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identification(模糊匹配)
159条记录
柠檬苗期一种新病害的病原鉴定及防治药剂的室内筛选

植物保护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近年,在云南省瑞丽市柠檬上发生一种严重的苗期新病害,该病害主要危害柠檬苗的嫩叶、嫩梢和茎,症状表现为褐色叶斑,枝梢枯,严重时植株叶片全部脱落,甚至整株干枯而死。本研究从柠檬苗的病叶和茎上分离得到23株菌株。对病原菌的培养性状、形态特征的观察表明,这些菌株都属于疫霉属棕榈疫霉。致病性测定证明,该菌为柠檬苗疫病的病原菌。采用生长速率抑制法测定了7种杀菌剂对该病菌的菌丝生长抑制作用,并测定其中4种杀菌剂对该病菌的毒力。结果表明:68%精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和68.75%氟吡菌胺.霜霉威悬浮剂3种杀菌剂对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较好,抑菌率在90%左右。毒力测定结果表明,68%精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68.75%氟吡菌胺.霜霉威悬浮剂、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和64%噁霜.锰锌可湿性粉剂的有效中浓度(EC50)分别为121.372、133.392、133.833mg/L和814.071mg/L,其中68%精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有效中浓度最低,相对抑制效果最好。4种药剂的相关系数均在0.92以上,表明药剂浓度与抑制作用呈现较高的相关性。

关键词: 柠檬 病原鉴定 棕榈疫霉 毒力测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木薯一种叶斑病病原的分离鉴定

江西农业学报 2012

摘要:2010年10月,在云南保山潞江坝木薯种植区发现了一种大面积发生的木薯叶斑病。笔者对这种叶斑病的病原菌进行了分离培养,经致病性鉴定、形态观察和ITS序列分析,将这种叶斑病的病原鉴定为狗尾草离蠕孢菌Bipolaris setariaeSawada。

关键词: 保山 木薯 叶斑病 病原菌 分离鉴定 狗尾草离蠕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应用ISSR标记对茶树新品种佛香茶亲本的鉴定

西北农业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佛香茶新品种的亲本来源,应用ISSR标记技术对佛香茶及其拟似亲本共15份材料进行亲缘关系分析。18个引物共扩增出235个位点,其中198个位点呈现多态性,多态性为84.25%,表明15个品种间遗传基础较窄。品种间相似系数变幅为0.580~0.860,平均0.724。相似系数分析表明,佛香1号、云抗10号和福鼎大白茶的相似系数比较一致;佛香2号、佛香4号、云抗14号、福鼎大白茶的相似系数较一致;而佛香3号、佛香5号、长叶白毫、福鼎大白茶的相似系数基本一致。UPGMA聚类则将佛香茶与云抗10号、长叶白毫、云抗14号、福鼎大白茶聚在一起。主成分分析显示,佛香1号与云抗10号距离较近;佛香2号、佛香4号、云抗14号之间距离较近;佛香3号、佛香5号、长叶白毫之间距离较近;而福鼎大白茶则处于中心位置,表明福鼎大白茶为佛香茶亲本之一。ISSR标记分析结果明确了佛香茶的亲本来源:佛香1号的亲本是云抗10号与福鼎大白茶;佛香2号、佛香4号的亲本是云抗14号与福鼎大白茶;佛香3号、佛香5号的亲本是长叶白毫与福鼎大白茶。

关键词: 佛香茶 ISSR 亲本 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柏木枯萎病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及分子鉴定

华北农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温室接种致病性测定、形态学观察和分子鉴定方法对柏木枯萎病病原进行了研究。从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县及玉溪市采集柏木枯萎病病样13份,分离获得来自柏木树根部、茎干及枝的18个真菌分离物。经过致病性试验证实,分离物CWC1-CWC10均为柏木枯萎病病原菌。经形态学鉴定,CWC1-CWC10均为Neofusicoccum parvum。利用rDNA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region(ITSI-5.8S-ITS2)进行PCR扩增,并将测序结果在GenBank中进行同源性比对分析显示,其rDNA ITS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菌与N.parvum的同源性为99%,分子鉴定与形态学鉴定结果一致。Neofusicoccum parvum作为柏木枯萎病的病原菌系首次报道。

