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666条记录
粳稻品种稻瘟病田间抗性鉴定与评价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CSCD

摘要:本研究旨在评估来自17个省(市)的粳稻品种在云南省的稻瘟病抗性差异,并筛选出具有优异稻瘟病抗性的资源.通过田间病圃自然诱发的方法,对1050份粳稻品种进行叶瘟和穗瘟的抗性鉴定.研究结果显示,叶瘟发病轻而穗瘟发病较重;在叶瘟方面,表现出高抗、抗、中抗、中感、感和高感的品种分别占28.48%、10.95%、9.14%、19.24%、20.00%和12.19%;而在穗瘟方面,表现出高抗、抗、中抗、中感、感和高感的品种分别占3.71%、0.38%、2.57%、19.62%、22.57%和51.14%;进一步对叶、穗瘟结果进行分析,发现有69份既抗叶瘟又抗穗瘟的水稻品种,这69份粳稻品种来源于吉林、黑龙江、辽宁、云南和江苏等5个省.研究结果表明,在田间叶瘟和穗瘟抗性表现较好的这些材料可为抗稻瘟病育种以及抗稻瘟病新基因发掘提供重要的抗源.

关键词: 粳稻品种 稻瘟病 抗性 评价 叶瘟 穗瘟 育种资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喙乌头栽培技术

棉花科学 2024

摘要:长喙乌头块根是草乌甲素原料之一,医用价值高,市场前景广阔.然而,长喙乌头的野生资源有限,因此研究并掌握长喙乌头栽培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阐明了长喙乌头植物学特征及生长习性,详细介绍了长喙乌头的栽培技术,包括选地整地、繁殖方式、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

关键词: 长喙乌头 草乌甲素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铃薯孢囊线虫抗性育种研究进展

中国马铃薯 2024

摘要:马铃薯孢囊线虫(Potato cyst nematode,PCN)主要指马铃薯金线虫(Globodera rostochiensis)和马铃薯白线虫(G.pallida),是马铃薯中最重要的植物寄生线虫,具有早期症状不明显、易传播、潜伏期长、根治困难等特点.因其严重危害性和经济影响性,该类线虫被多个国家列为检疫性有害生物.利用马铃薯孢囊线虫抗性基因选育并种植抗性品种,是降低马铃薯孢囊线虫危害的经济、有效、可持续发展策略.综述简述马铃薯孢囊线虫的分类关系与致病型分型法,以及对马铃薯孢囊线虫耐受性和抗性定义及其评价方法;详细介绍目前常用马铃薯孢囊线虫抗性基因及分子标记,以及马铃薯孢囊线虫抗性育种研究进展并进行展望.

关键词: 马铃薯 马铃薯孢囊线虫 抗性基因 分子标记 抗性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蚕桑资源利用研究进展

中国蚕业 2024

摘要:作为我国重要农业产业之一的蚕桑产业,当下资源利用率需进一步提升,拓宽蚕桑资源利用范围,提高副产物的创新利用效益.蚕桑产品主要包括以桑叶、桑果、桑枝等资源为主的桑产品和以蚕蛹、蚕蛾、蚕茧、蚕沙等为主的蚕产品,蚕桑产品中富含多种有利用价值的有效成分,在食品、药品、环境保护、材料生产以及种养殖等行业中都有重要应用.简述了蚕桑产业现状,并从以上蚕桑资源利用方面进行综述,总结了蚕桑产品的主要成分及其利用在不同领域的研究成果,为蚕桑产业今后发展提供新思路和策略.

关键词: 蚕桑资源 资源利用 新产品开发 食品开发 疾病治疗 环境保护 副产物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淡水鱼中地西泮

化学分析计量 2024

摘要: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淡水鱼中地西泮.样品用乙腈提取,采用Florisil填料和氨基填料净化,当Florisil填料和氨基填料的质量比为2∶3时,能够有效地吸附淡水鱼基质中的脂肪、脂质和蛋白质等杂质,降低基质效应,提高质谱响应的信噪比.地西泮的质量浓度在0.05~20 ng/mL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 6,检出限为0.15 μg/kg,定量限为0.5 μg/kg.空白样品加标回收率为84.2%~95.5%,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5.25%~6.83%(n=6).该方法快速准确,基质效应小,能够满足水产品中地西泮的测定要求.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 淡水鱼 地西泮 基质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梯棱羊肚菌营养亲和调控行为

