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干热区柠檬枝梢类型对花果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择4年生投产的‘云柠1号’尤力克柠檬为材料,针对柠檬不同枝梢类型(带叶无新梢枝梢、无叶枝梢、带叶有新梢枝梢),开展其开花、果实发育动态、产量及品质研究。结果表明:带叶有新梢枝梢的营养生长量最大,其枝长、枝粗、老叶片数分别增加6.94 cm、0.90 mm、8.04片;带叶无新梢枝梢的挂果数最多,为1.36个,比带叶有新梢枝梢和无叶枝梢分别多0.32个和1.12个;带叶无新梢枝梢的单枝产量最高,为132.54 g,带叶枝梢的单枝产量极显著高于无叶枝梢;带叶有新梢枝梢果实单果重、纵径、横径、瓤重、出汁率都最大,分别比无叶枝梢高21.61 g、9.11 cm、2.93 cm、9.59 g、1.03%,分别比带叶无新梢枝梢高4.80 g、3.22 cm、0.30 cm、1.22 g、0.91%;带叶有新梢枝梢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显著高于带叶无新梢枝梢和无叶枝梢,带叶枝梢果实的Vc含量显著高于无叶枝梢。总之,在干热区带叶无新梢枝梢和带叶有新梢枝梢无论在营养生长还是生殖生长都显著优于无叶枝梢,尤其是提高了果实产量和品质,这为柠檬果园修剪管理提供了生产指导。


覆盖除草膜对甘蔗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亚热带农业研究 》 2017
摘要:以云蔗05-51为试验材料,在甘蔗中耕培土前比较4种除草膜对马唐、牛筋草和狗尾草3种常见杂草的防治效果,并调查覆盖4种除草膜对甘蔗出苗量的影响;在甘蔗成熟期,分析覆盖4种除草膜对蔗茎产量、蔗糖分、还原糖分、重力纯度和糖锤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除草膜1号、除草膜3号、除草膜4号除草效果极显著高于普通地膜,除草膜1号、除草膜2号对狗尾草的防治效果达100%,除草膜3号、除草膜4号对牛筋草的防治效果达100%;各除草膜覆盖下甘蔗出苗量、产量、蔗糖分、重力纯度、还原糖分、糖锤度差异均不显著。


优化烟叶结构对红大上部烟叶质量和致香成分的影响
《作物杂志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为完善云南省保山地区烟草红花大金元品种的栽培技术,研究了不同烟叶结构优化方法对上部烟叶化学成分、外观质量、感官评吸和香气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烟叶结构后各处理的烤烟产量、产值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处理C(封顶时下打2叶、上打2叶留18片叶)上等烟比例增加最多,达4.17%,与对照产值差价最小,为528元/hm~2。处理D能显著提升B2F等级的化学成分得分和外观质量;处理C感官质量评吸得分最高,达78.899,且与对照有显著差异。各优化烟叶结构处理的致香成分均较对照有所提高,处理C香气物质总量最高,达637.39μg/g,较对照增加了60.09%;新植二烯含量最高,为526.25μg/g,占致香物质总量比例最高,达82.56%;β-大马酮、β-紫罗兰酮和巨豆三烯酮等8种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棕色化反应产物、类西柏烷类降解产物茄酮、苯丙氨酸裂解产物含量也最高。综合分析,封顶时下打2叶、上打2叶留18片叶,可明显提高红大上部烟叶的品质和致香成分,提升工业可用性。
关键词: 烟草 优化烟叶结构 红花大金元 上部烟叶 品质 香气成分


喷施叶面肥对辣木品质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 2016 CSCD
摘要:笔者研究不同叶面肥及其浓度对辣木营养品质的影响,旨在为辣木的田间栽培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对辣木分别喷施0.5%、1%磷酸二氢钾、0.5%自制叶面肥以及等量清水作为对照,探讨叶面肥对辣木各营养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叶面肥对辣木品质有显著影响,喷施磷酸二氢钾可以显著提高辣木营养品质,0.5%磷酸二氢钾肥效最佳,可溶性糖、维生素C、蛋白质和黄酮含量分别对比照增加14.06%、55.73%、9.54%和8.25%,0.5%自制叶面肥处理的辣木维生素C与对照相比增加50.38%,其余指标均显著低于0.5%磷酸二氢钾。喷施0.5%磷酸二氢钾对改善辣木品质效果最佳,可运用于辣木田间栽培管理。


