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correlation analysis(模糊匹配)
167条记录
水稻DUS测试数量性状的测试性能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22个水稻品种的DUS测试数据,通过稳定性和关联性分析,探讨11个DUS数量性状的测试性能。结果表明,各性状变异系数为4.87%~20.69%。剑叶宽度(C5)、穗长度(C6)、谷粒长度(C8)、谷粒宽度(C9)、糙米长度(C10)、糙米宽度(C11)的变异系数均低于10%,稳定性较高;其余5个性状变异系数超过10%,稳定性较低。性状间相关性差异较大,相关系数为-0.56%~0.978%。其中,糙米长度(C10)和糙米宽度的(C11)的相关性最高,r=0.978;谷粒长度(C8)和糙米长度(C10)及谷粒长度(C8)和糙米宽度(C11)次之,相关系数分别为0.955和0.938;谷粒宽度(C9)和糙米长度(C10)、谷粒宽度(C9)和糙米宽度(C11)及谷粒长度(C8)和谷粒宽度(C9)的关联性较高,相关系数为0.870、0.876和0.853,都在a=0.01水平上显著相关。而倒数第二叶叶片长度(C1)和谷粒宽度(C9)以及倒数第二叶叶片长度(C1)和糙米宽度(C11)的相关性最差,相关系数仅为r=-0.56。各测试性状与其它10个测试性状的平均相关系数为-0.1259~0.1345。性状关联性与稳定性较为一致,与其它测试性状相关性高的性状,稳定性也较高。谷粒长度(C8)、糙米宽度(C11)、糙米长度(C10)、谷粒宽度(C9)和剑叶宽度(C5)变异系数<10%,为4.87%~7.81%,与其它性状的相关系数为0.1345~0.0876,测试性能强,可以作为DUS测试的必测性状。判断性状的测试性能时,稳定性和与其它性状的关联性两者均好的性状测试性能强;对于稳定性和关联性不一致的性状,应偏重考虑稳定性,稳性好的性状测试性能较强。《指南》把剑叶宽度(C5)列为必测性状是合理的。在现有基础上,可考虑把谷粒长度(C8)、糙米宽度(C11)、糙米长度(C10)和谷粒宽度(C9)4个性状增列为必测性状,以增强《指南》的科学性。鉴于稳定性好,把穗长度(C6)列入必测性状具有合理性。剑叶长度(C4)虽然与其它性状的相关性较高,但稳定性不够好,考虑列入补充性状较为恰当。

关键词: DUS测试 数量性状 稳定性 相关性 测试性能 水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籽粒灌浆期田间性状相关性分析研究

现代农业科技 2015

摘要:通过分析比较玉米授粉后相关的几个田间灌浆性状(鲜穗重、穗粗、穗轴重、百粒鲜重、百粒干重、籽粒含水量、籽粒深度、灌浆速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收获期的推测可以通过授粉天数的长短来进行推测,同时如果没有记载到授粉天数还可以用穗粗的多少进行推断;灌浆速度与授粉后天数无显著影响,但与其他性状均为显著关系,说明在需要进行灌浆速度特性的品种选择时,应综合考虑各种性状。优先考虑相关系数比较大的几个性状,如正相关的百粒鲜重、穗粗、鲜穗重。

关键词: 玉米 籽粒灌浆 田间性状 相关性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蔗成熟期叶片中果胶酶活性与自然脱叶率的相关性

植物生理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自然脱叶性不同的易脱叶型和难脱叶型甘蔗品种为材料,分析了甘蔗成熟期不同叶位叶片、叶鞘、叶痕中果胶酶活性与自然脱叶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甘蔗成熟中早期,易脱叶型品种+2叶、+5叶和+10叶位叶片、叶鞘、叶痕中果胶酶活性均极显著高于难脱叶型品种;在各个成熟阶段,易脱叶型品种+10叶位叶鞘和叶痕中果胶酶活性极显著高于难脱叶型品种;不同成熟期易脱叶型品种自然脱叶率极显著高于难脱叶型品种。相关分析表明,成熟期+2叶、+5叶和+10叶位叶片、叶鞘、叶痕中果胶酶活性与自然脱叶率呈显著正相关。其中,成熟中早期,+2叶叶片、+5叶叶片和叶鞘中果胶酶活性与自然脱叶率呈极显著正相关;+2叶叶鞘和叶痕,+5叶叶痕,+10叶叶片、叶鞘、叶痕中果胶酶活性与自然脱叶率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 甘蔗 成熟期 果胶酶活性 自然脱叶率 相关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蔗成熟期蔗叶POD活性与自然脱叶率的相关性分析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自然脱叶性状不同的甘蔗栽培品种为材料,测定成熟期甘蔗叶片、叶鞘、叶痕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调查甘蔗自然脱叶率,探讨POD活性与自然脱叶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甘蔗不同成熟阶段,自然易脱叶型品种云蔗03–194的叶片、叶鞘、叶痕的POD活性均极显著高于难脱叶型品种桂糖02–467和云蔗99–91;在成熟前期、中期和后期,易脱叶型品种云蔗01–1413的叶片、叶鞘的POD活性极显著高于难脱叶型品种桂糖02–467和云蔗99–91;云蔗03–194、云蔗01–1413、桂糖02–467、云蔗99–91的自然脱叶率呈逐渐降低的的趋势;在成熟前期,叶片、叶鞘的POD活性与自然脱叶率呈显著正相关,在成熟中后期,叶片、叶鞘的POD活性与自然脱叶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叶痕POD的活性与自然脱叶率呈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 甘蔗叶片 成熟期 过氧化物酶活性 自然脱叶率 相关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蔗杂交品种初级核心种质苗期性状与产量性状相关性评价

