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5687条记录
‘紫娟’茶花色苷的分离鉴定

食品科学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依次以MCI gel CPH 20P(75~150μm)树脂和Sephadex~(TM) LH-20葡聚糖凝胶为层析柱填料,对‘紫娟’茶花色苷进行分离纯化,采用5%乙酸-甲醇溶液和5%乙酸溶液对花色苷提取液梯度洗脱,得到6种花色苷组分。采用薄层层析、高效液相色谱及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对‘紫娟’茶花色苷组成成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从‘紫娟’茶鲜叶中分离出的花色苷为飞燕草素-3-O-半乳糖苷、矢车菊素-3-O-半乳糖苷、飞燕草素-3-O-(6-(Z)对香豆酸)吡喃半乳糖苷、矢车菊素-3-O-(6-(Z)对香豆酸)吡喃半乳糖苷、飞燕草素-3-O-(6-(E)对香豆酸)吡喃半乳糖苷、矢车菊素-3-O-(6-(E)对香豆酸)吡喃半乳糖苷。

关键词: ‘紫娟’茶 花色苷 分离纯化 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法 结构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桑粉虱种特异性引物筛选

西南农业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桑粉虱Pealius mori(Takahashi)与其他种类粉虱形态相似,识别困难。设计、筛选桑粉虱种特异性引物,为桑粉虱检测和鉴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DNAMAN软件比较与桑粉虱同源性较高的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7种粉虱线粒体COⅠ基因序列,应用Primer 5.0软件设计5对桑粉虱COⅠ基因特异性引物。将各对引物与不同种类粉虱成虫基因组DNA模板进行PCR扩增,检测目的条带,筛选桑粉虱种的特异性引物。以桑粉虱的卵和幼虫基因组DNA为模板,验证所筛选出的桑粉虱种特异性引物的灵敏性。【结果】2对桑粉虱种特异性引物sfs1-1/sfs1-2、sfs5-1/sfs5-2对桑粉虱单头成虫基因组DNA的PCR扩增产物分别为450、300 bp,而对烟粉虱B型、温室白粉虱无扩增效果。2对引物对桑粉虱DNA模板浓度最低检测值分别为0.15 pg/μl、0.15 ng/μl。引物sfs1-1/sfs1-2灵敏性较引物sfs5-1/sfs5-2高1000倍。2对引物对桑粉虱成虫、幼虫及卵粒的线粒体COⅠ基因皆具较好扩增能力。【结论】引物sfs1-1/sfs1-2、sfs5-1/sfs5具桑粉虱种的特异性,引物sfs1-1/sfs1-2为桑粉虱检测、鉴定的首选引物。

关键词: 桑粉虱 线粒体COⅠ基因 种特异性引物 筛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施肥处理对枳及柠檬容器苗生长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9个不同施肥处理对枳及柠檬容器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对枳容器苗的苗高、地径、分枝高度及嫁接后柠檬苗的发芽率、株高、茎粗、分枝数及生物量都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施肥处理对枳及柠檬容器苗综合表现最好的为T4(撒施柠檬专用肥1.6 g)处理,其次是T2(撒施尿素0.6 g)、T3(撒施柠檬专用肥0.8 g)处理,表现最差的是T8(浇施5%柠檬专用肥)和T7(浇施3%柠檬专用肥)处理。在一定施肥浓度范围内,施肥对嫁接后柠檬容器苗的生物量积累有明显促进作用。柠檬容器苗培育时建议采用在基质中撒施柠檬专用肥1.6 g。

关键词: 柠檬 容器苗 施肥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蜡封处理对木薯种茎失水速率的影响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干燥无阳光直射的室内,测定了6种不同部位蜡封处理对‘华南10号’木薯短段(15.0 cm)种茎失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0 d的贮藏期中,木薯种茎相对含水率表现为全封>封两端>封中部>封顶端>封基端>不封,所有蜡封种茎处理均与不封达到极显著差异,而平均每天失水速率表现为不封(2.75%)>封基端(2.38%)>封顶端(2.06%)>封中部(1.94%)>封两端(1.87%)>全封(1.29%),蜡封处理能有效提高种茎的相对含水率及降低其失水速率,且贮藏时间越长,保水效果越好;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全封与封两端之间、封顶端与封基端之间的相对含水率差值越来越大,而封两端、封中部与封顶端之间的相对含水率差值比较稳定。综合考虑保水效果、省工省蜡和方便操作等因素,建议在木薯生产中采用封两端或封顶端的蜡封处理技术。

