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Growth(模糊匹配)
200条记录
氮素前移对烤烟生长发育以及烟叶质量的影响

贵州农业科学 2017

摘要:为探明氮素前移对烤烟生长发育、烤后烟质量的影响,以红花大金元为试材,统一采用烟草专用肥(配合常规施肥方式与水肥一体化技术),对比分析氮素前移模式(伸根期追肥40%,旺长期60%)与常规施氮方式(伸根期追肥25%,旺长期45%,成熟期35%)烤烟的田间生长及烤后烟叶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氮素前移处理较常规氮肥模式的烤后烟单叶重、叶质重以及含梗率显著降低,物理性状更好,还原糖、总糖、钾含量提高,蛋白质、烟碱、总氮含量降低,总体化学成分协调性提高,评吸质量提高,中性致香成分增加。在不同施肥方式中,上部叶以氮素前移配合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处理表现较好,中部叶则以氮素前移配合常规施肥方式处理的表现较好,经济效益较高。氮素适当前移,有利于促进烤烟前期生长发育,并控制后期长势促进成熟落黄,提高烟叶质量与经济效益。

关键词: 烤烟 氮素前移 生长发育 烟叶质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花蕙兰与朱砂兰杂种根状茎增殖和分化的研究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大花蕙兰与朱砂兰杂交种子萌发后形成的根状茎为试验材料,采用KT、6-BA和NAA三种外源激素对杂交兰根状茎进行实验,比较不同激素对根状茎增殖和分化的影响。单因素实验中,随着激素KT、6-BA浓度的增加,杂交兰根状茎的增殖率和分化率逐渐增加,但不成正比例关系。NAA浓度一定时,6-BA浓度为3 mg/L时,杂交兰根状茎的平均增殖率最高达到290%,6-BA浓度为4 mg/L时,根状茎的平均分化率最高达到85.64%;KT浓度为2.5 mg/L时,平均增殖率最高为300%;KT浓度为3.0 mg/L时,根状茎的平均分化率最高为87.89%。三种激素复合添加对杂交兰根状茎增殖和分化效果最佳。增殖效果最佳的培养基为1/2 MS+6-BA 3.0 mg/L+KT 2.0 mg/L+NAA 0.2 mg/L+琼脂粉7.0 g/L+香蕉80 g/L+蔗糖30 g/L+活性炭1 g/L,根状茎粗壮且长,增殖率高。分化效果最佳培养基为1/2 MS+6-BA 4.0 mg/L+KT 2.5 mg/L+NAA 0.2 mg/L+琼脂粉7.0 g/L+香蕉80 g/L+蔗糖30 g/L+活性炭1 g/L,分化苗生长良好,叶色深绿。本研究为杂交优株实现工厂化育苗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杂交兰 根状茎 组织培养 增殖 分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几种食用木薯品种生长发育及产量性状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食用木薯品种的生长发育及产量性状,筛选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的木薯品种,为在生产上推广种植鲜食木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田试验方法,以华南205(SC205)为对照,研究不同食用木薯品种SC9、GR891、SC201、沙田木薯、ZM8229的出苗率、生长发育、节点数、节点距、产量、淀粉含量。【结果】SC205(CK)发芽快、出苗早、出苗整齐、出苗率高;SC201生长最快,其次是GR891,最慢的是SC9;SC205(CK)的节点数最多,节点距最短,SC201节点数最少,节点距最长;SC9产量最高,比SC205(CK)增产9.14%,其余品种均比对照低,以沙田木薯产量最低;淀粉含量SC201最高,为30.35﹪,其次是GR891,为30.12%,分别比对照增加32.71%和31.71%。【结论】综合性状表现最好的木薯品种是SC9,其次是GR891和SC201,沙田木薯和ZM8229居中,最差的是SC205(CK)。

关键词: 食用木薯 生长发育 淀粉含量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养分管理对生菜生物量与硝酸盐含量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了研究养分管理对生菜生物量与硝酸盐含量影响。【方法】以滇池流域晋宁县上蒜乡田间试验的9个典型处理为基础,分析了生菜硝酸盐含量的变化,探索在不同施肥状况下,地上、地下部分生物量间的关系。【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地上生物量在T5(N_(405)P_(120)K_(300))处理时达到最大,地上、地下生物量之比在9~17;硝酸盐含量除T7(N_(270)P_(60)K_(300))外,其余处理均超过3000 mg/kg,污染等级均为四级;在滇池流域生菜对氮施肥量需求不高,当氮施肥量为135 kg/hm~2,磷施肥量为120 kg/hm~2时,生菜地上生物量较高,且地上、地下生物量之比较大;无论任何处理生菜硝酸盐的含量都较高。【结论】说明当地土壤和灌溉水氮含量很高,应减少氮肥的施用;控制氮肥施用,合理进行氮磷配比,是提高蔬菜品质,控制滇池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养分 生菜 生物量 硝酸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处理方式对辣木田间育苗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17

