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小麦(模糊匹配)
100条记录
施用麦秸秆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

烟草科技 2004 北大核心

摘要:在高肥力的土壤上,研究了小麦秸秆还田对烤烟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品质和病害发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N量2kg/667m2和4kg/667m2时,施秸秆的比不施秸秆的烟叶产量分别增加12 2%和13 9%,差异达显著水平;产值分别增加47 65%和39 25%,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在不同施N水平下,施秸秆的比不施秸秆的烟株茎围增加,炭疽病和赤星病发生率降低,烟叶中总糖含量提高,烟碱、总氮及蛋白质含量降低。烟叶的香气质、香气量、杂气、劲头和刺激性等有一定程度改善。

关键词: 烤烟 小麦 秸秆 烟叶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Glu-3位点编码亚基的研究进展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4 CSCD

摘要:小麦Glu-3位点编码的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对面筋有重要决定作用,但由于其分子量与醇溶蛋白相近,单向电泳很难将其分离出来。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自身的复杂多态性,也增加了其深入研究的难度,因此有关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的文献报道较少,更谈不上将其用于育种实践。本文拟从亚基命名、遗传及多态性、结构、分子标记及与烘烤品质的关系等方面全面回顾了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的研究状况。

关键词: 小麦 Glu-3位点 亚基 研究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省3种作物品种RAPD指纹图谱的构建

种子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 RAPD标记技术对在云南省主要种植和引种的 2 3个水稻、小麦、玉米品种构建指纹图谱 ,在种子检验中用于鉴别种子真伪。从 73个引物中分别筛选出多态性好、带型稳定的引物各 3个 ,分别检出等位基因 2 7、18、19个 ,片段大小约在 5 0 0 bp至 30 0 0 bp之间 ,建立了这 3种作物品种的 RAPD指纹图谱及相应的数字指纹 ,介绍这些品种指纹图谱出现概率的计算方法。

关键词: 水稻 小麦 玉米 RAP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新品种“云选11-12”产量构成因素分析及栽培技术

云南农业科技 2004

摘要:云选 11- 12是云南省农科院利用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引进的材料筛选而成。本研究通过方差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对小麦新品种云选 11- 12的高产、稳产、适应性及产量构成因素进行分析 ,提出相应的高产栽培措施 ,以利于新品种的推广应用。

关键词: 小麦 云选11-12 产量构成 栽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型小麦种衣剂应用效果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检测了3个新型小麦种衣剂在云南不同生态气候条件下的7个试验点田间应用效果。结果表明:供试种衣剂具有促进分蘖和增加叶面积及穗数等综合功效,并能显著提高小麦出苗率、基本苗和产量,分析认为其具有防治小麦种传、土传和苗期病虫鼠害的良好效果。就整体而言,供试种衣剂适合在云南省推广应用,最好剂型为1#,最佳药种比为1:60,但不同生态气候条件对种衣剂剂型和药种比的要求不尽相同。

关键词: 种衣剂 小麦 田间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白粉病抗性基因的研究进展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03 CSCD

摘要:综述了小麦白粉病抗病研究的最新进展 ,介绍了抗白粉病基因的来源、定位及代表品种 ,简述了分子标记在小麦白粉病抗性研究中的应用 ,并对小麦白粉病抗性基因的应用前景进行了预测

关键词: 小麦 白粉病 抗性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谷蛋白研究进展

西南农业学报 2003 CSCD

摘要:全面了解小麦麦谷蛋白亚基的遗传、生化特性及与烘烤品质的关系 ,有助于小麦品质的改良和研究。本文综述国内外对小麦麦谷蛋白亚基的遗传、多态性、基因表达、结构、分子特征及与小麦品质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 ,提出引入优质亚基 ,改善小麦品质的可行性。

关键词: 小麦 麦谷蛋白亚基 研究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适于高原气候特点的小麦温光敏核不育系的选育及其育性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02 CSCD

摘要:利用小麦温光型核不育系C49S 87作为父本 ,96B 13 8为母本进行转育 ,通过早代和冬、夏播不同条件对育性进行连续选择和鉴定 ,育成对强光照钝感、适应昼夜温差大的高原气候特点的新不育系K78S和K15 64S。育性研究表明 ,K78S和K15 64S的不育期比C49S 87长 15d以上 ,抗病性和异交结实性也有明显改进 ,在云南海拔 160 0m以上的多数生态区都可实现安全制种

关键词: 温光敏核不育系 小麦 高原气候 育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适于高原气修特点的小麦温光敏核不育系的选育及其育性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02 CSCD

摘要:利用小麦温光型核不育系C49S-87作为父本,96B-138为母本进行转育,通过早代和冬、夏播不同条件对育性进行连续选择和鉴定,育成对强光照钝感、适应昼夜温差大的高原气候特点的新不育系K78S和K1564S.育性研究表明,K78S和K1564S的不育期比C49S-87长15d以上,抗生和异交结实性也有明显改善,在云南海拔1600m以上的多数生态区都可实现安全制种.

关键词: 高原气候 选育 育性 温光敏核不育系 小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创新小麦种质资源的抗锈性筛选和生态适应性鉴定

西南农业学报 2002 CSCD

摘要:采用多菌系人工混合接种鉴定和不同生态试点自然病害鉴定相结合的病害鉴定方法 ,对常规有性杂交、系谱选育成功的小麦创新种质进行了抗锈性和生态适应性鉴定。结果表明 ,小麦创新种质YV98- 15和YV98- 30 15对接种条锈病菌和不同小麦生态试点的条锈病菌具有良好的抗病性 ,并有良好的生态适应性 ,可作为广适性和条锈病的抗源亲本利用 ;除玉溪、德宏田麦和楚雄地麦生态型外 ,YV97- 32、YV98- 16、YV99- 10 19和YV97- 12 14可用作叶锈病的抗源利用 ;所有参试材料对所有生态试点的秆锈菌具有良好的抗病性 ,可用作小麦秆锈菌的抗源亲本 ;丽江、昆明田麦生态型的条锈病菌 ,以及玉溪、德宏田麦和楚雄地麦生态型的叶锈病菌可能与接种病菌不同 ,存在新的致病类型或致病基因

关键词: 小麦 种质资源 抗锈性 生态适应性 云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