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有机无机配施对柠檬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 2017
摘要:为探讨不同有机无机配施对柠檬产量、花果发育动态和品质的影响,筛选出适合云南德宏柠檬生产的施肥配方,选择常用的3种复合肥和2种有机肥对尤力克柠檬进行配施或单施。结果表明:有机无机配施能够提高柠檬的产量,比单施有机肥处理产量高0.53~7.16 kg/株,比单施无机肥处理产量高0.43~9.80 kg/株;周甲有机肥与柠檬专用肥配施有利于柠檬开花与坐果;有机无机配施能改善柠檬的果实品质,以周甲有机肥与柠檬专用肥配施效果最佳,施用第二年,其出汁率、Vc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固型物含量分别比其他处理高0.02%~4.93%、0.75~5.74 mg/100 g、0.16~1.76 g/kg、0.07%~0.63%。有机无机配施有利于柠檬的产量与品质的提升,并以周甲有机肥与柠檬专用肥配施效果最好,可在生产中推广使用。


地膜厚度对作物产量与土壤环境的影响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农用地膜(以下简称地膜)已成为我国干旱、冷凉地区土壤增温、保墒和作物增产的重要措施。为摸清我国地膜厚度应用现状,研究地膜厚度对作物产量和土壤环境的影响,2011年,在全国范围内针对棉花、玉米、马铃薯、花生等主要覆膜作物分别布置172、99、30、58个调查点,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我国地膜厚度应用现状进行系统调查。根据调查结果,2011—2013年,在新疆、甘肃、内蒙古、山东4省分别针对以上4种作物,设置不同地膜厚度处理,系统分析了地膜厚度对土壤温度和含水量、作物产量、经济效益以及地膜残留强度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主要覆膜作物现用地膜厚度较薄,96.7%的地膜厚度集中在0.004~0.008 mm之间。增加地膜厚度能够提高土壤温度和含水量,但对不同作物的产量影响不同;随着地膜厚度增加(0.004~0.012 mm),棉花和玉米产量不断增加,而马铃薯和花生产量先增加后减少;地膜厚度对作物经济效益有一定影响,但处理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地膜厚度显著影响地膜残留强度(P<0.05),除了马铃薯外,其余作物地膜残留强度和地膜厚度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综上所述,增加地膜厚度对于我国主要覆膜作物有一定的增产作用,但增产幅度有限,而在残膜回收的基础上增加地膜厚度能够显著降低地膜残留强度。为应对我国农田地膜残留问题,建议我国地膜厚度标准提高至0.010~0.012 mm较为适宜。
施用生物有机肥对‘东试早’柚品质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 2017
摘要:探讨生物有机肥与‘东试早’柚果实物理品质、化学品质及风味之间的影响,为德宏瑞丽地区‘东试早’柚适宜生物有机肥施用量提供参考。以11年树龄‘东试早’柚为试材,测定‘东试早’柚果实物理、化学品质,并对果实进行感官风味品尝鉴定。结果表明,生物有机肥施用量30 kg/株,单果重、果肉重、纵径、横径最佳,此时还原糖、总糖、可溶性固形物和Vc含量最高,感官风味评价综合满意度分数最高。生物有机肥施用量增加到40 kg/株,单果重下降,可滴定酸含量显著升高,感官风味评价综合满意度分数有所下降。相关性分析显示,生物有机肥与还原糖、总糖、Vc和感官风味评价呈显著相关;感官风味评价的综合满意度与还原糖、总糖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可滴定酸显著负相关。综合考虑‘东试早’柚的品质,生物有机肥用量以30 kg/株为宜。


不同加工工艺对云抗10号红茶品质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筛选出云抗10号红茶的最佳加工工艺,为充分利用、发挥云抗10号茶树品种资源优势及生产出高品质的红茶产品提供参考。【方法】以云抗10号一芽二叶及同等嫩度的对夹叶为原料,分别采用传统工艺、新工艺1和新工艺2进行加工,通过感官审评和品质成分测定评价不同加工工艺对云抗10号红茶品质的影响。【结果】采用新工艺2鲜叶原料经萎凋、3次浪青、第二次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工艺加工的红茶感官品质最佳,其水浸出物含量为44.50%,氨基酸含量为3.40%,咖啡碱含量为3.09%,茶多酚含量为16.80%,可溶性糖为2.70%,儿茶素总量为2.40%,茶黄素为0.40%,茶红素为5.4%,茶褐色为7.20%。【结论】加工工艺对云抗10号红茶品质的形成至关重要。


覆盖除草膜对甘蔗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亚热带农业研究 》 2017
摘要:以云蔗05-51为试验材料,在甘蔗中耕培土前比较4种除草膜对马唐、牛筋草和狗尾草3种常见杂草的防治效果,并调查覆盖4种除草膜对甘蔗出苗量的影响;在甘蔗成熟期,分析覆盖4种除草膜对蔗茎产量、蔗糖分、还原糖分、重力纯度和糖锤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除草膜1号、除草膜3号、除草膜4号除草效果极显著高于普通地膜,除草膜1号、除草膜2号对狗尾草的防治效果达100%,除草膜3号、除草膜4号对牛筋草的防治效果达100%;各除草膜覆盖下甘蔗出苗量、产量、蔗糖分、重力纯度、还原糖分、糖锤度差异均不显著。


