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 nutrient element(模糊匹配)
65条记录
辣木籽营养成分含量测定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6

摘要:以辣木籽为研究对象,对其主要营养成分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辣木籽粗脂肪含量为40.12%、蛋白质含量为37.8%、总糖含量为9.75%;辣木籽含有17种氨基酸,氨基酸总量为32.53%;辣木籽中大量元素P、K、Mg、Ca和Na含量分别为1 262、1 026、495、106、143mg/kg,且K、P的含量远高于Ca、Mg、Na;辣木籽中微量元素Zn、Fe、Mn、Cr和Se含量分别为69.5、30.8、29.6、8.25、0.395mg/kg,且Fe、Mn、Zn的含量远高于Se;辣木籽As、Pb、Hg和Cd等重金属含量非常低。

关键词: 辣木籽 营养成分 元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辣木不同部位主要营养成分及氨基酸含量比较分析

山西农业科学 2015

摘要:以辣木叶、茎、籽和籽壳作为试验材料,测定其主要营养成分元素和水解氨基酸含量,比较辣木不同部位营养成分元素和水解氨基酸含量的差异性。结果表明,辣木籽蛋白质含量为37.8%,粗脂肪含量为40.12%,辣木叶总糖含量为15.12%,辣木籽壳粗纤维含量为52.36%。辣木不同部位元素含量差异显著,含有对人体有益的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辣木中大量元素平均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K>Ca>P>Mg>Na,且K和Ca的含量远远高于其他大量元素;辣木中微量元素平均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Fe>Zn>Mn>Cr>Se,且Fe和Zn的含量远远高于其他元素;重金属元素As,Pb,Hg和Cd在辣木中的含量比较低。辣木不同部位均含有17种氨基酸,氨基酸总量大小顺序为辣木籽(32.53%)>辣木叶(23.29%)>辣木籽壳(8.02%)>辣木茎(5.97%)。采用氨基酸评分(AAS)、氨基酸比值系数(RC)和比值系数法(SRC)对辣木的营养价值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其营养价值高低顺序为辣木籽>辣木叶>辣木籽壳>辣木茎。

关键词: 辣木 营养成分 氨基酸 比较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观赏植物山海带水培配方的研究

热带农业科学 2015

摘要:以山海带(Dracaena Cambodiana)为研究对象,根据水培植物的基础配方霍格兰德配方,改良配制4种含有不同浓度的大量元素氮、磷、钾及钙的营养液,开展山海带水培营养配方筛选研究。以清水培养为对照,测定山海带的株高、叶片数和冠幅、总鲜重、地上部重、根重,筛选出经济而良好的配方,为山海带无土栽培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与方法。结果表明:4种营养液中配方A、B、C是改良的有效配方;从植株生长指标、营养液p H和EC变化等方面综合分析来看,山海带在配方C中的生长情况最好,而在配方D中长得最差,出现黄化枯死的现象;在生产中选择配方A(总浓度较低)较省成本,如果条件允许,建议在山海带生长前期用配方C,生长后期用配方A,这样既可以使山海带快速生长,满足山海带的生长规律,同时又可以节约成本。

关键词: 山海带 营养液 配方 水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方蜜蜂(ApismelliferaJL)精子质量研究进展

蜜蜂杂志 2015

摘要:蜜蜂育种工作主要是选育优质高产蜂王,但近年来雄蜂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专业人员和广大养蜂者的关注与重视,雄蜂的质量和处女王的质量同等重要.雄蜂的优劣主要通过雄蜂精子质量来判断,而雄蜂精液量、精液密度和精子的活力是当前衡量精子质量的重要指标.对近年来关于雄蜂体型、性成熟度、外界环境、营养条件以及pH值和渗透压等因素对精子质量的影响的研究进行综述,旨为蜜蜂育种工作者和蜜蜂生物学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精子质量 体型 环境 营养 pH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 L)精子质量研究进展

蜜蜂杂志 2015

摘要:蜜蜂育种工作主要是选育优质高产蜂王,但近年来雄蜂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专业人员和广大养蜂者的关注与重视,雄蜂的质量和处女王的质量同等重要。雄蜂的优劣主要通过雄蜂精子质量来判断,而雄蜂精液量、精液密度和精子的活力是当前衡量精子质量的重要指标。对近年来关于雄蜂体型、性成熟度、外界环境、营养条件以及p H值和渗透压等因素对精子质量的影响的研究进行综述,旨为蜜蜂育种工作者和蜜蜂生物学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精子质量 体型 环境 营养 p H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SPAD-502对高山杜鹃氮素营养的快速诊断研究

