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5687条记录
植保抗生素阿扎霉素对白菜根肿病的防治效果

植物保护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盆栽试验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测定了12.5%阿扎霉素水剂不同质量浓度对白菜根肿病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采用12.5%阿扎霉素水剂500~1 000倍,在大白菜播种后5d第一次用药,之后每间隔7d施药1次,共施药3次,温室盆栽试验最高防治效果为87.58%,田间试验最高防治效果为80.62%,其与对照药剂500g/L氟啶胺悬浮剂的防治效果间差异显著。植保抗生素12.5%阿扎霉素水剂对白菜根肿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具备开发成防治根肿病新型杀菌剂的潜力。

关键词: 阿扎霉素 白菜根肿病 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数据融合和多指标定量对滇龙胆产地鉴别和质量评价

中国中药杂志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中药次生代谢产物积累和产地密切相关,产地鉴别以及多指标评价对保证药材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该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数据融合结合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对滇龙胆进行产地鉴别,辅以多指标成分含量分析,以期为滇龙胆药材建立一种全面准确的鉴别和质量评价方法,为滇龙胆最佳产区筛选提供参考。采集云南、四川、广西、贵州共169份样品的FTIR和HPLC指纹图谱,并对FTIR进行多元散射校正、标准正态变量(SNV)、Savitzky-Golay(SG)卷积求导等预处理;比较FTIR,HPLC及低级、中级数据融合鉴别效果;利用HPLC分析样品中龙胆苦苷、獐牙菜苦苷、马钱苷酸与当药苷含量。结果发现,不同产地滇龙胆FTIR图谱存在差异,最佳预处理为SNV+SG求导(二阶求导,窗口参数为15,多项式次数为2次)。低级、中级数据融合预测集正确率为96.43%,高于FTIR,HPLC预测集正确率94.64%;低级数据融合训练集正确率为100%,优于中级数据融合99.12%。云南滇龙胆4种环烯醚萜苷含量均高于其他省份,其中药典指标性成分龙胆苦苷平均质量分数为47.40 mg·g~(-1),最大值达到79.83 mg·g~(-1),且龙胆苦苷、马钱苷酸与当药苷含量同其他省份含量差异显著(P<0.05)。云南省不同地区滇龙胆4种环烯醚萜苷总含量比较发现,大理洱源、丽江玉龙较高,分别为68.59,66.68mg·g~(-1),同楚雄武定、玉溪澄江、昆明寻甸(52.99,52.29,46.71 mg·g~(-1))差异显著(P<0.05),可作为滇龙胆栽培和优良种质资源筛选的参考地。FTIR-HPLC数据融合定性分析结合HPLC定量分析方法为不同产地滇龙胆鉴别和质量评价提供一种全面准确的新思路,为滇龙胆资源开发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数据融合 高效液相色谱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滇龙胆 质量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紫叶和卡蒂姆咖啡叶片烘烤脱水过程中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

南方农业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分析烘烤脱水过程中紫叶和卡蒂姆咖啡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规律,为选育出适宜云南干热河谷种植的咖啡品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调制叶绿素荧光仪测定紫叶和卡蒂姆咖啡叶片烘烤脱水过程中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分析其随脱水程度而变化的规律、耐旱特点及相对水含量(RWC)与叶绿素荧光参数的相关性。【结果】随脱水程度的加剧,紫叶和卡蒂姆咖啡叶片的初始荧光参量(F0)呈上升趋势,而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光系统II(PSII)潜在活性(Fv/F0)、PSII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II)、光化学猝灭系数(qP)和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在脱水过程中,卡蒂姆咖啡的RWC与ETR和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下同),与qP呈显著正相关(P<0.05,下同);紫叶咖啡的RWC与SPAD呈显著正相关,与叶绿素荧光参数间无相关性。散点图分析结果也表明卡蒂姆和紫叶咖啡叶片的RWC与叶绿素荧光参数间无一定的变化趋势,但两种咖啡的Fv/Fm与Fv/F0分别呈二次和三次相关。【结论】紫叶咖啡的耐脱水能力及叶绿素荧光参数表现更佳,抗旱性更强,适宜在云南干热河谷和缺乏灌溉条件的地区推广种植。

