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quality control(模糊匹配)
163条记录
套袋对反季柠檬品质变化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套袋对柠檬内在品质的影响,选用生产上常用的外黄内黑双层纸袋对尤力克柠檬进行套袋处理,不套袋为对照。结果表明:套袋处理的反季柠檬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单果重量、果皮厚度增加幅度大于不套袋柠檬,在花后120~150 d,套袋与不套袋柠檬横径均可达5 cm以上;不套袋的反季柠檬出汁率、果汁中维生素C、总酸、固形物含量均高于套袋处理。

关键词: 反季柠檬 果实套袋 果实发育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薯良种“苏薯8号”等在云南玉溪的产量表现

云南农业科技 2010

摘要:2007年2月在玉溪农职院科技园引进8个省外优良脱毒甘薯新品种苏薯8号、鄂薯3号、鄂薯4号、鄂5205、渝薯153、渝薯162、渝薯123、渝I2-8进行产量和品质测定,并以当地板栗甘薯为对照品种进行引种试验。结果表明,苏薯8号的产量较高,达54.2 t/hm2,肉色为桔黄色,食味香甜,在玉溪甘薯生产上有较大的引用价值。

关键词: 脱毒甘薯 产量 品质 比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镁肥对台湾青枣叶片叶绿素含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热带农业科学 2010

摘要:在大田条件下进行试验,研究镁肥不同施用量(0、150、300和450 g/株)对台湾青枣叶片叶绿素含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肥对照比较,除盛花期施硫酸镁150 g/株的处理叶片叶绿素含量差异不显著外,其余各个处理在不同生育时期叶片叶绿素含量均显著提高;增施镁肥还能显著提高台湾青枣果实中水溶性钾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其中,施硫酸镁300 g/株的处理,果实中水溶性钾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

关键词: 叶绿素 果实品质 台湾青枣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保山市潞江坝小粒咖啡优质丰产技术研究

现代农业科技 2010

摘要:介绍近几年来保山市潞江坝小粒咖啡种植现状,结合当地的环境条件,总结小粒咖啡的优质丰产技术,包括品种选用、宜林地选择、合理密植、育苗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此外,还介绍了其鲜果采收和初加工技术,以为小粒咖啡的丰产和经济效益的提高提供参考。

关键词: 小粒咖啡 优质 丰产 栽培技术 潞江坝 云南保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栽培滇龙胆的化学成分研究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10

摘要:目的:研究栽培滇龙胆(Gentiana rigescens Franch.)的化学成分,比较栽培品和野生品化学成分的异同,评价栽培滇龙胆药材品质。方法:用色谱法分离化学成分,根据波谱分析鉴定化学结构;用薄层色谱(TLC)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进行化学成分的比较分析。结果:从栽培滇龙胆药材中分离鉴定了19个成分;栽培品的TLC及HPLC谱图和野生品一致,龙胆苦苷的含量分别为4.31%(栽培品)和4.71%(野生品)。结论:首次研究了栽培滇龙胆的化学成分,并明确其所含化学成分类型、主要有效成分和野生滇龙胆一致;滇龙胆栽培品和野生品中龙胆苦苷含量相当且均高于法定标准;滇龙胆人工栽培是成功的,应大力发展规模种植。

