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Determination(模糊匹配)
151条记录
云南苹果产区蓟马种类调查

中国南方果树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对云南昭通、泸西、马龙与丽江等几个苹果主产区苹果园蓟马种群进行调查,根据蓟马的形态学进行分类和鉴定。结果显示,云南苹果产区主要存在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黄蓟马(Thrips flavus)、花蓟马(F.intonsa)、烟蓟马(T.tabaci)、暗足蓟马(T.obscuripes)与八节黄蓟马(T.flavidulus)共6种蓟马。在昭通、丽江宁蒗、泸西各地,蓟马种类各不相同,其中,西花蓟马是最主要的种类,地区与品种分布最广泛,而八节黄蓟马、暗足蓟马与烟蓟马在云南少数地区少数苹果品种上分布。

关键词: 云南 苹果 蓟马 调查 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红河植烟区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特征

西南农业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明确红河植烟区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特征。【方法】本研究对采集自红河植烟区8个县(市)的889份烟叶样品的还原糖、水溶性总糖、总植物碱、氯、钾、总氮含量进行了测定,计算了氯钾比、糖碱比、糖氮比和氮碱比。聚类分析了不同部位、不同品种、不同产区烟叶的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并对烟叶质量标准进行了评价。【结果】红河植烟区烟叶样品的还原糖、水溶性总糖平均含量稍高于优质烟叶标准。烟叶总植物碱平均含量、氯平均含量、氮碱比平均值适中,均在适宜范围内,符合优质烟叶标准。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含量不稳定,变异波动幅度较大。上、中部烟叶化成成分含量特征较为相似,下部烟叶具有与其他部位烟叶不同的化成成分含量特征。【结论】为更好地满足卷烟工业的需要,烟叶产区应明确不同产地烟叶化学成分的特点和主要影响因素,应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优化和提高烟叶化学成分与内在品质的协调性。

关键词: 红河 植烟区 烟叶 化学成分 含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测定大米中水溶性糖含量

中国粮油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了大米中水溶性糖的测定方法.大米中的水溶性糖用热水提取,乙酸锌、亚铁氰化钾溶液沉淀,经盐酸水解后用3,5-二硝基水杨酸显色,分光光度计比色测定.结果 表明,在3,5二硝基水杨试剂用量1.0 mL,沸水浴加热6 min,540 nm波长条件下进行测定,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Y=0.968 2X+0.014 4,相关系数R2=0.999 6,在0.1%、0.5%和2.0%三个标准添加浓度下,水溶性糖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1.9% ~98.3%,相对标准偏差为2.68% ~ 2.79%,方法检出限为0.003%.该方法准确度和灵敏度高,重现性好,操作简单、快速,有应用价值.10份不同品种大米水溶性糖含量测定结果为0.12% ~1.95%.

关键词: 大米 水溶性糖 3,5-二硝基水杨酸 比色法 测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滇黄精与轮叶黄精多糖的组织化学及含量测定研究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对滇黄精及其习用药材轮叶黄精进行多糖组织化学和含量测定研究,明确两种药材多糖的积累和分布特征,比较两者多糖含量的差异,为滇黄精及其习用品资源的挖掘和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徒手切片法制作两种药材不同器官的横切片,利用组织化学定位方法对多糖进行定位分析。以醇提法提取根茎多糖,采用蒽酮-硫酸为显色剂、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多糖含量。结果在两种药材不同的器官及组织中,多糖主要分布在根、根茎的皮层薄壁细胞、黏液细胞、维管束及其鞘细胞中;茎的维管束和纤维束环中;叶肉细胞及叶脉维管束中。根茎多糖分布最多,其次是叶片,根和茎中分布则较少。两种药材多糖含量差异不大,滇黄精多糖含量略高于轮叶黄精。结论组织化学定位和蒽酮-硫酸显色法适用于研究和分析黄精类药材多糖的分布和含量测定。民间习用轮叶黄精有一定的合理性,应加强对其化学成分、安全性及疗效等方面的研究。

关键词: 滇黄精 轮叶黄精 多糖 组织化学 含量测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保山市隆阳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保障研究

农产品加工 2020

摘要:农产品质量安全是食品安全的基础,事关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是重大的民生问题,采用标准化、检测、追溯、风险评估等科学技术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根本.保山市隆阳区是典型的农业经济大区,水质良好,种植地块土壤肥沃,境内不存在工业污染,但因科技积累少、科研投入不足、人才缺乏等因素制约,目前其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技术保障水平还较低,亟需进一步提升.在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技术保障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剖析了隆阳区农产品在标准化、检测、追溯、风险评估、预警、危害控制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并为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 农产品质量安全 技术保障 隆阳区 标准化 检测 追溯 风险评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铁壳麦的穗发芽抗性鉴定与分析

