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Processing technology(模糊匹配)
72条记录
不同茶树品种晒红茶品质对比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23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大叶种茶树品种加工成晒红茶的生化成分含量以及综合品质特点,优选出最适制晒红茶的品种.[方法]选用10个不同品种的大叶种茶为试验材料,利用相同的加工方法,制成晒红茶并对其内含成分进行分析,并进行感官审评.[结果]感官审评结果表现为群体种>清水3号>73-11>云茶普蕊>73-8>云抗37号>云抗14号>云抗43号>长叶白毫>云抗10号,常规生化成分含量相对较高的品种为清水3号、云茶普蕊和云抗37号.茶色素含量较高的品种为云茶普蕊、长叶白毫和云抗43号.[结论]云茶普蕊、清水3号和云抗37号表现出较好的晒红茶适制性.

关键词: 晒红茶 品种 内含成分 加工工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天麻本草考证与现代资源利用问题探讨

中草药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天麻Gastrodiae Rhizoma为我国传统药食同源中药,在医疗卫生、康养保健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梳理天麻名称、效用、产地、加工炮制历史沿革的基础上,对近年药材生产、资源利用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当前天麻开发利用面临的新趋势与新问题进行探讨,建议后续进一步完善天麻药用资源评价体系,挖掘天麻传统用药经验,解析天麻加工炮制科学内涵,建立药材质量控制、产地溯源、保鲜存储新技术与新方法,为助力高品质天麻生产及其产业现代化提供依据.

关键词: 天麻 本草考证 产地变迁 加工炮制 资源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魔芋贮藏保鲜与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食品工业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魔芋在我国种植量巨大,资源丰富,它含有大量葡甘聚糖,营养物质多元,可食用、入药、生产日用,综合利用价值高,是一种新型保健材料.魔芋生产用量大,选择经济又适用的贮藏方式可降低贮藏过程中的魔芋腐烂坏种率,减少经济损失.魔芋经过不同程度的加工处理后,被大量用于食品、化工、生物医药、印染等各行业,既增加了魔芋附加值,又带动了魔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综述魔芋贮藏技术和魔芋粉、魔芋精粉、葡甘聚糖、低聚糖等魔芋精深加工技术研究现状,主要对不同规模魔芋种植量适合的贮藏技术及魔芋在不同加工阶段所采用的生产加工技术进行阐述,以期为魔芋贮藏加工研究产业化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魔芋 贮藏 加工 葡甘聚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咖啡花茶加工工艺

热带农业科技 2023

摘要:咖啡是世界三大饮料作物之一,目前咖啡花相关的研究相对较少,利用率极低。咖啡花茶经济价值高,咖啡花茶加工工艺的研究可以显著提高咖啡的经济价值。文章阐述咖啡花的主要营养成分和咖啡花茶主要加工工艺要点,以期为咖啡花茶的综合利用和生产加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 咖啡 花茶 加工工艺 综合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抗10号加工普洱茶工艺优化

贵州农业科学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探索云南大叶茶树品种云抗10号加工成晒青毛茶及普洱熟茶的最佳加工技术,为实现云抗10号制成高品质普洱茶的稳定性提供参考.[方法]设置3个杀青程度(嫩杀、适杀、老杀)及2个揉捻程度(轻揉、重揉),加工成晒青毛茶和普洱熟茶,检测分析其内含成分,并审评其感官品质.[结果]云抗10号采用嫩杀+重揉捻加工的晒青茶感官效果不理想,发酵成熟茶后感官符合普洱熟茶的品质特征.采用适度杀青+轻揉捻处理的晒青茶感官整体品质最佳(总评分为93分),发酵成熟茶(总评分为92.8分)次于嫩杀+重揉捻样品,但内含成分如氨基酸、咖啡碱、茶褐素、水溶性果胶的含量均最高,分别为1.56%、3.39%、18.56%、3.63%.[结论]云抗10号加工普洱茶原料采用嫩杀+重揉捻可行,适度杀+轻揉捻效果最佳.

关键词: 云抗10号 普洱茶 加工工艺 内含成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粒咖啡在烘焙加工过程中的相关技术参数初步研究

农产品加工(下半月) 2022

摘要:为探讨咖啡在烘焙加工过程中相关因子对工艺参数的影响,应用上豆量为300~800 g的鼓式烘焙机开展咖啡豆的不同粒径、不同入锅质量及不同加工方法三因素对烘焙过程中的回温点、一爆开始、一爆结束及烘焙结束的时长及温度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烘焙时,咖啡生豆的粒径、入锅质量、加工方法等都影响烘焙曲线,烘焙师在烘焙前掌握待烘焙咖啡生豆基本信息越充分,越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咖啡生豆烘焙曲线.

关键词: 小粒咖啡 烘焙 加工工艺 技术参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红豆酸菜汤方便汤块冻干工艺研究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

摘要:以云南传统酸腌菜及红豆为主要原料,经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制成具云南地方特色的速溶方便汤块冻干工艺.以感官评价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优化法确定了红豆酸菜汤方便汤块的最佳冻干工艺,即:物料厚度3 mm、真空度20 Pa、冷冻干燥时间6 h、预冻温度-40℃.实验结果表明,该工艺所形成的汤块产品性能相对稳定、感官品质和风味优良,具有一定市场应用和推广前景.

关键词: 真空冷冻干燥 即食汤 加工工艺 感官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制糖废气和酒精废液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食品工业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中国是世界第四大产糖国,绝大部分糖品来源于甘蔗,但是制糖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污染物,对环境造成威胁.针对制糖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与酒精废液的特点,分别对国内外制糖企业锅炉废气的组成、主要处理方式进行了分析;对糖蜜发酵酒精后酒精废液主要的12种处理技术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为制糖企业及学者解决行业内污染物问题提供一定的研究思路.

关键词: 糖厂 二氧化硫 酒精废液 处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桑叶红茶的加工技术

食品工业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以云桑2号品种枝端的嫩芽及第1~第2片嫩叶为研究对象,参照红茶(初茶)的加工工艺,对桑叶红茶加工过程中的4个重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以此进行四因素设计L9(34)正交试验。结果显示:桑叶红茶的最优加工工艺,即鲜叶采摘后室内萎凋4 h,中等力度连续揉捻45 min,在发酵初期间断性揉捻15 min,在温度26~28℃、相对湿度90%左右条件下进行自然发酵18 h后,于75℃干燥至含水率6%左右;桑叶红茶中含有25.85 mg/g黄酮、12.54 mg/g多酚,鲜叶经过揉捻发酵加工制作成红茶后,多酚含量有所减少,但口感改善明显。

关键词: 桑叶 红茶 加工工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炮制方式的续断HPLC指纹图谱及化学计量学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建立不同炮制方法续断指纹图谱,为评价续断炮制品的质量提供可靠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法,测定15批续断样品的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测定结果中23个共有峰的峰面积进行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 CA)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结果】15批不同炮制加工后的续断样品间相似度在0.853~0.990,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可以分为2类。【结论】建立的续断指纹图谱测定方法准确可靠,炮制方法对续断中有效成分的种类和含量影响较大。

关键词: 续断 炮制 指纹图谱 主成分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