关键词: 木薯种茎 蜡封 含水率 失水速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株巨大口蘑的鉴定及培养基中无机盐优化

核农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筛选巨大口蘑菌丝生长的最优培养基,从采集自云南临沧的野生口蘑子实体中分离获得菌株YAASM4295,利用形态学与ITS序列分析的方法对其进行分类学鉴定;并以不同的无机盐为基础,通过单因素试验,各筛选出2种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分析4种无机盐及其正交组合对该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采集到的菌株为巨大口蘑,供试无机盐对其菌丝生长在不同程度上均有促进作用,其中0.1 mg·m L~(-1)MgSO_4、0.1 mg·m L~(-1)K_2HPO_4、0.05 mg·L~(-1)CoCl_2、0.05 mg·L~(-1)Mn Cl_2对该菌生长与生长势的促进作用最大,且与其它处理相比达到了极显著水平。4种无机盐协同作用对该菌菌丝生长影响的大小依次为Mg SO4>CoCl_2>MnCl_2>K2HPO4;最佳组合为0.2 mg·m L~(-1)Mg SO4+0.1 mg·m L~(-1)K_2HPO_4+0.01 mg·L~(-1)MnCl_2+0.01 mg·L~(-1)CoCl_2。综上,该野生巨大口蘑菌株在各无机盐培养基组合之间的菌丝生长速度差异极显著,不同组合间有明显的交互作用,这为其优质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野生巨大口蘑 分离 鉴定 无机盐 正交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贵高原红花龙胆生态适宜性区划研究

中国药学杂志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预测红花龙胆(Gentiana rhodantha)在云南、贵州的潜在适生区,研究物种分布与生态因子间的相互关系,探讨气候和土壤条件对药材特定和整体化学成分的影响作用。方法最大熵模型(MaxEnt)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用于预测红花龙胆潜在地理分布;超高效液相色谱法用于建立红花龙胆不同部位UPLC指纹图谱;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研究化学成分含量变化与生态因子间的相互关系。结果 MaxEnt模型训练集和测试集AUC值分别为0.919和0.915,表明模型预测结果准确,可信度高。分布区模拟结果显示,影响红花龙胆分布的主要生态因子为:年均温度变化范围(最适宜范围:16.0~27.0℃)、昼夜温差月均值(最适宜范围:8.5~11.6℃)、6月平均降水量(最适宜范围:200~400 mm)、9月平均降水量(最适宜范围:90~125 mm)、6月平均最高气温(最适宜范围:21.0~27.0℃)、温度季节性变化方差(最适宜范围:4 000~5 200)、10月平均降水量(最适宜范围:65~110 mm)、7月平均最低气温(最适宜范围:14.5~20.5℃)、1月平均最高气温(最适宜范围:14.5~25.5℃)、土壤酸碱度(最适宜范围:pH<5)、4月平均降水量(最适宜范围:14.5~25.5 mm)。相关性分析显示,地下与地上部位芒果苷含量、化学成分总含量、化学成分根茎比与植株生长期温度、降水及上层土壤理化特性相关性显著(P<0.05或P<0.01),与生境适宜度值呈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的负相关;6~8月的降水、温度变化及上层土壤酸碱度、阳离子交换量是影响药材有效成分积累的关键生态因子。结论云贵高原红花龙胆最适宜的生长区位于云南中部和滇西北,贵州黔东南和黔南地区。

关键词: 红花龙胆 物种分布 超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 生态因子 生态适宜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土壤质地对柱花草生长发育、生物量及土壤肥力变化的影响

土壤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大田试验的方法,在云南省元谋县小雷宰流域内壤土、砂壤土和重壤土3种质地土壤上,以热研5号柱花草为材料,研究土壤质地对柱花草生长发育、生物量及土壤有机质、有机碳、全氮和全磷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3种土壤质地上种植柱花草,柱花草地上部和地下部生长量和生物量表现幼苗期增加缓慢,而分枝期后增加快的趋势。壤土耕性好,兼有砂土和重壤土的优点,有利柱花草地上部分的生长发育,柱花草地上部生长量、生物量及改善土壤肥力方面显著高于重壤土。砂壤土有利于柱花草根系向深层土壤生长,柱花草地下部生长量、生物量及根瘤显著高于种植在重壤土。在3种土壤质地种植柱花草后,土壤有机质、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均有上升趋势。综合而言,通气性和保肥保水能力居中的壤土更适合柱花草的生长发育及干物质的积累。

