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5371条记录
奇异虉草和小子虉草生物学特性及其对小麦生长的影响和经济阈值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云南麦田虉草属2种外来入侵杂草奇异虉草Phalarisparadoxa L.和小子虉草Phalarisminor Retz.的生物学特性、对小麦的竞争性与危害性以及经济阈值,为了解和防控两种外来入侵杂草奠定基础。【方法】温室条件下,以小麦云选2号作为参照和受体植物,采用密度添加系列试验和模型拟合的方法,比较奇异虉草、小子虉草和云选2号的生物学特性差异,分析两种杂草对云选2号的竞争效应、产量性状影响以及经济阈值。【结果】营养生长阶段云选2号的株高、叶长和叶宽以及生长发育速度均显著大于奇异虉草和小子虉草,而生殖生长阶段奇异虉草和小子虉草的生长发育速度则快于云选2号,但三者的生育期却无较大差异,分别为:小子虉草(129.33d)>云选2号(128.78d)>奇异虉草(124.78d)。奇异虉草和小子虉草对云选2号的竞争作用与密度正相关,随着密度的增加,奇异虉草和小子虉草对云选2号的竞争能力逐渐增强,其中小子虉草的竞争能力强于奇异虉草。不同密度的奇异虉草和小子虉草与云选2号混种,云选2号的产量性状受到显著影响,通过回归分析,函数模型y=96.5687×(1-e-[(x+2.1672)/54.5604]^0.8220)和y=96.3346×(1-e-[(x+2.5306)/46.7132]^0.7918)可较好拟合不同密度奇异虉草和小子虉草与云选2号产量损失间关系。田间人工防除奇异虉草和小子虉草经济阈值分别为3.07和2.63株/m2,化学药剂精恶唑禾草灵(骠马,Fenoxaprop-ethyl,德国拜耳公司)防除奇异虉草和小子虉草经济阈值分别为1.71和1.61株/m2。【结论】温室条件下奇异虉草和小子虉草的生物学特性与小麦云选2号存在一定差异;奇异虉草和小子虉草对云选2号存在较强的竞争作用,与云选2号混种对小麦的产量性状产生显著影响。

关键词: 奇异虉草 小子虉草 竞争效应 经济阈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青蒿植株青蒿素含量和总量与农艺性状的相关及通径分析

中国中药杂志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青蒿植株青蒿素含量和总量与农艺性状之间的相互关系,为提高青蒿种质资源利用率和青蒿新品种选育提供依据。方法:对63份青蒿种质资源总计252个单株的植株青蒿素含量和各农艺性状指标进行调查和测定,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我国青蒿主产区不同种质资源之间植株青蒿素含量和总量存在显著差异。相关分析表明,青蒿植株叶重和青蒿素总量同植株茎秆和枝条的性状呈显著正相关,而植株青蒿素含量同植株叶部的性状呈显著负相关。回归分析表明,青蒿植株青蒿素含量随着一级分枝数、下部二级分枝数、茎基部直径等指标的增加而提高,而随着上部二级分枝数、小叶轴长、下部分枝直径等指标的增加而降低;青蒿素总量随着植株青蒿素含量、叶重、下部二级分枝数等指标的增加而增加,而随着下部分枝直径、中部二级分枝数、茎重等指标的增加而减少。通径分析表明,一级分枝数和下部二级分枝数对植株青蒿素含量的直接正效应较大,而上部二级分枝数对青蒿素含量的直接负效应较大;叶重和青蒿素含量对植株青蒿素总量的直接正效应较大,而叶/秆值、枝条重和茎重对青蒿素总量的直接负效应较大。结论:在青蒿育种中可以兼顾高产和高青蒿素含量,而且在选育高产、高含量的青蒿新品种时,应选择株高和冠幅适中、羽片和小叶轴短、中上部二级分枝数少、主茎粗、一级分枝数多、下部二级分枝数多和叶/秆值高的材料。

关键词: 青蒿 青蒿素 农艺性状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家蚕对入侵蛹虫草菌的防御反应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家蚕对入侵虫草菌防御反应,用从云南野生蛹虫草中分离的M05菌株,以菌液涂抹方式侵染云蚕7家蚕品种5龄第2天幼虫,对菌株入侵家蚕体壁部位显微观察,对家蚕体液免疫因子血淋巴酚氧化酶、血淋巴蛋白质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家蚕气门是M05菌株入侵并发生体壁防御反应的主要部位;菌株侵入体腔,酚氧化酶防御因子被启动,酶活力增强且最大值达0.77 U;家蚕启动防御反应,血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增加,当菌株侵入后消耗或破坏了血淋巴中部分蛋白质,血淋巴中蛋白质含量降低。

关键词: 家蚕 蛹虫草M05菌株 血淋巴酚氧化酶 血淋巴蛋白质 防御反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百合种球长期冷藏库的设计及应用效果

农业工程学报 2010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百合种球贮藏环境是根据百合种球生理特性所设计的,要达到这一要求,必须进行环境的合理布局,实现环境温度均衡、温差小、并保持较好的环境气体流动。因此,在冷库建设中,库内增设了内外气体交换系统,采用库顶中间均匀安装冷凝风扇设计,达到了双侧排风的效果,解决了通常冷库采用单侧面吹风所带来的库内温差较大,气流不均匀等问题。专用冷库的环境布局试验表明:通过CO2检测,控制库内气体交换,可使库内CO2浓度维持在0.1%以内,各方位的温度差保持在≤±0.5℃,种球贮藏可达240d,为百合种球贮藏创造了较为适宜的环境,实现了种球长期贮藏和调节花期的目的。

