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identification(模糊匹配)
159条记录
普洱茶(熟茶)中主要霉菌的分离与鉴定

食品工业科技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渥堆"过程和贮藏工艺是普洱茶具有独特品质的主要原因,而"渥堆"过程中微生物发挥了重要作用。本实验对云南省普洱茶主产区的普洱熟茶中的主要霉菌进行分离鉴定,旨在探讨普洱熟茶中主要的霉菌种类。

关键词: 普洱茶 霉菌 分离 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咖啡碱茶树种质资源的鉴定及评价

西南农业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保存于勐海国家茶树种质分圃100份茶树资源的农艺性状、生化成分、加工品质进行鉴定评价,筛选出2份低咖啡碱茶树种质,咖啡碱含量分别为0.07%、0.06%,植物学分类上属厚轴茶(C.crassicolumna);其鲜叶加工的绿茶品质正常,可直接利用或作为低咖啡碱茶树杂交育种的优良亲本。

关键词: 低咖啡碱 茶树种质 鉴定 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番木瓜白粉病病原鉴定·发生原因及防治策略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为番木瓜高产优质栽培提供依据。[方法]对云南种植区番木瓜白粉病的病原菌进行了鉴定,并对其危害症状、发生和流行因素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番木瓜白粉病病原菌无性世代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其子实层呈白粉状,分生孢子近椭圆形;该病主要危害番木瓜叶片、花芽,严重时也危害果实、果梗;番木瓜白粉病的发生和流行与气象条件关系密切,空气相对湿度低于25%时其分生孢子仍可萌发并侵入危害,分生孢子的最适萌发温度为20~25℃;栽培管理不当也是病害发生、流行的重要因素之一。[结论]加强栽培管理,同时结合药剂防治可有效控制番木瓜白粉病的发生和蔓延。

关键词: 番木瓜白粉病 病原菌 鉴定 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绿茶DNA提取方法及分子鉴定研究(英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0

摘要:[目的]为绿茶产品品质鉴定提供依据。[方法]以绿茶为原料,通过改进的CTAB方法来提取分离绿茶总DNA。并利用所得绿茶DNA采用ISSR分子标记对10个绿茶产品进行鉴定。[结果]所采用改进的CTAB微量提取DNA法,可以得到高质量的绿茶总DNA,1.0g茶样DNA含量在101~498μg/g之间,平均249μg/g。采用ISSR分子标记检测结果表明,ISSR标记能有效地区别不同的绿茶产品。[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研究绿茶分子鉴定技术提取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 绿茶 DNA提取 ISSR 分子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魔芋病毒病的识别与防治

中国园艺文摘 2010

摘要:魔芋病毒病在大田生产中表现各异,主要症状包括花叶、黄化、矮化、矮缩和畸形,易与其他病害混淆,根据实践经验分析魔芋病毒病的识别,其主要传染方式和防治技术。

关键词: 魔芋 病毒病 识别 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普通野生稻杂交后代抗白叶枯病鉴定筛选

江西农业学报 2010

摘要:为了从野生稻中发掘优异的水稻白叶枯病抗性材料,拓宽栽培稻抗白叶枯病遗传基础,达到控制水稻白叶枯病的目的,对合系35与元江普通野生稻远缘杂交后代不同世代的不同株系材料分年度进行了抗白叶枯病能力的鉴定和分析,并调查了后代材料对水稻白叶枯病的抗病能力,获得了一批高抗和中抗材料,为今后定位高抗白叶枯病基因以及水稻抗病育种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元江普通野生稻 杂交后代 抗白叶枯病 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樱花色素的初步定性及提取工艺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云南樱花为材料,通过其溶解性、不同pH值下的颜色变化和最大吸收波长进行了初步定性,通过提取次数、提取时间、液料比和提取温度进行了提取工艺的研究。结果表明:云南樱花色素为一种甜菜素,包括甜菜红素和甜菜黄素;该色素的提取工艺参数为:提取次数3次,提取时间40 min,料液比1∶10(g∶mL),提取温度30℃。

关键词: 云南樱花 色素 定性 提取工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料烟品种细菌性斑点病的抗性鉴定

中国农学通报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香料烟细菌性斑点病是一种由丁香假单胞菌烟草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tabaci(Wolfet al.)Young et al.]侵染引起的新病害,是香料烟生产中的主要病害。采用自然病圃结合人工接种的方法对香料烟品种的细菌性斑点病进行了抗性鉴定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发病动态差异明显,'基可纳巴斯玛'、'巴斯玛14号'、'罗香1号'、'沙姆逊'发病较早,发病后病情稳定,未发现扩展趋势,香料烟多叶发病晚,发病后病情加重迅速。接种后21天调查,'伊兹密尔14号'、'科库鲁·伊兹密尔'、'土卡单株3'、'罗明2-1'、'香料烟多叶'叶片全部枯竭,剩余23个品种有6个中感、10个中抗和7个高抗品种,分别占26.09%、43.48%和30.43%。高抗品种包括'巴斯玛1号'、'卡拉巴格拉'、'杰尼克'、'罗香1号'、'沙姆逊''、巴斯玛14号''、基可纳巴斯玛'。

关键词: 香料烟 品种 细菌性斑点病 抗性 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绿茶DNA提取方法及分子鉴定的初步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以绿茶为原料,通过改进的CTAB方法来提取分离绿茶总DNA,试验表明,所采用改进的CTAB微量提取DNA法,可以得到高质量的绿茶总DNA,1.0g茶样DNA含量在101~498μg/g之间,平均249μg/g。采用ISSR分子标记对10个绿茶产品进行鉴定,结果表明ISSR标记能有效地区别不同的绿茶产品,为进一步研究绿茶分子鉴定技术提取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 绿茶 DNA提取 ISSR 分子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百合枯萎病病原鉴定与ITS序列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从百合枯萎病病株上分离得到的病原菌进行形态特征、致病性以及核糖体DNA-ITS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菌在PDA培养基上气生菌丝白色绒毛状,小型分生孢子卵圆形或椭圆形,大型分生孢子镰刀形。克隆分析菌株的核糖体DNA-ITS区域序列,分离菌与GenBank中尖孢镰刀菌的ITS序列同源性最高达99.8%,仅有1个碱基的差异,进一步证实嵩明百合种植基地百合枯萎病的病原菌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关键词: 百合 枯萎病 rDNA-ITS序列 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