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特异茶树品种紫娟白茶新加工工艺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18
摘要:[目的]研究新工艺对紫娟白茶感官品质及其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方法]以紫娟茶鲜叶为原料,在萎凋过程中添加脂肪酶并加以轻微包揉和轻微发酵,按此工艺制作白茶,考察新工艺对紫娟白茶感官品质及其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萎凋过程加入脂肪酶会提升紫娟白茶品质;新工艺制作的紫娟白茶,在外形、色泽、叶底、汤色、香气和滋味方面都体现出较好的优势,且茶氨酸、茶多酚、可溶性糖和花青素含量有所提升。[结论]该研究可为促进紫娟白茶品质的提升,进一步完善紫娟白茶技术体系,增强紫娟白茶整体市场竞争力提供参考。
云南文山州古茶树资源调查和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调查分析文山州古茶树资源特征,为其有效保护及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实地调查、文献调研和走访等方法,对文山州境内的古茶树资源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文山州古茶树资源物种丰富,表型多样;目前共发现古茶树资源分布点43个,记录到5种、2变种,古茶树资源储量8583株;古茶树平均树高6.89 m、平均基围1.35 m、平均分枝高度0.63 m、平均冠幅29.25 m~2,4个树体性状变异系数平均为52.11%;古茶树总体长势良好,其生长势为旺盛、一般、较差、濒死和死亡植株分别占调查总数的64.86%、26.00%、6.57%、2.00%和0.57%;古茶树资源的综合利用程度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古茶树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结论】基本掌握了文山州古茶树资源,建立了初步的古茶树资源档案。在保护利用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为文山州古茶树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依据。
建设“中国普洱茶第一县” 助推勐海茶产业大发展
《中国茶叶加工 》 2016
摘要:在勐海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勐海县正全力推进"中国普洱茶第一县"和"全国普洱茶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建设。文章分析了勐海茶产业基本情况、主要工作措施及成效、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等,提出2016年工作重点为完善工作制度,加大扶持力度,提升茶叶品质,加强品牌建设,建立流通市场体系和营销网络,促进茶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以此助推勐海茶产业大发展。
对大叶种矮化密植茶园放养后茶叶品质变化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矮化密植放养半年、放养4年与常规生产茶叶感官品质、品质成分改变程度分析,认为常规生产茶树经过放养处理茶叶的感官品质都有提高,品质成分变化的共同点是咖啡碱含量明显增长。覆荫树下放养半年及放养4年处理的感官特征是口腔内苦涩能退化干净,其品质成分变化特点除咖啡碱明显增长之外,EGC、C也有明显增长;而没有生态覆荫处理的2个对照叶底,都呈现压重易烂的特征;放养4年处理茶叶,感官品质味浓协调,品质成分除了咖啡碱、EGC、C明显增长外,EC、ECG、儿茶素总量也在明显增加,品质大幅提高的原因是因为茶树高至2~4 m,初具林地生态环境特点,改善了茶叶萌发的光、温、湿小环境;从云南大叶种茶树发源于亚热带原始森林中下层,具有植物学耐荫性的特性出发,建议在部分区域将大叶种茶园发展成林-茶产业,或者将大叶种茶树作为林产业发展的下木树种与林产业共发展,构造云南"茶在林中,林中有茶"林-茶产业发展的模式,提升云南茶产业竞争力,提高云南林业的生态和社会效益功能,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良性平衡。
3种间种覆荫树对云南大叶茶品质影响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旱冬瓜、洋紫荆、云南樟3种树间种覆荫对茶叶品质的影响分析,推断适宜云南大叶种茶的间种覆荫树类型。同时采摘间种树直接覆荫一芽二叶鲜叶与同地块2.5倍间种树高距离外茶鲜叶加工成蒸青固样和晒青茶样品,对每一种间种树覆荫对茶叶品质的改变做纵向比较分析,对不同树种覆荫品质特性做横向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旱冬瓜覆荫茶叶含氮化合物咖啡碱、游离氨基酸增长明显,滋味浓厚、回甘;洋紫荆覆荫茶叶EGC、EGCG、游离氨基酸增长明显,ECG、水溶性果胶等明显下降,滋味醇浓略带有洋紫荆花香;云南樟覆荫茶叶含N化合物-咖啡碱、游离氨基酸大幅下降,EGCG增长明显,口感从苦涩突出转变为微涩协调。纵向比较3个树种覆荫茶叶的品质差异,得出覆荫茶叶含氮品质成分与该覆荫树种固氮能力相关。茶园间种树选择首先剔除有毒、有异味的树种,优先选择有固氮根瘤菌树种,间种树种应多树种配置,旱冬瓜可作为云南大叶种茶区主要的间种覆荫树。
关键词: 茶园 间种覆荫树 旱冬瓜 洋紫荆 云南樟 茶叶品质
绿色农药在有机茶园中的应用
《农村实用技术 》 2014
摘要:绿色农药以科技含量高、增产效果明显、无污染、环保无公害为主要特点,在有机茶园中推广应用,对有机茶业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下面介绍几种有机茶园中常用的绿色农药。1鱼藤酮鱼藤酮又名鱼藤精,是从鱼藤根中提取并经结晶制成,该药杀虫谱广,在空气中易分解,药效残留期短(一般为5-6天,夏季强烈日光下仅为2-3天)。对环境安全。鱼藤酮对害虫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其药理机能是通过影响害虫神
勐海县打造"中国普洱茶第一县"的主要措施及进展
《湖南农业科学 》 2013
摘要: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是世界茶树的主要起源地,是世界上迄今为止保存古茶园面积最大的古茶区,也是现代普洱茶的发祥地和生产、销售中心.长期以来,勐海普洱茶以其独特的"勐海味"倍受广大消费者青睐."十一五"以来,在经历了市场的冲击洗礼之后,勐海普洱茶的投资者、经营者和消费者逐步转变观
从中国居民营养健康现况漫谈茶产业发展
《福建茶叶 》 2013
摘要:中国居民营养状况是营养不良与营养过剩并存,建议利用茶叶对人体的调节功能,在学生营养餐及园工工休时间中补充奶茶或推广茶叶品鉴活动,即能补充营养又减少营养过剩造成的肥胖率。再从普及营养知识,全面深入开发青年人及农村终端消费市场,加强茶叶深加工应用日常化、普遍化,化解茶业产能的过剩,促进茶产业的发展。
云南布朗族地区作物遗传资源调查
《南方农业学报 》 2012 CSCD
摘要:【目的】了解云南布朗族地区作物遗传资源基本现状,促进该地区作物遗传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生态保护。【方法】采用人物访谈、入户调查和标本采集等调查方法,对云南布朗族地区22个布朗族村的作物遗传资源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收集了粮食作物、蔬菜、果树、油料作物、经济作物和药用植物等种质资源样本共290份,分属于55科97属113种。其中粮食作物资源115份,分属于7科17属19种;蔬菜(野菜)资源95份,分属于21科33属40种;果树资源35份,分属于23科28属31种;其他植物资源共45份,分属于19科22属24种。【建议】布朗族地区作物遗传资源丰富,应进一步广泛收集种质,提高资源保存数量和质量;加强作物遗传资源的开发利用,对经济性状优良的品种应加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