处理均对茶树生长安全。研究表明,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颗粒剂40~60 g/667 m~2和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30~40 mL/667 m~2对茶饼病具有良好防治效果,建议生产上推广轮换使用。

关键词: 茶饼病 杀菌剂 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科研单位实验室安全管理探讨

农业科技管理 2024

摘要:农业科研单位实验室是开展科研工作的重要场所,承担着基础性、关键性科研任务的执行工作.实验室的安全使用和管理直接关系着科研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科学研究的顺利进行.文章分析了农业科研单位在实验室安全设施及危化品管控、实验室布局、人员安全意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设置领导机构、建立并落实安全制度、科学合理布局实验室场地、增加安全设施投入、常态化开展安全警示教育活动等方面提出了加强科研单位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建议及对策,以保障科研单位的科学实验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关键词: 农业科研单位 实验室 安全管理 安全警示教育 危化品管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稳定同位素特征与土壤性质的有机茶身份辨识研究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云南普洱地区有机茶身份辨识特征,完善高原有机茶身份辨识技术,选取云南省普洱市的5个代表性有机种植认证茶园(ZX、LS、CYT、YS、HL)和相邻的5个常规茶园(C-1、C-2、C-3、C-4、C-5),采集300余份茶叶和土壤样本,结合稳定同位素比例质谱仪、元素分析仪等测定茶叶和土壤的δ15N丰度、δ13C丰度、全氮、全碳、有机碳、碱解氮等指标,通过因子分析和判别分析的方法构建了有机茶叶同位素-土壤性质判别模型,并使用Holdout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不同茶园有机茶叶与相邻常规茶叶相比未表现出一致的δ15N,δ13C值差异规律,因此,使用单一稳定同位素因子难以鉴别有机茶。通过进一步对茶叶和土壤性质进行因子分析,筛选出6个适合判别的特征向量,构建了基于同位素特征和土壤性质的多元有机判别模型,其判别函数方程为:y=-0.081(茶叶δ15N)+0.819(茶叶δ13C)+0.093(土壤全氮)+2.117(土壤全碳)-0.155(土壤有机碳)+2.870(土壤p H)+4.232,y<0.5为常规茶,判别准确度为92.3%。综上,基于同位素特征值和土壤性质参数指标构建的多元有机判别模型可实现云南省普洱市高原有机茶身份的准确判别。

关键词: 有机茶 δ~15N δ~13C 土壤性质 判别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露珠杜鹃繁育系统及杂交亲和性

植物研究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种质资源保护和乡土园林树种推广提供技术支持,对野生露珠杜鹃(Rhododendron irroratum)繁育系统和杂交亲和性进行研究,试验包括开花生物学特性,繁育系统特性,与高山杜鹃优良园艺品种杂交授粉,荧光显微镜观察授粉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过程,以及坐果率和结实率统计。结果表明(:1)露珠杜鹃开花时间为4月下旬到5月下旬,花粉活力与柱头可授粉性随开花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2)杂交指数(OCI)为3,P/O值为343.47。(3)主要传粉者为膜翅目中华蜜蜂(Apis cerana),繁育系统为兼性异交型,自交亲和,需要传粉者,属虫媒花。(4)人工控制授粉发现不存在无融合生殖,能自动自花授粉,异株异花、同株异花、自花授粉坐果率分别为46.96%、45.03%、37.16%,人工授粉平均坐果率与自然传粉坐果率基本一致。(5)露珠杜鹃作为亲本进行人工杂交授粉表现出杂交不亲和,母本花粉管中存在胼胝质栓塞,导致花粉管不能延伸至子房。通过观察发现,露珠杜鹃杂交亲和难点在于花粉管生长过程。

关键词: 露珠杜鹃 繁育系统 杂交亲和性 荧光显微观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家蚕1~2龄人工饲料共育技术在保山市农村的应用试验

中国蚕业 2024

摘要:为加快人工饲料养蚕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进一步革新农村小蚕共育技术模式,在保山市后寨村和油房村进行了家蚕1~2龄人工饲料共育+3~5龄桑叶育(以下简称饲料育)与全龄桑叶育(以下简称桑叶育)的饲养对比试验,结果显示:饲料育的张种产茧量要高于桑叶育2~5 kg。从蚕茧检测数据来看二者在丝质上差异不明显。而且,小蚕人工饲料共育技术具有省时省工省力、避免交叉感染及中毒事件的发生、有利于合理规划桑园病虫害防治、省叶增叶以及降低叶质差时对小蚕用叶的需求等优势。

关键词: 小蚕共育 人工饲料共育技术 饲料育 桑叶育 饲养对比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常见食用植物油营养成分与健康功效的研究进展

