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666条记录
云南省化肥施用与水稻产量耦合性研究

中国热带农业 2024

摘要:基于面板数据,测算2015-2020年云南省16个市(自治州)化肥施用量与粮食产量的区域差异、弹性系数,分析其时空耦合关系动态特征,明晰化肥施用与水稻产量耦合性关系,以期为云南省绿色农业发展和保障粮食安全提供科学参考.研究发现,13个市(自治州)为"双减区",3个市(自治州)为"他因素影响区".总体上,全省化肥施用量与水稻产量同步降低,水稻产量增长压力较大.

关键词: 云南省 化肥 水稻 耦合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双碳"战略下云南省农业碳汇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估算2012—2021年云南省农业碳排放量、碳汇量,结果表明,碳汇量从2012年的2 888.46万t增加到2021年的3 054.97万t,但是农业的净碳汇量却从2012年的1 897.88万t减少到2021年的1 656.46万t,在农业碳源中农用地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量最大,2012年农用地生产碳排放占71.62%,2021年上升到74.19%;研究发现农用地生产碳排放在持续增长,农作物碳吸收的增长速度慢于碳排放,说明农业生产方式仍为低碳发展的重点改进方向。建议农业的减排从种植、施肥、灌溉等技术进行重点方向创新技术发展,同时做好因地制宜的政策引导,联动资源做好技术、资金、人力等要素的支持,大力促进云南省农业减排增汇。

关键词: 农业生态系统 低碳农业 碳源 碳汇 云南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糖新品种云蔗1640花叶病原的检测与脱毒种苗生产

中国糖料 2024

摘要:[目的]甘蔗花叶病是导致甘蔗品种减产的重要病害,通过应用甘蔗健康种苗可以有效提高甘蔗种苗的抗病能力.'云蔗1640'是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所培育的高产高糖甘蔗新品种,适宜在我国热区推广种植.[方法]本研究通过田间采样调查结合RT-PCR检测的方法,完成了'云蔗1640'甘蔗品种的花叶病毒带病情况调查,开展了'云蔗 1640'健康种苗的脱毒处理与品种的快繁.[结果]确认'云蔗1640'携带有甘蔗花叶病毒,其主要的病原以甘蔗线条花叶病毒为主,甘蔗花叶病毒次之,不带有高粱花叶病毒.通过温水处理结合茎尖脱毒的方法培养获得了'云蔗1640'健康种苗.研究表明经RT-PCR的方法检测线条花叶病毒和甘蔗花叶病毒的脱毒效率分别为10.12%和90.62%.经筛选出不带病原的脱毒种苗作为原种开展健康种苗的组培快繁.[结论]糖料蔗健康种苗的繁育是一种有效的良种繁育技术,可加快优异甘蔗新品种的推广与应用,为我国蔗糖产业的发展提供新的优异种质,是我国蔗区老品种提纯复壮的新来源.

关键词: 甘蔗 ’云蔗1640’ 花叶病 脱毒种苗 种苗繁育与推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发酵蔬菜来源具抑菌活性明串珠菌的筛选及其细菌素基因簇挖掘

食品工业科技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提高发酵蔬菜的安全性和保藏性,从来自云南传统发酵蔬菜的8株明串珠菌中筛选出1株对食源性致病菌和引起泡菜过酸化的细菌抑制效果好的肠膜明串珠菌AP7。通过排除酸和H2O2影响及蛋白酶敏感性确定AP7的主要抑菌物质,分析其酸稳定性和热稳定性,根据AP7的全基因组序列挖掘潜在的细菌素基因簇。结果表明:排除酸及H2O2的影响后,菌株的发酵上清液仍具有明显抑菌活性,经蛋白酶处理后,抑菌效果明显下降,推测AP7发酵上清液浓缩液中的抑菌物质为细菌素;该细菌素对pH变化敏感,热稳定性高,分子质量在6.51~14.4 kDa;全基因组测序表明,菌株AP7全基因组包含1条染色体(1948310 bp)和2个质粒(37366和20698 bp),GC含量37.7%;存在1个以Enterocin_X_chain_beta细菌素为核心的基因簇,其编码产物预测为带正电的亲水性稳定蛋白,二级结构以α-螺旋为主,三级结构主要由两端松散肽链和中间α-螺旋构成。综上,产细菌素的肠膜明串珠菌AP7具有优良抑菌性能,有潜力应用于酸性食品的发酵和防腐。

关键词: 发酵蔬菜 肠膜明串珠菌 全基因组测序 细菌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以人工接菌法研究杀菌剂对水稻叶瘟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中国植保导刊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在温室条件下对苗期水稻进行人工接菌处理,评价3种常用杀菌剂对稻叶瘟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先以供试稻瘟菌HN09-1C-7接种含有不同稻瘟病抗性基因的水稻单基因鉴别系,该菌株对12份水稻单基因鉴别系及供试水稻品种RD23表现出稳定的致病性,可保证后续接菌试验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分别开展先施药后接菌、先接菌后施药两组试验。结果显示,甲硫·三环唑、稻瘟灵和肟菌·戊唑醇在先施药后接菌试验中对叶瘟的预防效果分别为93.97%、90.06%和99.68%,在先接菌后施药试验中对叶瘟的治疗效果分别为41.80%、67.96%和74.49%。上述药剂用于水稻叶瘟的预防均具较好效果,但用于已发病后的治疗则效果相对较差。本研究提供了一套较为稳定、可靠的人工接菌引发水稻叶瘟方案,并为生产中针对叶瘟的合理用药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水稻 叶瘟 人工接菌 杀菌剂 防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原湖泊周边浅层地下水:溶解性碳时空分布及驱动因素

