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 nutrient element(模糊匹配)
65条记录
金沙江干热河谷植物叶片元素含量在地表凋落物周转中的作用

生态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叶片的化学计量学特征在植物响应环境变化,决定植物的生后效应中具有重要的偶联作用。为了阐明植物叶片生源要素含量对凋落物周转的影响,分析了金沙江干热河谷萨瓦纳草地生态系统植物叶片的化学计量学特征与凋落物周转时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凋落物周转受到多重生源要素及其交互作用的影响,其中K与凋落物周转时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S、Mn、Mg元素具有负关系,表明K可能抑制凋落物的分解,而S、Mn、Mg元素可能会促进凋落物分解。在物种水平上K、S、Mn分别与凋落物周转时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K、S组合解释了16.93%的凋落物周转时间变异;样方水平上,K、S、Mn、Mg分别与凋落物周转时间具有显著相关性,虽然N对凋落物的周转时间影响不显著,但当N与K及其交互作用对凋落物周转时间解释了37.42%的变异。其它元素组合也可在不同程度上解释了凋落物周转时间的变异。多元要素的互作效应表明元素间可能存在拮抗和协同效应,凋落物分解过程中可能受到多重分解者的共同作用,而不同分解者会受到不同的元素限制。未来的研究应当注重N、P以外的元素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作用。

关键词: 化学计量学 生源要素 干热河谷 萨瓦纳 凋落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问作物对茶树新梢营养元素的影响

南方农业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林茶间作模式下间作物对茶树新梢营养元素的影响,为茶叶品质的改善和提高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单作茶园的一芽二叶茶叶新梢蒸青样为对照,不同间作茶园的一芽二叶茶叶新梢蒸青样为材料,对其营养元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3种林茶间作模式中的茶叶新梢N、P、K、Ca、Mg、S、Cu、Zn、Fe、Mn、Mo等元素含量与单作茶园相比均有一定的变化,但变化趋势和大小不一致.在3种林茶间作模式中茶叶新梢均增加的元素是K、Ca、Mg、Fe,减少的元素是P、Mn.[结论]3种间作模式增强了茶树新梢对营养元素的吸收,提高了茶叶品质.

关键词: 茶树 间作 营养元素 变化 新梢 tea tree intercrop nutrient element change new shoot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植物叶片中各生源要素的化学计量特征以及异速增长关系

植物生态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植物生源要素的化学计量比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以及植物生理代谢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迄今为止,对植物叶片的N、P元素与其他生源要素含量间相关关系的研究较少,限制了生态化学计量学的应用广度。为了解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植物叶片中各种生源要素间的异速增长关系,该研究通过对当地51个样方中107个样本的测量,探索个体水平、物种水平和样方水平上各生源要素间的异速增长关系。结果显示:叶片中各元素的比例N:P:K:S:Fe:Ca为100.00:6.64:88.20:11.59:2.48:91.64,N、P含量分别为11.21和0.744mg·g–1,明显低于全国平均值,而N:P与全国平均值相当,表明植物生长受到N、P的双重限制。各种生源要素间存在正相关增长关系,在个体水平上,植物叶片中N-P大致呈等速增长关系,Fe与Ca元素相对于N、P、K的增长速率显著大于1,Fe的增长速率最大,依次为Fe>Ca>P>N>S>K;物种水平上Fe与Ca相对于N、P、K的增长速率显著大于1;样方水平上,Fe元素相对于N、P、K的增长速率依旧显著大于1,但Ca、S相对于N的增长速率显著大于1,元素增长速率为Fe>Ca>P>S>K>N,其中N相对于P的异速增长斜率与2/3极为接近,K相对于P的异速增长斜率接近3/4。个体水平和样方水平上各种元素间的相关关系以及拟合优度不一致,表明群落构建在介导不同层次上元素关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异速相关 干热河谷 生源要素 植物养分 化学计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营养元素的使用对马铃薯脱毒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中国马铃薯 2012

摘要:以马铃薯脱毒组培苗为试验材料,对N、P、K、Ca、Mg 5种元素的缺失、适量和加量而影响马铃薯脱毒组培苗生长状况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各种元素的用量对组培苗的初生根时间影响较小,无明显差异;不同品系的脱毒组培苗对各种元素的需求量不同,总的来说,P、Ca、Mg的加量使用能够促进组培苗的生长;各种元素的缺失和加量对组培苗的黑尖、分枝等不良性状的影响以及对组培苗的有效叶片数、生根率、平均根长、平均株高等指标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品系间差异。因此,建立马铃薯脱毒组培苗的快繁体系要根据繁育品系的不同,使用相应的优化培养基,这样既能减少马铃薯组培苗生长过程中的黑尖、分枝和苗弱等现象,又能促进生根和有效叶片的形成,保障和提高马铃薯脱毒组培苗的质量。

