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5848条记录
云南软米在豫南稻区的品质性状检测与分析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以豫南稻区引进的38份云南软米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利用砻谷机、精米机和近红外谷物分析仪等仪器,结合生化和理化分析的技术方法,对云南软米在豫南稻区的外观品质、研磨加工品质、营养品质和蒸煮食味品质等主要性状进行了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供试软米的垩白率、垩白面积、垩白度、粒长、粒宽、长宽比、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蛋白质含量、总氨基酸含量、总必需氨基酸含量、直链淀粉含量、食味值和糊化温度等品质性状存在丰富的变异类型.特别是软米中的总氨基酸含量、总必需氨基酸含量、垩白性状、粒型以及糊化温度等重要品质性状在软米水稻材料中的变异范围较大.

关键词: 软米 品质性状 检测 种质资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观赏植物抗病育种研究进展

江苏农业科学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在观赏植物的栽培和售后期间经常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病害,类病毒和病毒、植原体、细菌、卵菌及真菌均可危害观赏植物。与化学防治的短期效应相比,抗病育种是一种可持续的作物保护方法。挖掘和增强观赏植物抗病性可以减少对其他控制策略的需求。因此,提高抗病性通常是观赏植物育种者优先考虑的因素,选育观赏形状好且抗病的品种一直都是观赏植物育种者的目标。本文综述了在观赏植物抗病育种过程中危害观赏植物的病原物生活方式和宿主特异性、观赏植物的抗病机制、抗病性测定方法、抗病育种技术等,展望了观赏植物抗病育种的方向,以期为观赏园艺植物抗病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生物测定 抗病性 植物病原物 观赏植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省六个水稻产区稻瘟病菌三个无毒基因的组成及其致病型

植物保护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水稻抗性基因Piz-t、Pib和Pii的有效性,利用无毒基因AvrPiz-t、AvrPib和Avr-Pii的特异性引物对自云南省6个水稻产区采集并分离获得的348株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菌株进行PCR扩增检测,并测定其对仅含Piz-t、Pib和Pii基因的水稻抗性单基因系IRBLzt-T、IRBLb-B和IRBLi-F5品种的致病性,明确这3个无毒基因在云南省水稻产区组成及分布.结果 表明,在348株稻瘟病菌菌株中,分别有51.7%、46.8%和15.8%的菌株含有无毒基因AvrPiz-t、AvrPib和Avr-Pii,GT8、GT2、GT5、GT6、GT1、GT3、GT4和GT7基因型菌株检测频率分别为24.7%、21.8%、21.0%、16.7%、4.9%、4.O%、3.4%和3.4%;分别有4.9%、29.2%、41.1%和24.7%的菌株含有3、2、1和0个无毒基因;云南省稻瘟病菌群体总多样性指数水平较高,为2.81,其中滇中水稻产区的最高,为2.97;在348株稻瘟病菌菌株中,分别有89.1%、63.2%和38.5%的菌株对单基因系IRBLzt-T、IRBLb-B和IR-BLi-F5表现为不致病,表明对Piz-t基因和Pib基因的抗性利用价值较Pii基因高;PT1、PT2、PT3、PT4、PT5、PT6、PT7和PT8致病型菌株检测频率分别为23.0%、30.2%、8.9%、2.0%、21.8%、5.2%、4.6%和4.3%,其中PT2、PT1和PT5为云南省稻瘟病菌的主要致病型.表明云南省6个水稻产区稻瘟病菌3个无毒基因的分布及组成差异较大,群体多样性水平较高.

关键词: 稻瘟病菌;无毒基因;基因型;致病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贝壳杉烯酸诱导烟草的系统获得性抗性防御番茄斑萎病毒侵染

西南农业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番茄斑萎病毒(TSWV)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发生,危害多种作物引起严重的经济损失,筛选应用具有高效抑制活性的天然产物是防控TSWV引起的病害有效途径之一。前期研究发现三列叶蟛蜞菊(Wedelia trilobata)中提取的贝壳杉烯酸(AHK)具有抑制TSWV侵染的活性,本研究探明其具体的抑制机制。【方法】通过测定接种TSWV前、后用AHK处理的烟草植株相关防御酶活性以及RT-qPCR检测抗性相关主要代谢通路关键转录因子基因表达量,解析AHK防御TSWV侵染的机制。【结果】AHK在病毒接种前后处理中能诱导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升高而抑制TSWV的侵染;同时AHK能诱导茉莉酸(JA)通路重要转录因子MYC2、NAC表达量升高,增强了系统获得抗性。【结论】AHK主要通过诱导SOD酶活升高以及诱导JA通路增强寄主系统抗性从而抑制TSWV的侵染,具有作为植物源农药研发的潜力,为TSWV引起的病毒病绿色防控积累基础。