菌物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梯棱羊肚菌Morchellaimportuna同一子囊果的子代单孢菌株间普遍表现为营养不亲和关系。本文以具有不同遗传背景的多个梯棱羊肚菌子囊果为材料,分离同子囊中的单孢菌株,研究同子囊、不同子囊单孢菌株间的营养亲和关系,并鉴定它们的交配型和mimpvic32、mimpvic33基因型。研究结果表明:来自YPL6群体的所有子代单孢菌株间营养亲和群数不超过4个,营养亲和的单孢菌株Y282与Y346杂交,子代子囊果同子囊中单孢菌株营养亲和,所有分离单孢菌株与亲本菌株形成一个营养亲和群;产生Ⅰ型拮抗单孢菌株Y282与Y134杂交,产生Ⅱ型拮抗单孢菌株Y282与Y88杂交,子代子囊果同子囊8个单孢菌株形成2–3个营养亲和群。Y282分别与两株野生单孢菌株ZQW10和ZQW31杂交,同子囊的8个单孢菌株形成4个营养亲和群,而不同子囊的单孢菌株间普遍表现为营养不亲和,形成多个营养亲和群。梯棱羊肚菌的营养亲和性或由多个位点调控,亲本间调控位点上无遗传差异,则所有子代单孢形成一个营养亲和群;亲本间具有遗传差异的调控位点数越多,子代单孢形成的营养亲和群数越多。每个子囊的子囊孢子形成过程中,减数分裂时染色体间重组、交换和分离的方式不同,导致同子囊、不同子囊的单孢间具有遗传和表型的差异。

关键词: 羊肚菌 子囊孢子 拮抗 交配型 等位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7种杀菌剂对玛咖霜霉病的田间防效

中国植保导刊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霜霉病是玛咖繁种期的主要病害之一,严重时可造成玛咖种子大量减产.为筛选出有效防治玛咖霜霉病的化学药剂,以7种常规杀菌剂为供试药剂,对玛咖繁种期发生的霜霉病进行了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以间隔期10 d在田间连续喷施3次后,10%烯酰吗啉水乳剂1 200倍液、64%噁霜·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8%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处理对玛咖霜霉病的防效均可达到90%以上,其中以10%烯酰吗啉水乳剂的防效最佳,第3次施用后防效为97.79%.

关键词: 玛咖霜霉病 杀菌剂 田间防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辣木与高丹草混合青贮效果的研究

草业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辣木(Moringa oleifera)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元素和不饱和脂肪酸,高丹草(Sorghum bicolor × S sudanese)含糖量高且生物产量大,两者均为营养丰富饲料资源.本研究将辣木叶(Y)、辣木枝(Z)与辣木枝叶(ZY)分别以6个比例(0、20%、40%、60%、80%、100%)与高丹草(G)混贮,青贮40 d后检测青贮饲草的感官品质(气味、色泽、质地)、发酵品质(有机酸含量)和营养成分[粗蛋白(CP)、粗纤维(CF)、粗脂肪(EE)、无氮浸出物(NFE)、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粗灰分(Ash)、碳水化合物(WSC)],探究不同辣木组织(Y、Z、ZY)和高丹草适宜的混合青贮比例.结果显示,高丹草单贮感官评定总分最高,辣木叶与高丹草混贮平均分次之,辣木枝叶混贮感官评分等级最低;80%辣木叶与20%高丹草混贮显著降低了 CF和NDF含量,40%辣木枝与60%高丹草混贮显著降低了 CF含量并提高了 NFE含量,60%辣木枝叶与40%高丹草混贮显著降低了 CF含量并提高了 EE含量.综上所述,辣木叶、枝、枝叶与高丹草最佳混贮比例分别为80%、40%和60%,辣木叶与高丹草以80%和20%混贮时效果最佳,本研究为有效利用辣木与高丹草资源从而促进云南生态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辣木 高丹草 混贮 饲料 感官品质 发酵品质 营养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多酚对热加工食品中羧甲基赖氨酸的抑制机理研究进展

农产品加工 2024

摘要:食品中的羧甲基赖氨酸是还原糖与蛋白质、氨基酸等通过美拉德反应产生的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中的一种主要成分,与人体许多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天然多酚的使用是控制食品中CML的主要手段.简要综述了食品中羧甲基赖氨酸的普遍存在性,从抗氧化性和抓捕性能来讨论多酚抑制CML形成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研究的展望.

关键词: 多酚 抗氧化 抓捕作用 羧甲基赖氨酸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蔗黑穗病研究状况文献计量分析

中国糖料 2024

摘要:本文以甘蔗黑穗病和Sugarcane smut为主题词分别在CNKI和SCI-E数据库中进行检索,并应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对文献发文趋势、期刊、机构、基金和被引用文献进行了统计分析.共检索到中文文献284 篇和外文文献495 篇.其中甘蔗黑穗病的中文文献占中英文总文献的35.54%,我国甘蔗黑穗病相关研究文献占甘蔗主要病害文献的 48.97%.近年来国内外甘蔗黑穗病研究的发文量逐渐增加,这些文献主要来自于糖业和病理学领域的机构、作者和期刊.国内期刊主要发表关于甘蔗黑穗病防治、发生规律以及抗黑穗病相关研究的文献,而国外期刊则侧重于甘蔗黑穗病的致病机理和病原菌与甘蔗互作的研究.本文通过统计分析甘蔗黑穗病研究领域的文献发文概况,旨在了解甘蔗黑穗病研究的基本情况和趋势,并结合当前的研究热点方向,为下一步的甘蔗黑穗病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甘蔗黑穗病 文献计量 CNKI Web of science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