关键词: 马铃薯 脱毒组培苗 营养元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茶膏的营养成分分析

现代食品科技 2012

摘要:为了解市售茶膏的营养成分组成及含量,分析测定了5个不同茶膏的茶多酚、水浸出物、游离氨基酸总量、咖啡碱、水分、灰分、水解氨基酸、矿质元素及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茶膏中游离氨基酸总量、咖啡碱、茶多酚、水浸出物含量较高,由绿茶原料制得的茶膏中茶多酚含量远高于红茶茶膏;含有17种水解氨基酸,谷氨酸含量最高,天门冬氨酸次之;含有钾、钙、钠、镁、锌等9种矿质元素,常量元素具有高钾低钠的典型特征,铁、锌、锰等微量元素含量也较为丰富;重金属铅、镉、砷、汞含量均低于限量标准;不同类型的茶膏品质差异较大。

关键词: 茶膏 营养成分 矿质元素 重金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间作物对茶树新梢营养元素的影响

南方农业学报 2012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林茶间作模式下间作物对茶树新梢营养元素的影响,为茶叶品质的改善和提高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单作茶园的一芽二叶茶叶新梢蒸青样为对照,不同间作茶园的一芽二叶茶叶新梢蒸青样为材料,对其营养元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3种林茶间作模式中的茶叶新梢N、P、K、Ca、Mg、S、Cu、Zn、Fe、Mn、Mo等元素含量与单作茶园相比均有一定的变化,但变化趋势和大小不一致。在3种林茶间作模式中茶叶新梢均增加的元素是K、Ca、Mg、Fe,减少的元素是P、Mn。【结论】3种间作模式增强了茶树新梢对营养元素的吸收,提高了茶叶品质。

关键词: 茶树 间作 营养元素 变化 新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葵营养成分分析

云南化工 2011

摘要:采用国家标准分析法测定了云南省丽江市瓦莎毕实业有限公司所种山葵的主要营养成分。结果表明,山葵的水分含量与普通蔬菜类植物相当;蛋白含量比普通蔬菜高;粗纤维含量中等;钙、镁、磷、钾含量较高,其全株营养成分总体效价较根茎高。

关键词: 山葵 营养成分 总体效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雀嘴茶营养成分的分析及评价

现代食品科技 2011

摘要:为了解雀嘴茶的营养成分组成及含量,分析测定了雀嘴茶氨基酸、矿质元素及其他营养成分,并进行了营养评价。结果表明,雀嘴茶含有17种氨基酸,其配比为E/(E+N)=0.4,E/N=0.6,蛋氨酸+胱氨酸为雀嘴茶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天门冬氨酸和谷氨酸等鲜味氨基酸含量丰富,占氨基酸总量的27%以上;含有10种常量和微量元素,常量元素分布规律为钾>钙>磷>镁>钠,具有高钾低钠的典型特征,锰、铁、锌、硒等微量元素含量也较为丰富;含有黄酮类化合物、粗纤维、Vc、总糖等多种营养素,总黄酮含量均达到20%以上。

关键词: 雀嘴茶 营养成分 氨基酸 矿质元素 总黄酮 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百合鳞茎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西部林业科学 2011

摘要:按照国家标准的分析方法,对大百合成熟鳞茎的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并与6种常用蔬菜的相应含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大百合鳞茎中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C的含量分别为1.59 g/100g、1.25 g/100g、4.0 g/100g、6.76 g/100g、2.7 mg/100g,其中粗纤维、粗脂肪含量明显高于6种常用蔬菜;大百合鳞茎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明显低于百合,但比大白菜和白萝卜的高;大百合鳞茎的维生素C含量低于6种常用蔬菜。每千克鳞茎干物质中矿质元素的含量为:P 222mg,Ca 183 mg,K 2 348 mg,Mg 17.1 mg,Fe 4.2mg,Zn 5.3 mg,Cu 0.34 mg,Mn 4.1 mg,其中Ca、Zn、Mn的含量略高于百合,其他元素含量则低于百合。大百合鳞茎的蛋白质中含有17种氨基酸,包括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总氨基酸(TAA)、人体必需氨基酸(EAA)和人体非必需氨基酸(NEAA)的含量分别为50.6 g/kg,17.6 g/kg,30.1 g/kg。其所含的人体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EAA/TAA)的34.78%,人体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EAA/NEAA)为58.47%,接近推荐的理想蛋白模式。大百合鳞茎富含粗纤维、矿质元素和氨基酸,其粗纤维含量明显高于粗脂肪和粗蛋白质含量,属高纤维且营养全面的野生食用蔬菜,具有很大开发潜力。

关键词: 大百合 鳞茎 营养成分 分析与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千年桐化学成分的研究

云南化工 2010

摘要:分析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提供的千年桐果仁,用化学方法分析其中的水分、灰分、粗纤维、蛋白质、还原糖、粗脂肪等营养成分和无机元素含量,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千年桐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鉴定出约16种化学成分,通过与前期所做膏桐成分对比做出分析。

关键词: 千年桐 化学成分 GC-MS 营养成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