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杂交兰‘黄金小神童'四倍体诱导技术研究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以杂交兰‘黄金小神童'根状茎为材料,采用安磺灵和EMS(甲基磺酸乙酯)为诱导剂进行多倍体材料诱导,分别用安磺灵浓度为0、0.001%、0.002%、0.003%对其根状茎浸泡处理24、48、72 h后,接种到含有EMS浓度为0、20、50、70 mg/L的固体培养基中继续诱导,培养1个月后转接到无EMS的分化培养基上培养,经筛选及植株稳定后获得四倍体植株。结果表明:以安磺灵浓度为0.002%处理48 h,EMS浓度为50 mg/L加入培养基培养,变异效果最佳,变异率为52%,死亡率仅为6%。筛选出的四倍体株系经稳定后,在形态上表现出植株粗壮,叶片增厚、带革质、叶色深绿、叶片扭曲等特征;经气孔显微观察,气孔单位面积显著增大;经染色体数目鉴定,二倍体株系染色体数目为2n=2x=40,四倍体株系染色体数目为2n=4x=80,较二倍体加倍。


温度对临沧铁壳麦种子生活力、发芽期α-淀粉酶活性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
《麦类作物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临沧铁壳麦种子在发芽期的α-淀粉酶活性及其编码基因相对表达量与种子贮藏温度、贮藏时间及生活力间的关系,分别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法和实时定量PCR法测量α-淀粉酶活性及其编码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与低温贮藏种子相比,高温贮藏种子的发芽期α-淀粉酶活性和amy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升高;amy3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则显著下降,与α-淀粉酶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二者与生活力指标(如发芽速率、发芽指数、发芽势、发芽率和活力指数等)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而低温贮藏种子的发芽期α-淀粉酶活性与amy3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说明贮藏温度尤其是高温不仅强烈影响种子发芽期α-淀粉酶活性及其基因相对表达量,而且可明显改变二者与生活力指标间的相关性。


34种秋海棠基因组大小比较与分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34种野生秋海棠(包括4个变种)为试材,水稻(Oryza sativa L.subsp.japonica Kato)为外标,采用流式细胞法测定其基因组大小,比较不同种、组之间基因组大小的差异,并分析与染色体数的相关性。结果表明:34种秋海棠基因组大小在0.292~2.554 pg之间,最大值约为最小值的9倍,平均基因组大小为0.863 pg,最小的为盾叶秋海棠(Begonia peltatifolia H.L.Li),最大的为水鸭脚秋海棠(B.formosana(Hayata)Masam.)。中国原产的30种秋海棠平均基因组大小(1C=0.925 pg)较南美洲原产的4种的(1C=0.398 pg)大,中国台湾原产的3种秋海棠基因组均比大陆原产的27种的大。中国原产秋海棠不同组间基因组的大小存在差异,同一组内基因组大小亦不相同,本研究所测材料以四室组的基因组最大,为1.285 pg,组内变化近3.2倍;秋海棠组和二室组次之,分别为0.895 pg和0.888 pg,组内变化近6.4、6.8倍;侧膜胎座组基因组最小,为0.721 pg,组内变化约1.2倍。相关性分析表明秋海棠基因组大小与染色体数无显著相关性。本结果可为秋海棠遗传多样性分析及基因组学研究提供一定的基础数据。


云南泸定百合种质资源及表型多样性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了解云南省境内的泸定百合资源状况.[方法]采用查阅文献和实地调查相结合,并对采集到的20个泸定百合野生居群进行表型多样性分析.[结果]泸定百合资源以滇东北昭通、滇东曲靖最丰富,滇中昆明、滇东南文山、滇南红河和滇西保山次之,滇西北地区最少,仅见于金沙江河谷地带,而滇西南地区普洱、临沧未见分布.泸定百合的14个表型性状居群间F值为2. 18~19. 10,差异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平均表型分化系数为73. 58%,居群间变异(59. 5%)大于居群内变异(19. 76%).20个野生居群在聚类树上可划分为2大支,未表现出明显的地理差异性.[结论]泸定百合在云南省境内分布范围广泛,表型遗传多样性丰富.


