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LED光质对大花蕙兰'大凤'*豆瓣兰'太极圣梅'F1代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北方园艺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以大花蕙兰‘大凤’×豆瓣兰‘太极圣梅’F1代组培苗为试材,采用不同LED光质照射方法,研究了不同LED光质照射对大花蕙兰‘大凤’×豆瓣兰‘太极圣梅’F1代组培苗生长的影响,以期为兰花新品种选育和产业化种苗生产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黄光(Y)照射下,植株最高、根最粗壮;红光(R)照射下植株根长最长;红蓝黄复合光(RBY)照射下,不定芽增殖系数最大,为2.03;红蓝绿复合光(RBG)照射下植株的叶长、叶宽、叶片数、茎粗、鲜质量效果最佳,分别为3.82 cm、4.36 mm、11.66片、7.97 mm、1.49 g。2)蓝光(B)照射下,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最高,为0.115 7 mg·g-1;红蓝复合光(RB)照射下,可溶性糖含量最高;RBG照射下,叶绿素含量最高,为2.15 mg·g-1。综上,与白色荧光相比,LED光质对大花蕙兰‘大凤’×豆瓣兰‘太极圣梅’F1组培苗生长有促进作用;RBG处理促进植株生长和叶绿体色素合成,RBY照射有利于芽增殖,B处理促进蛋白质合成,RB处理促进可溶性糖积累;RGB可作为大花蕙兰‘大凤’×豆瓣兰‘太极圣梅’F1代组培苗生长的最佳光源。
关键词: LED光质 大花蕙兰‘大凤’×豆瓣兰‘太极圣梅’F1代 组织培养 生理指标


不同饮食条件下德昂酸茶调控秀丽隐杆线虫脂质代谢的研究
《茶叶通讯 》 2024
摘要:德昂酸茶是一种厌氧发酵的茶,具有独特的微生物群落和大量降脂活性成分。在秀丽隐杆线虫食物中添加德昂酸茶水提物,旨在探讨德昂酸茶对秀丽隐杆线虫脂质代谢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正常饮食),高糖饮食秀丽隐杆线虫脂质积累和甘油三酯含量显著增加。德昂酸茶对高糖饮食秀丽隐杆线虫的降脂作用显著高于对正常饮食秀丽隐杆线虫。RT-PCR结果显示,高糖饮食秀丽隐杆线虫的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bp-1(同源人SREBP)和乙酰辅酶A羧化酶α Pod-2(同源人ACACA)基因显著升高,而德昂酸茶能够降低这两个基因的表达。这表明德昂酸茶水提物能够通过下调sbp-1和pod-2的表达来抑制脂质合成,尤其在高糖饮食条件下作用效果更显著。


氮磷钾配比对组培滇龙胆生长及有效成分的影响
《耕作与栽培 》 2024
摘要:为了分析培养基中不同氮、磷、钾营养水平对滇龙胆组培苗生长及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本研究以滇龙胆组培苗为材料,采用 L9(33)正交设计,研究培养基中氮、磷、钾不同用量与配比对滇龙胆生长指标及主要有效成分龙胆苦苷、獐芽菜苦苷、当药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不同氮、磷、钾配方培养的滇龙胆组培苗在生长性状及有效成分含量的方面均表现出显著差异性,3 种营养元素中,氮元素对滇龙胆组培苗的茎粗、根长、生根数、分支数及折干率影响最为明显,磷元素对根粗、单株鲜重及龙胆苦苷和当药苷含量影响最明显,钾元素对茎长、叶片数獐芽菜苦苷含量影响最显著.在滇龙胆组织培养过程中,可根据组培苗用途对培养基中的氮、磷、钾进行调整,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叶面阻控剂对大白菜Cu、Pb、Cd、As含量及产量的影响
《云南农业科技 》 2024
摘要:土壤重金属污染已成为威胁农产品安全和人类健康的重要问题。为了验证喷施叶面阻控剂降低As-Cu复合污染土壤上大白菜重金属铜(Cu)、铅(Pb)、镉(Cd)、砷(As)的污染效应,在弥勒市选取有代表性的农田,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硅肥、铁肥、锌肥、硒肥对As-Cu复合污染土壤上的大白菜Cu,Pb,Cd,As含量及大白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喷施叶面阻控剂均有效降低了大白菜可食用部位Cu、Pb、Cd、As含量,降幅分别为13.32%~36.15%、25.31%~52.39%、14.75%~29.27%、33.55%~45.68%。喷施不同叶面阻控剂有效增加了大白菜产量,增幅为0.10%~3.20%,其中以喷施硅肥处理的白菜产量最高。综合不同阻控剂降低大白菜可食用部位Cu、Pb、Cd、As含量及对大白菜的增产效应,在本试验条件下,在以硅肥的喷施效果最佳。


蓝莓新品种瑞月的选育
《中国果树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瑞月是通过蓝线和都克杂交选育而来的北高丛蓝莓新品种。果粒大,平均单果重2.09 g,最大单果重2.38 g。果实为扁圆形,浅蓝色,果蒂痕小而干。果肉质地硬、甜,风味极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9%,可溶性糖含量8.52%,可滴定酸含量0.58%,维生素C含量60.9 mg/kg。树体直立略开张,每667 m~2产量717 kg,比都克增产2.4%。在长春地区,成熟期在7月8日至8月1日,为早熟品种。