关键词: 冷库 CO2 设计 百合种球 气体交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省洱海北部地区农田面源污染现状及控制的补偿政策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农田面源污染是洱海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利用在洱海北部地区收集的实地调研数据,从化肥施用与流失和秸秆利用情况,分析了该地区的农田面源污染现状。结果表明:该地区的农田面源污染主要来源于大蒜田与玉米田的氮磷流失,以及大蒜秸秆与玉米秸秆的焚烧或丢弃。从补偿对象与主体、补偿标准、补偿环节与方式、配套政策四个方面,探讨了农田面源污染控制的补偿政策,并结合在洱海北部地区的实地调研资料,分析了测土配方施肥和秸秆还田两种农田面源污染控制技术采纳的补偿政策案例;提出政府应在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指导、教育培训、"无公害"农产品市场建设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关键词: 云南省 洱海北部地区 农业面源污染 污染控制 补贴政策

2D与3D景观指数测定山区植被景观格局变化对比分析

生态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植被和土地覆盖变化是环境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引起景观和生态系统变化的重要原因。景观指数是定量分析植被和土地覆盖变化的重要研究方法之一。以滇西北高山峡谷区为案例区,比较分析传统2D景观指数和3D景观指数进行植被变化定量测定的差异。研究主要选取了基于斑块面积和周长几个常用指数来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斑块层次上,除了分维数指数,其他指数的三维方法计算值显著地高于二维方法计算值;在类型层次上,三维的类型面积指数、平均斑块面积指数、平均最小邻近距离指数测定的变化值显著大于二维的相应指数测定变化值,但是二维和三维平均形状指数和分维指数测定的植被斑块的平均形状变化结果没有显著差异;在景观层次,只有三维的平均斑块面积和最小邻近距离指数测定的变化结果显著高于二维的平均面积和最小邻近距离指数测定的变化结果,其它指数如形状指数、分维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一度指数等测定出两个不同时期的植被图格局变化结果均无显著差异,主要由于这些指数是采用面积和周长的对数或者比值计算得出,从而缩小了斑块表面面积与平面面积,表面周长与平面周长之间的差异。总体而言,利用二维景观指数在进行定量分析山区植被格局变化时,往往低估了其类型面积、平均斑块面积、斑块邻近距离等指数变化量,而三维景观指数得到相对较精确的变化值。

关键词: 高山峡谷区 植被格局变化 二维景观指数 三维景观指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栽培稻种间育性S1基因桥梁亲本培育及分子验证研究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栽培稻种间杂种的高度不育是从非洲栽培稻向亚洲栽培稻转移有利基因的最主要障碍.用携带非洲栽培稻的不育基因S1,以亚洲栽培稻为背景的桥梁亲本与非洲栽培稻杂交,可望大大缓解种间杂种的不育.以亚洲栽培稻合系39和非洲栽培稻IRGC104049为材料,培育出一批BC2F10中间材料,其表现型与轮回亲本表现型一致,供体遗传背景占14.18%.用其与合系39回交培育出的BC3F1花粉和小穗均为半不育,BC3F2群体的花粉育性和小穗育性呈双峰分布,分成半不育和可育两类.第六染色体的RM589、RM588、RM190、RM7639、RM586标记与目标性状相关极显著,并把控制育性的位点定位在RM190和RM7639间,距离分别为3.2cM、4.8cM,说明非洲栽培稻的不育基因S1已导入合系39,紧密连锁的SSR标记RM190和RM7639可用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S1在合系39背景下的配子消除作用达到79.61%,遗传基本符合单位点孢子体-配子体互作模式.

关键词: 生殖障碍 种间杂种 近等基因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甜蜜素含量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了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测定食品中甜蜜素含量的方法.样品中的甜蜜素经提取后,在优化的色谱条件下,用弱极性毛细管柱(HP-5)分离、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测定.结果表明标准曲线满足线性回归方程Y=0.0004X+6.1852,相关系数0.9996.试样中3个添加水平回收率为94.9%~98.5%,相对标准偏差为0.71%~3.70%,方法检出限饮料样品2mg/L,固体样品20mg/kg.

关键词: 毛细管柱 气相色谱法 测定 食品 甜蜜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羊肚菌栽培研究现状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总结了国内主要近30年对羊肚菌的研究,并对国内外近100年的羊肚菌仿生栽培和人工栽培的成果、研究者作了简要概述,分析了当前云南羊肚菌仿生栽培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以期为羊肚菌仿生栽培可持续发展和人工栽培早日市场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 羊肚菌 仿生栽培 概况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元阳哈尼梯田稻瘟病菌遗传多样性分析

植物病理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12对SSR引物,对来自云南元阳哈尼梯田不同海拔高度、不同水稻品种上的稻瘟病菌菌株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运用日本清泽建立的鉴别品种对其中62个菌株进行生理小种鉴定。结果显示:稻瘟病菌总体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He=0.57±0.27,I=1.17±0.60)。聚类分析表明,在80%相似水平下菌株可划分为9个多样性群体。供试菌株划分为16个生理小种,其中002、000和006为优势小种。分离的不同海拔稻瘟病菌生理小种和遗传多样性存在差异。海拔1600~1700m生理小种最丰富,达9个生理小种;海拔1500~1600m、1400~1500m和1700~1800m,生理小种分别为6、5和4个;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从海拔1400~1500m分离的菌株遗传多样性水平最高(He=0.57±0.24),并划分为6个群体。综合分析表明,在元阳哈尼梯田系统中,栽培传统品种遗传多样性越丰富的区域,其稻瘟病菌群体多样性和生理小种也越丰富。

关键词: 水稻传统品种 稻瘟病菌 遗传多样性群体 生理小种 元阳哈尼梯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