西部林业科学 2014

摘要:利用SPAD-502型叶绿素计测定了不同氮水平下高山杜鹃不同生长时期、不同叶位的SPAD值,分析SPAD值与叶绿素含量和叶片总氮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生长期第1轮和第2轮叶片的SPAD值与叶绿素含量均呈显著线性正相关,其中新梢生长期第1轮叶片的SPAD值与叶绿素含量的相关性最强,而叶绿素各参数中对SPAD值影响最大的是叶绿素b的含量。在不同氮水平下,SPAD值及相对叶色差与单位干重的总氮含量具有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SPAD值的变化能够反映60%的单位干重叶氮含量的变化。因此,可以利用SPAD-502型叶绿素计对高山杜鹃进行快速、无损的氮素营养诊断。

关键词: 高山杜鹃 SPAD-502 营养 诊断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2种越桔资源调查及营养成分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促进云南越桔和乌鸦果资源的开发利用,对其进行资源系统调查和营养成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云南越桔和乌鸦果在滇西北分布最广,最为集中,云南越桔的矿质元素、总糖、可溶性固型物、总酸和粗纤维明显高于乌鸦果,乌鸦果的维生素C含量高于云南越桔,两者的蛋白质含量及14种氨基酸的含量相当。其果实营养成分比越桔栽培品种含量更高、更全面。

关键词: 云南越桔 乌鸦果 营养成分 开发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磷矿区废弃地植物营养元素与重金属分布特征

福建林学院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磷矿区16种植物在环境净化应用中的潜力,通过采集昆阳磷矿区废弃地土壤及植物样品,对植物不同器官N、P、K营养元素、土壤及植物重金属元素的含量进行测定,筛选出具有优势的修复植物,为磷矿区植被修复提供指导。结果表明,波斯菊(Cosmos bipinnata)对P的富集能力优于其他植物,可作为富集P的优势植物;旱冬瓜(Alnus nepalensis)、金竹(Phyllostachys sulphurea)作为重金属Cu富集的优势植物,富集系数分别为1.770、2.806;旱冬瓜、华山松(Pinus armandii)、云南红豆杉(Taxus yunnanensis)、响叶杨(Populus adenopoda)作为富集重金属Zn的优势植物,富集系数为1.205、1.855、1.833、1.557。因此,旱冬瓜、金竹、云南红豆杉、响叶杨为磷矿区适宜的修复植物材料。

关键词: 磷矿区 养分元素 重金属污染 分布特征 优势植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营养成分的变化确定油茶最佳采摘期

食品与机械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云南德宏梁河县的普通油茶籽仁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采摘阶段油茶籽仁营养物质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油茶籽仁的逐渐成熟,干物质、粗脂肪和茶皂素含量增加,而水分、蛋白质、氨基酸、粗纤维呈降低趋势。不同采摘时间营养成分含量,7月份与8、9月差异显著(P<0.05)。油茶籽仁限制性氨基酸为Met+Cys,随着采摘时间的延迟,氨基酸评分增加。综合各种营养成分的变化情况来说,采摘时间以8月中旬至9月上旬为宜。

关键词: 油茶 籽仁 营养成分 采摘期 茶皂素 氨基酸 营养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树龄的紫鹃茶树营养元素变化规律研究

湖南农业科学 2013

摘要:以2、3、6、12龄期的紫鹃茶树为材料,对不同龄期紫鹃茶树地上部分的生物量、树冠不同层次枝叶以及茶树修剪物、采摘新梢和落叶中N、P、K、Ca、Mg等5种元素养分浓度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紫鹃茶树地上部分的生物量随着树龄的增长而增加,树冠不同层次枝叶中N、P、K、Ca、Mg养分浓度分配从高到低均表现为上层(1~10 cm)>中层(10~20cm)>下层(20 cm以下),需求量趋势为N>K>Ca>Mg>P;各营养元素养分浓度变化趋势不同,落叶中N、P、K、Ca、Mg养分浓度在2龄期至12龄期随树龄增长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少的趋势,在6龄期时最大;修剪物中N养分浓度在2龄期至6龄期随树龄增长表现为先减少后增大的趋势,到12龄期又减少,P、K、Ca养分浓度变化趋势与落叶中的一致,Mg养分浓度在2龄期至12龄期随树龄增长而增大;茶树新梢中N、P、K、Ca、Mg养分浓度随树龄变化不明显。

关键词: 树龄 紫鹃茶树 营养元素 变化规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