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品质(模糊匹配)
162条记录
云南优质红茶种质资源的筛选

湖南农业科学 2014

摘要:云南红茶以特有的香高味浓而著称于世,在日益激烈的红茶国际竞争环境下,开展优质红茶种质资源的筛选,对提高云南红茶的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显得尤为重要。以51个云南省茶树种质资源鲜叶为材料,通过对红碎茶感官审评和生化成分的鉴定、评价。筛选出一批红碎茶品质优良且内含物质丰富的茶树种质资源,可以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重要资源,也可为有针对性地合理开发利用和培育红茶茶树品种提供优良育种材料。

关键词: 茶树 红碎茶 种质资源 品质 生化成分 筛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行距机种对宿根蔗产质量及收益的影响

中国糖料 2014

摘要:用耿进I型甘蔗种植机,研究在行下芽量相同条件下,不同行距处理对1年宿根甘蔗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种植行距加宽,甘蔗在株高、茎径及单茎重方面有明显提高,但宽行距种植会因下芽量减少而有效茎数相应减少,甘蔗产量则受不同程度影响。宽行距种植可增加甘蔗糖分,提高纯度,降低还原糖分。机械种植甘蔗能够有效地提高种植效率和节约成本。

关键词: 宿根蔗 不同行距 机械种植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小粒咖啡品质影响因素研究与分析

中国热带农业 2014

摘要: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我国咖啡消费量增加的同时,人们对咖啡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关于影响咖啡品质的因素争议很多。笔者根据多年从事咖啡研究的经验和查阅相关文献,总结了部分能够影响咖啡品质的因素,包含品种、产区、环境、荫蔽及采后处理等,发现有些因素过度强调不仅不会提高咖啡品质,甚至会给产业带来巨大损失;而有些因素则可以尽量做到精益求精。本文将各因素进行了简单分类,并提出了提高咖啡品质的建议。

关键词: 咖啡 品质 因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期高温胁迫对温室型黄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长江蔬菜 2014

摘要:为了研究高温胁迫对欧洲型黄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20个欧洲生态型黄瓜的高代自交系为试材,在夏季高温期(37.5/24.5℃)大棚栽培,以秋季大棚栽培(30/22℃)为对照,调查植株的化瓜数、畸形瓜数、单果质量等指标。试验结果表明,长期高温胁迫使黄瓜的产量下降,但各材料产量下降幅度不同。长期高温胁迫使得黄瓜的品质和商品性明显下降,具体表现为化瓜数增加,畸形瓜率增加,果皮变硬,VC含量降低,且各自交系之间差异性明显。

关键词: 温室型黄瓜 高温胁迫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播期对云南夏播大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明确云南夏播大豆[Glycine max(L.)Merr.]产区的最适宜播期,并从中筛选出适宜不同时期救灾补种的品种及相应的配套栽培技术。[方法]采用引进和本地的6个大豆品种(冀豆17来自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徐豆18和徐豆14来自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中黄13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滇豆4号和滇豆7号来自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进行分期播种试验(播期分别为5月21、5月31、6月10、6月20日),研究在云南夏播气候条件下,播期对参试品种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云南夏播大豆产区最佳播期是5月21日左右。随着播期的推后,参试品种的生育期逐渐缩短;株高、主茎节数和节间长逐渐降低;产量构成因子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百粒重和产量下降趋势明显;蛋白质含量逐渐下降,脂肪含量反之渐增,蛋脂总量逐渐下降;品种间的差异较大。[结论]该研究可为降低自然灾害对大豆生产的影响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 大豆 播期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施氮水平对云蔗03-194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中国糖料 2013

摘要:以云蔗03-194为材料,采用田间穴植试验,设5个处理研究4种施氮水平对生长速率、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适量增施氮肥有利于促进甘蔗分蘖和伸长,提高甘蔗产量和品质。施氮量180 kg/hm2的甘蔗分蘖高于其他施肥水平,以施氮量360 kg/hm2处理的月均生长速率最高,甘蔗的产量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施氮量540 kg/hm2处理的甘蔗产量最高,达94726.15 kg/hm2,而甘蔗蔗糖分在各施肥水平间没有显著差异,以施氮量360 kg/hm2处理的蔗糖分和甘蔗产糖量最高。

关键词: 甘蔗 施氮水平 生长速率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红碎茶品质特点的比较分析

湖南农业科学 2013

摘要:为发挥云南红碎茶独特的品质优势,通过测定云南主要红茶产区的部分红碎茶样品的水分、灰分、水浸出物、水溶性灰分、水不溶性灰分、水溶性灰分碱度、酸不溶性灰分、茶红素、茶黄素、茶褐素等主要理化指标,结合感官审评对云南红碎茶品质特点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地域差异、加工工艺、制茶设备条件等因素对红碎茶品质存在影响,但云南红碎茶品质整体上较好。

关键词: 云南红碎茶 品质 感官审评 理化分析 比较研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蔗间种马铃薯对产质量和综合效益的影响

中国糖料 2013

摘要:研究不同甘蔗种植行距:等行距、宽窄行,施用不同有机肥量间种马铃薯后对甘蔗产量、品质及综合效益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等行距和宽窄行种植的甘蔗,间种和不间种马铃薯的甘蔗在高度和茎径上有显著性差异;不同施有机肥量间种马铃薯的甘蔗高度和茎径都没有显著性差异。甘蔗间种和不间种马铃薯,施用不同有机肥量间种马铃薯,对甘蔗品质都没有影响。

关键词: 甘蔗 间作 马铃薯 品质 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茶黄素大叶种红碎茶的研制

安徽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研制出高茶黄素含量的大叶种红碎茶。[方法]以高茶黄素大叶种茶叶品种为原料,分别考察鲜叶嫩度、萎凋时间、发酵时间对红碎茶加工品质的影响,研制出茶黄素含量在1.2%以上,品质较高的高茶黄素红碎茶。[结果]高茶黄素含量的红碎茶对鲜叶原料的嫩度要求较高,以一芽二叶为最好,其次为一芽三叶;萎凋时间与茶黄素的含量呈曲线对应关系,萎凋时间以5 h为宜,其次为10h,萎凋的时间过长,会出现过多的茶黄素损耗;揉切发酵的全程时间要求较短,以45 min为佳,不宜超过79 min。[结论]研究可为高茶黄素红碎茶的研制加工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茶黄素 红碎茶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磷钾在甘蔗体内的积累及对产量品质的影响

土壤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了氮、磷、钾不同用量(氮:0、150、300、450 kg/hm2;磷:0、75、150、225 kg/hm2;钾:150、300、450 kg/hm2)对甘蔗体内氮、磷、钾积累及对产量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甘蔗的产量与钾肥的用量呈显著的正相关,与氮和磷的用量差异不显著;甘蔗的产糖量与磷、钾的用量呈正相关,与氮肥的用量没有显著性差异;甘蔗的含糖分与氮、磷、钾肥的用量没有直接的关系;营养元素在植株中的积累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氮在甘蔗各组织中积累比例大小依次是蔗茎、梢头和枯叶,磷在甘蔗各组织中比例大小顺序依次为蔗茎、梢头和枯叶,钾在甘蔗各组织中比例大小顺序依次为梢头、蔗茎和枯叶。

关键词: 甘蔗 氮、磷、钾 养分积累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