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5371条记录
柑橘类果树无公害施肥运筹模型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组建无公害施肥运筹模型是提高柑橘类果树无公害施肥效果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实现柑橘类果树信息化的重要基础。本文描述了建模的依据、方法及过程。模型构件为:①柑橘的类型(X1),②树龄(X2),③产量(X3)(kg/株/年),④土壤有机质含量(X4)。第①、②、③项是影响N、P、K施用量的主导因素,第④项是土壤N、P、K天然供给量的主导因素。模型的数学表达式是一组层次明显,相互依赖,以多元二次多项式及S曲线为基础的函数。

关键词: 柑橘 无公害 施肥 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温度对总状绿绒蒿种子萌发的影响

种子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5~30℃的温度条件下进行总状绿绒蒿播种试验。结果表明,种子均可萌发,在15~25℃的条件下,总状绿绒蒿种子的萌发效果比较好,其中20℃时的效果最佳。GA3可明显加快种子的萌发,提高种子的发芽势。

关键词: 总状绿绒蒿 萌发 温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HMW-GS和LMW-GS组成对小麦加工品质的影响

作物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和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LMW-GS)是决定小麦加工品质的重要因素。以小麦品种PH82-2(亚基组成1,14+15,2+12和Glu-A3d,Glu-B3d,Glu-D3c)和内乡188(亚基组成1,7+9,5+10和Glu-A3a,Glu-B3j,Glu-D3b)的242份F3和F4株系(试验I)和91份产量比较试验材料(试验Ⅱ)研究了贮藏蛋白组成对小麦加工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HMW-GS和LMW-GS等位变异对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不大,但对加工品质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就位点的效应而言,Glu-D1位点对加工品质的效应较大,而Glu-D3位点的效应较小。就单个亚基而言,在Glu-B1位点,14+15<7+9;在Glu-D3位点,Glu-D3c>Glu-D3b。1B/1R易位系的部分品质性状,如峰值时间、曲线下降斜度和峰积分好于非1B/1R易位系。

关键词: 普通小麦 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 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 加工品质

茶新品种‘云茶1号’

园艺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云茶1号’是采用单株选育方法育成的茶新品种。植株乔木型,早生种,树姿半开张,叶椭圆形,叶色油绿有光泽,品质好,抗病能力强。绿茶茶汤黄绿明亮,红碎茶汤色红艳。云南省大部分地区均可种植。

关键词: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固相萃取-毛细管柱气相色谱-质谱测定土壤和蔬菜中三唑酮残留量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提出固相萃取分离,毛细管柱气相色谱和质谱联用法测定土壤及蔬菜中三唑酮的残留量。试样用乙腈提取,所得提取液在80℃吹氮至近干,并加正己烷2 mL溶解残渣。此溶液流经填充酸性氧化铝的固相萃取小柱,用正己烷-丙酮(2+1)混合溶剂淋洗小柱,使土壤样品中存在的硫磺与需测定的三唑酮分离。用正己烷-丙酮(1+3)混合溶剂将三唑酮从小柱上解吸洗下,所得洗出液蒸发浓缩,用正己烷定容为5.0 mL供GC-MS分析用。测定中用三唑酮标准溶液制备浓度范围在0.006~1.44 mg.L-1之间的标准曲线。方法的检出限(3S/N)为0.001 mg.kg-1。在3个浓度水平上对方法的回收及精密度作了试验,测得其回收率及相对标准偏差(n=5)依次在84%~92%及1.93%~4.04%之间。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法 固相萃取 酸性氧化铝 三唑酮 土壤 蔬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尖顶羊肚菌仿生栽培技术

西南农业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尖顶羊肚菌是中国分布最多的羊肚菌品种之一,但受气候、生态、环境等条件限制,只能在每年春末夏初生长,且出菇期短、产量极其有限,在国内外市场上供不应求。本文采用模仿尖顶羊肚菌自然发育规律和生长环境,栽培羊肚菌,扩大羊肚菌地下菌丝量,促进其子实体分化,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尖顶羊肚菌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以期为进一步实现尖顶羊肚菌人工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 生物学特性 生态栽培 采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39个野生蔷薇种间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简单重复序列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标记技术对蔷薇属39份野生材料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用筛选出的20对SSR引物对39份材料DNA进行PCR扩增,在20个位点上共检测到249个等位基因,每一位点的等位基因变幅为6~19个,平均12.5个.材料间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142~0.800,表明39个云南野生蔷薇种间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本研究发现,在相似系数为0.34时,基于SSR标记进行UPGMA的聚类分析将39份蔷薇野生种分为10个组,与植物形态学分类结果大体一致.

关键词: 蔷薇属 SSR 分类 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瑞丽几种苦味野菜资源调研及开发前景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在实地调研、查阅相关文献进行求证的基础上,论述了瑞丽地区傣族及景颇族喜食的几种苦味野菜种质资源植物学特征、分布、食用方式和利用现状,剖析了在这些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这些资源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苦味蔬菜 野生资源 傣族 景颇族

疣粒野生稻金属硫蛋白基因的获得及序列分析

西北植物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SMARTTM技术构建的疣粒野生稻叶片cDNA文库克隆进行随机测序,获得了疣粒野生稻金属硫蛋白基因的cDNA序列。该序列全长412 bp,开放阅读框长186 bp,编码62个氨基酸,10个半胱氨酸集中分布在肽链的N端和C端,该蛋白的分子量为6.4 kD,理论等电点(pI)为5.14。Blastp同源性分析表明其属于金属硫蛋白基因家族。

关键词: 疣粒野生稻 金属硫蛋白 序列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茶组植物亲缘关系的ISSR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张宏达系统山茶属茶组植物19种和变种,应用ISSR标记对其进行亲缘关系的分析。从100个ISSR引物中,筛选得到11个多态性较好的引物,ISSR反应共得到166条可重复条带,多态性条带有155条,多态位点百分率(PPB)是93.4%,分析揭示茶组植物的Nei’氏遗传距离(He)是0.2951,Shanon多样性指数是0.4520;基于Jaccard相似性系数的UPGMA树型图表明,茶组植物明显地分为2个主要的类群("三室类群"和"五室类群"),ISSR表型特征的主成分分析(PCA)也支持了聚类分析结果。指出与普洱茶C.assam ica进行种间杂交育种,应优先选择茶组植物中C.irrawadiensis、C.dehungensis和C.taliensis。

关键词: ISSR 亲缘关系 茶组植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