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TaqMan探针双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同步检测兰花中的建兰花叶病毒和齿兰环斑病毒
《植物保护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建立一种同步定量检测建兰花叶病毒(cymbidium mosaic virus,CymMV)和齿兰环斑病毒(odontoglossum ringspot virus,ORSV)的高效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CymMV和ORSV CP基因高度保守区分别设计引物和探针并筛选,获得156 bp和148 bp的靶标序列及对应的最优特异性引物探针组合,建立了基于TaqMan探针的双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该方法最低检出限为1拷贝或6.2×10-3fg,最低稳定检出限为10拷贝或6.2×10-2 fg,是RT-PCR的10~100倍;构建的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扩增效率分别为97.7%和100.2%,相关系数R2 分别为1.000和0.999;对其他5种常见病毒均无扩增曲线,检测特异性强;批组内与批组间重复性试验Ct值变异系数≤0.60%,重复性和稳定性好.利用该方法和基因芯片法分别对4个种属的66个兰花样品进行方法验证,该方法相较于基因芯片法检出率提高了 53.85%(CymMV)和162.5%(ORSV).综上所述,本方法可同时高通量检测CymMV和ORSV 2种病毒靶基因,结果可靠,应用前景广阔,可为开展病毒精准鉴定、科学防控以及从源头遏制病毒传播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 建兰花叶病毒 齿兰环斑病毒 TaqMan探针 RT-qPCR 兰花


油菜基质块移栽机苗床带整备装置设计与试验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现有油菜基质块苗移栽机开沟装置作业存在沟宽稳定性差、沟底面平整度低、土壤扰动大等现象,导致立苗率低、覆土作业难度大等问题,基于船式开沟器腔体大以及芯铧式开沟器作业构建宽苗床、平沟底特点,结合类铧式曲面衔接过度,设计了一种适用于油菜基质块苗移栽机苗床构建的苗床带整备装置.建立了土壤与整备装置互作力学模型,确定了苗床带整备装置构建稳定苗床的主要结构参数.以整备装置作业速度、作业深度、类铧式曲面前端宽度、刃口角为因素,以土壤扰动量、沟宽变异系数为评价指标,利用EDEM开展四因素三水平二次正交组合仿真试验,试验结果显示:作业深度为41 mm、作业速度为0.52 m/s、类铧式曲面前端宽度为40 mm、刃口角为61o时土壤扰动量较小且沟宽变异系数较小;较优参数组合下台架试验得出土壤扰动量为13.01 cm2,沟宽变异系数8.52%.田间试验结果显示:安装在移栽单元上的苗床带整备装置相较船式开沟器的载苗基质块立苗率增加2.09百分点,沟宽变异系数减少13.3%,土壤扰动量减少20.9%,沟底面紧实度增加28.7%,满足油菜基质块苗机械移栽苗床构建要求.
关键词: 油菜 移栽机 苗床带整备装置 类铧式曲面 机械移栽


两个柠檬品种叶片离区响应乙烯利处理的转录组分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艾伦尤力克是尤力克柠檬的一个芽变品种,结果性状优良,但冬季落叶严重,影响翌年产量,且其落叶的响应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为探究柠檬叶片脱落的分子调控机制,以2个冬季落叶程度不同的柠檬品种艾伦尤力克和云柠1号为材料,分别于落叶前期(E24)、落叶中期(E48)和落叶后期(E72)采集叶柄离区,通过转录组测序比较2个品种间的差异表达基因.分析表明,落叶前期、落叶中期和落叶后期分别获得1400个、2466个和935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落叶中期的差异基因数量最多.GO分析表明血红素结合、四吡咯结合、氧化还原酶活性、铁离子结合、转录调节活性以及对氧化应激的反应、细胞葡聚糖代谢过程、葡聚糖代谢过程、细胞外围、细胞壁等相关基因在这3个时期品种间均表现出显著差异.KEGG分析表明,落叶中期富集的差异基因数及相关代谢途径最多,主要集中在植物激素信号转导、苯丙烷生物合成、植物病原体相互作用和MAPK信号通路-植物等途径,通过对以上4个途径的差异表达显著的基因进行分析,最后筛选得到木葡聚糖内转葡糖基酶/水解酶蛋白、吲哚乙酸诱导蛋白、吲哚-3-乙酸-氨基合成酶、过氧化物酶、β-葡萄糖苷酶、发病相关基因转录激活因子AP2和发病机制相关蛋白等13个基因,这些基因可能与柠檬叶片脱落的调控有关.qRT-PCR验证这些基因的表达与转录组数据相一致.以上结论丰富了柠檬叶片脱落相关研究,为柠檬落叶候选基因筛选、落叶途径解析提供可靠数据.


