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小型西瓜不同生长发育期对氮、磷、钾的吸收及分配
《西南农业学报 》 2006 CSCD
摘要:选择2个小型西瓜品种红小玉和黄小玉,研究了植株的干物质积累和氮、磷、钾的吸收、分配规律。结果表明:营养体生长阶段,小型西瓜植株的干物质主要在叶中积累。抽蔓期、第一雌花期和500 g果实膨大期是植株干物质积累较大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应增施肥料来满足植株快速增长的需要。西瓜苗期对氮、磷、钾的吸收很少,随着植株的生长逐渐增多,氮的吸收高峰期出现在第一雌花期和500 g果实膨大期。坐果后对磷的吸收增多,开花结果后对钾的吸收较多。西瓜植株对氮、磷、钾的分配在结果前主要用于叶的发育,其次是茎的生长,坐果后,逐渐转向果实的发育。


灰盖鬼伞基因组中微卫星序列的组成
《西南农业学报 》 2006 CSCD
摘要:本研究利用已公布的灰盖鬼伞基因组测序结果,对该真菌基因组中的微卫星(microsatellite)或简单重复序列(simplesequence repeats,SSRs)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在已公布的36.2 Mb的基因组序列中,共有7 859个SSR序列(长度大于15bp,匹配值大于80%)。SSR的碱基总数达143 kb,约占整个基因组碱基数的0.40%,平均4.61 kb中就有1个大于15 bp的SSR序列。其中数量最多的是3碱基SSR,数量达到3 033个,其次为6碱基重复序列(2 121个)、5碱基重复序列(1 820个),这3种SSR总数达6 974个,占SSR总数的84.9%,单碱基重复序列数量最少,仅有285个。与子囊菌中的稻瘟病菌和粗糙脉孢菌相比,灰盖鬼伞菌基因组中每百万碱基中的SSR数量和密度都较小。这些研究结果可为该担子菌基因组的特征描述、注释及分子标记的筛选提供基础信息。
关键词: 微卫星或简单重复序列 频率 分布 分子标记


稻瘟病菌阅读框架中SSR频率、分布及所在基因功能
《中国水稻科学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对稻瘟病菌基因组中SSR分布进行了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对由1~6个碱基为重复单元的SSR在基因的蛋白质编码区中的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病原菌的2 378 个基因的编码区中共分布有3 240 个SSR序列(标准是15bp以上,匹配值为80%)。在已经有注释的4 732个基因中,861个基因的编码区中有SSR。编码区中的SSR以三碱基重复和六碱基重复为主,其他类型的SSR则很少在编码区中出现。SSR在这些基因中很少有保守性,表明这些基因的高度变异,或者起源是较晚的。含有SSR的基因多为转录蛋白、信号传导的细胞调节基因这一现象表明,SSR在物种形成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利用基因编码区中丰富的SSR序列信息及其变化带来的功能变化的信息,将可以在该菌功能基因组的研究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稻瘟病菌 基因组 微卫星序列 分布 蛋白质编码区 功能基因组学


云南稻种资源表现型分布地和分布民族分析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分布于82个县市的1 630份中国云南保存的地方稻种资源多种表现型现象进行分析,结果共有724份 稻种资源是具有多种表现型现象的资源,即多型性资源,多型性资源的比例为44.0%,多型性系数X为1.75,多样性 指数日为1.34,X与H的相关系数r=0.90**。多型性资源的地理分布主要集中在思茅、临沧、版纳和德宏4个地州, 以墨江、景洪、龙隆、永德、普洱、孟连和云县等7个县(市)为中心的地带,即云南多型性稻种资源主要集中分布在南 部边缘及滇西南地区的野生稻分布区、稻种资源富集区和陆稻的主要种植区。分布地区是傣族、哈尼族、拉祜族和佤 族等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地。云南稻种资源的多种表现型现象与当地的地理和民族密切相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