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滇池周边农田中拟除虫菊酯农药残留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滇池周边农田土壤中拟除虫菊酯农药残留污染状况,用气相色谱法(ECD)对采自该区土壤样品进行了5种拟除虫菊酯农药残留检测。结果表明,在蔬菜和花卉地中,5种拟除虫菊酯农药的检出率,以氯氰菊酯和三氟氯氰菊酯最高,分别为66.7%~100%,52.9%~100%,氟氯氰菊酯和氰戊菊酯次之,溴氰菊酯最低;检出浓度平均值以氟氯氰菊酯最高,蔬菜地土壤中达44.9μg/kg;春、秋两季,5种农药在花卉地的残留量高于蔬菜地,而夏季和冬季则相反。大棚和露地中,大棚的残留量显著高于露地。不同土层中,除氯氰菊酯在表层(0~20 cm)中的残留量明显高于下层,其他4种农药在0~60 cm土层中残留量差异不显著。由于目前没有制定拟除虫菊酯农药土壤中残留环境质量标准,无法判定实验区土壤中拟除虫菊酯农药残留超标率及土壤环境等级,但其在环境中的残留问题应引起重视。


甘蔗野生种割手密远缘杂交后代品质性状的遗传研究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甘蔗品种Co419与野生种割手密云南75-1-2远缘杂交,ROC25与远缘杂交后代云野02-356进行回交,分别获得F1和BC1群体;利用R软件,分析了2个群体全部真实性后代品质性状的遗传表现。结果表明,杂交后代品质性状广义遗传力高,正态分布特性明显,品质性状间显著正相关;F1含糖量和纤维含量高于商业亲本,但甘蔗蔗糖分、蔗汁糖分、蔗汁锤度和简纯度等性状劣于商业亲本;BC1除含糖量高于双亲外,其他性状介于双亲之间,但主要性状均优于F1,后代性状恢复快。


6个月季品种的自交亲和性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云粉、云玫、蜜糖、蜜月、云艳、粉妆等6个月季品种为材料,采用离体培养与活体萌发法测定花粉生活力,统计分析田间自花授粉坐果率、平均种子数,并对授粉后花粉原位萌发及花粉管的生长过程进行荧光显微观察。结果表明,在活体和离体培养条件下,每个月季品种的花粉萌发率基本一致;云粉的离体和活体萌发率均最高,分别为(33.34±1.70)%和(31.56±1.63)%;蜜糖的坐果率最高,为60.00%,云粉次之,为39.24%,云艳最低,未结实。6个月季品种的平均种子数均较少,最多的云粉仅有11粒。自交亲和的品种自花授粉3 h后花粉开始萌发,24 h后到达花柱中部,48 h后有部分花粉管进入子房;自交不亲和的品种在授粉24 h后花粉管停止伸长,花粉管末端膨大、弯曲、变形。由自交坐果率与荧光显微观察结果得出的结论一致,云粉、云玫、蜜糖、蜜月为自交亲和品种,云艳、粉妆为自交不亲和品种。


田头菇属不同分离菌株杂交研究
《生物技术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验证杨柳田头菇菌株YAASM0711的性遗传模式,探索田头菇属不同分离菌株间的杂交结果。方法:对菌株YAASM0962、YAASM0969以及茶树菇CS45做了交配型与种间杂交研究。结果:菌株YAASM0962其性遗传模式为四极异宗结合,4种交配型比例A3B3∶A4B3∶A3B4∶A4B4为6∶10∶14∶7;菌株YAASM0969和茶树菇CS45出现偏分离现象,只有两种极性出现,2种交配型比例分别为(YAASM0969,A5B5∶A6B6)38∶35和(CS45,A7B7∶A8B8)51∶55。菌株YAASM0711与YAASM0962、YAASM0969、YAASM0967、CS45之间杂交能形成具锁状联合的双核菌丝,且除茶树菇外均能产生子实体。结论:除茶树菇CS45外其余的菌株为杨柳田头菇,它们的有性繁殖方式应该均为四极异宗结合,伴随人工的栽培,其交配因子基因之间不断的重组、插入或删除引发偏分离现象,导致极性菌株比例失调,甚至使一些极性丢失。


绿色食品标准体系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 2011
摘要:绿色食品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是一种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它不仅在于能提供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要营养成分,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还在于面对整个世界愈来愈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增进城乡人民身体健康,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绿色食品的产业化不仅开辟了一条


特色茶树品种紫娟的生化特点及遗传关系分析
《华北农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紫娟等15个云南茶树品种为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茶叶中的没食子酸(GA)、儿茶素(C)、表儿茶素(EC)、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表没食子酸儿茶素(EGC)及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的含量,应用ISSR标记技术分析紫娟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GA、C、ECG、EGCG及儿茶素总量含量在紫娟中较低,而EGC含量在紫娟中含量较高,说明紫娟与其他品种间的儿茶素含量差异较大,在生化上有一定特点。同时,18个ISSR引物共扩增出111个位点,其中89个位点呈现多态性,多态性为80.18%,紫娟与品种间遗传相似系数变幅在0.582~0.800,平均0.693。UPGMA聚类则15个茶树品种分为3组,其中紫娟与云抗27号、73-8、云抗43号等9个品种聚在一起,说明紫娟等15个品种之间的遗传差异较小,遗传基础较窄,亲缘关系比较近。


基于GIS的梅里雪山国家公园土壤侵蚀敏感性情景分析
《山地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运用GIS-IDRISI软件,在其空间分析模块支持下,结合植被、土壤和DEM数据建立了一个土壤侵蚀功能模型,并在3种不同植被状况下(1.现有植被;2.植被遭受严重破坏;3.植被得以良好保护和恢复),利用此模型对梅里雪山国家公园的土壤侵蚀状况进行情景分析。结果表明:在梅里雪山国家公园内,土壤侵蚀极敏感和高度敏感区,主要分布于高海拔的高山区域和低海拔的澜沧江河谷区,而中度敏感、轻度敏感和不敏感区主要分布于中间海拔区域。研究区现有植被得到了当地藏族居民的较好保护,但如果该区域的植被受到严重破坏,如情景2所示,那么土壤侵蚀极敏感、高度敏感和中度敏感区面积将大量增加,相反,轻度敏感和不敏感区的面积将大量减少,尤其是不敏感区将几乎全部消失。所以梅里雪山国家公园当前的首要任务为保护好当地的植被和各生态系统。


家蚕病毒病防治研究进展
《云南农业科技 》 2011
摘要:家蚕病毒病是养蚕生产上最普遍、危害最为严重的一类传染性疾病。对家蚕病毒病的早期诊断、高温治疗、药物添食、抗病育种及消毒预防等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并提出展望,为家蚕病毒病防治提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