云南白菜根肿病拮抗菌的筛选及鉴定
《西南农业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获得对云南白菜根肿病具有高效拮抗作用的微生物菌株,为云南白菜根肿病的生物防治提供潜在的菌种资源.[方法]从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三宝乡大棚白菜根肿病发病严重的地块,采集正常生长或发病较轻的白菜植株及其根际土壤,分离筛选抑菌效果较好的菌株,并对其进行形态特征鉴定、生理生化检测及分子序列分析.[结果]经初步筛选共获得46株细菌.土壤样品中共分离出30株细菌,其中抑制效果最好的是TB-7菌株,该菌株对白菜根肿病菌休眠孢子萌发抑制率为76.88%;白菜植株内共分离出16株内生细菌,其中抑制效果最好的是EB-15菌株,该菌株对白菜根肿病菌休眠孢子萌发抑制率为67.38%.通过对比分析选择抑菌效果最好的TB-7菌株作为目标菌株,经鉴定,TB-7菌株为革兰氏阳性芽孢杆菌,菌体菌落较小,颜色淡黄色,表面光滑且扁平,菌体湿润,不透明,边缘规则;生理生化指标检测结果显示,TB-7菌株是好氧菌,V-P、淀粉水解、pH 5.7,生长3项检测指标均呈阳性,柠檬酸盐、丙酸盐、D-木糖、L-阿拉伯糖、D-甘露醇、明胶液化、7%NaCl生长、硝酸盐还原8项检测指标均呈阴性;16S rDNA扩增产物约为1500 bp,测序结果表明,TB-7菌株与坚强芽孢杆菌(Cytobacillus firmus)同源性达到100%,鉴定该菌株为芽孢杆菌属的坚强芽孢杆菌.[结论]通过初步筛选及鉴定,获得1株对白菜根肿病菌休眠孢子抑制率达到76.88%的拮抗菌株,该菌株的获得可为解决云南本地日益严重的白菜根肿病的生物防治奠定基础.


经典名方中草果的本草考证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该文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医籍、方书并结合近现代文献资料,对草果的名称、基原、学名考订、产地、入药部位、品质评价、采收加工及炮制、性味归经功能主治的历史沿革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考证,为含此类药材经典名方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依据.经考证可知,"草果"一名最早见于北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历代本草均以草果为正名,尚有草蔻、豆蔻、漏蔻、老蔻、草豆蔻等别名.历代所用草果的主流来源为姜科植物草果Amomum tsaoko的干燥成熟果实,但宋代草果常作为豆蔻或草豆蔻的别名,明代《本草品汇精要》是最早将草果作为单独药材分条记载的本草,清代及其以前受早期古籍的影响,仍有部分书籍将草果与其他姜科植物混淆,直至近现代才将其区分开来.历代本草记载草果的产地为云南、广西,后逐渐扩充至贵州等地,现云南为我国草果种植面积最大的省份,成为草果的主产区.近代以来总结其品质以个大、饱满、色红棕、气味浓者为佳.古代记载草果的采收时间为阴历八月,多为去壳生用或煨炒;现今草果的采收期一般在10-11月,采收后晒干或烘干.关于草果的性味归经、功能主治的记载古今文献基本一致,即性温,味辛,归脾、胃经,燥湿温中、截疟除痰,用于寒湿内阻、脘腹胀痛、痞满呕吐、疟疾寒热、瘟疫发热.基于考证结果,建议开发含草果药材的经典名方时,选用A.tsaoko为其药用基原,炮制方法可根据处方要求,未标明炮制要求的可以生品入药.
关键词: 经典名方 草果 本草考证 基原 产地变迁 品质评价 采收加工