有机肥与无机肥不同施用配比对烤烟‘K326’产质量的影响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有机肥与无机肥的最佳配比,通过有机肥梯度对比试验,比较研究了有机肥与无机肥不同施用配比对烤烟‘K326’农艺性状、外观质量、内在化学成分、感官评吸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有机肥用量为30%和无机肥用量为70%时,能促进烟株的生长发育,农艺性状最好;烤后烟叶的叶片结构、油分及色度均有改善,烟叶的外观质量达到最优;烟叶的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增加,总氮和烟碱含量有所降低,同时各项化学成分指标更趋于协调;增加了烟叶的香气质和香气量,减小了刺激性和杂气,改善烟叶吃味;中上等烟比例提高7.7%,均价提高8.9%,净产值提高9.1%。综合考虑有机肥投入产出效益,建议在生产中施用30%的有机肥和70%的无机肥,以提高烟叶工业可用性和烟农的种烟效益。
关键词: 烤烟 ‘K326’品种 有机肥 无机肥 产量 质量


不同钾处理对富源花魔芋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北方园艺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以富源花魔芋为试材,采用大棚盆栽种植方式进行了不同钾处理(处理0、1、2、3的K2SO_4施用量分别为0.0、2.2、4.4、6.6g/株)的魔芋种植试验,并在施钾肥后5、15、30、60d测定了富源花魔芋叶片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结果表明:施用适量硫酸钾(处理2)有利于提高叶片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含量,增强了叶片SOD、CAT、POD活性,降低了魔芋叶片MDA含量,对魔芋抗氧化酶系统以及膜质过氧化系统有一定的生理效果,增强了魔芋植株抵抗逆境和抗衰老的能力,进而影响了叶片的光合作用和同化物的合成、转化和运输,获得了魔芋的高产。处理2收获时大芋重量为485.71g,折合产量36 428.25kg/hm~2,是处理0的1.50倍,是处理3的1.56倍。


水氮耦合对烟株生长、产量及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量(N1:0.40 g/株,N2:0.55 g/株,N3:0.70 g/株)和浇水量(土壤含水量占田间最大持水量W1:40%~45%,W2:60%~65%,W3:80%~85%)对烟株生长、产量及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相同时,增加浇水量能够显著改善烟株的农艺性状,增加产量,且在高氮(0.70 g/株)水平下表现更为明显;浇水量相同时,增加施氮量同样能显著改善烟株农艺性状,增加香料烟产量,且在高浇水量(田间最大持水量的80%~85%)条件下表现更为明显。对化学成分的影响表现为在低氮(0.40 g/株)和高氮(0.70 g/株)水平下,增加浇水量能够降低烟叶全氮含量,增加烟碱含量,降低氮碱比,利于烟叶品质提高。总体来看,施氮量为0.70 g/株、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80%~85%时,烟株生长状况最佳,烟叶产量最高,烟叶品质最好。


优化烟叶结构对红大上部烟叶质量和致香成分的影响
《作物杂志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为完善云南省保山地区烟草红花大金元品种的栽培技术,研究了不同烟叶结构优化方法对上部烟叶化学成分、外观质量、感官评吸和香气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烟叶结构后各处理的烤烟产量、产值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处理C(封顶时下打2叶、上打2叶留18片叶)上等烟比例增加最多,达4.17%,与对照产值差价最小,为528元/hm~2。处理D能显著提升B2F等级的化学成分得分和外观质量;处理C感官质量评吸得分最高,达78.899,且与对照有显著差异。各优化烟叶结构处理的致香成分均较对照有所提高,处理C香气物质总量最高,达637.39μg/g,较对照增加了60.09%;新植二烯含量最高,为526.25μg/g,占致香物质总量比例最高,达82.56%;β-大马酮、β-紫罗兰酮和巨豆三烯酮等8种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棕色化反应产物、类西柏烷类降解产物茄酮、苯丙氨酸裂解产物含量也最高。综合分析,封顶时下打2叶、上打2叶留18片叶,可明显提高红大上部烟叶的品质和致香成分,提升工业可用性。
关键词: 烟草 优化烟叶结构 红花大金元 上部烟叶 品质 香气成分


不同收获方式对甘蔗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中国糖料 》 2016
摘要:以勐海蔗区主栽品种粤糖03-393、粤糖93-159、新台糖16号、德蔗03-83为研究对象,调查这些品种机械收获和人工收获对宿根甘蔗农艺性状、产量和糖分的影响。研究表明:品种粤糖03-393机械收获后其株高、茎径、有效茎、单茎重、产量等均高于人工收获,糖分含量比人工收获的低近0.4个百分点;与人工收获相比,粤糖03-393机械收获的株高、单茎重和产量比其它品种增加幅度大,有效茎和茎径的增加幅度也排在第二。因此,在调查的4个品种中,粤糖03-393比较适合机械化收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