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5848条记录
云南省蓝莓茎基腐病病原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分析

植物保护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云南省蓝莓茎基腐病的病原菌种类及其生物学特性,从玉溪市江川区蓝莓种苗种植基地采集具有茎基腐病典型症状的蓝莓病株进行病原菌分离、纯化和致病性测定,对病原菌形态学特征进行观察并基于Act、H3、EF-1α和β-tub基因序列分析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同时对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室内测定.结果表明,分离到的病原菌纯化菌落为深棕色,菌丝白色至红褐色;大型分生孢子梗无色透明,长150~400 μm,分枝末端产生2~4个瓶梗;囊泡球形或近球形,大小为15~23 μm×6~15 μm;大型分生孢子无色透明,直圆柱形,一端稍窄,大小为45~80 μm×4~8 μm.基于Act、H3、EF-1α和β-tub基因构建系统发育树,菌株BC-1、BC-2与冬青丽赤壳Calonectria ilicicola均聚在同一分支,结合形态学特征与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将云南省蓝莓茎基腐病病原菌鉴定为冬青丽赤壳C.ilicicola.病原菌对可溶性淀粉的利用效果最好,菌丝生长的最适氮源为蛋白胨,最适生长温度为25℃,最适pH范围为4~7.

关键词: 蓝莓 茎基腐病 冬青丽赤壳 鉴定 生物学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豆科绿肥作物对云南碱性土壤镉砷有效性的影响及其对镉砷富集能力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在镉(Cd)、砷(As)复合污染的碱性土壤中,种植不同豆科绿肥作物对土壤Cd、As有效性的影响及其对Cd、As的富集能力,采用大田试验,种植箭筈豌豆(箭筈豌豆、西牧333、陇箭1号)、光叶苕子(东川光苕、宣威光苕、云苕8号、东川苕子)、毛叶苕子(蒙苕1号、鲁苕1号)、其他绿肥(褐皮山黧豆、绛三叶)等11种冬季豆科绿肥作物,并以冬闲为对照,于豆科绿肥盛花期及同期测定土壤理化性状,Cd、As有效性,绿肥作物地上部Cd、As含量和富集系数.结果表明:与冬闲相比,种植西牧333的土壤全氮、有效磷含量分别增加91.67%、36.60%,鲜草产量最高,为31016 kg·hm-2,土壤有效态Cd、有效态As无显著变化,对Cd、As富集能力较低,富集系数为0.096和0.038.种植褐皮山黧豆的土壤全氮增加98.61%,土壤有效磷降低31.07%,鲜草产量较低,为10339 kg·hm-2,土壤有效态Cd无显著变化,土壤有效态As降低32.82%,对Cd、As富集能力较高,富集系数为0.136和0.071.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全氮与土壤有效态Cd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有效态As呈极显著负相关,土壤有效磷与土壤有效态As呈极显著正相关,碳氮比与鲜草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地上部分Cd、As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在所有豆科绿肥作物中,种植碳氮比较低的西牧333对Cd、As有效性无显著影响,对Cd、As富集能力较低,种植碳氮比较高的褐皮山黧豆对Cd有效性无显著影响,但可显著降低土壤As有效性,对Cd、As富集能力较高.

关键词: 豆科 绿肥作物 有效性 富集系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红糖挥发性成分中关键香气成分分析及综合评价

中国调味品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为分析研究红糖中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及呈香贡献,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HS-SPME-GC-MS)联用技术,结合相对气味活性值(ROAV)对15种红糖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并通过主成分分析对其进行综合性评价.结果表明,15种红糖样品中鉴定出67种挥发性化合物,包括醛类、吡嗪类、酮类、醇类、酸类、酯类、酚类其他类8类化合物;不同红糖产品之间相对含量、种类存在差异,D-(-)-泛酰内酯、糠醇在15种红糖中均被检测到,相对含量高,气味活度值较高,是红糖香气共有的特征呈香物质.通过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模型,对红糖香气品质从高到低进行综合排名,前三名依次为样品11号、样品10号、样品5号,该研究结果为红糖质量评估及红糖香气深入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红糖 挥发性成分 关键香气成分 主成分分析 综合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抗条锈病小麦新品种-云麦83

