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几个含云南野生血缘的亲本组合(云瑞06系列)后代表现及评价
《甘蔗糖业 》 2011
摘要:2006~2009年,采用"五圃制"常规杂交育种方法,获得了含有7个含云南野生甘蔗血缘的杂交组合,其后代产量、糖分、产糖量表现出明显优势。产量均超过对照种ROC10(CK),最高的是云瑞99-113×福农90-1022,达227.7 t/hm2,比对照CK增121.3%;除ROC22×云瑞99-113外,其余组合的糖分均超过对照种,最高的是ROC25×云瑞03-393,达15.3%,比CK增15.9%;产糖量均超过对照种,最高达30.4 t/hm2,超过CK 124.6%。该试验以丰富的杂交组合为基础,结合云南本地野生资源的优势,对我国甘蔗杂交育种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基础作用和借鉴意义。


滇龙胆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中国中药杂志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温度、不同光照、不同贮藏方式和贮藏时间以及不同赤霉素浓度处理对滇龙胆种子萌发的影响。方法:观测滇龙胆种子在不同处理条件下的发芽率。结果和结论:25℃为种子最适宜萌发温度,发芽率可达76.33%。光照对种子萌发影响显著,黑暗条件下种子发芽率极低。在自然条件下,干藏为种子最佳贮藏方式,可促进种子后熟作用,保持种子活力,但不能超过6个月。100~1 000 mg.L-1赤霉素处理可明显缩短滇龙胆种子萌发时间,其中500 mg.L-1赤霉素处理可使种子发芽率提高至95.00%。


沧源蔗区土壤养分现状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甘蔗产区土壤养分状况,并根据养分丰缺情况进行合理科学的施肥,最终实现甘蔗高产高糖,对云南省临沧市沧源蔗区采集的185份土壤样品进行养分测定,结果表明:沧源蔗区土壤大部分呈微酸性,53.51%土壤样品的pH在5.5~6.5;有机质含量平均为2.74%;全氮含量极低,75.14%的土壤样品小于0.050%,平均为0.042%;碱解氮含量中等,平均为101.43mg/kg;全磷含量低,平均为0.082%;有效磷含量低,平均为6.33mg/kg;全钾含量低,52.97%的土壤样品含量在1.01%~1.50%,平均为1.403%;速效钾含量中等,平均为146.32mg/kg;微量元素有效锌缺乏,79.75%的含量低于1.5mg/kg;有效锰、有效铁和有效铜93%以上的土壤样品都高于临界值,铜、铁和锰不缺乏。根据土壤养分分析结果,在沧源蔗区建议有机肥结合速效氮磷钾复合肥施用,有利于甘蔗的高产高糖。


文雅杜鹃组织培养研究
《北方园艺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以文雅杜鹃1a生半木质化茎段作外植体,以WPM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不同激素浓度和组合对文雅杜鹃不定芽诱导和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植体在WPM+ZT 2.0mg/L(单位下略)+IAA 0.5添加蔗糖30g/L,琼脂4g/L,pH 5.0的培养基上诱导率达83.33%;最佳继代培养基为WPM+ZT 0.8+NAA 0.05+蔗糖30g/L+琼脂4g/L,pH 5.0;最适生根培养基为WPM+IBA 1.0+NAA 0.5+蔗糖30g/L+琼脂7g/L+活性炭3g/L,pH 5.0,生根率为93%。


云南水稻上检测到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
《植物病理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Southern rice black streaked dwarf disease)是我国南方稻区一种新的水稻病毒病害。自2001年在广东省阳西县首次发现以来,该病危害范围逐年扩大,2009年我国湖南、江西、广东、广西、海南、浙江、福建、湖北和安徽9个水稻主产省(区)及越南北部19个省发病面积约33.33万hm2,基本绝收面积0.67万hm2[1,2],对水稻生产威胁巨大。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outhern rice black


红花新品种——云红二号
《农村百事通 》 2010
摘要:一、植物学特征"云红二号"红花生长势强,整齐度高,叶缘为全缘,叶片及苞叶无刺,盛花及终花均为红色,叶色浓绿,根系发达,抗倒伏,分枝中等,株型紧凑,抗逆性强,适应性广,耐旱,品质优良。籽粒大,百粒重高,种皮白色。合理密植后种子产量及花瓣产量较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