关键词: 枯萎病 形态学观察 分子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元谋干热河谷区红花种质资源抗旱性鉴定与评价研究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已收集保存48个国家的3000多份红花种质资源中筛选的15份抗旱种质为材料,对其植株形态、产量构成因素等8个性状进行田间观测,观测项目包括物候期、植物学特征特性、生长势、抗逆性等。以抗旱系数和抗旱指数作为主要评价指标,评价其抗旱适应性、稳产性和丰产性。结果表明:在干旱处理条件下,不同类型种质的抗旱性有差异,不同性状受干旱影响程度也不同,其中YN-9mof,YN-4mf,YN-19mof表现出较对照高的分枝数、单株果球数、千粒重、单株产量和小区产量,说明这类种质材料具有较好的耐(抗)旱性,稳产性好,适宜在旱地种植和作为抗旱基因材料加以利用。试验结果证明在不同类型的红花种质资源中存在丰富的抗旱多样性,是红花抗旱育种的重要基因源。

关键词: 红花 种质资源 抗旱性 鉴定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茶树种质资源的抗性鉴定和评价

中国农学通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有效利用茶树种质资源,筛选适于高效抗性育种的茶树亲本材料。采用田间自然鉴定、低温处理试验等方法,对105份云南茶树种质资源进行了抗寒性和抗虫性鉴定,筛选出11份抗性表现较好的资源,其中抗寒性较强的资源有‘86-8-1’、‘86-9-12’、‘86-12-7’、‘86-6-9’、‘河头白尖毛茶’和‘弄岛黑茶’等6份,抗假小绿叶蝉虫性较强的资源有‘马鞍山大叶茶’、‘昌选2’和‘中叶2号’3份,抗咖啡小爪螨虫性较强的资源有‘基诺大叶茶’和‘丫口小茶’2份,抗根结线虫性较强的资源有‘84-1-1’和‘曼喷龙大叶茶’2份。这些抗性资源既可直接用于推广生产外,还可作为进一步单株选育和杂交育种的亲本或诱变育种的原始材料,为推动茶树新品种选育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技术基础。

关键词: 云南 茶树种质 抗性 鉴定 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百合疫病病原鉴定及其PCR检测

园艺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从百合疫病病株上分离得到的病原菌进行了形态特征观察、致病性测定及核糖体DNA-ITS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菌为疫霉属真菌,与GenBank中烟草疫霉ITS序列的同源性为98%~99%。结合病原菌PCR检测结果,进一步证实其为烟草疫霉菌(Phytophthora nicotianae)。这是烟草疫霉菌侵染云南切花百合的首次报道。

关键词: 百合 疫病 病原鉴定 PCR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双核丝核菌融合群AG-R的分离鉴定

西南农业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采自成都、德宏、广西芋头球根上分离到丝核菌,经融合反应、ITS序列分析鉴定得出,该分离菌株属于双核丝核菌中的AG-R群。分离菌株对白菜幼苗有较强的致病力。从芋头球根中能分离到丝核菌,分离频率很高,从芋头球根外观上看,丝核菌对它没造成危害,植株生长正常。国内尚未见从芋头球根中能分离到丝核菌AG-R的研究报道。

关键词: 芋头 丝核菌 AG-R 分离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茶树优异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与筛选

茶叶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农艺性状、加工品质、生化成分、抗性等方面,对云南500份茶树种质资源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鉴定和评价。采用近100项评定指标,筛选出52份优质资源,其中:四项常规成分含量均衡的32份;发芽特早生的2份;超常规水平的高多酚(>38%)含量5份、高咖啡碱(>5.2%)7份、低咖啡碱(<1%)的2份、高茶黄素(>1.6%)10份;水浸出物含量>48%的26份;抗根结线虫较强的2份;抗假眼小绿叶蝉较强的1份;抗咖啡小爪螨虫较强的2份;抗寒性较强的6份。

关键词: 云南省 茶树 优异种质 鉴定评价 筛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几种兰花菌根真菌的分离鉴定

西南农业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采自云南昆明的墨兰,文山红竹兰、大雪素、小雪素、惠兰、春绿兰以及采自丽江、保山的小雪素根中分离到12株真菌。通过培养性状、ITS序列分析鉴定得出分离菌株分别属于镰刀菌属(Fusarium)、丝核菌属(Rhizoctonia)、格孢腔菌属(Pleospora)、毛壳菌属(Choetarnium)、柱孢属(Cylindrocarpon sp.)。本文首次从采自云南的大雪素和小雪素中分离兰花菌根真菌。从墨兰中分离到格孢腔菌属(Pleospora)真菌在国内未见报道。

关键词: 兰花 菌根菌 ITS序列分析 分离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