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5687条记录
遮阴对“黄金菊”茶树生长与茶叶品质的影响

茶叶通讯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明遮阴对特殊茶树资源"黄金菊"茶树生长及茶叶品质的影响,以遮光率为70%的黑色遮阳网为试验材料,以不遮光(0%)为对照,分析茶树农艺性状、茶园微环境、叶片光合参数、新梢内含成分等。结果显示,遮阴处理改善了黄化茶树资源"黄金菊"的生长状况,使得黄化新梢返绿,改变了处理茶树微环境及光合作用,提高了茶树氨基酸含量。说明适度遮阴可以促进茶树光合作用的进行,利于茶树有机物的积累,提高夏、秋茶品质。

关键词: “黄金菊”茶树 遮阴处理 光合速率 茶叶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花蓟马不同RNA干扰技术比较研究

福建农业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 (Pergande)是一种重要的外来入侵害虫,其繁殖能力强、寄主范围广、抗药性强,给我国蔬菜、花卉等经济作物造成了严重危害。本研究旨在评估膜饲喂和显微注射dsActin对西花蓟马Actin基因的沉默效率,以期为蓟马类等小型昆虫基因功能的研究提供方法和依据。【方法】通过膜饲喂和显微注射的方法将体外合成的dsActin导入西花蓟马二龄若虫体内,用RT-qPCR方法检测Actin基因的mRNA表达;通过单头饲养方法观察统计西花蓟马成虫体长、成虫翅膀或胸腹部畸形率及死亡率。【结果】dsActin膜饲喂后24、48、72 h,Actin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对照组的97%、91%和98%;通过显微注射将dsActin注入西花蓟马体腔,在注射后24、48、72 h,Actin基因的表达量分别为对照组的68%、56%和53%。注射dsActin的西花蓟马在第24~120 h死亡率为44%~98%,显著高于ds GFP对照组;此外,dsActin组个体体长仅为ds GFP对照组的90%,且翅膀或胸腹部出现畸形率为41%。【结论】显微注射dsActin能显著沉默西花蓟马Actin基因mRNA水平的表达,并引起西花蓟马个体不正常发育和死亡,从而建立蓟马类小型昆虫RNAi体系。

关键词: 西花蓟马 RNA干扰 膜饲喂法 显微注射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引进甘蔗种质资源主要工艺性状演进趋势分析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67份甘蔗种质为材料,根据育成年份(10~20年为时间界点)划分为5个改良世代,基于大田试验,2017年11月至2018年3月,每月采集1次样本,选择甘蔗锤度、甘蔗蔗糖分、蔗汁蔗糖分、甘蔗纤维分、蔗汁简纯度等5个重要工艺性状指标,对其进行世代内、世代间方差分析及工艺品质与世代间的回归分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相同世代内各种质工艺性状指标存在显著差异,变异系数介于2%~20%;不同世代间各工艺性状指标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甘蔗蔗糖分、蔗汁蔗糖分和蔗汁简纯度3个工艺性状指标存在着世代和月份的交互作用。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世代与品质性状之间存在显著2次回归关系,随着改良世代的推进,甘蔗锤度、甘蔗蔗糖分和蔗汁蔗糖分等主要工艺性状显著提高,以第5世代的为最高,第2代的最低。

关键词: 甘蔗 种质资源 世代演进 品质性状 差异分析 回归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花蓟马几丁质合成酶UAP基因克隆及功能分析

