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distribution(模糊匹配)
113条记录
禾谷镰刀菌和稻瘟病菌基因组中的微卫星序列比较

植物保护学报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禾谷镰刀菌 Fusarium graminearum 和稻瘟病菌 Magnaporthe grisea 基因组测序结果,对这两种植物病原真菌基因组中的微卫星(SSR)序列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在禾谷镰刀菌基因组中,共发现4679个 SSR 序列,总长度为96.2 kb,占基因组全长的0.27%。平均7.7kb 碱基中有一个大于15 bp 的 SSR 序列。在稻瘟病菌基因组中共发现16398个 SSR 系列,其总长度达到330 kb,约占整个基因全长的0.85%,平均2.36 kb 碱基中就分布有1个 SSR 序列。在禾谷镰刀菌基因组中,数量最多的是五碱基重复序列,其次是六碱基重复序列;稻瘟病菌基因组中数量最多的是单碱基重复序列,其次为三碱基重复序列和五碱基重复序列。两基因组中数量最少的都是二碱基重复序列。尽管这两种植物病原真菌都属子囊菌,基因组大小也十分接近,但无论是在SSR 的总体数量上,还是在各类 SSR 的分布上,两种植物病原真菌都存在十分显著的差别。

关键词: 禾谷镰刀菌 稻瘟病菌 基因组 微卫星序列 分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构巢曲霉菌基因组中的数量可变重复序列的组成和分布

遗传学报 2005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已经公布的构巢曲霉菌基因组测序结果,对该真菌已测序基因组(30.1Mb)中的数量可变重复(VNTR)序列进行了较为系统、全面地分析。结果表明,在已经公布的基因组序列中,共有4837个以1~6个核苷酸为基序的VNTR序列(长度大于15bp,匹配值大于80%),其碱基总数占整个基因组碱基数的0.31%,平均6.2kb碱基中分布有一个大于15bp的VNTR。其中数量最多的五碱基VNTR,数量达到1386个,其次为六碱基VNTR(1228个),三碱基VNTR(1199个),这3种VNTR总数达3813个,占VNTR总数的78.8%。数量最少的是二碱基VNTR,只有144个。在9541个开放阅读框架(ORF)中的VNTR总数为1683个,共分布于1356个ORF中。其中只有1个VNTR的ORF为1117个。与其他生物内VNTR的分布类似,在基因编码区中,以三碱基VNTR和六碱基VNTR占绝对优势,在阅读框架中的VNTR中分别占到58.0%和52.9%。编码区的三碱基、六碱基VNTR分别为该菌基因组中相应VNTR总数的约44.4%和38.6%。由于编码区的碱基数占基因组碱基数的59.3%,所以这两种长度的VNTR在编码区中的密度略低于基因组中的平均密度。在编码区上下游300bp调控区,除在编码区数量较多的三碱基VNTR和六碱基VNTR外,其他各种长度的VNTR的比例都超过了10%。可见300bp的上下游调控区域是单碱基、二碱基、四碱基、五碱基VNTR的

关键词: 构巢曲霉菌 基因组 数量可变重复序列 频率 分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粗糙脉孢菌基因组中的微卫星序列的组成和分布

中国农业科学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已经公布的粗糙脉孢菌基因组测序结果,对该真菌基因组中的微卫星(SSR)序列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在已经公布的38.0 Mb 的基因组序列中,共有14 788 个以1~6个核苷酸为基序的 SSR序列(长度大于15 bp,匹配值大于80%),其碱基总数占整个基因组碱基数的 0.95%,平均2.57 kb 就分布有一个大于15 bp的SSR。其中数量最多的三碱基 SSR,数量达到 4 729个,其次为六碱基 SSR (2 940个)和单碱基 SSR(2 489 个),这3 类SSR 总数达10 158 个,占 SSR总数的68.7%。数量最少的是二碱基SSR,只有691 个。在可读框(ORF)中的SSR总数为 4 094个,共分布于2 373个 ORF中,其中只有1 个SSR 的ORF为 1 056个。与其它生物内 SSR的分布类似,在基因编码区中,以三碱基SSR和六碱基SSR占绝对优势,分别为基因组中三碱基和六碱基SSR总数的54.1%和48.8%,由于ORFs和编码区的碱基总数分别为该菌基因组碱基总数的约46%和38.3%, 所以这两种长度的SSR在编码区中的密度高于基因组中的平均密度。ORF上下游300 bp调控区域内是各类SSR相对的富集区。尤其是上游区域中的五碱基SSR,为平均密度的3倍,二碱基SSR和四碱基SSR的密度也是基因组中平均密度的2倍多。在下游调控序列中,五碱基、四碱基、二碱基、单碱基 SSR的密度,也大大超过了在基因?