农产品加工 2024

摘要:食用植物油能给人体的生命活动带来所需要的能量物质,包括必需脂肪酸和多种营养元素,所以食用植物油在人们的膳食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越来越重视自身健康,人们对食用植物油的要求越来越高,更加注重其对人体健康带来的益处.然而,消费者对食用植物油营养成分和功效了解还不系统,以常用的动物猪油为对照,综述了常用食用植物油所含的营养物质特性和脂肪酸种类及其对健康的影响,有利于增强消费者对食用植物油的消费意识和提高生活健康水平,对促进油脂产业和发展特质食用植物油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食用植物油 营养物质 脂肪酸 活性成分 健康功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甘蔗产业及其机械化应用现状分析

热带农业科学 2024

摘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作为云南省第二大甘蔗种植区,其产业发展在当地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德宏甘蔗产业发展面临丘陵山地机械化推进缓慢、同其他经济作物竞争力低等问题,严重制约当地甘蔗产业发展。经调查分析,2021—2022榨季甘蔗种植面积81.3万亩(1亩≈667 m~2),农业产量389万t,入榨364万t,食糖产量47万t,出糖率12.91%。机械化耕整地基本实现,坝区平坦地块机种达99%,机械化中耕培土37.73万亩(占比46.4%),机械化收获9.6万亩(占比11.8%),仅陇川坝区就占全州机械收获量的93.99%。本文就当前蔗区甘蔗产业现状及突出问题进行分析,并基于甘蔗产业政策、附加值延伸、农机农艺技术融合、产业服务等方面给出建议,旨在推进当地甘蔗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甘蔗产业 现状分析 机械化 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强宿根高产高糖甘蔗新品种云蔗101666的选育与评价

中国糖料 2024

摘要:[目的]适应蔗糖产业发展的需求,选育宿根性好的高产高糖甘蔗新品种,保障蔗农和糖企利益,为云南和中国蔗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品种支持.[方法]以'桂糖 96-167'为母本、'崖城93-26'为父本进行甘蔗有性杂交,通过"五圃制"选育程序,经区试试验综合考察'云蔗101666'的形态特征和生产性状.[结果]'云蔗101666'蔗茎均匀,株型紧凑直立,中至中大茎,脱叶性好;2017-2019 年区试试验中11-3 月的蔗糖分分别为:12.80%、14.97%、16.26%、17.09%、17.37%,全期平均蔗糖分达15.46%,比'新台糖22 号'高出0.71 个百分点;平均蔗茎产量121.32 t/hm2,较'新台糖22 号'增产22.50%;平均糖产量18.67 t/hm2,比'新台糖22 号'增产29.20%.该品种中抗黑穗病和条纹花叶病,感高粱花叶病,于2020 年7 月获植物新品种权.[结论]'云蔗101666'为中早熟、高产、高糖品种,其抗旱性强,宿根性好,脱叶性佳,适宜在云南德宏、版纳、临沧、富宁蔗区海拔900~1400 m甘蔗产区中等以上肥力的的旱坡地、台地种植.

关键词: 甘蔗 新品种 云蔗101666 强宿根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铵硝比对高山杜鹃侧枝生长和生理特性影响

核农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氮素形态对高山杜鹃侧枝生长的影响,以3年生盆栽高山杜鹃粉精灵为试验材料,单一氮源处理为对照,采用盆栽方式,研究5种不同氮素形态配比供应(铵硝比例分别为T1:100∶0,T2:75∶25,T3:50∶50,T4:25∶75和T5:0∶100)对其营养生长期侧枝生长、光合特性、代谢酶活性及营养元素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氮素形态下粉精灵不同生长期侧枝干物质积累量、苗高增量和侧枝长度均有所差异,以侧芽萌发期T3处理侧枝干物质积累量最高,T2处理在嫩侧枝期、侧枝半木质化期的苗高增量和侧枝长度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侧枝半木质化期,与T1处理相比,T2处理显著提高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水分利用率及磷含量,降低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叶片Fe元素吸收量以T1处理最高,Mg元素吸收量以T5处理最高。此外,在不同生长期,硝酸还原酶活性均随硝态氮含量的增加而增加,以嫩侧枝期酶活性最高。综上,不同氮素形态对高山杜鹃粉精灵侧枝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有所差异,且混合氮源处理较单一氮源处理更有利于促进侧枝生长,以铵硝比例75∶25促进侧枝生长及提高养分积累和光合效能效果最好。本研究为筛选适合高山杜鹃生长发育的氮素施用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高山杜鹃 氮素形态 侧枝生长 生理特性 营养元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