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蛋白质组技术在小麦品质研究中的应用
《生物技术进展 》 2011
摘要:人类基因组草图测定的完成,宣告了"后基因组时代"的到来。功能基因组学成为研究的重心,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受到了空前的关注。介绍了蛋白质组研究技术的基本原理,全面综述了蛋白质组研究技术在小麦品质研究中的应用进展,包括:麦谷蛋白亚基的鉴定、面团流变学特性的遗传改良、籽粒发育过程中面筋蛋白的表达和累积、高温胁迫对面筋品质的影响、籽粒硬度蛋白分析及淀粉品质研究等,还分析了蛋白质组技术在小麦遗传育种应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前景。
几种保果剂对大红袍荔枝保果效应的比较
《安徽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寻找能提高荔枝着果率和果实品质的保果剂,指导果农进行荔枝保果并为荔枝的生产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几种保果剂分别于大红袍荔枝谢花后、果实膨大期进行叶面、幼果喷施,比较几种保果剂对大红袍荔枝的保果效应,找出能提高荔枝着果率和果实品质的保果剂。[结果]不同保果剂对大红袍荔枝的保果效应不同,保果剂处理果实膨大期着果率和果实采收前着果率均为使用保花保果王750倍液的最高。根据保果后着果率和果实品质综合评价得出,使用保花保果王750倍液效果最好。[结论]使用保花保果王750倍液对大红袍荔枝的保果效果最佳。
叶面喷施天然海盐和尿素对苦瓜品质的影响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苦瓜苗期喷施天然海盐和尿素,成熟期检测苦瓜的比叶面积、矿质元素、叶绿素、氨基酸、维生素C的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等生理指标,以探明叶面喷施天然海盐和尿素对苦瓜食品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尿素,降低了苦瓜的光合效率,提高了矿质元素Mg,Si,P,K和各种氨基酸的含量,特别是苦瓜体内的叶绿素a和b的含量。喷施海盐显著地提高了苦瓜叶片的光合效率,促进了对Mg,Si,P,S,K的吸收,增加了叶绿素a,b的含量(增量低于尿素处理),增加了天冬氨酸、缬氨酸、亮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组氨酸和精氨酸的含量,提高了维生素C的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尿素和海盐组合处理显著提高了苦瓜对K的吸收,提高了天冬氨酸的含量,但其它氨基酸的含量并没有尿素处理的高。综上所述,叶面喷施天然海盐和尿素改善了苦瓜的某些品质。由于海盐和尿素单独使用的局限性,因此合理分配海盐和尿素的比例或适当补充某些矿质元素进行叶片处理,可能更有利于苦瓜的品质。
云南粳稻品质性状稳定性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AMMI模型对种植在4个试点的11个粳稻品种的稻米品质进行稳定性分析,以品质性状的表型值及其相应的稳定性参数(Di)为指标,对供试品种进行聚类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品质性状在不同品种和环境间的差异以及品种×环境互作效应均达极显著水平;品质性状的稳定性随品种和环境不同而变化较大,品质性状的稳定性顺序为粒宽>粒长>碱消值>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垩白粒率,其稳定性参数分别为0.13,0.14,0.31,0.37,0.43,0.48,0.79,0.84和2.33。综合考虑稻米的品质性状及其稳定性,云粳4号、云粳优10号、云粳12号和云粳15号稻米品质好且稳定性较高,可作育种亲本,以改良稻米品质及其稳定性。
栽培滇龙胆的化学成分研究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 2010
摘要:目的:研究栽培滇龙胆(Gentiana rigescens Franch.)的化学成分,比较栽培品和野生品化学成分的异同,评价栽培滇龙胆药材品质。方法:用色谱法分离化学成分,根据波谱分析鉴定化学结构;用薄层色谱(TLC)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进行化学成分的比较分析。结果:从栽培滇龙胆药材中分离鉴定了19个成分;栽培品的TLC及HPLC谱图和野生品一致,龙胆苦苷的含量分别为4.31%(栽培品)和4.71%(野生品)。结论:首次研究了栽培滇龙胆的化学成分,并明确其所含化学成分类型、主要有效成分和野生滇龙胆一致;滇龙胆栽培品和野生品中龙胆苦苷含量相当且均高于法定标准;滇龙胆人工栽培是成功的,应大力发展规模种植。
能源甘蔗在3种尾矿砂上的生长适应性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铜、铅锌、锡3种尾矿,选用能源甘蔗在3种不同改良方式的盆栽试验,不同盆栽处理以m(尾矿砂)∶m(水稻土)分别为7∶3,8∶2,9∶1配比混合而成。结果表明,除Cu3有减产外,其余处理均比对照增产,其中增产较大的处理是Sn2、Cu1和Sn1。甘蔗的根系除Pb1处理,其余处理均比对照增产。不同配比的尾矿砂对制糖工艺指标糖分、纤维分、简纯度、还原糖有不利的影响,但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明显。综合考虑尾矿砂和水稻土的配比,铜尾矿与土壤的配比用8∶2,锡和铅\锌尾矿与土壤的配比用9∶1较合适(重量比)。该研究结果对指导能源甘蔗在尾矿山上的植物修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环境因子对大麻纤维产量和质量影响的研究进展
《中国麻业科学 》 2010
摘要:大麻(Cannabis sativa L.)是重要的"绿色纤维植物"之一,如何提高大麻的纤维产量和质量是研究的热点。本文基于大量的研究报告,分析环境因子和生理因素对大麻纤维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种植密度影响茎中纤维含量和导致植株自疏;开花和预测开花对大麻的收获和质量有重要的影响;播种时间会因光照时间、温度和株冠遮盖地面的不同而影响大麻生长;氮肥会影响茎纤维含量并直接导致植株自疏,钾肥能显著提高大麻产量,植株中碳、氮含量在大麻性别表达中起重要作用而间接影响纤维产量和质量;叶序从对生到互生是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的信号,同时导致茎节增多、节间变短,从而影响纤维质量。最后针对大麻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