黄腐酸钾对烟草云烟97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明黄腐酸钾作为一种新型微量元素肥料应用于云烟97的实际效果,设常规施肥、常规施肥+移栽时塘施黄腐酸钾、常规施肥+现蕾时叶面喷施黄腐酸钾等3个处理,调查9个小区共900株烤烟的移栽成活率、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主要经济性状并检测烟叶化学成分。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叶面喷施黄腐酸钾对云烟97的移栽成活率没有影响,塘施黄腐酸钾可以使云烟97移栽成活率提高2.0百分点;叶面喷施黄腐酸钾处理对烟草的大田生育期几乎没有影响,塘施黄腐酸钾能使云烟97各生育期提前2~4 d;叶面喷施或塘施黄腐酸钾使烟株株高增加2.7~3.4 cm,有效叶片数增加2张,茎围、节距、最大叶长和最大叶宽与常规施肥相比差异未达显著水平;塘施黄腐酸钾虽然不能显著提高云烟97的烟叶产量,但可以使云烟97的上等烟比例增加3.77百分点,上中等烟比例增加4.39百分点,从而提升了收购均价,增加产值;不同施肥处理对不同部位烟叶品质元素的影响不同,塘施黄腐酸钾使得云烟97上、下部烟叶内在化学成分相比常规施肥或叶面喷施黄腐酸钾处理更为协调;叶面喷施和塘施虽不能提高云烟97上部烟叶的钾含量,但可以提高云烟97中部烟叶的钾含量,且以塘施效果较好。与常规施肥相比,塘施黄腐酸钾降低了云烟97下部烟叶的钾含量,叶面喷施黄腐酸钾则提高云烟97下部烟叶的钾含量。塘施黄腐酸钾能改善烟叶品质,平衡烟叶化学成分并提高经济效益,在烤烟生产中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 黄腐酸钾 烟草 云烟97 产量 品质 塘施 喷施 移栽成活率 生育期 农艺性状 经济性状 化学成分


香蕉枯萎病菌TR4原生质体转化和基因敲除体系构建
《植物病理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香蕉枯萎病是一种典型的维管束和土传真菌病害,也是最具毁灭性的植物病害之一~([1])。香蕉一旦感病,很难结果,而且目前尚无有效的防治措施~([1])。因此,研究植物病原菌侵染进程和致病机制,可以拓宽思路以寻求植物病害防治新途径。香蕉枯萎病是由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Foc)侵染所致~([1])。对生产影响最大的Foc是侵染包括大蜜哈、


云南野生茄资源的分类和遗传多样性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云南野生茄资源的遗传背景,对其进行分类鉴定,本研究利用9个形态性状和8对SSR引物对从云南省搜集的43份野生茄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6个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在14.89%~95.64%之间,变异系数最大的性状是单果重,最小的是果实横径,遗传多样性指数在1.638~1.993之间。3个质量性状中,果实颜色主要为绿色和绿紫色,果实形状主要为圆球形和卵圆形,而果肉颜色主要是白色和绿白色。特征值大于1的主成分共有3个,累计贡献率为69.453%,其中果实特征占主要成分。8对SSR引物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7276,Shannon’s信息指数为0.641 1,多样性指数为0.385 0。非加权算术平均法(UPGMA)聚类分析表明,在相似系数0.48处,43份野生茄资源划分为2大类群,第一类群包括7份野茄材料,其余36份为第二类群。以上结果可为野生茄资源的进一步研究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野生茄 形态性状 SSR标记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超高效液相串联单四极杆质谱检测器同时测定牛奶中三类六种抗菌药兽药残留研究
《黑龙江畜牧兽医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对牛奶中痕量多种抗菌药物兽药残留做快速检测分析,试验建立并优化了一种快速分析方法,采用中性乙腈-0.05 mol/L磷酸氢二钾缓冲溶液(PBS)超声条件下对样品中目标化合物进行提取,HLB固相萃取小柱净化,通过超高效液相串联单四极杆质谱检测器(UPLC-QDa)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牛奶中三类六种抗菌药物的平均回收率范围为72.1%~95.0%,相对标准偏差为1.31%~13.80%,方法检出限为1.5~6.0μg/kg。说明该方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日常牛奶的分析检测。
关键词: 牛奶 6种抗菌药物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 固相萃取 超高效液相串联单四极杆质谱检测器(UPLC-QD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