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666条记录
十和田/丽粳2号回交重组自交系糙米Zn含量与其他元素和农艺性状间相关性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ICP-AES法测定了十和田/丽粳2号/十和田BC4F5回交重组自交系264个株系糙米Zn含量及其在株型间的遗传变异,分析了糙米Zn含量与16种元素(K、P、S、Mg、Ca、Mo、Ni、Fe、Cr、Na、Al、Cu、Sn、B、Mn和Sr)、9个农艺性状(结实率、实粒数、秕粒数、穗长、有效穗、花药长度、花药宽度、穗茎节间长和倒2叶长)、MDA(丙二醛)含量、3种酶(POD、SOD、CAT)活性间相关性,旨在揭示糙米Zn与其他元素、稻米产量、稻耐冷性等关联性。结果表明:回交重组自交群体糙米Zn含量为正态分布,有超亲优势株系;糙米Zn含量与8种元素(K、S、P、Mg、Ca、Fe、B、Mn)含量呈极显著相关,与5种元素(S、Mg、Ni、Cr、Al)含量呈显著偏相关;初步认为糙米Zn含量与稻米产量及耐冷性为负相关,与酶活性相关性不显著。

关键词: 矿质元素 农艺性状 酶活性 相关性 回交重组自交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黔湄系列品种与云南大叶种所制普洱茶的比较分析

农技服务 2010

摘要:为了解黔湄系列品种所制普洱茶品质,以晒青、炒青为原料,采用普洱茶熟茶发酵工艺生产普洱茶,并用云南大叶种普洱茶为对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黔湄系列普洱茶滋味带鲜爽味、叶底嫩、化学成分氨基酸含量远远大于云南大叶种普洱茶的含量。可为贵州茶产业多样化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黔湄系列 普洱茶 氨基酸 茶多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双版纳绿色生态茶园建设探析

现代农业科技 2010

摘要:针对西双版纳茶园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营造绿色生态茶园的措施,并分析了建设绿色生态茶园的效益,以期为当地茶园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绿色生态茶园 存在问题 措施 效益分析 云南西双版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论科技创新在云南省热区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及应用

云南科技管理 2010

摘要:云南省热区主要分布在边远、贫困、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农业发展落后,资源利用率不高等问题成了制约我省热区农业经济水平提升的瓶颈。当前,在科技创新已成为我省农业发展的基本战略和发展现代农业、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必须牢牢抓住科技创新这一热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紧紧依靠科技创新促进我省热区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 科技创新 热区农业 可持续发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大白口蘑子实体中秋水仙碱含量的TLC法测定研究

北方园艺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超声法提取云南大白口蘑子实体中的秋水仙碱,并用薄层扫描法来测定其含量。结果表明:λ=352 nm,秋水仙碱线性范围为0.08~0.94μg,相关系数为0.9994,平均回收率为99.65%,RSD=3.98%;该法准确、简便、快速、重复性好,适用于优质单株的高通量筛选。

关键词: 薄层扫描法 大白口蘑 子实体 秋水仙碱含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酶联免疫法测定不同食用植物油中黄曲霉毒素B_1

粮食与油脂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食用植物油中黄曲霉毒素B1,并对如何防控食用油中黄曲霉毒素B1进行探讨。在所分析菜籽油、大豆油、花生油、核桃油4种油中,以菜籽油黄曲霉毒素B1含量最低,其次是大豆油和核桃油,花生油含量最高。方法检测灵敏度为0.1μg/kg,平均回收率为91.4%~93.5%,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结果表明,酶联免疫法测定准确,稳定性和重现性好,可广泛用于食用植物油黄曲霉毒素B1检测。

关键词: 食用植物油 酶联免疫法 黄曲霉毒素B1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播种密度、氮磷钾施肥比例对两系杂交油菜“云油杂2号”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

云南农业科技 2010

摘要:研究了育苗移栽条件下不同播种密度及氮磷钾施肥比例与油菜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对产量影响的顺序依次为密度>氮肥>钾肥>磷肥,氮肥和密度的增产效应最大,且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或密度加大,产量逐渐提高。欲求高产,应重视氮肥的施用量,在保证合理密度时,还应注意磷肥与钾肥的配合施用。初步提出在育苗移栽条件下,云油杂2号以播种密度13.5~15万株/hm2、施纯氮300~337.5 kg/hm2、纯磷150 kg/hm2、纯钾52.5~90 kg/hm2的条件下,产量达到4 000 kg/hm2。

关键词: 播种密度 杂交油菜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种植模式下茶假眼小绿叶蝉种群动态的调查

西南农业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07~2008年,以云南西双版纳高山茶区不同种植模式茶园为基地,对茶树种质资源圃中自然生长的茶园、芒果-茶间作茶园、胶-茶间作茶园、纯茶园中茶假眼小绿叶蝉的种群动态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模式的茶园中假眼小绿叶蝉种群差异显著;假眼小绿叶蝉的发生均呈双峰型,即每年有2次虫口高峰,第1个高峰期为5~6月,第2个高峰期为10~11月;且无明显的越冬现象。

关键词: 茶树 多样化种植模式 假眼小绿叶蝉 种群动态

在Word中制作自己喜欢的印章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0

摘要:微软Word功能十分强大,不仅可以进行文字处理与编辑,还可以制作特殊图形、印章等,图文印章在各种场合有重要用途,给文档加盖一枚精美的电子印章,能给它增添几分尊严和现代气息。笔者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阐述了实现电子印章的一种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键词: Word 印章 制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古茶园土壤化学成分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实地采样和实验室化验分析,研究云南古茶园土壤化学成分含量状况。结果表明,古茶园土壤含有机质4.66%、碱解氮167.48 mg/kg、速效磷13.57 mg/kg和速效钾81.46 mg/kg,有效硼1.07 mg/kg、有效钙292.93 mg/kg、有效镁47.2 mg/kg、有效铁85.99 mg/kg、有效锰20.72 mg/kg、有效铜0.93 mg/kg和有效锌1.33 mg/kg,全铬74.28 mg/kg、全铅96.67 mg/kg和全汞0.13 mg/kg。有机质含量高于中国目前一等土壤生产水平和高产优质高效茶园土壤含量水平,速效磷、速效钾、有效铜和有效锌含量均低于高产优质高效茶园土壤含量水平。

关键词: 云南 古茶园 土壤化学成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