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335条记录
月季新品种——金辉

农家顾问 2015

摘要:月季在切花生产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数百个切花月季品种中,芽变品种约占15%。金辉即是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从切花月季品种口红的芽变中选育出的新品种。2012年7月通过云南省林业厅园艺植物新品种注册登记办公室审定,2013年12月获国家林业局植物新品种授权。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对大叶种矮化密植茶园放养后茶叶品质变化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矮化密植放养半年、放养4年与常规生产茶叶感官品质、品质成分改变程度分析,认为常规生产茶树经过放养处理茶叶的感官品质都有提高,品质成分变化的共同点是咖啡碱含量明显增长。覆荫树下放养半年及放养4年处理的感官特征是口腔内苦涩能退化干净,其品质成分变化特点除咖啡碱明显增长之外,EGC、C也有明显增长;而没有生态覆荫处理的2个对照叶底,都呈现压重易烂的特征;放养4年处理茶叶,感官品质味浓协调,品质成分除了咖啡碱、EGC、C明显增长外,EC、ECG、儿茶素总量也在明显增加,品质大幅提高的原因是因为茶树高至2~4 m,初具林地生态环境特点,改善了茶叶萌发的光、温、湿小环境;从云南大叶种茶树发源于亚热带原始森林中下层,具有植物学耐荫性的特性出发,建议在部分区域将大叶种茶园发展成林-茶产业,或者将大叶种茶树作为林产业发展的下木树种与林产业共发展,构造云南"茶在林中,林中有茶"林-茶产业发展的模式,提升云南茶产业竞争力,提高云南林业的生态和社会效益功能,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良性平衡。

关键词: 茶树放养 茶叶品质 大叶种茶树 林-茶产业模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龙胆炮制前后化学成分变化的比较研究

药物分析杂志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龙胆炮制前后无机成分与有机成分的含量变化及其相关性,为进一步讨论龙胆药材的炮制方法与其功效的相关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法测定生龙胆药材及其炮制后无机成分[硼(B)、钡(Ba)、钙(Ca)、钴(Co)、铬(Cr)、铜(Cu)、锂(Li)、镁(Mg)、钠(Na)、镍(Ni)、锶(Sr)、锌(Zn)]与有机成分(当药苷、龙胆苦苷、獐牙菜苦苷和马钱苷酸)含量。结果:生龙胆炮制后B、Li、Mg、Na、Ni和Sr均有不同程度升高,有害元素Cr和Zn含量有降低趋势。当药苷含量高低依次为生龙胆>酒龙胆>龙胆对照品>醋龙胆>盐龙胆,龙胆苦苷、獐牙菜苦苷、马钱苷酸含量高低依次为生龙胆>龙胆对照品>酒龙胆>醋龙胆>盐龙胆。相关性分析表明4种有机成分含量与无机元素,特别是含量升高的元素具有显著相关关系。结论:初加工和炮制后龙胆化学成分含量发生明显变化,且其有机成分与无机成分间具有一定相关性。

关键词: 龙胆药材加工 炮制前后成分比较 硼(B) 钡(Ba) 钙(Ca) 钴(Co) 铬(Cr) 铜(Cu) 锂(Li) 镁(Mg) 钠(Na) 镍(Ni) 锶(Sr) 锌(Zn) 当药苷 龙胆苦苷 獐牙菜苦苷 马钱苷酸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方蜜蜂“蜜粉高产”蜂种区域适应性分析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对西方蜜蜂"蜜粉高产"蜂种进行区域适应性分析,将"蜜粉高产"蜂种从吉林养蜂研究所引入云南省红河蜜蜂综合试验站西方蜜蜂示范蜂场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蜂群,通过在当地饲养,观测其综合情况,研究其繁蜂生产性能。结果表明:"蜜粉高产"种蜂王能成功融入西方蜜蜂蜂群,蜂王产卵正常,工蜂数量不断增加,"蜜粉高产"蜂种群的产卵、孵蛹、成蜂率和产蜜率高于西方蜜蜂蜂群。

关键词: 西方蜜蜂 蜂种 环境 生物学特性 区域适应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干热河谷植物化学计量特征与生物量之间的关系