摘要:[目的]寻找适合金沙江干热河谷区的辣木种子育苗方法。[方法]比较不同杀虫药剂、种子浸泡温度和基质对辣木出苗率和幼苗的生长情况。[结果]100 mg/L高锰酸钾、1%多菌灵和1%托布津能提高辣木出苗率,对幼苗生长无影响;高温浸泡种子会降低种子出苗率;腐殖土能显著提高提出苗率和幼苗生长状况。[结论]在金沙江干热河谷区田间育苗时,通过种子消毒、常温(20~40℃)浸泡种子和田间施肥都能提高辣木出苗率和幼苗生长程度。

关键词: 辣木种子 出苗率 幼苗生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红河大翼橙花粉授粉对琯溪蜜柚果实生长发育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江西农业学报 2017

摘要:分别以云南红河大翼橙为父本,以琯溪蜜柚为母本进行人工授粉,同时以琯溪蜜柚的自然授粉为对照(CK),研究了云南红河大翼橙花粉授粉对琯溪蜜柚当年果实坐果率、生长发育、果形指数变化及果实理化特征的影响,结果发现:人工授粉对果实的生长发育过程无显著影响。理化特征测定结果表明:人工授粉显著提高了果实的单果重及果实大小,果实的坐果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同时增加了单个果实的饱满种子数。

关键词: 红河大翼橙 琯溪蜜柚 授粉 生长发育 果实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遮阴处理对草莓花芽分化和生长发育的影响

中国南方果树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以"红颜"草莓作为试验材料,用遮光度为40%、60%、80%的遮阳网分别对草莓幼苗进行遮阴处理,研究遮阴对草莓花芽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遮阴对草莓花芽分化时期有明显影响,但不影响植株正常的生长发育。不同程度的遮阴处理都促进了草莓花芽的提早分化,其中遮阴度为40%的处理效果最好,比对照提早9d开始花芽分化,其他处理均提早6d开始花芽分化。

关键词: 草莓 花芽分化 遮阴 生长发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光质对苹果砧木JM7组培苗的影响

中国南方果树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以苹果砧木"JM7"春季茎尖为材料,研究不同光质及组合对不同阶段组培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培养基(萌芽诱导培养基LS+6-BA 4.0mg/L+NAA 0.2mg/L,增殖培养基LS+6-BA 2.5mg/L+NAA 0.1mg/L,生根培养基1/2LS+NAA 0.5mg/L+IAA 1.0mg/L)、培养温度、光照时间相同的情况下,LED光源比荧光灯光源有利于苹果砧木JM7的发芽、增殖分化、幼苗生长发育及生根;LED红/蓝配比为5∶5时,JM7的发芽效果最好;LED红/蓝配比为6∶4时,在增殖分化阶段、生根阶段的效果最好,其次为LED红/蓝7∶3、LED红/蓝5∶5,有利于苹果砧木JM7的萌发、幼苗的分化生长以及生根,优于荧光灯组和其他光源搭配。

关键词: LED光质 苹果砧木 组培苗 生长发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非洲菊单倍体植株的生长特性初报

江西农业学报 2016

摘要:以4个非洲菊品种胚珠诱导的单倍体植株为材料,相应母本杂合二倍体植株为对照,研究了非洲菊单倍体植株的生长繁殖特性。结果表明:单倍体的繁殖系数、开花植株最大叶片长、花序直径、炼苗至开花所需时间在不同基因型间存在显著差异;非洲菊繁殖系数大小在苗期和移栽期均与倍性大小无关,与杂合二倍体相比,单倍体株型较小;鲜重增加速度相对较慢;炼苗至开花所需天数相对较长,单倍体需261.3~354.8 d,而杂合二倍体只需要117.0~132.5 d。

关键词: 非洲菊 二倍体 单倍体 生长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遮荫对油用牡丹植株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西北植物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设置100%全光照(L0)、50%全光照(L1)、25%全光照(L2)和15%全光照(L3)4种光环境,分析不同遮荫环境对油用牡丹的生长、光合作用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1)油用牡丹的花朵数量、比叶重、气孔密度在L2和L3处理下显著低于L0处理,但L1较L0无显著变化;随着遮荫水平增加,油用牡丹种子数量、气孔器面积百分比逐渐下降,且在4个不同处理间差异显著。(2)油用牡丹叶片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光补偿点(LCP)和光饱和点(LSP)在遮荫条件下均有不同程度降低,L2和L3处理的Pmax和LSP显著低于L0,但L1较L0无显著变化。(3)L3处理的光系统Ⅱ(PSⅡ)的最大量子效率(Fv/Fm)为0.76,显著低于其余3个光照处理;随光化光诱导时间的增加,开放的PSⅡ反应中心的激发能捕获效率(Fv′/Fm′)呈逐渐下降并趋于稳定的趋势,而PSⅡ的实际量子产量效率(ΦPSⅡ)、光化学猝灭系数(qP)、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呈逐渐增加并趋于稳定的趋势,稳定后的Fv′/Fm′、ΦPSⅡ值表现为L0>L1>L2>L3,NPQ大小顺序为L3>L2>L1>L0,但不同处理间的qP无显著差异。研究发现:过度遮荫(15%~25%自然光强)严重抑制了油用牡丹的净光合速率,而且与产量直接相关的花朵数量和种子数量也显著下降,最终造成严重减产;在云南昆明地区50%~100%之间的自然光可能是油用牡丹较为合适的生长光强。

关键词: 油用牡丹 遮荫 生长 光合特性 叶绿素荧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