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666条记录
砧木对柠檬'云柠1号'矿质养分吸收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25 CSCD

摘要:为筛选‘云柠1号’柠檬养分高效利用型砧木,于柠檬第1次生理落果期、第2次生理落果期、果实膨大期和果实成熟期分别测定不同砧穗组合柠檬叶片和果实9种矿质元素含量,并在果实成熟后测定果实品质。结果表明,C35和枳壳2种砧木下,‘云柠1号’叶片的N和Zn以及果实的N、P、Mg、Mn、Zn、Cu元素均在生理落果期含量最高,随着果实膨大和成熟其含量逐渐减少。枳壳砧木处理柠檬果实纵径和可滴定酸含量显著高于C35砧木,果实其他指标没有显著差异。结合大、中、微量元素高效吸收利用特性和果实品质,可考虑以枳壳作为‘云柠1号’的砧木,以达到柠檬对矿质元素养分的高效吸收。

关键词: 柠檬 砧木 接穗 矿质元素 养分吸收 果实品质 ‘云柠1号’ 枳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理州贡菜核桃林下栽培技术

中国农技推广 2025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异龙湖区浅层地下水NO3--N浓度时空变化及其来源解析

生态环境学报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明确异龙湖区浅层地下水中NO3-的主要来源、转化过程及主要驱动因素,对防治地下水氮污染和合理利用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于2020年雨季(8月)和2021年旱季(5月)选择异龙湖区农田灌溉井(13个)和居民区生活用水井(10个),共采集46个地下水样品。运用水化学和氮氧同位素(δ15N-NO3-、δ18O-NO3-)技术并结合同位素混合模型(SIAR),明确地下水中NO3-的时空分布、转化过程、来源及不同来源氮对地下水NO3-的贡献。结果表明,地下水中氮浓度和形态均受土地利用和雨旱季变化的影响,农田地下水中氮浓度高于民用地,旱季高于雨季。农用地25%的采样点地下水ρ(NO3--N)超过地下水III类水质要求(GB/T 14848—2017)规定的20 mg·L-1。水土环境对农用地浅层地下水氮浓度影响较大,反映和影响地下水氮浓度的关键性因子是水中的EC、pH、DO和温度(t),而土壤碳氮指标对地下水氮浓度影响较弱。硝化作用是异龙湖区地下水中主要的氮转化过程,地下水NO3-主要来源于粪污氮、土壤有机氮、化肥氮,其对民用地和农用地的贡献率分别为46.02%、25.83%、21.49%和35.27%、34.39%、24.57%。因此,改善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合理堆置和施用粪肥、控制土壤氮淋失是防治异龙湖区地下水中NO3-污染的重要策略。

关键词: 浅层地下水 硝酸盐来源 同位素 时空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金纳米便携功能水凝胶的酪胺可视化监测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为建立生物胺(biogenic amines,BAs)实时监测的比色传感方法,以功能性水凝胶为基底,将β-D-半乳糖五乙酸酯(β-D-galactose pentaacetate,β-D-GP)作为还原剂前体和氯金酸一起负载于功能性水凝胶上,BAs能将β-D-GP水解为还原性β-D-半乳糖,β-D-半乳糖进一步将氯金酸中的金离子(Au3+)还原为金纳米粒子(Au nanoparticles,AuNPs),导致颜色从无色变为紫红色,使用智能手机的图像处理软件获得试验体系红/绿/蓝(red/green/blue,RGB)数据,水凝胶的G值用于量化BAs的测定。进一步用紫外分光光度法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并建立可视化探针。该文以酪胺(tyramine,Tyr)为模型,RGB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在酪胺浓度为2~200μg/mL和0.25~160μg/m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相关性,相关系数R2大于0.980,且显色体系稳定,应用于发酵食品中生物胺的测定,其加标回收率在96.0%~124.0%。

关键词: 酪胺 发酵食品 可视化检测 功能性水凝胶 比色传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发酵桑叶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饲料研究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桑树是多年生落叶木本植物,其叶子为药食同源食品,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饲料工业中。经发酵后的桑叶纤维素、单宁等抗营养因子含量降低,粗蛋白、粗脂肪、氨基酸、矿物质等含量丰富,且具有提高饲料转化率和改善畜产品品质等功效。文章主要介绍了桑叶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元素等含量,发酵常用的菌种以及发酵后桑叶营养成分、抗营养因子以及生物活性物质含量的变化,综述了发酵桑叶对猪、反刍动物、家禽、鱼类的生长性能、肉品质、肠道健康等方面的影响,展望了桑树用于饲料工业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为桑树在动物生产中的高效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桑叶 营养成分 发酵 动物生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家蚕素斑品种菁松的茶斑限性定向转育

浙江农业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在家蚕现行素斑品种菁松的幼虫发育早期进行雌雄性别鉴别,实现雌雄分养分缫差异化利用目的,用普斑限性品系云蚕7A的雌与茶斑品系Cb的雄杂交后,再分别与现行素斑品系菁松A、菁松B杂交,其后代连续数次回交素斑亲本后自交,结合分类选择进行个体和蛾区选择淘汰,将云蚕7A的普斑限性基因和Cb的茶斑基因转入现行素斑品种菁松中,定向转育得到菁A茶限和菁B茶限。结果表明:转育过程中,幼虫斑纹分化成颜色与形状易于分辨的茶斑与非茶斑2种类型,转育得到的菁A茶限和菁B茶限幼虫在3龄初期就会呈现茶斑颜色深浅明显不同的分化,能准确分辨雌雄,其虫蛹率分别为96.91%和96.40%,全茧量分别为1.62 g和1.56 g,茧层率分别为23.78%和23.26%,经济性状与其轮回亲本的差异较小,表现出健康好养、茧质优良等特性。研究结果可为创建特殊性状的育种材料、差异化利用雌雄蚕,以及降低雄蚕种繁育成本奠定基础。