关键词: 紫叶咖啡 卡蒂姆咖啡 叶绿素荧光参数 烘干脱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保山坝粳稻抵御干旱高产技术集成

中国稻米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根据云南省保山市保山坝粳稻区抵御干旱、夺取高产的实践,提出抗旱品种选育、抗旱育秧、增苗移栽、定量施肥、病虫害防控等技术集成,实现了2012年保山坝0.8万hm~2水稻最高单产达11.085 t/hm~2,2013-2015年推进全区水稻平均单产达10.5 t/hm~2,为隆阳区水稻的稳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关键词: 粳稻 耐旱育种 抗旱育秧 定量栽培 病虫防控 集成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应用DTBIA技术快速检测柑橘黄龙病菌研究

园艺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柑橘黄龙病病原菌为韧皮部限制性寄生菌Candidatus Liberibacter,迄今为止尚未成功获得离体纯培养。因此基于特异性抗体的高通量血清学检测技术迄今尚未开发。本实验室前期研究利用异源表达重组黄龙病菌外膜蛋白Omp_(CLas)免疫动物,制备并获得了特异性多克隆抗体(Anti-Omp_(CLas)-Pab)。本研究利用直接组织印迹免疫法(Direct tissue blot immunoassay,DTBIA)技术对获得的多克隆抗体的检测效果进行了初步评价,证实该抗体可以特异性识别中国不同地理来源的柑橘黄龙病菌分离物;柑橘叶柄、叶片中脉、枝条、根部、果梗和种子中均存在黄龙病菌,其中根部和种子中的病菌含量相对较低,枝条和叶片中脉中的含量较高。该多克隆抗体的获得为后续快速检测试剂盒或试纸条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柑橘 黄龙病菌 快速检测 DTBIA 多克隆抗体 特异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峨眉蔷薇Ro-DREB1C的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丰富月季CBF基因研究的基础数据库,对峨眉蔷薇原变种(Rosa omeiensis Rolfe f. omeiensis) CBF/DREB基因进行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设计特异引物克隆Ro-DREB1C基因的完整CDS区及部分5'端和3'端UTR区序列,使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该基因编码蛋白的理化性质、二三级结构和预测亚细胞定位,构建系统进化树确定Ro-DREB1C隶属的基因家族.[结果]获得峨眉蔷薇Ro-DREB1C基因CDS区603 bp,Gen Bank登录号为KX397104,编码200个氨基酸.蛋白质分子式为C968H1539N263O299S11,其中丝氨酸、亮氨酸和丙氨酸的频率较高,分别占11. 5%、11. 0%和9. 5%,属于不稳定类、弱酸性、亲水蛋白;二级结构以无规则卷曲(71. 5%)为主,不能被归入明确的二级结构如折叠片或螺旋的多肽区段;三级结构预测模板为d1gcca,识别预测序列范围为59~119,识别长度61 bp;该蛋白质无跨膜区和信号肽的存在,亚细胞定位Ro-DREB1C分布在细胞核中的分布最多.与RhCBF比较:Ro-DREB1C的编码区没有单碱基的缺失或插入,共存在21个潜在SNP位点,导致10个差异氨基酸.系统进化分析表明Ro-DREB1C隶属于AP2家族DREB亚家族A-1亚组成员.[结论]峨眉蔷薇可作为优秀的月季耐寒育种材料加以保存和利用.