麦类作物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云南铁壳麦(Triticum aestivum ssp.yunnanense)的穗发芽抗性及其机制、筛选抗性材料,以白粒推广良种云麦53号为对照,采用整穗发芽、整粒发芽及分子功能标记的方法,鉴定了55份云南铁壳麦的穗发芽抗性及种子的休眠特性,分析了发芽指数(germination index,GI)在穗发芽抗性级别不同的材料间、分子功能标记基因等位变异间的差异及籽粒发芽率(germination percent,GP)在不同休眠级别的材料间的差异。结果表明,以整穗发芽率(spikes germination rate,SGR)为鉴定指标,在对照云麦53号的SGR达76.2%的前提下,云南铁壳麦除1份材料SGR为2%外,其他材料的SGR都为0,与对照相比,对穗发芽的抗性都很强。以GI为鉴定指标,供试云南铁壳麦对穗发芽的抗性则较弱,抗性材料较少,GI为15.5%~72.8%(对照的GI为65.7%),GI在抗性级别不同的材料间明显不同。以籽粒发芽率为依据,云南铁壳麦的种子休眠性可分为休眠、中度休眠、浅休眠和无休眠4级,GP在不同休眠级别的材料间也显著不同。用STS功能标记 Vp1B3扩增出A带(652 bp)、C带(无带)的材料,其GI均与扩增出B带(569 bp)材料的GI有明显差异;用标记Vp1A3扩增出B带(170 bp)材料的GI与C带(无带)材料的GI也有明显差异,其他3个功能标记( Tasdr-B1、 Tamyb10D1、 Tamyb10D)扩增到不同带型材料的GI则无明显的不同,用分子标记获得的结果不能解释云南铁壳麦的穗发芽抗性或种子休眠特性的变化。

关键词: 云南铁壳麦 穗发芽抗性 种子休眠 鉴定 分子功能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ICP-OES法测定余甘子不同器官中11种微量元素

热带农业科学 2019

摘要:以干热河谷区余甘子不同器官为试材,采用HNO3-H2O2混合酸微波消解法处理样品,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分析测定其中Zn、Cd、Pb、Co、Ni、B、Mn、Fe、Cr、Mg、Cu等11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待测各元素的线性关系好,相关系数(r)范围为0.998 0~0.999 9,检出限(LOD)为0.000055~0.081 500 mg/L,定量下限(LOQ)为0.000 2~0.244 6 mg/L.供试样品各元素平均回收率为90.00%~111.65%;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18%~1.37%.余甘子不同器官各元素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Zn、Mn、Fe、Mg含量丰富,Cd、Pb、Co、Ni、B、Cr、Cu含量较低;同一元素在不同器官中分配规律也不同.该方法准确、简便、快速、灵敏,同时适用于干热河谷区植物样品中多元素含量测定.

关键词: 微波消解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 余甘子 检测 元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泸西苹果病虫害调查与病原及害虫鉴定

南方园艺 2019

摘要:云南红河州泸西县为云南重要的苹果新产区,调查鉴定泸西县苹果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对泸西县的苹果病虫害防控,苹果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系统调查和鉴定了云南红河州泸西县向阳乡习峨村、三塘乡、向阳乡沙马村等3个苹果产区的病虫害。通过室内病原显微观察,对真菌病原进行形态鉴定,应用RT-PCR检测技术与测序鉴定病毒,害虫形态鉴定。最终结果表明:云南泸西苹果病虫害共8种,其中真菌病害3种,有斑点落叶病、枝干轮纹病、褐斑病;病毒病害2种,有苹果茎沟病毒病、苹果花叶病毒病;虫害3种,蚜虫、蓟马和金纹细蛾3种虫害。其中斑点落叶病和褐斑病为主要病害,病毒病害其次,虫害发生率较小。其次通过调查与鉴定,否定了危险性病害苹果炭疽叶枯病在云南泸西的存在。

关键词: 泸西 苹果 病虫害 RT-PCR 检测 炭疽叶枯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辣木抗氧化成分提取方法和抗氧化能力研究进展

食品工业科技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辣木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和生物活性物质,其抗氧化作用已成为近年来辣木研究与开发的热点.生物体内的氧化应激会造成衰老、慢性病的产生,辣木可作为天然的抗氧化剂,减缓这种损伤.本文总结了辣木中有抗氧化作用的多糖、多酚和维生素类成分及此类成分的提取方法、含量分布情况、抗氧化作用机制;整理了辣木的体内外抗氧化评价方法,包括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法(DPPH)、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法(ABTS)、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法(FRAP)、总抗氧化能力法(TRAP)、氧自由基吸收能力法(ORAC)等体外自由基清除方法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氢酶(GPx)、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等体内酶活性测定方法.还对辣木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旨为辣木抗氧化活性成分及方法的深入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 辣木 抗氧化成分 提取方法 含量 机制 抗氧化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水样中草甘膦和氨甲基膦酸的残留量

云南农业科技 2019

摘要:水样中草甘膦和氨甲基膦酸经三氯甲烷提取,用三氟乙酸酐(TFAA)和七氟丁醇(HFB)衍生化反应,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外标法定量建立了水样中草甘膦及其代谢产物氨甲基膦酸残留量的测定方法。结果表明,在添加浓度为25μg/L条件下,氨甲基膦酸、草甘膦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9.6%和88.1%,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0.7%和9.09%,检出限分别为0.6μg/L和0.5μg/L。该方法检测氨甲基膦酸、草甘膦灵敏度和准确度高,精密度好。

关键词: 草甘膦 氨甲基膦酸 气相色谱-质谱 测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