关键词: 粗糙脉孢菌 基因组 微卫星序列 频率 分布 遗传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稻瘟病菌基因组中微卫星序列的频率和分布

中国水稻科学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已经公布的稻瘟病菌基因组测序结果 ,对该植物病原真菌基因组中的微卫星 (SSR)的类型、大小及分布进行了系统分析。在已经公布的 37.89Mb的基因组序列中 ,共有 16 398个由 1~ 6个核苷酸为基序的SSR序列 (匹配值为80 % ) ,其总长度占整个基因组碱基数的 0 .87% ,平均 2 .31kb碱基中就分布有 1个大于 15bp的SSR。其中数量最多的是单碱基重复 ,达到 4 392个 ,其次为三碱基重复序列 (35 86个 ) ,五碱基重复序列 (344 2个 ) ,这 3种SSR总数达 114 2 0个 ,占SSR的 6 9.7%。数量最少的是二碱基重复序列 ,只有 6 80个。在整个基因组中的主要基序有A ,AG ,AC ,ACG ,AGC ,AAG ,GGC ,ACCT ,ATCC ,AAAG ,AAAAG ,AAAAT ,AAAAC ,AAAAAG ,AAAAAT和AACTAG。有的基序类型则完全没有出现。对不同超级连锁群的分析结果表明 ,各连锁群之间的SSR分布有一定差异 ,但总体上仍是较为均衡的。这些结果为稻瘟病菌的基因标记、群体结构研究、非编码区DNA序列的结构及功能研究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基础。

关键词: 稻瘟病菌 基因组 微卫星序列 频率 分布 遗传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地方稻核心种质孕穗期耐冷性及其地理分布

中国水稻科学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云南 16个地州和 5个稻作区为单位 ,对 4 77份云南稻种核心种质进行了耐冷性鉴定及其地理分布研究。结果表明 :(1)低温条件下花药长与结实率呈极显著正相关 (0 .5 88 ) ,温室条件下两者关系不大 (0 .0 80 )。(2 )低温条件下不同稻作区云南稻种核心种质孕穗期耐冷性差异较大 ,滇西北高寒粳稻区的稻种核心种质孕穗期耐冷性最强 ,南部边缘水陆稻区最弱。而温室条件下基本未受到冷害 ,结实率接近或超过 70 %。因此 ,耐冷育种目标和品种因稻区而异。 (3)低温条件下不同地州云南稻种核心种质孕穗期耐冷性差异十分明显 ,而温室条件下基本未受到冷害 ,结实率均大于 6 5 %。根据稻种核心种质的结实率降低率及其地州间的自然气候差异 ,可将 16个地州划分为重冷害区、冷害区和轻冷害区。 (4)不同稻作区或不同地州间云南稻种核心种质孕穗期耐冷性的差异 ,进一步揭示了由海拔和纬度差异引起的温度变化不仅是籼粳分化的主导因子 ,也是造成籼粳两个亚种六大生态群之间差异和云南稻种遗传多样性大的根本原因 ,同时也是耐冷基因形成的关键因素 ,孕穗期耐冷性是云南地方稻种与地州或稻作区低温长期协同进化的结果。

关键词: 云南地方稻种 核心种质 耐冷性 孕穗期 稻作区 地理分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野生荞麦资源地理分布的考察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04 CSCD

摘要:通过1998~2002年7次,对云南6个地、州50多个县、市,野生荞麦资源的系统考察、搜集和整理研究。结果表明,云南荞麦野生种、亚种和变种存在着地理分布多样性和两个主要分布中心;发现F x的植物学形态性状与已命名种不尽相同,可能为一个新种或新的变种(待鉴定)。

