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Quality assessment(模糊匹配)
141条记录
灯盏细辛相关性状与产量及有效成分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43份灯盏细辛资源的6个数量性状与产量、品质的关联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灯盏细辛单株干重与各数量性状关联度的大小顺序为叶数>冠幅>丛芽数>基生叶高度>花数>株高;野黄芩苷含量与各数量性状关联度的大小顺序为叶数>丛芽数>冠幅>花数>基生叶高度>株高;总咖啡酸酯含量与各数量性状关联度的大小顺序为叶数>冠幅>基生叶高度>丛芽数>花数>株高。建议将叶数、冠幅、丛芽数、基生叶高度作为灯盏细辛单株选择的重点标识性状。

关键词: 灯盏细辛 产量 品质 关联度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高原粳稻品质性状因子及品种聚类分析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云南省高原粳稻区生产上应用的41个粳稻品种(系)为供试材料,对其12个品质性状进行因子分析及品种聚类。结果表明,稻米品质性状间相互关系较为复杂。在选取的6个影响稻米品质的主因子中,垩白因子、粒形因子和碾米品质因子对稻米品质的累积贡献率为72.51%;将供试材料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其结果聚为6大类,显示出大部分品种(系)的遗传距离较近,遗传基础狭窄。因此,在粳稻品质育种时,应注重外观品质(垩白和粒形性状)和碾米品质选择,同时要拓宽亲本遗传背景,加强亲本创新研究,以提高品质育种效率。

关键词: 云南高原粳稻 稻米品质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旱栽培条件下杂交稻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比较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旱稻不育系沪旱1A与10个水稻恢复系配出的10个杂交组合,设水、旱2种处理种植,研究杂交组合的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差异性。结果表明:相对水栽条件而言,在旱栽条件下的10个杂交组合株高降低,有效穗减少,根长和根粗增加,根数减少;粒长、粒宽、长宽比、直链淀粉含量均值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垩白率明显增加,说明杂交稻在旱栽条件下品质相对变差。水栽条件下直链淀粉含量略有升高,但变化幅度小,说明在水分胁迫下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因品种而异。因此,研究水稻的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在传统的水栽和旱栽2种环境条件下的变化规律,将对抗旱杂交稻组合的选育有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 杂交稻 旱栽培 农艺性状 品质性状 差异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原粳稻在不同海拔条件下品质特性分析

生态环境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高原粳稻育种基本上以海拔高度开展育种研究,为了明确海拔变化对稻米品质的影响,选用7个不同的品种(OrizasativaL.)分别种植在6个不同海拔生态条件下,研究了在不同海拔条件下的稻米品质性状的变化规律。利用方差分析法对品质性状在不同海拔间的变异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并对品质性状在海拔间的变异系数进行聚类和主成分综合分析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海拔梯度变化对胶稠度、蛋白质、垩白率等影响较大;其次是整精米率;糙米率、粒长、精米率对海拔变化较迟钝,受海拔影响较小,主要受遗传因子的制约;直链淀粉含量在海拔间差异不显著,主要来自于品种间的差异,性状表现主要受品种遗传因子的制约,受环境影响小;高原立体气候条件下,品种须注意海拔种植范围。

关键词: 粳稻 海拔 稻米品质 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分调控对香料烟品质的影响

云南农业科技 2008

摘要:研究灌水次数对香料烟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产值和AB级烟叶比例以A2的最高,外观质量综合评价和烟叶内在化学成分分析也以A2的表现较好,说明移栽成活后的香料烟可以不灌水或灌1次水,但灌水宜早不宜迟,灌水量应严格控制。

关键词: 香料烟 灌水次数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普通野生稻稻米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性状QTL定位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07 CSCD

摘要:利用以籼稻(Oryza sativa ssp.indica)品种特青为遗传背景的云南元江普通野生稻(O.rufipogon Griff.)(简称元江普野)渗入系为材料,采用单标记回归分析和渗入片段叠代法,对出糙率、整精米率、垩白粒率、垩白度、长宽比等5个品质性状的QTL进行了分析,初步定位了16个QTL,有10个QTL来自野生稻的等位基因能改良群体的品质性状。在第5染色体RM598附近检测到了同时影响长宽比和垩白粒率的QTL,来自野生稻的等位基因能增加长宽比和降低垩白粒率,贡献率也较高。在第8染色体RM152附近检测到降低垩白粒率和垩白度的QTL,其贡献率分别为14%和9%。研究结果不仅为品质性状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供参考,而且充分显示了利用野生稻的优异基因改良栽培稻品质性状的巨大潜力。

