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666条记录
利用SSR标记分析普通野生稻遗传多样性

广东农业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揭示中国云南景洪、云南元江、江西东乡、缅甸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en Griff.)遗传多样性,以及云南景洪和元江普通野生稻原、异位保存下变异情况。【方法】利用36对SSR标记对来自云南景洪异位保护与原位保护区、云南元江异位保护与原位保护区、江西东乡及缅甸共102份普通野生稻进行检测,开展不同地理来源及不同保存方式下普通野生稻居群遗传多样性比较与聚类分析。【结果】供试普通野生稻检测出等位变异(Na)110个,平均3.056个,变幅为1~5个;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I)平均为0.448。不同地理来源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大小为:缅甸(0.561)>云南景洪(0.437)>云南元江(0.236)>江西东乡(0.230),云南景洪和元江的普通野生稻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均表现为异位保护区大于原位保护区(云南景洪:0.498>0.131,云南元江:0.264>0.035)。聚类与遗传分化分析显示,供试材料平均遗传相似系数为0.772,变幅0.260~1.000;在遗传相似系数0.635处可将供试材料划分为云南景洪、云南元江、江西东乡及缅甸居群。云南景洪原位保护区与缅甸的普通野生稻遗传距离较近(0.560),云南元江原位保护区与江西东乡的普通野生稻遗传距离较近(0.552);而云南元江原位保护区与景洪原位保护区的普通野生稻遗传距离为0.748,表明云南元江和景洪普通野生稻有明显的遗传分化。【结论】不同地区的普通野生稻遗传分化有明显的地域性,云南景洪和元江普通野生稻遗传多样性因原生境居群减少而下降。

关键词: 普通野生稻 SSR标记 遗传多样性 居群 原位保护 异位保护 遗传分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桑园及周边禁止使用的农药有效成分调查

蚕桑茶叶通讯 2024

摘要:为了明确桑园及周边禁止使用的农药及高风险农药种类,检索了中国农药信息网所有登记的农药,统计出农药标签中写明禁止在桑园及周边使用的农药有效成分有185种,其中,杀虫剂92种、杀菌剂58种、除草剂29种、植物生长调节剂6种。杀虫剂中新烟碱类、拟除虫菊酯类、双酰胺类、昆虫生长调节剂类、沙蚕毒素、微生物源类杀虫剂是桑园高风险农药,桑园及周边作物应禁止使用。

关键词: 桑园 家蚕 农药 禁止使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覆盖模式对云南橘园土壤养分特征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热带农业科学 2024

摘要:橘园是云南种植面积最大的果园生态系统,杂草管理是橘园管理不容忽视的重要工作之一.本研究拟通过田间试验探讨不同覆盖模式对云南橘园土壤有效养分变化及柑橘品质的影响,为优化云南橘园杂草管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研究以在沃柑园行间种植崖州硬皮豆、紫花苜蓿、三叶草、防草布覆盖、自然生草和清耕处理为研究对象,分析探讨不同覆盖模式对云南橘园土壤有效养分变化及柑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覆盖模式对云南橘园土壤各矿质元素的影响不尽相同,通过对土壤肥力进行综合评估发现,清耕、崖州硬皮豆、自然生草、防草布处理下的土壤综合肥力处于Ⅱ级(一般水平),紫花苜蓿、三叶草处理下的土壤综合肥力处于Ⅲ级(低水平、贫瘠),提示作物处于缺肥状态.相比清耕处理,人工生草栽培(三叶草和紫花苜蓿)处理下的果实虽然个头较小但固酸比更高、风味更佳;防草布处理下的果实个头更大、品相更好,但固酸比较低、风味相对较差.果园生草并非一劳永逸,短时期内,果园生草的优势难以充分发挥,尤其在建立覆盖初期,精心的管理和必要的养分供给必不可少,要想充分发挥其效益,长期维护尤为重要.