关键词: 野生荞麦资源 地理分布 云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省玉米地方种质资源类型及其品种的地理和生态分布

西南农业学报 2004 CSCD

摘要:对云南地方玉米种质资源的类型及品种的整理和遗传分析,表明云南玉米地方种质资源共有7个类型,类型多样,分布广泛;昆明地区和滇中生态区是云南玉米资源类型的多样性分布地区和生态区;大理州、红河州、昭通地区和楚雄州是多种类型品种的多样性地理分布区,而滇中和滇南是多种类型品种多样性的生态分布区;但不同类型品种的地理和生态分布存在多样性差异,保山地区、昭通地区和大理州等5个地、州、市是马齿型品种的主要分布地区,昭通地区还是半马齿型、硬粒型和爆裂型品种多样性的地理分布区;玉溪市、红河州利文山州等5个地、州、市是糯质型品种的多样性分布地区;滇中是马齿型、半马齿型和硬粒型品种分布的生态区;滇南是糯质类型品种分布的主要生态区;昭通地区分布有多种类型的玉米种质资源,与当地的耕地成分、分布状况,人们种植和利用玉米的目的及用途密切相关。南部地区和滇南生态区分布有较多的糯质类型品种,南部各民族的民族饮食文化偏爱糯食。

关键词: 类型 品种 地理 生态 分布 玉米 种质资源 云南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野生稻资源考察及分布现状分析

中国水稻科学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现有资料 ,采用当地人员参与性考察调查方法 ,在 2 0 0 2年 10月和 2 0 0 3年 3月对云南省玉溪市、思茅地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保山地区和临沧地区 16个县 (市 )的 93个野生稻原生境进行了考察核查。发现原先记载的 93个野生稻分布点中只有 30个点还存在野生稻 ,同时又发现了 10个疣粒野生稻新分布点。现存野生稻分布点合计 4 0个 ,其中普通野生稻 1个点、药用野生稻 2个点和疣粒野生稻 37个点。这 4 0个野生稻点分布于 6个地区 (州、市 ) 16个不同的县 (市 ) ,其中 35个点集中分布在思茅地区、临沧地区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12个县 (市 )。普通野生稻分布点的面积约 1334m2 ,2个药用野生稻分布点的面积均约为 334m2 ,37个疣粒野生稻分布点的面积变幅较大 ,从少量几丛到 13340 0m2 以上 ;分布面积不少于 13340m2 且密度在中等以上的分布点全省只有 8个 ,这 8个点中有 4个分布在思茅地区的普洱县、墨江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和思茅市 ,2个点分布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龙陵县 ,还有临沧地区的沧源佤族自治县和西双版纳景洪市各有 1个分布点

关键词: 野生稻 分析 分布 现状 云南 考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番茄斑萎病毒属(Tospovirus)病毒在云南的发生分布研究初报

西南农业学报 2004 CSCD

摘要:应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形态学及细胞病理特征,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I-ELISA)和双抗体夹心ELISA(DAS-ELISA),部分样品经番茄斑萎病毒(TSWV)核壳体蛋白基因(N-gene)的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扩增,以及部分样品的生物学回接测定的方法,对采自云南不同地区20种寄主植物上204份疑似Tospovirus侵染的病株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共有20种寄主作物139份样品中含有Tospovirus分离物,从检出样品的分布看,云南全省均有分布,但在海拔2400m以上的地区其症状表现不明显。Tospovirus云南分离物在血清型、细胞病理特征以及寄主范围方面与国内外报道的同属病毒有共同的特征,同时也有较明显的差异,即云南存在有Tospovirus新的株系或种类。

关键词: 番茄斑萎病毒属 云南分离物 发生分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野生果树资源及其分布特点

西南农业学报 2003 CSCD

摘要:云南复杂的自然条件 ,保存了极其丰富的野生果树资源 ,调查发现云南的野生果树资源分属于 74科 14 5属 486种、6 2个变种 ,形成了滇西北落叶果树和滇东南常绿果树两个集中分布区 ,这些果树种质资源用途广泛 ,优异性状明显 ,有必要进一步加强保护、深入研究和综合开发利用。

关键词: 野生果树 资源 种类 分布 云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