关键词: 土壤质地 柱花草 生长发育 生物量 土壤肥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3种獐牙菜属民族药UPLC指纹图谱研究

中草药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采用UPLC技术结合定量分析、系统聚类分析(HCA)和主成分分析(PCA),评价、鉴别3种民族药用植物川东獐牙菜Swertia davidii、狭叶獐牙菜S.angustifolia和紫红獐牙菜S.punicea Hemsl.。方法采集3种獐牙菜共27株样品色谱图,将色谱图导入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软件,确定样品保留时间和峰面积数据,对3组样品进行相似度分析。峰面积数据导入SPSS和SIMCA-P~+软件进行HCA和PCA,从树状图和主成分得分图中判断聚类效果。结果该方法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3,仪器精密度高(RSD为0.19%~2.45%),方法重现性好(RSD为0~1.77%),加样回收率在95.8%~102.3%,RSD为0.45%~2.81%。不同物种獐牙菜植物中指示化合物的量差异大,同一物种不同个体中指示化合物量差异明显。獐牙菜苦苷在川东獐牙菜中为0.54~10.05 mg/g,狭叶獐牙菜中未检出,紫红獐牙菜中为1.76~15.62 mg/g;龙胆苦苷在川东獐牙菜中为4.27~11.18 mg/g,狭叶獐牙菜中为0.26~3.58 mg/g,紫红獐牙菜中为1.13~16.11 mg/g;当药苷在川东獐牙菜中为0.02~0.28 mg/g,狭叶獐牙菜中为0.02~0.14 mg/g,紫红獐牙菜中为0.11~44.52 mg/g;芒果苷在川东獐牙菜中为0.14~0.55 mg/g,狭叶獐牙菜中为0.03~0.04 mg/g,紫红獐牙菜中为0.01~13.49 mg/g。HCA树状图分类准确率为85.2%,误判的紫红獐牙菜样品中化合物量较低。PCA得分图可以区分3种獐牙菜,紫红獐牙菜聚类效果分散,个体之间差异较大。结论采用UPLC技术分析指示化合物的量,结合化学计量学能够评价和鉴别3种獐牙菜属药用植物。在本研究中,紫红獐牙菜表现出更高的药用价值。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 指纹图谱 獐牙菜属 川东獐牙菜 狭叶獐牙菜 紫红獐牙菜 獐牙菜苦苷 龙胆苦苷 芒果苷 当药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少数民族对蔬菜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聚集区,属于云贵高原区,地形地貌复杂,气候多样,正因为如此,云南产生了丰富多样的蔬菜资源。然而,近些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外来文化的渗透,该地区正经历着较大的变迁,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和生活习俗及与之相关的蔬菜资源亦逐渐消失。国家为了保护和发扬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和蔬菜资源,特设立本调查项目,对云南省31个县进行了系统调查。本文仅介绍云南少数民族对蔬菜种质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情况,旨在为国家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制定农业生物资源保护策略和科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依据。

关键词: 云南 少数民族 蔬菜种质资源 利用和保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南地区红花龙胆分布格局模拟与气候变化影响评价

应用生态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最大熵(MaxEnt)模型,基于230条分布记录及33个气候因子数据,模拟全新世中期(约6000年前)、当前时期(1950—2000年)和未来(2050s、2070s)气候条件下,红花龙胆西南地区的潜在分布范围;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和ArcGIS空间分析,筛选影响物种分布的关键气候因子,探讨不同分布区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模型训练集AUC值为0.942,验证集AUC值为0.849,表明模型预测的准确性较高.5个气候因子(7月最高气温、8月最低气温、昼夜温差与年温差比值、7月最低气温和6月最低气温)对模型贡献最大,累计贡献率达59.9%.随未来气候变化,红花龙胆适生区将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变化趋势,在RCP 8.5情景下,至2070s阶段,西南地区红花龙胆适宜生境总面积与当前气候条件相比减少15.0%,但云南境内适生区和高适生区面积较当前分别增加32.8%和32.7%.红花龙胆适宜生长于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气候变暖明显影响着适宜生境的面积和范围,尤其低海拔分布区对气候变化较敏感,适宜生境退缩严重,而高海拔地区由于降水、温度条件的改善适宜生境有所增加.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未来西南地区红花龙胆主要分布区可能向西迁移,并向更高海拔扩张.

关键词: 红花龙胆 气候变化 物种分布模型 西南地区 地理分布格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