关键词: 家蚕品种 普斑限性 素斑 茶斑限性 定向转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牛油果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

热带农业科技 2024

摘要:概述世界各地牛油果的主要害虫种类(蝇类、蛾类、蚧类、螨类,半翅目和鞘翅目类)、主要病害种类(根腐病、炭疽病、疮痂病等真菌性病害以及细菌性软腐病和溃疡病)和病虫害防治现状.近年来国内牛油果种植面积快速扩张,文章提出从科学合理选园、加强检验检疫、合理选种、选择适宜防治措施等方面来预防和防治牛油果病虫害.

关键词: 鳄梨 害虫 病害 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声波辅助低共熔溶剂提取对咖啡蛋白结构和功能特性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索咖啡蛋白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以脱脂生咖啡粉为原料,探究不同超声波功率(0、200、400、600、800 W)与低共熔溶剂法、碱法协同作用对咖啡蛋白组成成分(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结构特性(粒径分布、傅里叶红外光谱、圆二色光谱、荧光光谱和扫描电镜)和功能特性(溶解度、吸水性、吸油性和乳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低共熔溶剂提取的咖啡蛋白(DES)平均粒径(12.30μm)显著小于由碱法提取的咖啡蛋白(AEP)平均粒径(113.67μm);DES在酸性条件下溶解度更高,AEP在碱性条件下溶解度更高;DES比AEP有更好的吸水性和吸油性。经超声预处理后,咖啡蛋白电泳图谱、傅里叶红外光谱、圆二色光谱和荧光光谱结果分析表明,不同超声波功率预处理未引起蛋白质分子量分布的重大变化,但是对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产生影响。表面微观结构表明,DES表面结构较疏松多孔,AEP表面紧密平坦,超声预处理后AEP微观结构变得疏松多孔,纹理变得分散,并呈现出更多的不规则碎片;DES表面发生略微变化,在400 W和600 W处理15 min时表现出更多小颗粒多孔无序结构,微观结构变化可影响蛋白质的化学和物理性质及其功能特性。在超声功率为400 W时,DES粒径显著减小,粒径参数D[3,2]和D[4,3]分别从10.50、30.43μm减小到7.89、11.27μm;溶解度显著提高,在酸性、碱性条件下溶解度分别由47%、71%上升到75%、81%。此外,超声预处理可提高咖啡蛋白的吸水性和乳化活性,这些均为蛋白质在食品应用中的重要功能特性。研究表明采用超声波技术对咖啡蛋白进行改性有效果,研究结果可为咖啡蛋白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咖啡蛋白 超声波功率 低共熔溶剂 结构特征 功能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缅甸茶叶生产与贸易现状分析

茶叶通讯 2024

摘要:为全方位了解缅甸茶叶生产和贸易现状,采用《缅甸统计年鉴》《世界毒品报告》的茶叶种植规模数据和东盟数据库的贸易数据,基于生产集中度、区域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竞争优势指数对缅甸茶叶生产、贸易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缅甸茶叶生产集中在北部,掸邦占比超 80%;缅甸北部地区的茶叶替代种植效果显著,增幅为 45.22%;缅甸茶叶单产较低,平均为 373.68 kg/hm2,各地区单产由低到高依次为克耶邦、内比都、钦邦、曼德勒省、克伦邦、孟邦、掸邦、克钦邦和实皆省.缅甸各地区均不具备茶叶生产的效率比较优势(SEij指数均<0),掸邦、克钦邦具有茶叶生产的综合比较优势(EAIij指数>1).缅甸茶以出口贸易为主,主要为绿茶.缅甸绿茶对全球和中国的贸易竞争优势指数变化均呈由弱到强的趋势;缅甸红茶对全球不具备竞争优势,但对中国的竞争优势指数为极强竞争优势.

关键词: 茶叶 生产 贸易 缅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南华松茸"的菌塘土壤微生态区系特征

中国食用菌 2024

摘要:野生松茸的发生与其土壤的生态环境特点密切相关。试验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南华松茸”为对象,比较菌塘土壤与非菌塘土壤的理化性质及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并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菌群结构差异,以明确菌塘的微生态区系特征。结果表明,菌塘土壤各理化参数高于非菌塘土,其中速效钾(含量增加151.22%)、锰(增加156.38%)、铜(增加105.88%)含量差异极显著,磷、锌、镁含量差异显著。菌塘土壤中主要三大微生物类群的数量与非菌塘相比差异极显著;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菌塘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显著,优势细菌类群为卡氏伯克霍尔德菌属(Burkholderia-Caballeronia-Paraburkholderia)、分支杆菌属(Mycobacterium.)、酸杆菌属(Acidipila)、热酸菌属(Acidothermus);优势真菌类群为暗梗单孢霉属(Chloridium)、Sagenomella、Glarea、锁瑚菌科未分类的属unclassified-Clavulinaceae、口蘑属(Tricholoma)。

关键词: 松茸 菌塘土壤 理化性质 微生物区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