植物病原真菌及卵菌SNAREs基因功能研究进展
《江苏农业科学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植物病原真菌和卵菌产生的效应蛋白在促进病原菌侵染、操纵寄主免疫方面有关键作用,这些效应蛋白在与寄主作用之前必须被分泌出去,SNARE蛋白家族作为真核细胞内囊泡转运及膜融合的关键组分,在分子转运中有核心调控作用。随着许多植物丝状病原菌基因组被破译,对SNAREs基因参与病原菌致病机制的研究取得了可喜进展。本研究简要概述了真核生物中SNARE蛋白的组成及分类和植物病原真菌及卵菌中SNARE蛋白基因的功能研究进展,并据此提出进一步开展SNARE蛋白基因功能分析的研究建议,以期为全面、深入研究植物病原真菌和卵菌中SNARE基因的功能、理解病原菌致病、效应蛋白分泌提供新的视野,为植物-病原物互作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辣椒新品种云干椒7号的选育
《中国蔬菜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云干椒7号是以自交系258-1-2-3-1X-1为母本,以丘北辣椒优异单株390-1-1为父本配制而成的干制辣椒一代杂种.植株生长势及分枝性强,中熟,定植至采收约100 d(天),坐果率高;果实线形,老熟果深红色,平均果长11.5 cm,横径1.1 cm,干制后果面光滑油亮,平均单果干质量1.3 g,香辣味浓,辣椒素含量0.12%,VC含量1 570.13 mg·kg-1;抗疫病,每667 m2 鲜椒产量920~1 080 kg,干椒产量230~270 kg,制干率约25%,适宜云南省文山、曲靖、昭通、楚雄等干椒主产区及海拔2 200 m以下的小果干椒类型地区春季栽培.


云南大花蕙兰复合感染的ORSV和CyCMV病毒基因组序列特征分析
《园艺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云南丽江采集了40个大花蕙兰(Cymbidium hybridum)感病样品,利用高通量转录组测序对其中的病毒种类进行分析,Blastn N比对发现样品中存在建兰花叶病毒(cymbidium mosaic virus,Cym MV)、齿兰环斑病毒(odontoglossum ringspot virus,ORSV)和建兰褪绿花叶病毒(cymbidium chlorotic mosaic virus,Cy CMV)。利用RT-PCR对样品中病毒分离物的CP序列进行扩增,10份样品为ORSV和Cy CMV复合侵染。为进一步明确ORSV和Cy CMV云南分离物(ORSV-DH和Cy CMV-DH)的序列特征,分别对其全基因组序列进行了扩增及克隆,结果表明:ORSV-DH基因组全长序列为6 611 nt(Accession No.OP644547),Cy CMV-DH基因组全长序列为4 083 nt(Accession NO.OP629812),将ORSV-DH和Cy CMV-DH分别与已报道的分离物的全基因组序列进行核苷酸序列分析,发现ORSV-DH与其他分离物的核苷酸相似性为97.69%~99.41%,Cy CMV-DH为89.84%~98.19%。根据病毒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分别构建了ORSV-DH和Cy CMV-DH与本属其他分离物的系统进化树,明确了其分别与日本分离物ORSV-Cy-1(S83257)、Cy CMV-Japan(NC_027123)亲缘关系最近。
关键词: 大花蕙兰 齿兰环斑病毒 建兰褪绿花叶病毒 基因组序列特征 复合侵染


施用生物有机肥对云当归产量、品质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给云南省维西县云当归高产、优质和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采用防草布覆盖开展云当归成药栽培田间试验,设置不施肥(CK1)、常规施肥(CK2)、单施化肥(C)、单施生物有机肥Ⅰ号(BⅠ)、单施生物有机肥Ⅱ号(BⅡ)、50%化肥+生物有机肥Ⅰ号(1/2C+BⅠ)、50%化肥+生物有机肥Ⅱ号(1/2C+BⅡ)7 个处理,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云当归产量构成因素、药材产量、品质和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用生物有机肥能促进云当归主根长、根粗、侧根数、单株鲜重、干重增加,显著提高云当归鲜、干药材产量(P<0.05),生物有机肥处理云当归鲜、干药材产量较CK1 分别增产 41.50%~201.13%、35.00%~69.42%,其中,1/2C+BⅠ处理鲜干产量最高,1/2C+BⅡ处理次之.(2)施用生物有机肥可提高云当归药材阿魏酸、挥发油、浸出物和多糖含量,降低总灰分含量,有效改善云当归药材品质;(3)施用生物有机肥可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P<0.05).施用生物有机肥处理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较CK1 分别提高11.77%~16.77%、5.64%~13.17%、15.74%~95.78%和 26.71%~140.53%.综合云当归产量构成因素、产量、品质与土壤养分,本试验条件下,要实现维西县云当归高产优质以处理 1/2C+BⅠ效果最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