关键词: 番茄斑萎病毒 贝壳杉烯酸 超氧化物歧化酶 茉莉酸通路 系统抗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QuEChERS-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测定柑橘中农药基质效应的方法研究

果树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针对柑橘中常用的农药,采用QuEChERS方法和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系统研究了其测定过程中的基质效应。【方法】柑橘样品利用乙酸-乙腈溶液(V∶V=1∶99)提取、GCB净化,采用甲醇-0.1%甲酸水溶液(含1 mmol·L-1乙酸铵)作为流动相,正离子多反应监测(MRM)模式,基质外标法定量,可以有效地减弱基质效应。【结果】10种农药在柑橘中主要是以基质抑制为主,其基质效应范围为-18%~4%,在0.1~100 n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大于0.999,检出限为0.08~0.30μg·kg-1,回收率为70.5%~102%,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32%~5.76%。【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净化效果好,适合柑橘中常见农药的快速测定。

关键词: 柑橘 QuEChERS 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 基质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碳基调理剂对昭通冷凉山区烤烟生长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碳基调理剂施用对昭通冷凉山区黄壤上烤烟生长的效果。【方法】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碳基调理剂施用对烤烟农艺性状、产量、产值及中上等烟比例的影响,并通过相关分析明确影响烤烟产质量的农艺性状指标。【结果】与常规施肥相比,施用碳基调理剂处理的烤烟生物量在旺长期增加12.31%~17.16%,打顶期烟叶的生物累积量占比提高,T2的烤烟叶片生物量占比、单叶平均叶面积和叶面积系数均高于对照(CK)处理。施用碳基调理剂处理的产值和中上等烟比例高于常规施肥处理,增加分别为5.32%~23.89%和7.58%~10.71%。线性相关分析表明,烤烟茎围、单叶面积、叶面积系数与烤烟产量和产值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其中茎围和叶面积系数是影响烤烟产质量的主导因素。【结论】施用碳基调理剂对昭通冷凉山区烤烟生长和产质量形成的效果显著,施用T2碳基调理剂的效果最优,烟株生长中后期能稳定持续调控养分供应,有利于烟叶产质量的形成。

关键词: 碳基调理剂 冷凉山区 烤烟 农艺性状 产质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琥珀蚕丝腺转录因子基因AaSGF-1的克隆、原核表达及组织表达分析

昆虫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克隆琥珀蚕Antheraea assama丝腺转录因子基因AaSGF-1,分析其序列特征及表达模式并制备多克隆抗体,为探讨该基因的生理功能奠定基础.[方法]采用RT-PCR和RACE技术从琥珀蚕丝腺中克隆AaSGF-1的cDNA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qPCR检测AaSGF-1在琥珀蚕5龄第4天幼虫不同组织(头、中肠、脂肪体、丝腺、血液、表皮)中的表达模式;构建原核表达质粒载体,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BL21中表达AaSGF-1,利用纯化的融合蛋白免疫新西兰兔子,获得高效的抗体.利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AaSGF-1在琥珀蚕蚁蚕丝腺和表皮及4龄幼虫丝腺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克隆了琥珀蚕AaSGF-1的cDNA序列(GenBank登录号:MK889510.1),开放阅读框(ORF)序列长1 050 bp,编码349个氨基酸残基,预测蛋白分子质量为38.8 kD,理论等电点(pI)为8.74.qPCR检测结果显示AaSGF-1在琥珀蚕5龄幼虫丝腺组织尤其是后部丝腺中高量表达,而在其他组织中几乎不表达.免疫荧光结果表明AaSGF-1在蚁蚕及4龄幼虫的丝腺中表达.[结论]本研究原核表达了琥珀蚕AaSGF-1,制备了多克隆抗体,证实了AaSGF-1在琥珀蚕幼虫的丝腺中高表达,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在琥珀蚕丝腺发育及丝蛋白合成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琥珀蚕 丝腺转录因子 基因克隆 原核表达 多克隆抗体 组织表达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软米地方品种籽粒淀粉品质特性研究