关键词: 普通野生稻 稻米 加工品质 外观品质 QTL定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生态条件下基因枪法转溶菌酶基因水稻潜在变异性

生态学杂志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云南2种生态条件下,对基因枪法获得的转溶菌酶基因水稻高代品系D2-1-2和受体品种中花9号的农艺性状、稻米蛋白质含量、氨基酸含量和11种矿质元素进行了对照分析。结果表明转基因品系和受体对照在生育期农艺性状上无明显的差异,但转基因水稻结实率和株高明显低于受体品种;转基因水稻糙米蛋白质含量、氨基酸含量以及9种矿质元素含量都有所增加,其中钙、铁和锌等元素增加幅度较大。认为基因枪法转基因植物可能会产生一些潜在的遗传变异,因此,建议应对转基因植物进行多年多点的环境风险评价

关键词: 转溶菌酶基因水稻 农艺性状 品质性状 安全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冷藏条件下云南红梨几个贮藏特性研究

食品工业科技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云南红梨三个品种在2±1℃,RH为85%~95%的冷藏条件下生理生化变化及贮藏效果进行研究与观察,结果表明,云南红梨为呼吸跃变型果实,在该条件下贮藏时,果实的呼吸强度、丙二醛(MDA)、相对电导率整体呈上升趋势;果实硬度呈逐渐下降的趋势。通过贮藏品质评价,在温度为2±1℃、RH为85%~95%条件下品种35贮藏效果最好,95-2的贮藏品质其次,32品种在这个条件下冷藏品质差。

关键词: 云南红梨 冷藏 果实品质 生理生化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冬播麦区小麦部分品质性状的基因型和环境影响及其相关分析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6 CSCD

摘要:选择冬播麦区108份代表性品种(系)于2001~2002年度分别在南北两组区试15个试点种植,对其部分品质性状进行分析表明,北片各品质指标在不同品种和不同地点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且品种间的变异大于品种×地点互作及地点间。试点之间相比,北片各点籽粒硬度和千粒重显著高于南片(里下和试点除外),籽粒蛋白含量和SDS沉淀值各试点相差不大。品种间相比,北片参试品种的籽粒硬度、籽粒蛋白质含量、千粒重和SDS沉淀值普遍高于南片品种,其中北片依次分别为61,12.0%,44.8 g和11.0 mL,南片分别为44,11.5%,37.8 g和10.3 mL;北片品质性状变异幅度较小的品种频率高于南片,北片依次分别为66.2%,76.9%,78.5%和7.7%,南片分别为23.3%,39.5%,32.6%和7.0%。相关分析表明,品质性状间的关系与SKCS籽粒硬度大小有关,硬质麦籽粒硬度与SDS沉淀值和千粒重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和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8和-0.53,籽粒蛋白和SDS沉淀值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15;软质麦籽粒硬度与SDS沉淀值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58,与千粒重无显著相关性,籽粒蛋白和SDS沉淀值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5。

关键词: 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rumL.) 品质性状 基因型 环境 相关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柿子酒渣与牛粪混合发酵有机肥对菠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06

摘要:为了使柿子加工废弃物—酒渣得到资源化利用,延长柿子产业链,解决废弃物污染环境的问题。研究利用柿子酒渣与牛粪混合发酵生产的有机肥与牛粪、膨化鸡粪3种肥料进行了菠菜盆栽效果试验,采用3处理4水平的随机区组设计,共设柿子酒渣与牛粪混合有机肥、牛粪和膨化鸡粪等3个处理,每个处理又按土肥比9:1、8:2、7:3、6:4分为4种施肥水平,重复3次,测试菠菜的产量指标和品质指标,以评价柿子酒渣与牛粪混合发酵有机肥仔菠菜上的使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与膨化鸡粪和牛粪比较,柿子酒渣与牛粪混合发酵有机肥更能促进菠菜的生长和改善菠菜的品质。柿子酒渣与牛粪混合发酵有机肥有明显促进菠菜茎叶与根系生长、增加生物量、提高维生素C含量和减少草酸和硝酸盐积累的效果。综合评价柿子酒渣与牛粪混合发酵有机肥以土肥比7:3施肥处理为最好,菠菜地上及地下部分增产最多维生素C含量最高草酸含量最低。

关键词: 有机肥 菠菜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