环境科学 2024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地下水中溶解性碳在碳循环和生态功能维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浓度水平影响着地下水中污染物的迁移转化.为了解高原湖泊周边浅层地下水中溶解性碳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了云南8个高原湖泊周边浅层地下水(n=404)中溶解性有机碳(DOC)、溶解性无机碳(DIC)和溶解性总碳(DTC)浓度的时空分布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高原湖泊周边浅层地下水中ρ(DOC)、ρ(DIC)和ρ(DTC)的均值分别为8.23、49.01和57.84 mg·L-1,近79.0%的浅层地下水中ρ(DOC)超过5 mg·L-1.季节变化对DOC、DIC和DTC浓度无显著影响,而农业集约化强度和地下水位深度显著影响浅层地下水中溶解性碳浓度变化,表现为设施农业区(SFAR)、农田休耕区(CFAR)和较深地下水位集约化农业区(DIAR)的地下水中DOC、DIC和DTC浓度相比于较浅地下水位集约化农业区(SIAR)分别显著降低了25.8%~56.6%、14.0%~32.9%、16.6%~36.7%,且DIAR地下水中溶解性碳浓度均显著低于SFAR和CFAR.冗余分析(RDA)表明水和土壤中理化因子显著解释了溶解性碳的变化.此外,异龙湖周边浅层地下水中溶解性碳浓度显著高于其它湖泊,程海却显著低于其它湖泊.可见,农业集约化强度和地下水位共同驱动了高原湖泊周边浅层地下水中溶解性碳浓度变化.研究结果以期为了解高原湖区碳随地下径流入湖等区域碳循环及评估浅层地下水中溶解性碳对污染物的衰减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溶解性有机碳(DOC) 溶解性无机碳(DIC) 浅层地下水 高原湖泊 农业集约化强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纬高原甘蔗中后期灾害性真菌病害综合防控技术系统构建

甘蔗糖业 2024

摘要:针对低纬高原甘蔗中后期灾害性真菌病害防控难题,在明确甘蔗中后期灾害性真菌病害种类及病原种类、地理分布、危害损失和灾害特性的基础上,提出利用“早期诊断预警、抗病品种、温水脱毒种苗、农艺调控、无人机飞防、生物制剂及复合高效配方药剂”等构建低纬高原甘蔗中后期灾害性真菌病害综合防控技术系统。同时,从病害流行动态精准监测技术、抗病基因挖掘与利用技术、抗病精准评价技术、生防制剂和复合高效药剂配方及施药技术和飞防施药技术等方面系统剖析了实现甘蔗中后期灾害性真菌病害综合防控系统构建的关键技术方法。2021~2022年该技术在低纬高原云南8个甘蔗主产州市累计推广应用32.3万hm~2(无人机飞防6.7万hm~2),共挽回甘蔗损失388万t,增加蔗糖49.7万t,新增销售额42.09亿元,新增利润13.24亿元,增税1.99亿元,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为低纬高原蔗糖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减损增效提供了技术支撑,为边疆民族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及乡村振兴做出了重大贡献。

关键词: 甘蔗中后期 真菌病害 低纬高原 综合防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栽培密度和施肥量对茄衣和茄芯农艺性状及经济性状的影响

昆明学院学报 2024

摘要:为探索云南烟区雪茄原料烟叶合理的栽培密度和施肥量.采用“云雪1号”“云雪39号”2个品种,设置9种栽培密度和施肥量,研究栽培密度和施肥量对雪茄烟叶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中等偏低的栽培密度可以获得更优的茎围、最大叶长、最大叶宽,而株高则与之相反.在一定范围内,提高施肥量可以提高烟叶的经济性状.在施肥量相同的条件下,产量和产值均随栽培密度的减少而降低,而上等烟比例则升高.茄衣品种“云雪1号”栽培密度行距110 cm,株距35 cm,平均种植2.59株/m~2,施肥量为施纯氮15 g/m~2的经济性状更佳.茄芯品种“云雪39号”栽培密度行距110 cm,株距45 cm,平均种植2.00株/m~2,施肥量为施纯氮21 g/m~2的栽培密度和施肥量的经济性状更佳.确定了“云雪1号”和“云雪39号”2个品种的适宜栽培密度和施肥量,对以后品种的推广和雪茄烟叶的生产都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雪茄烟 栽培密度 施肥量 农艺性状 经济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分散固相萃取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蜂蜜中双甲脒、杀虫脒及其代谢物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该研究建立了分散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dispersive solid phase extraction-ultra-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UPLC-MS-MS)检测蜂蜜中双甲脒、杀虫脒及其代谢物残留的分析方法.蜂蜜样品2 g加入10 mL水溶液充分混匀,经1%(体积分数)氨化乙腈超声辅助提取后离心,利用N-丙基乙二胺、C18、氨基键合硅胶混合材料进行分散固相萃取净化,采用ACQUITY UPLC BEH C18(2.1 mm ×50 mm,1.7 μm)色谱柱分离,以甲醇和0.1%(体积分数)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多反应监测模式正离子扫描分析.6种农药及其代谢物平均回收率为84.1%~113.8%,相对标准偏差为0.9%~6.0%,检出限为0.2~0.8 μg/kg,定量限为0.7~2.5 μg/kg.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快速简便、灵敏度高,适用于蜂蜜中双甲脒、杀虫脒及其代谢物残留同时分析.

关键词: 蜂蜜 双甲脒 杀虫脒 代谢产物 分散固相萃取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鸟类与人类共生合作寻找蜜源

蜜蜂杂志 2024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