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Expression(模糊匹配)
108条记录
强宿根抗旱甘蔗新品种云蔗03-194的选育

中国糖料 2012

摘要:云蔗03-194,亲系:新台糖25×粤糖97-20,中大茎,中早熟,丰产、高糖,自然脱叶,宿根性好,抗旱性和抗倒性强。云蔗03-194在国家区试中蔗茎产量101.4t/hm2,甘蔗糖分14.40%,含糖量14.68t/hm2;在云南临沧、德宏、保山、红河等主产蔗区旱地生产示范中蔗茎产量117.6 t/hm2,甘蔗糖分15.23%,含糖量17.43t/hm2;该品种适应于云南、广西、广东、福建等蔗区肥力中等以上的蔗区种植,在燥热蔗区种植优势更为明显。

关键词: 甘蔗 云蔗03-194 选育 表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月季丁香酚合成酶基因RhEGS1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中国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克隆月季丁香酚合成酶基因RhEGS1的全长cDNA序列,分析其序列及表达特征,并对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进行原核表达分析,为深入探讨丁香酚合成酶的生化特性奠定基础。【方法】根据已发表的其它植物EGS基因序列的保守结构域设计简并引物,结合RACE技术,获得RhEGS1的全长cDNA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半定量RT-PCR对不同组织及不同花发育时期RhEGS1进行表达分析。采用Gateway克隆技术,构建原核表达载体,并进行原核蛋白表达。【结果】月季RhEGS1的cDNA全长为1 207 bp,包含一个927 bp的ORF,编码309个氨基酸。同源序列比对发现RhEGS1与仙女扇的CbEGS2有83.87%的同源性,与矮牵牛PhEGS1具有81.55%同源性。表达谱分析表明,RhEGS1主要在雄蕊中表达,且在花盛开期表达最强,而在花蕾期及凋谢期表达较弱。原核表达分析发现,在37℃、0.5 mmol.L-1IPTG诱导4 h后,携带RhEGS1 ORF的原核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中生成了大量的分子量约为35 kD的蛋白质,其分子量大小与预测的理论值相一致。【结论】从月季雄蕊中克隆到丁香酚合成酶基因RhEGS1,具有EGS基因的结构特征和完整的编码框,且在盛开期雄蕊中表达量最高。

关键词: 月季 丁香酚合成酶基因 RT-PCR Gateway克隆 原核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川乌头F3′5′H基因的cDNA克隆与表达分析

园艺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RT-PCR结合RACE技术,从川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花朵中克隆到1个类黄酮-3′,5′-羟基化酶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全长1720bp,包含1个编码506个氨基酸的开放阅读框,命名为Ac-F3′5′H(GenBank登录号:JN635708)。序列分析表明Ac-F3′5′H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中包含有已确定的保守基序,包括CYP基序、I螺旋区和血红素结合区等。氨基酸序列比对显示Ac-F3′5′H与其它物种的F3′5′H有很高的序列相似性。以川乌头18SrRNA基因(FJ748878)为内参,通过半定量RT-PCR对Ac-F3′5′H的时空表达模式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Ac-F3′5′H随花朵发育,表达量呈递增趋势,并且在正在开放的花朵中达到最高,而在根、茎、叶中不表达,推测该基因可能在调节川乌头蓝色花朵形成中发挥作用。

关键词: 川乌头 类黄酮-3′,5′-羟基化酶基因 克隆 基因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番茄环纹斑点病毒核壳体蛋白抗血清制备及其血清学特性分析

植物病理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番茄环纹斑点病毒(Tomato zonate spot virus,TZSV)是番茄斑萎病毒属的一个新种,对云南番茄、辣椒生产造成严重危害。用RT-PCR从感病番茄中扩增得到长度为837 bp TZSV的核壳体蛋白基因(N基因),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获得重组原核表达载体pET-TZSV-N,在大肠杆菌BL21中表达,SDS-PAGE分析表明,该载体高效表达33kDa的融合蛋白;以纯化的融合蛋白作为抗原免疫家兔制备TZSV核壳体蛋白(N蛋白)的多克隆抗体,间接酶联免疫测定(ID-ELISA)表明效价为1/6 000;Western blot分析表明,该抗血清能与西瓜银色斑驳病毒(WSMoV)血清组的辣椒褪绿病毒(CaCV)反应,而与番茄斑萎病毒(TSWV)、凤仙花坏死斑病毒(INSV)无血清交叉反应,说明获得的抗血清能用于WS-MoV血清组成员的检测,TZSV属于WSMoV血清组成员。

关键词: 番茄环纹斑点病毒 核壳体蛋白 原核表达 血清学相关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烟草丛顶病毒(TBTV)ORF3和ORF4的原核表达、抗血清制备及应用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制备烟草丛顶病毒(TBTV)ORF3和ORF4多克隆抗体,采用RT-PCR方法克隆了TBTV保山龙陵分离物(TBTV-BSLLi)的ORF3和ORF4,亚克隆至pMD18-T载体中,经测序正确后,将该基因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通过热击转化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BL21(plysS),以IPTG诱导6×His融合蛋白的表达,并经Ni2+亲和柱层析纯化,成功地克隆了TBTV的ORF3和ORF4,建立了其原核表达表达产物的纯化体系,获得了高纯度的ORF3、ORF4蛋白。用纯化的蛋白免疫大白兔,获得高效价的特异性抗血清。DAS-ELISA检测结果表明,制备的抗血清可用于田间烟草(Nicotiana tabacumL.)样品及传播介体的检测。本研究为用血清学方法检测该病毒提供了基础条件。