关键词: 云南橘园 清耕 果园生草 防草布 土壤养分 果实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1H-NMR的名山古树普洱茶判别初探

食品工业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以云南省西双版纳州贺开古茶山曼竜村、布朗古茶山老曼峨村、易武古茶山落水洞村3个不同名山古树茶普洱茶为材料,基于核磁共振氢谱(1H-NMR)建立判别模型,对不同名山古树普洱茶进行判别初探.采用1H-NMR得到5种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没食子儿茶素、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儿茶素、儿茶素)、6种氨基酸(茶氨酸、丙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亮氨酸)、4种有机酸(奎尼酸、醋酸盐、脂肪酸、没食子酸)、4种糖类(α-葡萄糖、β-葡萄糖、果糖、蔗糖)、咖啡因和2-O-阿拉伯吡喃糖基肌醇总共21个化学成分.通过PCA-Class模式判别分析,可明显将老曼峨生茶和熟茶进行有效判别.对不同茶山古树普洱茶生茶的判别结果表明,布朗古茶山样本判断正确率达100.00%,而贺开古茶山和易武古茶山样本均有判别错误现象,其模型判别综合正确率仅为58.33%.因此,基于1H-NMR能对同一名山不同加工工艺所得古树普洱茶进行有效判别,而对同一区域内不同名山古树普洱生茶判别有一定局限性.

关键词: 古树普洱茶 核磁共振氢谱 产地判别 PCA-Class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生物源诱抗剂对林下三七的促生诱抗及皂苷含量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索不同种类及浓度的生物源诱抗剂对林下三七叶绿素含量、发病情况及皂苷含量的影响。【方法】选用寡糖·链蛋白、3%超敏蛋白、0.1%S-诱抗素、5%氨基寡糖素和谷氨酸5种植物诱抗剂,每种植物诱抗剂设置4个浓度,将其外源喷施于三七植株茎叶表面,测定三七生物量、发病率及皂苷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1和2 g/L寡糖·链蛋白、0.5 g/L 3%超敏蛋白、1.25 mL/L 0.1%S-诱抗素及0.05 g/L谷氨酸对三七植株诱导处理后可以显著促进其叶绿素含量的积累;不同浓度3%超敏蛋白、0.1%S-诱抗素及谷氨酸对三七植株诱导处理后,三七黑斑病和根腐病的发病率均显著降低,1、2、4 g/L寡糖·链蛋白及0.5、1、2 mL/L的5%氨基寡糖素对三七植株诱导处理后,三七黑斑病和根腐病的发病率显著降低;0.5 g/L寡糖·链蛋白、0.25 g/L谷氨酸及1 mL/L 5%氨基寡糖素对三七植株诱导处理后,显著促进三七地上部和地下部生物量的积累;0.5 g/L寡糖·链蛋白、0.5、1 mL/L 5%氨基寡糖素,1.25 mL/L 0.1%S-诱抗素,4 g/L 3%超敏蛋白及0.1、0.25 g/L谷氨酸对三七诱导处理后可显著促进三七地下部总皂苷含量的积累。0.5~2 g/L寡糖·链蛋白、1 mL/L 5%氨基寡糖素,1.25 mL/L和2.5 mL/L 0.1%S-诱抗素、2~4 g/L 3%超敏蛋白及0.25 g/L谷氨酸对林下三七具有促生诱抗及提质的作用。【结论】适宜浓度的生物源植物诱抗剂对林下三七有促生诱抗及提质的效果,生产中可根据需要选择适宜种类和浓度的植物诱抗剂来促进林下三七的健康生长。

关键词: 植物诱抗剂 三七 促生诱抗 三七皂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覆盖方式对云南夏秋娃娃菜生产的影响

湖北农业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为提高夏秋娃娃菜的产量和品质,实现节本增效,研究了不同覆盖方式对云南夏秋娃娃菜生产的影响.设置防草地布(A1)、黑色地膜(A2)、无色地膜(A3)、露地(CK)4个处理,分析了3种覆盖方式对云南夏秋娃娃菜生长、产量及种植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A1、A2、A3根部土壤温度较CK分别升高1.0、5.0、2.4℃,产量较CK分别增加7.0%、5.2%、3.3%,净收益较CK分别增加14.8%、10.5%、3.5%.在夏秋高温多湿天气条件下,处理A1与A2、A3相比,A1增温幅度小,可以保证娃娃菜根部温度,同时又透气散热,不会造成娃娃菜根部高温障碍;处理A2、A3增温幅度大,根部温度高,生长受阻;处理A1与A2、A3相比,产量和种植效益差异显著(P<0.05).夏秋种植娃娃菜宜选择防草地布覆盖,保持土壤湿度,防止水分和养分流失,实现抑制杂草生长和增产增收的效果.

