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空间诱变水稻新品种云粳43号的产量和品质特性分析
《热带农业工程 》 2018
摘要:云粳43号是云粳20号通过空间诱变后,从变异单株中经7年7代选育而成的粳稻新品种。利用区域试验中的数据,分析了云粳43号的产量和品质特性。结果显示,云粳43号在区域试验中,产量比对照增产3.97%,增产不显著,但品质远优于对照品种,并具有浓郁的香味;产量的贡献因子主要来源于分蘖数、有效穗数和结实率;品质指标达到国标2级粳米的标准,主要表现整精米率较高、垩白粒率和垩白度较低、胶稠度较高。该品种在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针对试验结果,对改良品质和产量的途径进行了探讨。


调节剂对柠檬产量及品质正逆调控的效应
《江西农业学报 》 2018
摘要:以6年生云柠1号尤力克柠檬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柠檬花果数、果实产量和品质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喷施多效唑对柠檬开花坐果有正调控效应,可增加花蕾0.63~4.73朵、开花数0.63朵、着果数0.50~2.10个,实现总产量增加18.90%;喷施乙烯利和赤霉素对柠檬开花坐果有逆调控效应,与对照相比,喷施乙烯利后花蕾数减少0.20~7.00朵,开花数最多时仅为0.33朵,叶片数减少6.30~14.33片,导致减产22.78%;喷施赤霉素后花蕾数减少0.50~7.73朵,开花数减少1.33朵,总产降低45.15%。喷施生长调节剂对柠檬果实品质也有影响,喷施多效唑的单果重比对照大14.93 g,喷施生长调节剂后各处理可滴定酸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都显著高于对照。


特异茶树品种紫娟白茶新加工工艺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18
摘要:[目的]研究新工艺对紫娟白茶感官品质及其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方法]以紫娟茶鲜叶为原料,在萎凋过程中添加脂肪酶并加以轻微包揉和轻微发酵,按此工艺制作白茶,考察新工艺对紫娟白茶感官品质及其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萎凋过程加入脂肪酶会提升紫娟白茶品质;新工艺制作的紫娟白茶,在外形、色泽、叶底、汤色、香气和滋味方面都体现出较好的优势,且茶氨酸、茶多酚、可溶性糖和花青素含量有所提升。[结论]该研究可为促进紫娟白茶品质的提升,进一步完善紫娟白茶技术体系,增强紫娟白茶整体市场竞争力提供参考。


云南22个大麦新品种(系)的营养品质分析
《大麦与谷类科学 》 2018
摘要:为了解新育成大麦品种(系)籽粒的营养品质状况,采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对云南省22份大麦新品种(系)籽粒的水分、蛋白质、淀粉、粗纤维含量等品质性状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参试大麦新品种(系)籽粒各品质性状的平均值为:水分含量9.58%,蛋白质含量13.67%,淀粉含量49.26%,粗纤维含量5.28%。参试品种(系)籽粒的蛋白质、粗纤维含量整体较高,水分含量较低;淀粉平均含量与对照S500差异不显著,低于对照的品种(系)有15个。4个品种(系)14BL1-86、云大麦12号、滇青1号及川12259达到饲用大麦一级标准。所有参试品种(系)粗纤维含量过高是作饲用大麦的主要影响因素,只有云大麦12号、川12259、滇青1号3个品种达到饲料大麦的标准;蛋白质含量过高是作啤酒大麦应用的主要问题,22个参试品种均达不到一级啤酒大麦的质量标准。


云南冰糖橙叶片矿质元素含量与果实品质关联性分析
《江西农业学报 》 2018
摘要:为了探讨云南冰糖橙产区冰糖橙叶片矿质营养生理及其与果实品质形成的关联性,选择云南4个冰糖橙种植较集中乡镇的15个有代表性园区,测定了园区冰糖橙叶片的矿质营养元素含量和果实品质指标。结果表明:大部分园区冰糖橙叶片N、P、K、Fe、Mn元素含量处于超量,Ca、Mg和Zn元素含量低于适宜范围,Cu元素含量5个超量,5个处于适宜范围,5个低于适宜范围。相关性分析表明,叶片矿质营养元素间相互影响;果实可溶性固形物与N(相关系数为-0.596*)和K(-0.605*)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果实可滴定酸与N(0.588*)和K(0.623*)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Mg含量呈显著负相关(-0.558*,P<0.05);果实TSS/TA与N(-0.569*)和K(-0.624*)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Mg(0.549*)和Zn(0.535*)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综上所述,冰糖橙果实的外观和内部品质的形成是由各种元素协同调控的。


云南不同产地玛咖营养品质分析及安全性评价
《西南农业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本文研究了云南产玛咖的氨基酸、矿质元素等营养成分组成以及农药残留、重金属的安全性评价,为云南玛咖的科学开发和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国家标准方法测定云南不同产地、色型玛咖中蛋白质、氨基酸、粗脂肪、总糖、矿质元素等营养成分以及重金属与农药残留含量。【结果】云南不同产地的玛咖营养品质存在差异。云南玛咖中精氨酸与脯氨酸含量较高,以云南省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太安乡生产的黄色玛咖蛋白品质最佳。分析其矿质元素发现,云南玛咖中富含钾、镁、锰等10种常量与微量元素,其中钙锌含量较高,以云南省龙陵县龙山镇所生产的黑色玛咖矿物质元素含量最佳。此外,不同产地的云南玛咖样品中有毒金属与农药残留都低于国家限量标准,可以放心食用。【结论】云南不同产地的玛咖均具有较高的营养和保健价值,可以作为保健食品资源进行进一步的开发利用。


云南红花地方种质资源品质特性与农艺性状的聚类分析及评价
《华北农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促进红花品种改良及种质资源的高效利用,揭示红花优异资源的特征特性,为红花种质资源创新利用和品种改良提供理论依据。以筛选出的40份云南省地方红花种质资源为材料,采用SPSS 18. 0软件对18个性状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分析了红花数量性状对单株生产力的影响,同时对其品质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40份资源材料通过聚类分析划分为5大类群,表明不同类群间各农艺性状及品质特征存在较明显的特异性,18个性状指标之间存在相对独立和密切相关性。其中,类群Ⅳ为矮秆、分枝多、单株有效果球多,千粒质量和单株生产力高;类群Ⅴ为分枝多,单株有效果球多,千粒质量和单株生产力高。主成分分析将12个数量性状指标转化为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6. 7468%;其中,第一主成分反映植株高度,第二主成分反映产量构成因子,第三主成分反映果球大小,第四、第五主成分分别反映籽粒大小和第一分枝高度。品质性状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9. 4747%,品质性状中不同主成分间在油酸、含油率、蛋白质和硬脂酸含量上存在较大差异,其中,第一、二主成分分别反映油酸含量和含油率;第三、四主成分分别反映蛋白质和硬脂酸含量。分析结果表明:在影响红花单株生产力的性状中,首先应考虑植株高度,其次是有效分枝数、单株有效果球数、果球着粒数和千粒质量的选择。云南地方红花资源类型丰富、性状差异各具特点;第Ⅳ、Ⅴ类群为有增产潜力、丰产性好,综合农艺性状优良,可作为高产育种的目标亲本材料利用。品质特性:第Ⅰ、Ⅱ类群为含油率高、亚油酸高、蛋白质高,是综合品质优良的材料,可作为红花品质选育的优质亲本材料。
关键词: 红花 地方种质资源 农艺性状 品质性状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