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植物覆盖下蕉园土壤化学性质和酶活性的变化特征
《西南农业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通过对植物覆盖下蕉园土壤化学性质及酶活性进行研究,明确植物覆盖对蕉园土壤质量影响的变化特征,以期为用地养地结合的蕉园种植模式提供数据支持.[方法]以无覆盖物的传统裸露种植方式为对照,以人工种植大翼豆[Macroptilium atropurpureum(DC.)Urb]和自然生杂草为覆盖处理,通过连续3年田间小区定位试验,分析植物覆盖下蕉园土壤化学性质及酶活性的变化特征.[结果]植物覆盖显著改善了蕉园土壤化学性质及酶活性(P<0.05),与对照相比,大翼豆覆盖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碱解氮、有效磷分别提升51.92%、38.00%、41.86%、20.85%、29.70%;大翼豆覆盖处理的土壤蔗糖酶、脲酶、过氧化氢酶及磷酸酶活性分别提高34.19%、50.28%、33.41%、101.54%.植物覆盖措施在1年内有效改善了蕉园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及有效磷含量,而对土壤全氮及全磷含量的影响则需要覆盖处理2年以上才能达到显著水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大翼豆覆盖处理对土壤酶活性影响较自然生杂草处理显著.[结论]与传统裸露种植方式相比,两种覆盖模式均显著提高了 土壤化学性质和酶活性,且豆科植物覆盖效果明显优于自然生杂草,宽窄行种植配合豆科植物覆盖处理,能有效改善土壤质量,可作为云南干热河谷区域香蕉产业健康发展的技术模式.


苦荞FtERF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及其表达分析
《作物杂志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乙烯响应因子对植物发育和细胞代谢具有重要作用.通过RT-PCR从苦荞中克隆出ERF基因,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差异表达分析.结果表明,FtERF基因开放阅读框长度为729bp,编码了 243个氨基酸,编码的蛋白分子量26.08kD,等电点9.22,属于亲水性蛋白.FtERF不含有信号肽和跨膜螺旋结构,亚细胞定位在细胞核内,蛋白质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高度相似.FtERF含有抑制基序DLNxxP,系统进化表明FtERF和ERF4关系较近.经荧光定量表达发现,厚壳苦荞不同部位表达均高于薄壳苦荞,苦荞发育成熟期表达高于非成熟期.


缅甸甘蔗(蔗糖)产业发展现状及与中国合作展望
《中国糖料 》 2024
摘要:[目的]为全方位了解缅甸甘蔗(蔗糖)产业发展现状,[方法]运用缅甸统计年鉴、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库、世界毒品报告的甘蔗种植规模数据和东盟数据库、UN商品贸易数据库的贸易数据,基于生产集中度、区域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竞争优势指数对缅甸甘蔗生产、贸易状况进行分析.[结果]生产方面,缅甸蔗区集中至缅甸北部,实皆省、掸邦、勃固省和曼德勒省是缅甸甘蔗生产前四的省份;缅甸甘蔗单产与中国平均、全球平均和全球最高单产均存在很大程度上的差距;掸邦、实皆省、内比都的甘蔗综合生产优势指数均为强绝对优势指数.贸易方面,蔗糖是缅甸甘蔗及其产品贸易的主要类型,且以进口贸易为主;缅甸甘蔗和蔗糖出口的第一目的地国家一直是中国,蔗糖的进口来源国家主要是泰国和印度;缅甸甘蔗和蔗糖对中国均具极强竞争优势.[结论]进一步加强中-缅甘蔗科技的合作研究和推广,在中-缅跨境地区进行产业化开发示范,加强扶持发展甘蔗替代种植项目.


10种杀菌剂对雪茄烟软腐病室内生物活性测定及田间防效评价
《农药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进行了室内生物活性和田间药效试验,旨在测定10种常用杀菌剂对雪茄烟软腐病的效果,并筛选出在软腐病菌防控中具有高效、安全和低毒性的药剂.[方法]采用离体叶片刺伤接种法进行不同药剂对软腐病巴西果胶杆菌的生物活性测定,以及田间病害防治试验,筛选出对雪茄烟软腐病具有很好防控作用的药剂.[结果]室内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10种供试杀菌剂中20%春雷霉素WG和80%乙蒜素EC的抑菌效果最强,EC50值分别为0.4942、1.673 1mg/L;3%中生菌素WP和20%二氯异氰尿酸钠WP抑菌效果次之,EC50值分别为1.8406、2.4917mg/L.离体叶片和盆栽防效测定表明防效作用依次为20%春雷霉素WG>3%中生菌素WP>80%乙蒜素EC>20%二氯异氰尿酸钠WP.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第3次喷药后7d,20%春雷霉素WG防效达到59.61%.[结论]20%春雷霉素WG对巴西果胶杆菌抑菌效果较好,可用于防治雪茄烟软腐病.