关键词: 烟草丛顶病毒(TBTV) ORF3和ORF4 原核表达 抗血清制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茶树CsPLt基因的荧光定量PCR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cDNA-AFLP技术进行茶树低温胁迫处理的基因表达差异分析,获得低温诱导后表达的差异片段TDF6(transcript de-rived fragment,TDF)。经BLAST比对发现该片段与杨树、橡胶树、百脉根的多元醇转运子(polyol transporter)分别有77%、76%、75%的同源性,命名为CsPLt。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多元醇转运子基因在不同胁迫以及不同组织中的表达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多元醇转运子基因能被低温、脱水、高盐诱导表达,最大表达量分别比处理前提高7.3、12.2、5.3倍。在芽中表达最高,其次是花蕾,嫩茎表达量与嫩根相近,均比成熟叶种的表达量高,在种子中表达最低。推测该基因在组织中的表达受到严格控制以及在响应非生物胁迫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 茶树 多元醇转运子 qRT-PCR 表达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茶树抗逆相关基因ERF的克隆与表达特性分析

茶叶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利用cDNA-AFLP技术所获得的茶树低温诱导差异表达片段TDF,通过RACE方法获得含完整编码区序列的茶树ERF基因cDNA克隆,其开放阅读框编码212个氨基酸,包含一个保守的结构域AP2/ERF,与多种植物ERF蛋白具有高度同源性。qRT-PCR分析表明,茶树ERF基因受低温、乙烯、脱水、NaCl等上调表达,最大表达量分别是诱导前的121.1、22.6、2.6和2.2倍。在不同组织器官中,茶树ERF基因在转录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成熟叶片中表达最高,其次是芽,而根和茎中表达量较低且相当,花和种子中表达极低。推测该基因在茶树响应非生物胁迫中发挥重要作用以及在组织中的表达受到严格控制。

关键词: 茶树 ERF基因 基因克隆 qRT-PCR 表达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红梨PyMT基因的克隆、原核表达和功能分析

生命科学研究 2011 CSCD

摘要: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s,MTs)是一种在生物中普遍存在的多功能蛋白.根据云红梨1号光特异性差减文库中获得的PyMT(Pyrus pyrifolia metallothionein)基因序列,PCR扩增4种红梨PyMT的基因组序列并进行序列分析;通过RT-PCR方法从云红梨1号果皮中扩增出PyMT基因,并将其命名为PyMT1(Pyrus pyrifo-lia metallothionein 1).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PyMT1,在E.coli BL21中进行表达;通过在液体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重金属离子,检测转化菌和对照菌的的生长曲线,分析PyMT1的功能.序列分析表明,PyMT1是典型的Metallothion 2.PyMT1氨基酸序列系统发育分析表明,PyMT1与MdMT亲缘关系最近.SDS-PAGE结果表明所表达蛋白与预期的大小一致;生长曲线结果表明工程菌对重金属离子Zn、Cu、Cd具有一定的耐受性.这些结果为进一步纯化、鉴定目的蛋白和研究其结构和功能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云南红梨 PyMT 序列分析 原核表达 重金属抗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茶树冷诱导基因RAV的克隆与表达特性分析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利用cDNA-AFLP技术所获得的茶树低温诱导差异表达片段TDF,通过RACE方法获得含完整编码区序列的茶树RAV基因cDNA克隆,其开放阅读框编码361个氨基酸,包含两个保守的结构域AP2和B3,与多种植物RAV蛋白具有高度同源性。qRT-PCR分析表明,茶树RAV基因受低温、乙烯、NaCl等上调表达,最大表达量分别是诱导前的5.8、10.0和1.9倍。在成熟叶片、芽、嫩茎中RAV基因表达量相近,花蕾和嫩根中表达较低,而在种子中不表达。推测该基因在组织中的表达受到严格控制以及在响应非生物胁迫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 茶树 RAV转录基因 基因克隆 qRT-PCR 表达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家蚕B型清道夫受体基因的鉴定及系统发生与表达分析

蚕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B型清道夫受体(SR-B)是清道夫受体超基因家族成员,参与机体的脂类代谢、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或保护、宿主免疫损害防御、凋亡细胞清除和细胞粘附等重要生命过程。基于家蚕全基因组数据,利用比较基因组学方法,鉴定获得了14个家蚕B型清道夫受体基因,这些基因分布在至少5条染色体上,其内含子的大小从几十到近万个碱基对。系统发生分析表明,14个家蚕B型清道夫受体基因分布在3个类群:第1类群中分布的9个基因和第3类群中分布的3个基因,分别与类群中其它昆虫的同源基因形成明显的直系同源关系;第2类群中分布有2个基因,此类群中不同昆虫的同源基因之间的进化关系较为复杂。EST数据和芯片数据分析表明,多数家蚕B型清道夫受体基因具有转录活性。RT-PCR检测结果显示,有8个家蚕B型清道夫受体基因在5龄第3天幼虫组织中表达,并具有不同的表达模式,推测这些基因可能行使不同的功能。研究结果为进一步诠释家蚕B型清道夫受体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家蚕 B型清道夫受体基因 生物信息学分析 系统发生 组织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