有机肥对火龙果不同批次果实生长与品质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以常规施肥为对照,通过增施不同量的羊粪,研究其对不同批次果实生长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羊粪处理均提高了火龙果的产量和品质。以处理2效果最佳,对第2、第3批次的火龙果产量、表观性状和营养成分影响最显著。其中,第2批次单位面积产量处理2、处理3较对照分别提高52.32%、56.56%,第3批次单位面积产量处理2、处理3较对照分别提高59.87%、40.56%。增施羊粪均可增大果实的纵径、横径及果形指数,并提高了火龙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糖含量、糖酸比、维生素C含量,改善了果实的口味,其均以2.5 kg/桩复合肥+15 kg/桩羊粪处理2效果最佳。


怒江地方花魔芋资源品质与产量增产效率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 2016
摘要:为了开发利用云南省怒江州地方花魔芋资源,充分发挥丰富的林下土地优势,使怒江贫困山区农业提质增效,以云南较早规范化栽培的楚雄市和永胜县地方花魔芋资源为对照,对怒江地方花魔芋资源的内在品质及产量增产效率进行测定分析和试验观察。结果表明:怒江花魔芋的矿质元素、粗脂肪和蛋白质含量低于对照材料(楚雄花魔芋),但葡甘聚糖含量(11.30%)比对照材料高0.42个百分点。由于受干旱影响,怒江花魔芋试验材料的生育期为160.68天,产量增产效率为33.70%,比对照材料(永胜花魔芋)生育期长0.84天,产量增产效率高5.16个百分点。经核桃林下种植测产,怒江花魔芋产量20556.6 kg/hm~2,比永胜花魔芋产量高出3616.8 kg/hm~2。试验结果显示,怒江地方花魔芋是一种优良的魔芋资源,可以在怒江大面积开发应用,发展林下魔芋产业。


生物有机肥对大棚西瓜生长特性及品质的影响
《北方园艺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以"京欣2号"大棚西瓜为试材,研究了生物有机肥对大棚西瓜生长特性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幼苗期到膨瓜期,生物有机肥(BOF)和对照(CK)处理下西瓜株高、茎粗、主根长随生长期呈逐渐增加趋势,而叶面积指数在膨瓜期有所降低,不同时期BOF西瓜株高、茎粗、主根长叶面积指数均高于对照;BOF和CK处理下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均随生长期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表现为逐渐增加趋势,不同时期BOF处理下西瓜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高于对照;生物有机肥增加了大棚西瓜根区土壤养分,BOF处理下西瓜根区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全钾含量均显著高于CK(P<0.05),其中,以有机碳的增加幅度最大(73.67%),对全磷的影响不显著(P>0.05);生物有机肥显著增加了大棚西瓜的单瓜质量和产量(P<0.05),并且增加了西瓜果实中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总糖、总酸度、总黄酮、中心糖、边糖含量和含水量,以可溶性糖的增加幅度最大。综合比较来看,生物有机肥可有效促进西瓜营养代谢协调均衡,还可以提高糖分含量,改善西瓜品质,确保西瓜的高产优质。


云南粳型香软米品种产量和品质特性分析(英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 2016
摘要:针对云南高原粳稻区优质米育种面临海拔高、夏季雨水多、气温低,特别是灌浆期气温不足等难点,开展了特色粳型软米(香软米)育种。文章对云南近年选育的粳型软米(香软米)品种进行了产量和品质特性分析。软米和粳米在碾磨品质指标上没有差异,差异主要表现在理化指标上,软米的直链淀粉含量极显著低于粳米,蛋白质含量和胶稠度极显著高于粳米,碱消值差异不显著。软米味度值显著高于粳米。软米的RVA淀粉谱特性优于粳米,表现出最高黏度较高,最低黏度较低,崩解值较高,最终黏度较低,消减值较低,到达最高黏度时间较短,两者存在显著和极显著差异。产量及其构成因子分析表明,产量与高产对照品种比还有一定差距,影响产量提高的因子是分蘖弱、穗总粒数少和千粒重偏低。针对试验结果,对改良云南粳型软米品质和产量途径进行了探讨。


不同缓释肥料对大棚番茄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空白(CK-1)和常规施肥(CK-2)为对照,在夏秋番茄上研究了5种缓释肥对番茄的生长发育、主要病害、产量以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番茄植株生长初期,不同处理的株高、茎粗等未产生明显差异;施用5种缓释肥后的发病情况普遍较施用常规肥料轻微;5个缓释肥处理的产量和品质均超过2个对照,其中桂湖18-8-15的产量最高,俩控的品质最好。综合研究结果与成本分析,最终筛选出适宜云南省夏秋番茄生产使用的缓释肥品种2个(桂湖18-8-15和俩控)。研究结果可为缓释肥在夏秋番茄生产中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