麦类作物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云麦83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利用四川品种川育46648作母本,本所创制的高代材料017-10做父本,于2007年度配制杂交组合,利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高抗条锈病小麦新品种。于2015年获得稳定品系,经过3年的丰产性、抗逆性鉴定后,2018—2020年以代号“云152-484”参加云南省小麦品种区域试验,2019-2020年度参加云南省小麦生产试验。于2021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滇审小麦20219001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吡虫啉防治香蕉黄胸蓟马的减量使用技术研究

植物保护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降低吡虫啉在香蕉果实中的残留风险,探索减量使用方法,在香蕉蓟马防控窗口期,试验比较了 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WG)与9种低毒药剂对黄胸蓟马的防效,并进行了该吡虫啉制剂的不同稀释倍数及与不同药剂组合使用对蓟马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9种对比药剂中,22.4%螺虫乙酯悬浮剂(SC)3 000倍液,20%氟啶虫酰胺SC 2 000倍液和60 g/L乙基多杀菌素SC 1 500倍液的防效最好,达80%以上,与70%吡虫啉WG 3 000倍液的防效差异不显著.70%吡虫啉WG 5 000倍药液的防效为85.7%,与1 500倍药液和3 000倍药液的防效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7 000倍药液的防效.70%吡虫啉WG的5 000倍液分别与2.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EW)的1 500倍液、60 g/L乙基多杀菌素SC的1 500倍液、25%噻虫嗪WG的2 000倍液和70%啶虫脒WG的5 000倍液组合使用,4种不同药剂组合处理的防效均达81.4%以上,与施用2次70%吡虫啉WG 5 000倍液的防效差异不显著.通过科学选择替换吡虫啉的药剂,合理使用70%吡虫啉WG的剂量,在香蕉蓟马防控窗口期与其他药剂组合交替使用,既能有效防治蓟马,又可实现蕉园中吡虫啉减量施用的目标,为降低香蕉果实中吡虫啉的残留风险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 香蕉;黄胸蓟马;吡虫啉;减量使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紫金龙营养器官组织结构和组织化学定位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对紫金龙各营养器官的组织显微结构和组织化学定位进行研究,明确紫金龙各器官的组织构造特点和4种化学成分的分布积累特征.[方法]分别制作紫金龙根、茎和叶片的横切片,运用显微镜观察并分析各营养器官的组织结构,利用组织化学定位方法对黄酮、多糖、生物碱及皂苷等多类成分进行定位及分布特征分析.[结果]明确了紫金龙各器官的组织形态及构造特点;黄酮类成分主要分布在皮层基本薄壁组织、维管束、少数乳汁管及叶肉等组织细胞中.生物碱类成分主要分布在皮层基本薄壁组织、维管束及叶肉等组织细胞中.多糖及皂苷类成分则主要分布在皮层基本薄壁组织、维管束及叶肉和叶表皮等组织细胞中.4类物质在各器官的分布量为根>茎>叶.[结论]紫金龙各营养器官的显微构造特征可以作为原植物及药材的鉴别依据.根、茎、叶3种营养器官均有黄酮、生物碱、多糖及皂苷的分布,但各自分布的部位及组织细胞有所不同.研究结果可为紫金龙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紫金龙;器官;组织构造;组织化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短头熊蜂的繁育特性研究