中国糖料 2015

摘要:以前期构建的甘蔗杂交品种初级核心种质材料161份为研究对象,测定甘蔗品种苗期性状与产量性状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品种的早期选择提供理论支持。结果表明:(1)在苗期相关性状之间,出苗率和主茎苗占总苗数比例二者呈现正相关关系,而与分蘖苗相关性状表现出负相关关系;(2)在产量性状之间,株高与单茎重和蔗茎产量,茎径与单茎重之间表现出正相关关系,而茎径与蔗茎产量表现为负相关关系;(3)在苗期性状与产量性状之间,出苗率、分蘖苗占总苗数比例和分蘖苗成茎率与蔗茎产量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相关系数出苗率(0.576)>分蘖苗成茎率(0.243)>分蘖苗占总苗数比例(0.180);(4)分别筛选出82份、10份和30份在出苗率、分蘖苗占总苗数比例和分蘖苗成茎率指标上表现优异的材料。以上结果的获得将为品种早期筛选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并为品种产量改良提供优异亲本。

关键词: 甘蔗 苗期相关性状 产量 相关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省不同小麦资源种子萌发期抗旱性相关性状差异及与抗旱指数、抗旱系数的相关性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通过比较模拟干旱胁迫条件下全生育期抗旱性不同的云南小麦资源种子萌发期抗旱性相关性状的差异,寻找早期阶段对全生育期抗旱性强弱有指标作用的种子萌发期性状.【方法】采用PEG-6000高渗溶液渗透胁迫法,观察了2种5亚种70份材料的发芽势、发芽率、胚根数、最大胚根长、胚芽鞘长和胚芽长等6个种子萌发期抗旱性的相关性状,分析了观察平均值及相对值与抗旱指数、抗旱系数的相关性.【结果和结论】在5个亚种的全生育期抗旱性强-极强品种与极弱的对照品种云选11-12、与中等或弱-极弱的品种比较中,没有一个观察性状的平均值及其相对值有一致的显著差异,也没有一个观察性状的平均值及其相对值与所有5个亚种抗旱性强-极强品种的抗旱指数、抗旱系数有一致的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仅用同一个抗旱性相关性状将所有亚种抗旱性强-极强的品种都区分出来是不现实的,需要利用种子萌发期的一些相关性状(如相对胚根数、相对胚芽鞘长、相对胚芽长、相对最大胚根长和根芽长比等)并结合其与抗旱指数、抗旱系数的相关性,才能筛选出不同亚种的抗旱性强-极强的育种材料.

关键词: 小麦 种子萌发期 抗旱性状 抗旱系数 抗旱指数 相关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加工型辣椒自交系主要性状配合力及其相关性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8个加工型辣椒自交系材料,采用顶交法杂交,研究辣椒6个主要性状的配合力,并对其主要性状间的相关性和单株产量构成因素通径系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自交系078-2-3单株结果数配合力效应值最高,其单株产量配合力效应值也最高;相关性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单株结果数与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单株结果数对单株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是各主要性状中最大的。因此,在加工型辣椒高产育种中应注重单株结果数的选择,协调好各性状间的间接效应,以选育出高产优质的加工型辣椒品种。

关键词: 加工型辣椒 自交系 主要性状 配合力分析 相关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5份国外蓖麻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的聚类分析及评价

分子植物育种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以25份国外蓖麻种质资源为材料,对11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一级分枝穗长和一级分枝蒴果数的变异系数(CV)最大,分别为89.2%和94.1%;百粒重的变异系数最小,为20.4%。通过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对蓖麻产量贡献最大的农艺性状是单株总蒴果数,其次是单株有效穗、百粒重以及一级分枝蒴果数;基于各种质间性状的遗传差异,在距离为5时,把25份蓖麻聚类并划分为6大类群,可为杂交育种根据不同类别的特点利用亲本提供依据。

关键词: 蓖麻 种质资源 农艺性状 相关分析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番茄斑萎病毒与传毒蓟马发生流行的相关性

江苏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对云南红河州烟田番茄斑萎病毒与传毒蓟马的发生流行动态进行了调查研究,共鉴定出西花蓟马、花蓟马和烟蓟马等3种蓟马为烟田传毒蓟马,其中以西花蓟马种群数量最多。对不同时期传毒蓟马百株虫量和TSWV发病率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传毒蓟马虫口数量与烟田TSWV发病率呈正相关关系,即传毒蓟马种群数量高会导致烟田TSWV的发生流行。

关键词: 烟田 传毒蓟马 番茄斑萎病毒 相关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横断山区珠子参不同居群叶片形态变异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江苏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讨珠子参多样性及生态适应性,在横断山区选取具有代表性的24个珠子参自然居群,对其叶片的叶长、叶宽、长宽比、正面和背面表皮毛密度及气孔密度等指标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珠子参叶片形态变异显著,变异系数大小顺序为正面表皮毛密度>背面表皮毛密度>气孔密度>叶长宽比>叶长>叶宽;地理距离邻近的居群间指标差异不显著,较远的居群间指标差异显著;叶长与遮阴度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达0.51;背面表皮毛密度与经度和年均气温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0和0.51,与纬度和遮阴度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45和-0.54,说明叶长及背面表皮毛密度相对于其他指标对环境因子的影响变化更敏感;聚类分析将24个居群分为3类,地理距离相对较近的或表皮毛和气孔密度相近的一般聚为一类。珠子参通过改变叶形态及叶片大小,增加或减少表皮毛和气孔数量来适应环境的变化。本研究结果为珠子参对环境变化的适应与响应机制提供了基础,也对研究其生态适应性及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表皮毛 气孔 生态适应性 珠子参 叶片形态 环境因子 相关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