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5687条记录
版纳微型猪近交系ASB17基因克隆及睾丸组织特异表达研究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ASB17基因与睾丸形成和精子发生密切相关。为研究ASB17基因在猪睾丸功能及精子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从GenBank下载猪及近缘物种ASB17序列作为参考序列,设计特异引物从版纳微型猪近交系(BMI)睾丸组织中扩增ASB17基因完全编码序列及部分侧翼序列,对ASB17翻译的蛋白质序列进行多种功能生物信息学分析并构建多物种系统进化树,最后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BMI 15个重要组织的ASB17 mRNA转录表达水平。结果表明,扩增得到BMI ASB17编码区序列长888bp,编码295个氨基酸。功能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ASB17存在2个保守结构域ANK和SOCS_box,无跨膜螺旋结构,无N端信号肽序列,二级结构以α螺旋为主,N末端和C末端均亲水,有4类功能活性位点,位于细胞质的概率70.6%。系统进化分析表明,ASB17基因在进化中高度保守,且与牛、羊的亲缘关系最近,符合物种的系统分类学。多组织相对荧光定量表达分析表明ASB17基因在睾丸中特异高表达,在心、肝等其他14个组织中不表达。研究结果为探索BMI ASB17基因在睾丸形成和精子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及功能奠定基础。

关键词: ANK(锚定蛋白重复) SOCS(细胞因子信号抑制的蛋白) 版纳微型猪近交系 组织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个云瑞品系在云南陇川旱地水田蔗区的丰产性及稳产性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甘蔗新品系、新材料在陇川旱地水田的丰产性及稳产性,加快优良甘蔗新品系在生产上的推广应用,在陇川4个乡镇的旱坡地和水田对云瑞09-315和云瑞07-1433两个甘蔗新品系开展多点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在陇川的水田、旱坡地,云瑞07-1433的平均蔗茎产量、产糖量显著高于双对照,平均蔗茎产量、产糖量高稳系数都超过双对照,蔗茎产量的变异系数介于双对照之间,产糖量的变异系数均低于双对照,说明云瑞07-1433对水田和旱地的丰产性好、适应性广,产糖量受环境影响相对较小;云瑞09-315在旱地蔗茎产量与对照粤糖93-159(CK2)的差异显著,其平均蔗茎产量、产糖量在水田的高稳系数都超过双对照,平均蔗茎产量在旱坡地介于双对照之间,蔗茎产量的变异系数介于双对照之间,产糖量的变异系数都低于双对照,说明其适合水田种植。

关键词: 甘蔗 品系 品种试验 丰产性 稳产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氟乐灵微球的制备及其控释效果研究

农药学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延缓氟乐灵降解速率,延长其持效期,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二氧化硅源,以吐温–60为表面活性剂,采用乳液法将氟乐灵包裹在二氧化硅中,制备了氟乐灵微球,同时考察正硅酸乙酯与氟乐灵间的质量比及吐温–60质量分数对包封率及其缓释性能的影响,同时建立了温度和p H值对控释性能影响的多级释放模型。结果表明:形成的二氧化硅微球为1μm左右的规则球形,粒径分布较窄,负载率可达50%。氟乐灵微球有效降低了氟乐灵原药的降解速率,且随着温度及p H值的升高,氟乐灵的释放速率加快。该研究不仅提高了农药稳定性,延长了其持效期,对其他农药微球的制备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氟乐灵 二氧化硅 微球 控释效果 释放动力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5种气候生态型割手密F_1和F_2杂种的耐旱性评价