环境昆虫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短头熊蜂Bombus brevieeps是云南省优势蜂种,为更好地挖掘本土熊蜂资源,繁育农业授粉蜂群,本研究从云南3个地区(屏边、个旧和昆明)收集短头熊蜂蜂王后,在相同条件下饲养,统计分析其蜂王产卵前期、工蜂发育期、蜂群生长特性、群势、产卵蜂王率及蜂群可应用率等繁育特性指标.结果表明:3个地区工蜂的发育期相同,屏边地区的蜂王产卵前期最长,蜂群始见工蜂时间及工蜂数量达到6头、30头和60头的时间也最长,均显著高于个旧地区和昆明地区(P<0.05).3个地区短头熊蜂的群势差异不显著(P>0.05),但昆明地区的工蜂数量最少,显著低于屏边地区和个旧地区(P<0.05),而子代蜂王数量显著高于屏边地区和个旧地区(P<0.05),雄性蜂数量显著高于屏边地区(P<0.05).昆明地区的产卵蜂王率和蜂群可应用率高于屏边地区和个旧地区.总体而言,云南的短头熊蜂群势强,产卵蜂王率75%以上,蜂群可应用率均在63%以上,易于人工繁育,具有重要的授粉利用价值.

关键词: 熊蜂 饲养 农业授粉 地理分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贮藏温度下油麦菜品质变化及其货架期预测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为研究不同货架温度对油麦菜贮藏期间品质变化的影响,并预测其货架期,该文分析不同温度下(3、5、7、25℃)油麦菜品质指标随时间-温度的变化情况,并进一步构建油麦菜货架期预测模型.结果表明:低温贮藏能更好地保持油麦菜的商品价值和食用价值,有效减缓油麦菜感官评分、还原型维生素C(vitamin C,VC)含量、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下降,延缓失重率和细胞膜透性的增加,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油麦菜的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活性及其茎部褐变.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除PPO活性与细胞膜透性外,其他指标间均有较高的相关性.动力学分析结果显示,还原型VC含量、叶绿素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以及综合感官评分适合一级动力学模型,失重率和a*值的变化符合零级反应动力学模型,经验证所建立的动力学模型可对油麦菜的货架期进行预测.

关键词: 贮藏温度 贮藏品质 货架期预测 动力学模型 油麦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检测稻谷水分含量

食品与机械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建立一种无损、快速高效的稻谷水分含量检测方法.方法:研究收集了不同年份的稻谷样品161份,运用近红外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通过剔除异常光谱和光谱预处理,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稻谷水分含量预测模型.结果:采用主成分分析结合马氏距离的方法剔除异常光谱样品15个,最佳的光谱预处理方式为消除常数偏移量.训练集建立的预测模型(R2CAL)为0.994 3,模型标准偏差(RMSEC)为0.21%,模型交叉验证决定系数(R2CV)为0.993 6,模型交叉验证标准偏差(RMSECV)为0.32%,表明预测模型交叉验证预测样品水分含量准确度高.用验证集样品检验预测模型,模型验证集验证决定系数R2VAL为0.980 1,模型验证集验证标准偏差(RMSEP)值为0.36%,相对分析误差(RPD)值为7.14,表明预测模型对未知样品的预测准确度高.验证集样品实测值与预测值均值方程T检验结果P值(双侧)为0.879,验证集样品实测值与预测值之间差异不显著,表明预测模型的预测结果可信度高,验证集样品预测值与实测值的误差在±1%,且90%以上的验证集样品其预测值与实测值的误差都在±0.5%以内.结论:建立的稻谷水分预测模型可以实现收储稻谷的无损、快速、准确检测.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稻谷;水分含量;无损;快速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特色辣椒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中国蔬菜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辣椒产业是云南的优势产业,在农业增收、农村致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云南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通过调查云南辣椒主要种植品种类型、分布、种植面积、加工企业营销现状,分析云南特色辣椒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利用云南特有的辣椒资源优势、选育并推广应用特色辣椒新品种、构建完善的良种繁育体系、制订配套的安全标准化栽培技术、提升云南辣椒精深加工能力、打造“云南辣椒”品牌形象等产业发展策略和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