浙江农业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软米是云南种植历史悠久的一类优质特色稻种,研究其籽粒淀粉品质特性对阐明优质食味米机制、改良稻米食味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以36份云南软米地方品种为研究材料,以高直链淀粉品种、糯米品种、软米育成品种及其他育成品种为对照材料,测定不同环境下种植收获的稻谷的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糊化温度和RVA特征值等稻米淀粉品质指标,利用相关分析、方差分析等方法比较分析淀粉品质特性与环境稳定性。结果表明,36份云南软米地方品种的籽粒淀粉品质主要特性为:直链淀粉含量和胶稠度居中;糊化温度最高,但与对照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RVA谱特征值中峰值黏度和崩解值较高;热浆黏度、冷胶黏度、消减值、峰值时间和起浆温度基本介于高直链淀粉品种与糯米品种之间。同时,云南软米品种(指云南软米地方品种和软米育成品种总称)与高直链淀粉品种、糯米品种和其他育成品种之间的热浆黏度、冷胶黏度、消减值存在显著差异(P<0.05)。相关分析表明,云南软米品种,尤其是云南软米地方品种,直链淀粉含量与RVA谱特征值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云南软米地方品种的籽粒淀粉品质特性受环境影响最大,10个性状中,除糊化温度外,其余9个性状均表现显著差异(P<0.05)。也发现云南软米地方品种的淀粉品质特征与其来源地有关系,来自南部边缘水、陆稻区与滇南单、双季籼稻区材料的淀粉品质特性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综上,描述云南软米品种籽粒淀粉品质主要特征时,除了将直链淀粉含量作为基本描述性指标外,还需结合热浆黏度、冷胶黏度、消减值3个RVA谱特征值指标进行综合评价,也需注意云南软米地方品种籽粒淀粉品质特性的表现对环境敏感,选育广适应性软米品种难度极大。

关键词: 水稻 云南软米 地方品种 淀粉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鸢尾属植物花器官总RNA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了探索更适合鸢尾属植物花朵总RNA的提取方法。【方法】以新鲜的鸢尾(Iris tectorum Maxim.)和冷冻的西南鸢尾(I. bulleyana Dykes)的花蕾为材料,分别采用Trizol法、Trans Zol Plant试剂盒法和EasyPure Plant RNA Kit试剂盒法等3种方法提取它们的花蕾总RNA,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RNA的完整性,利用超微量紫外分光系统检测RNA的纯度和浓度,比较3种不同试剂提取得到的总RNA的质量和浓度。【结果】对于冷冻的西南鸢尾花蕾组织,只有Trans Zol Plant试剂盒法可以提取出纯度好、浓度高的RNA。而对于新鲜的鸢尾花蕾,3种方法提取出的RNA均可用于后续试验,但质量和浓度有一定差异,EasyPure Plant RNA Kit试剂盒法提取出的RNA质量最好且产量较高; Trans Zol Plant试剂盒法提取出的RNA质量较好但产量最高; Trizol法提取出的RNA品质较好但产量最低。【结论】综合植物样品材料、RNA纯度和得率及费用等因素,EasyPure Plant RNAKit试剂盒法适合需要获得高质量的RNA和有新鲜的植物材料时使用; TransZol Plant试剂盒法适合在需要大量RNA但对RNA的质量要求不是很高时使用,且较适合应用于冷冻的鸢尾花朵。研究结果为鸢尾属植物的分子生物学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研究基础,也为其它植物花朵总RNA的提取提供必要的参考。

关键词: 鸢尾 西南鸢尾 总RNA 纯度和浓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UPLC-MS/MS同时检测蔬菜中三种杀菌剂残留的研究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建立同时检测蔬菜中烯酰吗啉、霜脲氰和唑嘧菌胺残留的分析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十八烷基硅烷(C18)分散固相萃取净化,以HSS T3色谱柱分离待测物,甲醇和0.1%甲酸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正负离子分段扫描和多反应检测模式(MRM)检测,基质匹配标准溶液外标法定量.结果发现,烯酰吗啉、霜脲氰和唑嘧菌胺在0.001~1.000 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目标物在蔬菜中的定量限均为0.005 mg?kg-1.样品添加回收试验中,烯酰吗啉的平均回收率为87.3%~105.6%,相对标准偏差为1.5%~11%(n=5);霜脲氰的平均回收率为85.4%~113.4%(n = 5),相对标准偏差为0.5%~10.9%(n=5);唑嘧菌胺的平均回收率为80.9%~108.4%,相对标准偏差为2.8%~10.2%(n=5).该方法快速简便,定量准确,可满足多种蔬菜中烯酰吗啉、霜脲氰和唑嘧菌胺残留检测要求.

关键词: 烯酰吗啉 霜脲氰 唑嘧菌胺 蔬菜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