中国农业科学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干旱是甘蔗生产中重要的逆境因子,严重影响甘蔗产量和品质。甘蔗野生资源割手密具有抗逆性强、宿根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研究其后代耐旱性,筛选耐旱种质,为培育新型抗旱亲本、实现甘蔗新品种突破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5种生态类型割手密与云瑞系列创新亲本、国外种以及国内种的杂交F_1、F_2代材料共36份,采用温室人工控水胁迫的方法,于甘蔗拔节初期设置正常供水(作对照)、轻度胁迫和重度胁迫3个处理。分别测定3个处理条件下甘蔗叶片质膜透性(plasma membrane permeability,PMP)、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叶绿素(chlorophyll,CHL)、可溶性蛋白(soluble protein,Pr)、脯氨酸(proline,Pro)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酶活性7个生理生化指标,利用模糊隶属函数法、聚类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综合评价割手密后代在不同程度水分胁迫下的耐旱性表现。【结果】水分胁迫下甘蔗叶片的PMP、MDA含量、Pro含量、SOD和POD酶活性升高,CHL含量和Pr含量降低,变化幅度因甘蔗基因型及水分胁迫程度差异而不同;隶属函数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程度水分胁迫下,割手密后代的耐旱能力不同,F_1代耐旱性较强,综合抗旱能力超过双亲的个体比例为82%,远高于F_2代;聚类分析表明,所有材料在轻度水分胁迫下可分为4大类群,其中,Ⅰ和Ⅱ类耐旱性最好,Ⅳ类次之,Ⅲ类耐旱性最差且全为F_2代材料,F_1代均分布于耐旱性较好的Ⅰ、Ⅱ、Ⅳ类群。重度胁迫下可分为3大类群,Ⅰ、Ⅲ类耐旱性较强,Ⅱ类耐旱性最差,F_1代(除云割F_108-473外)均分布在耐旱性较强的Ⅰ、Ⅲ类群;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不同程度水分胁迫下,各指标与耐旱性间的关联度不同。轻度胁迫下,关联度依次为POD>SOD>PMP>MDA>Pr>CHL>Pro;重度胁迫下关联度依次为SOD>Pr>CHL>POD>PMP>MDA>Pro。【结论】36份割手密F_1和F_2杂种材料中,云割F_108-536、云割F_211-179、云割F_211-8、云割F_108-474、云割F_108-398、云割F_108-254、云割F_211-261、云割F_211-151、云割F_108-538、云割F_108-391、云割F_211-188、云割F_211-37、云割F_107-150、云割F_211-258和云割F_211-90耐旱性较强,为强耐旱种质,可在甘蔗抗旱亲本培育及抗旱育种中加以重点利用;割手密耐旱特性在不同世代中的遗传表现不同,F_1代耐旱性强于F_2代;割手密后代耐旱性强弱与其父本割手密的气候生态类型、地理位置及海拔无明显相关性;PMP、MDA含量、CHL含量、SOD和POD酶活性5个生理生化指标与甘蔗耐旱性关联度较高,是耐旱性评价的优良指标。

关键词: 割手密 水分胁迫 生理生化指标 耐旱性 甘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T3株对家蚕的亚致死作用测试

蚕业科学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病毒对宿主昆虫的亚致死作用是指感染病毒后未死亡的昆虫,其生长发育、生殖等生命活动能力发生了明显变化。为了探明生产上发生家蚕血液型脓病时是否存在病原物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 NPV)对家蚕的亚致死作用,以家蚕品种菁松×皓月的蚁蚕为材料,测试以低于致死中浓度(LC_(50))的Bm NPV-T3多角体悬液添食处理对存活家蚕的亚致死作用。测定Bm NPV-T3对蚁蚕的LC_(50)值为1.41×10~5m L~(-1)。以浓度为10~5~10~3m L~(-1)的Bm NPV-T3多角体悬液给蚁蚕添食后,存活幼虫的体质量显著降低;10~5m L~(-1)多角体悬液添毒试验组存活幼虫的发育历期明显延长,而对蛹期发育历期的影响不显著;10~5m L~(-1)和10~4m L~(-1)多角体悬液添毒试验组的存活幼虫发育至成虫,其产卵量显著低于对照组;10~5m L~(-1)多角体悬液添毒试验组存活幼虫的蛹体质量、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均受到一定影响,其中对雌蚕的茧层量影响显著。依据上述试验结果初步认为,以低于致死中浓度的Bm NPV悬液给蚁蚕添毒后,对蚕体的生长发育和产茧、产卵性状都具有一定的影响,Bm NPV对家蚕存在亚致死作用。

关键词: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 亚致死 家蚕 生长 生殖 产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饲粮添加新鲜柠檬和柠檬酸对产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

中国家禽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旨在探讨日粮中添加新鲜柠檬和柠檬酸作为酸化剂,对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设计,选用64周龄海兰褐蛋鸡768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8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2%柠檬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新鲜柠檬,4%柠檬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4%新鲜柠檬,柠檬酸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与柠檬组所含柠檬酸等量的工业柠檬酸。在相同饲养环境下,预饲期7 d,试验期为60 d。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新鲜柠檬、工业合成柠檬酸对产蛋鸡的生产性能无显著影响;添加4%新鲜柠檬能够显著提高鸡蛋的蛋壳强度(P<0.05),添加2%新鲜柠檬能够有效减缓产蛋后期蛋重的增长(P<0.05),但添加单一工业合成柠檬酸会显著降低蛋壳强度及蛋壳厚度(P<0.05)。

关键词: 新鲜柠檬 柠檬酸 生产性能 蛋品质 蛋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洋桔梗小孢子培养胚性愈伤组织诱导