植物生态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了解植物化学计量学特征对生物量变化的响应机制对预测全球变化下植物生产力以及生态系统功能具有重要意义。为了了解干热河谷地区植物化学计量学塑性变化与植物生物量变化的关系,该研究以当地的典型燥红土为基质,观察水分、养分以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对6种植物的生长的促进作用,并分析这种作用与植物化学计量学特征变化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水分、养分、物种及其二元交互作用对植物生长具有显著的作用。养分添加处理增加了32.55%的生物量,高频次水分处理增加了31.35%的生物量,水分与养分复合处理下生物量增加了110.60%。植物化学计量学特征的变化与植物生物量对处理的响应具有显著相关性。其中,植物总体K:Ca、K:Mg、K:Mn、K:Zn、Mg:Mn的变化与植物生物量的变化呈正相关关系,表明水分和养分处理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影响了植物养分的平衡,主要的变化趋势是高含量元素与低含量元素的计量比随着生物量的增加而不断增加。此外,相对于植物生物量变化,处理类型和物种因素对多数化学计量学特征变化无显著影响,表明水分和养分处理对化学计量学的影响具有相同的驱动机制,即通过生物量变化最终影响化学计量学变化。植物生物量对水分和养分的响应可对植物化学计量学特征以及生态系统功能产生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生态化学计量学 微量元素 大量元素 可塑性 生物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种判别方法对黑木耳产地分类的比较研究

山西农业科学 2015

摘要:采用云南、贵州、四川、福建、广西、黑龙江6个不同产地的黑木耳样本,通过ICP-MS,以镧、铈等16种稀土元素为指标,进行Fisher判别分析(FDA)和聚类分析,并比较了二者的性能优劣。结果表明,通过聚类分析,云南、贵州、四川的样品存在混聚现象,分类效果不是很好;通过Fisher判别分析,对初始案例中95.1%进行了正确判断,交叉验证分析成功率为93.3%,对36个外部验证样本进行判别回代,正确率为90.1%。Fisher判别分析方法具有突出的维数约减能力,能有效地融合训练数据的类别信息,并按照分类能力提取特征,所呈现的分类效果明显优于聚类分析方法。因此,基于稀土元素的Fisher判别分析方法可以有效地对黑木耳的产地进行分类。

关键词: 黑木耳 Fisher判别分析 聚类分析 稀土元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产优质两系杂交稻云两优144的选育及其在越南北部的试验试种研究

种子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云两优144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用外引优质不育系2301S与自育优质强恢复系云R 144组配而成的优质两系杂交籼稻组合。2013年被引到越南北部地区进行了两季的多点试验示范,表现出高产、优质、抗倒伏、抗病虫害等特点。本试验总结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和在越南北部地区试验试种结果。

关键词: 两系杂交稻 云两优144 试验试种 越南北部地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安龙县少数民族特色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现状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安龙县是贵州特色农业生物资源较为丰富的代表地区之一,开展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状况的调查具有重要意义。采取专业组队、查阅文献、地方座谈和实地考察等方式,对该县4个乡镇9个村的特色农业生物资源进行了系统调查,共采集220份当地特色资源及其地理生态信息。并对当地农业生物资源保护利用现状与消长情况以及收集品的利用价值进行了分析,为安龙县特色农业生物资源的利用、保护和开发提出建议。

关键词: 农业生物资源 少数民族地区 保护与利用 安龙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金沙江干热河谷辣木田间育苗试验初报

中国热带农业 2015

摘要:在金沙江干热河谷典型区元谋,对自然储贮保存1~5年和当年采收的辣木种子,进行田间育苗试验,统计发芽(出苗)率;观测苗木生长,进行大田移栽和探讨苗木出圃定植。结果表明:播种后第10d左右开始出苗,第13~15d为出苗高峰,20d后完全停止;当年采收种和保存1~3年的种子发芽出苗率在61.8%~85.3%,保存4年及其以上的不足40%;辣木苗生长迅速,催芽移袋育苗,移袋后第66d,平均株高49.1cm,平均地径0.89cm;营养袋种子点播育苗,播种后第64d,平均株高61.2cm,平均地径0.94cm;大田移栽选用株高60cm左右,茎粗0.6cm左右,自带复叶8~9个的苗木定植。

关键词: 辣木种子 露地育苗 发芽出苗率 苗木生长 出圃定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蔗杂交组合同异分析法评价

中国糖料 2015

摘要:利用同异分析法对含有云南野生甘蔗亲本的32个杂交组合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同异分析评价为优秀的是云瑞10-509×德蔗03-68、云瑞09-753×云瑞05-770;较优的组合是云瑞09-928×云瑞05-285、云瑞05-628×云瑞06-4337。

关键词: 甘蔗 杂交组合 同异分析 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