25份抗BmNPV家蚕育种素材对人工饲料育的适应性
《中国蚕业 》 2024
摘要:为选育出对人工饲料育适应性优良的抗BmNPV家蚕品种,对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保存的25份抗BmNPV家蚕育种素材进行了人工饲料育适应性研究,调查分析了这些家蚕育种素材24 h疏毛率、2眠蚕体质量及3龄蚕存活率。结果表明:供试的25份家蚕育种素材中,24 h疏毛率在90.10%~100%之间的有18份,在80.10%~90.00%之间的有5份;人工饲料育2眠蚕体质量多数低于桑叶育,但是其中有5份高于桑叶育,明8C高出桑叶育43.08%;3龄蚕存活率在90.10%~100%之间的有6份,在80.10%~90.00%之间的有13份,在60.10%~80.00%之间的有6份;24 h疏毛率在80.00%以上且与3龄蚕存活率差距在10个百分点以内的有11份,对该11份家蚕育种素材的24 h疏毛率和3龄蚕存活率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它们的相关系数为0.634,呈显著相关。通过本试验,筛选出24 h疏毛率高和3龄蚕存活率高的家蚕育种素材,为选育出对人工饲料育具有良好适应性的抗BmNPV家蚕新品种打下基础。
关键词: 家蚕 抗BmNPV 育种素材 人工饲料 疏毛率 3龄蚕存活率


云南鲜食葡萄品质与不同产地土壤养分综合分析及评价
《中国土壤与肥料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Ⅰ为研究云南鲜食葡萄主要产区土壤养分情况及其对葡萄品质的影响,选取12个采样点,采集土壤样品和对应葡萄样品,对相关指标进行测定分析,为云南鲜食葡萄产区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通过使用Nemerow综合评价指数法综合评价,云南鲜食葡萄12个产地整体土壤养分等级为Ⅱ级,有机质、全磷、有效磷、速效钾评价指数较高,均达到了Ⅰ级,建水地区土壤养分评价指数为1.89,达到等级Ⅰ级的标准,元谋、蒙自、开源、陆良、昌宁、宾川、弥勒7个地区土壤养分评价等级为Ⅱ级,永仁、永德、会泽、宣威4个地区土壤养分等级为Ⅲ级;土壤养分指标中,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水解性氮均与总酸、可滴定酸呈极显著正相关;全氮、水解性氮与可溶性糖呈极显著正相关;全钾与单粒重、粒径长、粒径宽呈极显著负相关,全磷与单粒重呈极显著负相关;使用主成分评价分析法对综合评价进行验证,2种土壤养分指标评价方法对土壤综合评价基本一致(相关系数R=0.97),葡萄品质综合评价与土壤综合评价指数相关性不强,葡萄品质本身并非随着土壤养分或评价指标变好而有所提升。建议应加强有机肥的施用,土壤综合评价等级为Ⅰ级的产区应适当控制肥料用量,以促进平衡为主,防止过量流失,土壤pH值较低的产区则需要调整土壤酸碱性,评价等级为Ⅲ的产区应增施有机肥和氮肥,适当提高土壤肥力,结合施肥管理开展控水控肥、减施增效的施肥方式和制种模式研究,减少肥料施用,保持土壤的可持续利用。


基于重金属及有害元素对不同产地仙茅的质量评价
《中华中医药学刊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 对云南、贵州、四川等产地仙茅药材中的重金属及有害元素进行测定分析和评价,为仙茅药材中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的质量标准研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微波消解法对样品进行前处理,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对各产地样品的重金属及有害元素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 不同产地仙茅药材中的重金属及有害元素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以《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2004)为参照,砷、铅、汞、铜的含量均符合该项标准,7个产地镉的含量则高于0.3 mg/kg的标准。结论 实验研究建立的仙茅药材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的检测方法具有快速、简便、准确等优点,不仅可用于仙茅药材质量评价,也可为其他种类中药材重金属及有害元素含量测定及评价提供参考。


不同干燥方式对德昂酸茶香气品质和成分的影响研究
《食品科技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为提高德昂酸茶的香气品质,文章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HS-SPME-GC-MS)结合感官审评研究不同干燥方式(晒干、烘干、汽蒸后晒干和汽蒸后烘干)对德昂酸茶香气品质和成分的影响。感官评价结果表明,烘干温度与酸茶香气品质正相关。汽蒸处理会进一步提高烘干酸茶香气品质,但会降低晒干酸茶的品质。经过汽蒸1 min后100℃烘干的酸茶香气最佳(得分92),具有浓郁持久花果香。与晒干酸茶比较,烘干和汽蒸处理都会显著改变酸茶的香气成分组成。80℃烘干会降低酸茶醇类和酯类种类和含量,100℃和110℃烘干会改变酸茶酯类成分。汽蒸处理会降低或改变晒干酸茶酯类成分,但会提高烘干酸茶的酯类、醇类和烷烃类等香气成分含量。基于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 OPLS-DA)模型筛选出17个标志差异性香气成分,其大部分是酸茶“果香、甜香和花香”形成的重要化合物,如石竹烯、甲酸香叶酯、二氢乙酸香芹酯、顺式芳樟醇氧化物等。综上说明,烘干和汽蒸处理对德昂酸茶香气品质提高有应用价值。该研究内容可以为后续德昂酸茶的生产加工提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