福建农业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阐明几丁质合成通路中的关键基因UDP-N-乙酰氨基葡萄糖焦磷酸化酶(UDP N-acetylglucosamine pyrophosphorylases, UAP)对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基于西花蓟马转录组数据,克隆验证了UAP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 ORF)全长序列,命名为FoccUAP。利用RT-qPCR方法分析FoccUAP在各个组织和不同龄期的表达情况。最后通过向西花蓟马蜕皮24 h的2龄若虫显微注射ds UAP,检测沉默效率,观察其对西花蓟马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FoccUAP基因开放阅读框全长1 545 bp,编码514个氨基酸,预测蛋白分子量为56.738 kDa,具有Glyco-tranf-GTA-type Super family家族的保守结构域,与等翅目、蜚蠊目、直翅目和半翅目昆虫的UAP基因亲缘关系较近。FoccUAP基因在西花蓟马各个组织都有表达,在头部和腹部相对表达量最高,触角、胸部和足相对表达量较低。该基因在虫体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均有表达,其中2龄幼虫、蛹以及羽化后24、48、168、240 h的成虫表达量分别是1龄幼虫的1.30、2.50、1.56、2.0、2.43和2.56倍。RNAi结果表明,注射ds UAP的西花蓟马羽化率(36.3%)和注射后120 h的存活率(5.0%)均显著低于ds GFP对照组,且注射ds UAP的西花蓟马成虫出现翅膀发育不完整、胸腹部皱缩不规则等畸形现象。【结论】FoccUAP基因对西花蓟马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西花蓟马 UDP-N-乙酰氨基葡萄糖焦磷酸化酶 几丁质合成 RNAi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天然蜂粮对高脂血症大鼠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天然蜂粮对大鼠肠道微生物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使用3个剂量(80,400,800 mg/kg)蜂粮持续灌胃高脂血症大鼠60 d后,取其直肠内容物利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大鼠肠道中菌群结构及其多样性。结果表明:从Alpha多样性指数(Shannon、Simpson)、丰富度指数(Chao、Ace)可知,患有高脂血症的大鼠肠道中细菌多样性有下降趋势。从门水平上分析,5个组的大鼠肠道中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占到了总细菌的94%以上。与高脂模型组相比,天然蜂粮高剂量组大鼠肠道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丰度显著上升(P<0.05)。从属水平上分析,与空白对照组相比,3个天然蜂粮剂量组的大鼠肠道中拟杆菌属Bacteroides、粪球菌属Coprococcus和Paraprevotella丰度显著下降(P<0.05);与高脂模型组相比,3个天然蜂粮组大鼠肠道中Akkermansia丰度有上升趋势(P>0.05)。

关键词: 天然蜂粮 大鼠 肠道微生物 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生态型低AC稻米蒸煮和食味品质特性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生态型低AC稻米蒸煮和食味品质特性。【方法】对21份不同海拔种植的低AC稻米的蒸煮理化指标和RVA谱特征值进行测定,分析籼、粳稻低AC米的蒸煮和食味品质特性,以及各食味品质指标间的相关性;比较不同生态型低AC籼米蒸煮和食味品质特性差异,分析不同海拔种植条件下各食味品质指标间的相关特点。【结果】籼、粳低AC稻米的食味品质指标中,仅PAT和ASV的差异性分别达到显著和极显著水平;蒸煮理化指标间相关均不显著,而RVA谱特征值间相关较大,并与部分蒸煮理化指标相关显著。不同生态型低AC籼米的AC、FC和SBV存在显著性差异,受环境影响较大;随着种植海拔的降低,温度升高,AC和SBV降低,米饭变软变粘;不同生态型低AC籼米PKV、BDV和CSV相关性均表现一致,仅在遮放籼稻的AC与RVA谱部分特征值间有极显著相关性。【结论】低AC籼米GT显著大于粳米,其食味品质略优于粳米。低AC稻米蒸煮和食味品质特性主要由支链淀粉差异引起,RVA谱特征值中决定食味品质的关键指标是PKV,PKV越高,米饭更软更粘;GT较低,达到PKV所需的时间较短。不同生态型低AC稻米品种,种植海拔越低,AC越低,食味品质理化指标以及RVA谱特征值间的关系越密切。

关键词: 生态型 直链淀粉 籼稻 粳稻 理化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蠋蝽成虫对草地贪夜蛾不同龄期幼虫的捕食能力