关键词: 峨眉蔷薇 DREB/CBF 基因克隆 生物信息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番茄褪绿病毒和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病毒复合侵染番茄的分子鉴定

植物保护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Begomovirus是双生病毒科Geminiviridae中病毒种类最多且最具经济毁灭性的病毒属(Martelli et al.,2011)。云南省楚雄州元谋县是我国重要反季节蔬菜种植基地,番茄是该县主要的反季节种植蔬菜,由于气候条件适宜,该地区番茄受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病毒危害严重。近年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8种杀虫剂对朱砂叶螨毒力及家蚕的急性毒性比较

浙江农业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叶碟喷雾法测定鱼藤酮、印栋素、苦参碱、苦皮藤素、藜芦碱、乙基多杀菌素、四氯虫酰胺、吡丙醚等8种常用杀虫剂对桑园朱砂叶螨成螨和螨卵的室内毒力,并以食下毒叶法检测对家蚕3龄起蚕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印栋素、苦参碱、鱼藤酮、苦皮藤素、藜芦碱对朱砂叶螨成螨毒杀活性较高,半致死浓度(LC_(50))分别为0.213、0.659、1.621、13.014、16.548 mg·L~(-1);苦皮藤素、印栋素、藜芦碱、鱼藤酮和苦参碱对朱砂叶螨螨卵毒杀活性较高,LC_(50)值分别为0.254、3.497、13.564、21.936、35.030 mg·L~(-1)。3龄起蚕取食添加8种杀虫剂的桑叶48 h后,均出现吐液、拒食、体缩等中毒症状,除吡丙醚属于中等毒性外,其余杀虫剂对家蚕为高毒或剧毒。印栋素、苦参碱、鱼藤酮、苦皮藤素、藜芦碱等杀虫剂可以有效防控桑园朱砂叶螨成螨及螨卵,但在使用中应注意其对家蚕的安全性。

关键词: 杀虫剂 朱砂叶螨 家蚕 急性毒性 相对毒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培蔬菜对循环养殖水水质净化效果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试验研究水生蔬菜对水产养殖循环水水质改善效果,为水生蔬菜在养殖废水生态修复方面提供数据支持。【方法】试验以不种菜为对照,在温室大棚内研究空心菜、薄荷2种蔬菜对高密度水产养殖循环水氮、磷和BOD_5的去除效果。【结果】空心菜和薄荷在循环养殖水中生长正常,二者对养殖水总氮、氨态氮、硝态氮、总磷和BOD5去除效果均较好,最高去除率分别高达77.89%、83.18%、95.55%、93.43%、95.55%和77.56%、80.97%、94.95%、83.94%、91.94%。【结论】空心菜和薄荷对循环养殖水N、P和BOD5的去除效果都较好,其中空心菜去除效果略好于薄荷。

关键词: 水产养殖废水 水培蔬菜 N含量 P含量 BOD5 去除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干热河谷不同土壤水分下甜玉米灌浆期光合作用光响应特征

热带作物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阐明干热河谷甜玉米灌浆期叶片光合生理特征对光照和土壤水分的适应机制,明确其土壤水分阈值效应,本文采用大田人工给水结合自然耗水获得土壤水分梯度的方法,利用Li-6400光合测定系统测定分析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甜玉米光合光响应特征。结果表明,不同土壤水分含量对甜玉米叶片光合光响应过程的影响不同。土壤含水量为13.88%~14.50%时,随着光合有效辐射强度(PAR)的增大,净光合速率(Pn)逐渐增大至光饱和点(1 787.48~2 000.00μmol/(m~2·s),之后Pn趋于稳定;土壤含水量为11.50%~12.69%时,Pn逐渐增大至光饱和点(1 154.74~1 488.08μmol/(m~2·s),之后Pn逐渐降低,出现光抑制现象,表明土壤水分含量不低于12.69%有利于提高干热河谷甜玉米光能利用率。各光合参数具有明显的水分临界效应,但各指标的水分临界值表现不同步,其中Pn、Tr和Gs水分饱和点分别为13.88%、14.04%和15.45%,叶片水分利用效率(WUE)最高点为11.50%。这表明,土壤含水量12.69%~13.88%为甜玉米高产高效水,此时甜玉米具有较高的光合能力、高效生理用水特性以及较高的光能利用效率,是干热河谷甜玉米高产高效节水管理的关键阈值。

关键词: 干热河谷 光合生理 土壤水分 光响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