云南瑞丽4个主栽柑橘品种成熟期果实品质变化规律
《广东农业科学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究云南瑞丽地区主栽柑橘品种成熟期果实品质变化规律,为确定果实适时采收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云南主栽的4个柑橘品种(沃柑、冰糖橙、茂谷柑、W·默科特)为试材,分别从花后150~330 d(2020年8月12日—2021年2月8日)和花后240~405 d(2021年11月8日—2022年4月28日)开始采果,每隔15 d定期采样并测定果实品质。【结果】随着柑橘果实的成熟,4个品种果实单果质量及横、纵径呈先上升后平缓的趋势,沃柑在花后270 d前、冰糖橙在花后255 d前、茂谷柑在花后300 d前、W·默科特在花后285 d前其果实结束快速生长膨大期;2年内,除茂谷柑转色期一致外,W·默科特果皮转色期早于第1年,沃柑和冰糖橙转色期晚于第1年。冰糖橙、沃柑、茂谷柑和W·默科特的可溶性固形物(TSS)质量分数分别在其花后240、315、300、270 d后基本稳定,可滴定酸(TA)质量分数分别在花后180、210、240、240 d后无显著变化。【结论】综合考虑单果质量、横纵径、果皮颜色和内含物质量分数等指标,沃柑在花后315 d、冰糖橙在花后255 d、茂谷柑在花后300 d、W·默科特在花后285 d时果实达到采收成熟度,适宜开始采收。
关键词: 柑橘 发育成熟期 外在品质 内在品质 品质变化 采收期


气相色谱法在测定水果中禁用有机磷农药的基质效应研究
《食品工业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有机磷农药是一类常用的杀虫效果较好的农药。近年来,水果种植过程中存在非法使用部分禁用有机磷农药的现象。为更好开展基层农产品质量监管工作,便捷有效监控水果种植过程非法使用乙酰甲胺磷、氧乐果、久效磷、甲基对硫磷、杀螟硫磷、甲基异柳磷、三唑磷等禁用有机磷类农药的现象,采用气相色谱-火焰光度检测器(GC-FPD),选取芒果、荔枝和桃等含糖量不同的代表性水果基质,系统比较Florisil、PSA和GCB/PSA等固相萃取小柱对于消除基质效应的情况。结果表明, Florisil能够较好地消除基质效应,在不同水果中的基质效应都小于20%,在0.02~10μg/mL的质量浓度范围内, 7种禁用有机磷农药的相关系数较好(r>0.999),检出限范围为0.004~0.012 mg/kg,定量限范围为0.015~0.040 mg/kg。以1, 5和10倍定量限作为3个添加浓度(n=6), 3个添加浓度的平均回收率范围为71.8%~99.4%,相对标准偏差(SRSD)范围为4.34%~7.91%。相对于国标中的测定方法,试验方法具有较高的检测灵敏度,可满足基层实验室对于水果中禁用有机磷类农药的测定要求。


基于当前气候数据预测红火蚁在我国的潜在适生区
《植物检疫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红火蚁是世界范围内重要入侵有害生物,预测和研究红火蚁在我国的适生区,可为红火蚁的监测和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搜集并整理红火蚁在我国区县级的发生点数据,通过计算2000—2022年间月最高气温、月最低气温和月降水量等19个生物气候变量之间的相关性,使用VIF和Pearson检验筛选获得6个最主要的气候变量,基于Biomod2的组合模型对当前红火蚁适生区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影响红火蚁适生区分布最重要的环境因子为气温季节性变动系数与平均气温日较差,当前时期的红火蚁高度适生区集中在海南、广东、广西、福建、浙江、贵州、云南、江西和重庆等省市,研究结果为红火蚁的监测预警和科学防控提供理论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