植物保护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究蠋蝽Arma chinensis(Fallou)对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E.Smith)的生防潜力,在室内条件下测定了蠋蝽成虫对草地贪夜蛾3、4、5龄幼虫的捕食能力.结果表明:雌性成虫对草地贪夜蛾3、4、5龄幼虫的日最大捕食量分别为59.7、23.4、9.0头;瞬时攻击率分别为1.081±0.133、1.247±0.116、0.984±0.159;处理时间分别为(0.017±0.001)、(0.043±0.002)、(0.111±0.014)d.雄性成虫对草地贪夜蛾3、4、5龄幼虫的日最大捕食量分别为58.9、22.5、8.3头;瞬时攻击率分别为0.964±0.118、1.248±0.095、1.025±0.183;处理时间分别为(0.017±0.002)、(0.044±0.002)、(0.121±0.015)d.蠋蝽成虫对草地贪夜蛾3、4、5龄幼虫都能捕食,对3龄幼虫捕食量最大,最喜欢捕食4~5龄幼虫,雌雄成虫都对4龄幼虫的瞬时攻击率最高.试验证实蠋蝽对草地贪夜蛾具有较好的控害效果,可用于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控实践.

关键词: 蠋蝽成虫 草地贪夜蛾 捕食 生物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八种石斛中苯丙醇类和香豆素类化合物含量测定与分析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新建HPLC双波长同时测定松柏苷、紫丁香苷、东莨菪内酯、滨蒿内酯及香豆素含量的分析方法。采用Shiseido CAPCELL PAK MGⅡC_(18)柱(250 mm×4.6 mm,5μm)分析柱;使用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8 mL/min;紫外检测器260 nm,315 nm双波长检测。结果显示,五种成分在测定范围内有良好的线(r~2>0.999);在三个加标浓度下方法回收率为98.7%~102.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2.5%。该方法用于8种石斛品种含量的测定。

关键词: 石斛 苯丙醇类 香豆素类 HPLC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木耳“高原云耳1号”选育报告

中国食用菌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高原云耳1号"是从云南省香格里拉市金江镇野生黑木耳驯化育成的新品种。生育期短,开口到耳芽形成为7d~10 d,出耳期较"黑29"提前7 d~13d。子实体为单片单生,无根、大小适中,呈碗状或贝壳状,边缘圆整、厚、质地软,干耳背面灰色、腹面黑色、有光泽,正反面颜色差别大,耳脉不明显,适合作为干品或鲜品销售。

关键词: 黑木耳 高原云耳1号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琥珀蚕胆绿素结合蛋白基因AaBP-1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蚕业科学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鳞翅目昆虫的胆绿素结合蛋白属脂质运载蛋白家族,通过与胆色素(bilins)结合在蓝绿色素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从琥珀蚕(Antheraea assama)丝腺中克隆了胆绿素结合蛋白基因1(AaBP-1),该基因cDNA全长923 bp,开放阅读框609bp,编码202个氨基酸残基,预测蛋白质分子质量为22.1 kD,理论等电点为5.19,蛋白序列含有1个信号肽和1个Lipocalin超家族结构域。序列比对分析结果表明,AaBP-1的氨基酸序列与柞蚕胆绿素结合蛋白BP-1一致性较高,达到81.7%。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AaBP-1基因mRNA在琥珀蚕5龄第4天幼虫的表皮和丝腺中高量表达,在头和中肠中少量表达,其他组织中都几乎不表达。在丝腺中,AaBP-1主要在前部丝腺和中部丝腺表达,尤其在中部丝腺的前部大量表达,且琥珀蚕丝腺的颜色也呈现出中部丝腺比后部丝腺深的现象。推测AaBP-1可能参与琥珀蚕表皮、丝腺及茧中色素的形成。研究结果将为进一步研究琥珀蚕色素形成机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 琥珀蚕 胆绿素结合蛋白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表达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