关键词: 覆盖方式 夏秋娃娃菜 种植效益 云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宝洪红茶、白茶和绿茶中的挥发性物质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4

摘要:目的 以云南唯一小叶种茶宝洪茶鲜叶为原料,比较分析采用不同加工工艺生产的宝洪红茶、白茶和绿茶挥发性物质。方法 同时采用蒸馏萃取(simultaneous distillation extraction, SDE)和顶空萃取(headspace,HS)两种方法提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GC-MS/MS)测定,分析比较不同宝洪茶挥发性物质种类和含量差异。结果 从宝洪红茶、宝洪白茶、宝洪绿茶中分别提取鉴定挥发性物质65种、44种和49种,这些化合物包括醛类、醇类、酯类、酮类、酸类、酚类、碳氢化合物、杂氧化合物和含氮化合物。SDE法提取得到主要挥发性物质宝洪红茶为棕榈酸和香叶醇,宝洪白茶为棕榈酸和香叶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醇,宝洪绿茶为植醇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HS干法提取得到主要挥发性成分为咖啡因,相对含量宝洪红茶55.300%,宝洪白茶58.800%,宝洪绿茶84.350%, HS湿法提取主要挥发性物质宝洪红茶为己醛和甲酸芳樟醇,宝洪白茶为甲酸芳樟醇和己醛,宝红绿茶为甲酸芳樟醇和对氨基间甲酚。结论 不同工艺生产的宝洪茶挥发性物质种类和含量差异显著, 2种提取方法互补性大于重叠性,结合分析可获得不同宝洪茶更全面、更完整挥发性物质信息。该研究结果可为改进加工工艺提高宝洪茶品质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宝洪红茶 宝洪白茶 宝洪绿茶 挥发性物质 萃取方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省番茄潜叶蛾发生特点与防控建议

中国农技推广 2024

摘要:2018年3月番茄潜叶蛾在云南省临沧市首次发现为害,后已快速扩散至全省16个州(市),在30多个番茄生产重点县普遍发生。番茄潜叶蛾在云南省周年发生,呈发生范围广、为害时间长、为害重等特点。目前,云南省防控番茄潜叶蛾存在以菜农自防为主、防控体系不完善、监测防控技术缺乏、宣传培训工作不充分等问题。为加强应对重大外来入侵昆虫番茄潜叶蛾,笔者提出需制定科学的管理策略、建立系统科学的管理体系、强化技术支撑、加强宣传培训等防控建议。

关键词: 云南 番茄潜叶蛾 发生 防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省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区域差异性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2024

摘要:云南省乡村振兴水平在全国处于较低位置,通过分析云南省乡村振兴整体水平及乡村区域发展差异,将云南省划分为4 个区域,从乡村振兴的5个子系统进行分析探讨.根据乡村振兴战略发展体系构建了云南省整体及16个地(州)乡村振兴总体发展水平评价指标,运用熵值法测算了2021年云南省整体及16个地(州)乡村振兴的发展情况,同时运用Dagum基尼系数分解法分析了云南省乡村振兴发展区域差异程度.结果表明:云南省乡村振兴发展水平处于较低状态但是整体区域稳步上升,同时乡村振兴发展区域间差异显著,主要表现为滇中>沿边>滇东北>滇西,其中滇中-沿边的差异最大,在5 个指标中,治理有效与生活富裕的基尼系数也是呈现出较大差异.云南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发展过程中,对于区域间发展的政策战略应该因地制宜,推进乡村治理成效与农户的生活富裕程度是减小区域间差异的有效方式.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指标体系 熵权法 Dagum基尼系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观赏用微型兰花组织培养最佳配方的优化

北方园艺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以大花蕙兰'大凤'×豆瓣兰'太极圣梅'(Cymbidium hybridium'Dafeng'×C.serratum var.goeringii'Taijishengmei')F1代试管苗为试材,采用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的有机物质,筛选最适生长的培养基;并在此基础上,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色素,研究其对植株生长的影响及观赏效果,以期为兰花微型培养的观赏应用研究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在1/2 MS+IBA 0.5 mg·L-1+6-BA 2 mg·L-1+碳粉0.5 g·L-1的培养基中,添加75 mL·L-1椰汁有利于兰花试管苗叶长、叶宽、株高以及鲜质量的增加,对植株生长效果最好;在1/2 MS+IBA 0.5 mg·L-1+6-BA 2 mg·L-1+碳粉0.5 g·L-1+椰汁75 mL·L-1的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食用色素红曲红、叶绿素铜钠盐、栀子蓝,经121℃高温灭菌后培养基的颜色均会发生变化.叶绿素铜钠盐浓度为533.3 mg·L-1的彩色培养基植株生长良好,培养基整体观赏效果最佳.

关键词: 兰花 微型培养 培养基 生长 观赏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