江苏农业科学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了影响洋桔梗小孢子培养中胚性愈伤组织形成的主要因素,旨在建立其高频胚性愈伤组织体系。结果发现,基因型是影响洋桔梗小孢子发生胚性愈伤组织的关键因素,不同基因型间诱导率不同,供试材料中3份诱导出胚性愈伤组织,其中香槟601出愈率最高,达到4.86个/朵;4℃低温处理1~3 d均能显著提高胚性愈伤组织的出愈率,最佳处理时间是1 d。32℃热激处理对于提高胚性愈伤组织出愈率有一定的影响,但较低温处理不明显。适合多个洋桔梗基因型诱导胚性愈伤组织的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1.0 mg/L 6-BA+1.0 mg/L KT+2.0 mg/L 2,4-D+0.2 mg/L NAA。

关键词: 洋桔梗 小孢子培养 胚性愈伤组织 影响因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金属硫蛋白基因(MT2bL)启动子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MT)富含半胱氨酸,而且能够结合多种金属离子,调控细胞内金属代谢的平衡。本研究根据水稻在减数分裂期、开花期和开花后5 d的基因芯片数据结果,从水稻品种黎榆B(O.sativa L.ssp.japonica C.V.Liyu B)基因组中克隆得到了一个植物MT-2类基因Metallothionein2b-Like(Os MT2b L)的启动子序列,序列全长2 063 bp。利用植物启动子区域顺式作用元件数据库(PLACE)分析表明该启动子序列含有5个CURE(copper-response element)元件(GTAC)以及多个其它顺式作用元件。构建了多个启动子融合表达载体(p Ca MV35S::GUS,p MT2b L::GUS,p Ubi1::GUS,p CYC::GUS和p ACT1::GUS),并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水稻愈伤组织获得了转基因植株。GUS组织染色结果分析表明,Os MT2b L基因启动子在水稻幼苗期的胚根、胚芽和胚芽鞘中具有高水平的GUS表达活性,特别是在胚根根尖和胚芽顶端的GUS表达活性较高;在减数分裂期的植株叶片、颖壳和开花10 d后的未成熟种子中GUS表达活性也较高;GUS蛋白荧光定量分析结果表明,Os MT2b L基因启动子在水稻叶片中驱动GUS基因表达的活性比Ca MV35S基因启动子高出3倍以上。

关键词: 水稻(Oryza sativa L.) OsMT2bL基因 启动子 GUS基因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圆果大赤螨对桑树害虫的捕食功能反应

环境昆虫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室内条件下研究了圆果大赤螨对桑树害虫朱砂叶螨、桑蓟马和桑粉虱的捕食作用。结果表明,圆果大赤螨对3种猎物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功能反应模型,经χ2检验,理论值与观测值差异不显著。捕食功能反应参数表明圆果大赤螨对桑蓟马、朱砂叶螨和桑粉虱捕食量差异显著,其最大日捕食量理论值分别为:416.67、222.22、97.09头。圆果大赤螨对猎物的搜寻效应均随猎物密度的增加而呈线性下降,且取食桑蓟马的搜寻效应明显高于朱砂叶螨和桑粉虱。HollingⅢ型功能反应新模型拟合得出,1头圆果大赤螨对桑蓟马、朱砂叶螨、桑粉虱的最佳寻找密度分别为77.54头、70.49头和27.27头。研究表明,圆果大赤螨对桑树害虫捕食能力依次为桑蓟马>朱砂叶螨>桑粉虱,且对3种害虫均具有较强捕食能力,是桑园害虫的重要天敌资源。

关键词: 圆果大赤螨 桑蓟马 朱砂叶螨 桑粉虱 功能反应 搜寻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QuEChERS-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土壤中6种酰胺类除草剂残留

色谱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了QuEChERS-气相色谱-质谱同时测定土壤中乙草胺(acetochlor)、甲草胺(alachlor)、异丙甲草胺(metolachlor)、吡草胺(metazachlor)、丁草胺(butachlor)和丙草胺(pretilachlor)6种酰胺类除草剂的分析方法。土壤中残留的酰胺类除草剂用10 mL去离子水、10 mL乙腈和4 g NaCl提取,用N-丙基乙二胺(PSA)、C18、石墨化炭黑(GCB)和无水硫酸镁(MgSO4)净化,然后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采用HP-5MS弱极性石英毛细管柱进行气相色谱分离,在电子轰击电离(EI)源模式下以选择离子监测(SIM)扫描模式检测。结果表明,6种酰胺类除草剂在0.01~1.00 mg/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为0.999 6~1.000 0。在加标水平为0.025、0.10和0.50 mg/kg时,6种酰胺类除草剂的平均回收率为92.0%~108%,相对标准偏差为1.64%~8.25%(n=3)。方法的检出限为0.002~0.006 mg/kg,定量限为0.005~0.02 mg/kg。同常用的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GC-ECD)法比较,该法可提高抗干扰能力,使6种酰胺类除草剂得到较好分离。方法所使用的有机溶剂种类和用量少,操作简单、快速,具有应用价值。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 QuEChERS 酰胺类除草剂 残留 土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