关键词: 滇龙胆 栽培 化学成分 含量测定 品质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能源甘蔗在3种尾矿砂上的生长适应性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铜、铅锌、锡3种尾矿,选用能源甘蔗在3种不同改良方式的盆栽试验,不同盆栽处理以m(尾矿砂)∶m(水稻土)分别为7∶3,8∶2,9∶1配比混合而成。结果表明,除Cu3有减产外,其余处理均比对照增产,其中增产较大的处理是Sn2、Cu1和Sn1。甘蔗的根系除Pb1处理,其余处理均比对照增产。不同配比的尾矿砂对制糖工艺指标糖分、纤维分、简纯度、还原糖有不利的影响,但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明显。综合考虑尾矿砂和水稻土的配比,铜尾矿与土壤的配比用8∶2,锡和铅\锌尾矿与土壤的配比用9∶1较合适(重量比)。该研究结果对指导能源甘蔗在尾矿山上的植物修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能源甘蔗 尾矿砂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脱毒甘薯品种间产量与品质的对比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在玉溪市引进8个优良甘薯新品种苏薯8号、鄂薯3号、鄂薯4号、鄂5205、渝薯153、渝薯162、渝薯123、渝I2-8进行产量和品质测定,并以当地板栗甘薯为对照品种进行引种试验。对引进甘薯品系的植株地上部性状、块根性状、薯数及大中薯数情况、块根产量和薯块烘干率变化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苏薯8号的产量较高,达3.61t/667m2,肉色为桔黄色,食味香甜,在玉溪甘薯生产上开发利用前景较大。

关键词: 脱毒甘薯 产量 品质 比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提高桑蚕原种质量的对策

江苏蚕业 2009

摘要:原种质量是生产一代杂交种的前提和基础,是市场竞争的焦点,本文重点阐述了通过合理制定作业计划,贯彻落实技术措施,加强桑园基础建设,科学管理桑园,加强饲养管理,做好消毒防病工作、发蛾调节、制种技术、加强蚕种保护、加强检验检疫等技术环节,提高桑蚕原种的质量

关键词: 原种 质量 技术管理 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旱栽培条件下稻米品质性状比较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旱稻品种IRAT109和水稻品种越富重组自交系(RILs)群体(110个株系)及其亲本,在水、旱2种条件下种植,对各品种稻米的食味品质(直链淀粉含量和RVA谱特征值)和外观品质(粒长、粒宽、垩白率、百粒重)进行比较研究,并进行显著性分析,为抗旱育种和水稻育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粒宽和百粒重受水分胁迫影响较大,土壤水分对粒长、垩白率、直链淀粉含量影响较小。在旱地种植亲本和各品系的粒长、粒宽和百粒重的均值均小于水田种植,而直链淀粉含量和垩白率均大于水田种植;稻米淀粉黏滞性(RVA谱)特征谱中冷胶黏度(CPV)、消碱值(SBV)、回复值(CSV)受土壤水分胁迫影响较大,土壤水分对糊化温度(PAT)、峰值时间(PET)、最高黏度(PKV)、热浆黏度(HPV)、崩解值(BDV)影响较小。对不同品质性状间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水田种植条件下有21对品质性状呈显著相关,在旱地种植条件下14对品质性状呈显著相关,其中在2种栽培条件下均表现为显著相关的品质性状有12对。

关键词: 水稻 水、旱种植 品质性状 相关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人工接种真菌固态发酵对普洱茶品质和功能的影响

食品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实验以人工接种黑曲霉、青霉、酵母三种真菌固态发酵和自然渥堆发酵加工而成的普洱茶为材料,对比研究其感官品质、理化品质、香气成分和微生物安全指标,并探讨其在降糖和抗癌等保健功能方面的异同。结果表明:人工接种黑曲霉、青霉和酵母三种真菌固态发酵普洱茶能保持自然渥堆发酵普洱茶的基本品质,其产品汤色、滋味、香气等感官品质优良,水浸出物和茶多酚较自然渥堆发酵的茶样(对照)优越,大肠杆菌含量低于30MPN/100g,致病菌未检出,符合云南省地方标准DB53/103—2006的安全指标要求;在活性功能方面,人工接种黑曲霉、青霉和酵母三种真菌固态发酵的普洱茶在防治胃癌和努南氏综合症上效果较好,对于降糖和减肥、免疫缺陷疾病和白血病、血液疾病的防治效果来看,则稍次于自然渥堆发酵的普洱茶。

关键词: 普洱茶 渥堆发酵 接种真菌 品质 功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